MSI MPG Z790 EDGE WIFI 是一片屬於 MPG 系列的入門級主機板,與 MAG 系列和 PRO 系列相同,MPG Z790 EDGE WIFI 同樣有支援 DDR5 和 DDR4 的版本,這次我們開箱的是 DDR5 版本。與上一代 Z690 平台相比,Z790 再沒有 MPG FORCE,所以 MPG EDGE WIFI 上接 MPG CARBON 下壓 MAG TOMAHAWK。
新定位、新定價,光從供電散熱、儲存的擴展性、以及 M.2 的散熱設計,便能看出微星有刻意將 MPG EDGE WIFI 與 MAG TOMAHAWK 拉開距離,可惜 MPG Z790 WIFI 仍然維持與 PRO 系列和 MAG 系列相同的 6 層板設計。不是所有使用者都對超頻感興趣,甚至達到狂熱的程度,MPG Z790 EDGE WIFI 在別的地方仍然有不少改進,如果懶得找,那看下去就對了。
INTEL Z790 晶片組
新晶片組 Z790 只是 Z690 的完全版,不論是 PCI-E 通道總數量還是 USB 總數量都不變,但是 INTEL 將部份通道升級,同時將部份通道降級以維持總數量不變。
Z690 | Z790 | X670E | |
---|---|---|---|
晶片組至 CPU | PCIe 4.0 X8 | PCIe 4.0 X8 | PCIe 4.0 X4 |
PCIe 通道總數量 | 28 | 28 | 20 |
PCIe 3.0 通道 | 16 | 8 | 8 |
PCIe 4.0 通道 | 12 | 20 | 12 |
SATA 數量 | 8 | 8 | 8 |
USB 10Gbps 總數量 | 10 | 10 | 12 |
USB 20Gbps 總數量* | 4 | 5 | 2 |
總括來說,新晶片組 Z790 只是 Z690 的完全版,不論是 PCI-E 通道總數量還是 USB 總數量都不變,但是 INTEL 將部份通道升級,同時將部份通道降級以維持總數量不變。
配件介紹
配件是首個 MPG EDGE WIFI 有進步的地方,例如終於用上延伸式的 Wi-Fi 天線,而非兩根棒狀的天線。不過這一代 MSI Z790 精簡了一些小配件,例如小毛刷和小螺絲起子等等,最有用的 USB 隨身碟仍然存在。
其餘的配件還有 2 根 SATA 線、3 組 EZ M.2 CLIP、一些安裝指南和文件、以及一張信仰貼紙。
主機板外觀介紹
在上一代 Z690 平台中,MPG Z690 EDGE WIFI (不論是 DDR4 還是 DDR5 的版本) 的配色主要都是黑色,只有那一片區域限定發售的 MPG Z690 TI WIFI DDR4 使用銀灰白三色的外觀設計。應該是嘗到甜頭了,所以微星才決定為 MPG Z790 EDGE WIFI 用上新的外觀配色,又剛好補上從缺的 MPG FORCE。
在巨大的延伸式供電散熱片上有一個會發光的龍魂圖案,並印有 MSI 和 MPG 的字樣。CPU 散熱片的底部更藏有 1 根導熱管。CPU 的電源輸入端設有 2 個 8-PIN 輸入,
M.2 是另一個主要的賣點,第 1 根 M.2 插槽除了用上 MSI 最新的散熱片固定設計,免螺絲免工具!該散熱片的表面印有 EDGE 字樣,底下更配有額外的散熱背板。晶片組散熱片則印有 MPG EDGE 的主要規格,包括 4 根 DDR5 插槽、2 根 PCI-E X16 插槽、還有高達 5 根的 M.2 插槽、使用 Wi-Fi 6E 模組。
LGA 1700
LGA 1700 插座支援 INTEL 第 12 代和第 13 代桌上級 CPU,提供 X8+X8 的 PCI-E 5.0 通道支援和雙記憶體控制器,原生最高支援雙通道 DDR5 5600 / DDR4 3200。
DDR5
DAISY-CHAIN 佈線技術,貼片式銲接的 DDR5 插槽,內層走線的設計,加上微星的 BIOS 調校和 MEMORY TRY IT 等簡易的超頻功能,令微星 6 層板的設計亦能跑出高於官方 QVL 7200MHz 的上限。
I/O 背後輸出
- 1 個更新 BIOS 的按鍵
- 1 個清除 BIOS 設定的按鍵
- 1 個 HDMI 2.1
- 1 個 DISPLAY PORT 1.4
- 4 個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
- 1 個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
- 1 個 USB 3.2 GEN 2X2 20Gbps TYPE-C
- 4 個 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 1 個 2.5Gbps 有線網路埠
- 1 組無線網路 Wi-Fi 天線
- 5 個音效孔
- 1 個 OPTICAL S/PDIF 輸出音源孔
EZ 設計
- 4 顆 EZ DEBUG LED 以不同的顏色閃爍,燈珠之間的距離更寬闊,有助使用者在開機自檢的過程中快速識別故障來源。可惜微星仍然沒有為 MPG Z790 EDGE 增設 DEBUG LED 雙數位除錯燈。
- LED_SW1 實體切換鍵控制主機板上的燈效開關。
- 所有 M.2 插槽都支援 EZ M.2 CLIP 設計,免工具固定 M.2 SSD。
JOC_FS1 2-PIN 不屬於 MSI EZ 的設計,但能夠在開機時將 CPU 的 PCI-E 通道降速 (方便使用 PCI-E 延長線將顯示卡直立的玩家)。JOC_FS1 亦能夠觸發 SAFE BOOT 模式,以預設的組態來進入 BIOS ,又不會清掉所有的 BIOS 設定,這在超頻調試的過程中很好用。
當遇上超頻失敗而主機板未能自行進入 BIOS 的時候,除了按下 CLEAR CMOS 清除 BIOS 所有設定再開機外,亦可透過 SAFE BOOT 模式進入 BIOS 同時保留任何手動的 BIOS 設定。
MPG Z790 EDGE WIFI 使用 6 層 PCB 的設計,屬 IT-170 伺服器級別的 PCB 材質、並加入 2OZ 厚的銅箔,來增強 PCB 的訊號完整度和降低干擾,並提升散熱能力。
SATA
作為一款中階的主機板,MPG Z790 EDGE WIFI 居然提供多達 7 個 SATA III 6G 埠,當中有 5 個是由 Z790 晶片組原生提供,剩下的那 2 個由 ASMEDIA ASM1061 晶片轉換而來。
- SATA_A1 和 SATA_A2 位於最高那兩個 SATA 埠,水平向右接出,由 ASM1061 提供。
- SATA_8、SATA_7 和 SATA_6、SATA_5 便是其餘那 4 個水平向右接出的 SATA 埠,由 Z790 晶片組提供。
- 最後 1 個由 Z790 晶片組提供的 SATA 埠是 SATA_1,位於 PCB 的下方。
PCI Express
- PCI_E1:由 CPU 提供最高 PCI-E 5.0 X16,使用金屬加固的 X16 貼片式插槽。
- PCI_E2: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3.0 X1,使用普通的穿孔式 X1 插槽。
- PCI_E3: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使用普通的穿孔式 X16 插槽。
M.2
由於 M2_3 同時支援 SATA M.2,其 SATA 通道 / 控制器與其中一個 SATA 埠 (SATA_1) 共享。當使用者在 M2_3 上使用 SATA M.2,便會使 SATA_1 失效。
- M2_1 由 CPU 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60 / 2280 / 22110 規格的 PCI-E M.2 ; 散熱設計使用夾層的做法,頂部 M.2 散熱片更支援免螺絲鎖定的按壓設計。
- M2_2 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60 / 2280 規格的 PCI-E M.2 ; 散熱設計使用單層散熱的做法,與另一根 M.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 M2_3 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42 / 2260 / 2280 規格的 PCI-E M.2 和 SATA M.2 ; 散熱設計使用單層散熱的做法,與另一根 M.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 M2_4 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42 / 2260 / 2280 規格的 PCI-E M.2 ; 散熱設計使用單層散熱的做法,與另一根 M.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 M2_5 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60 / 2280 規格的 PCI-E M.2 ; 散熱設計使用單層散熱的做法,與另一根 M.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所有 M.2 插槽都支援 EZ M.2 CLIP 免螺絲固定 M.2 的設計。
主機板拆解介紹
MPG Z790 EDGE WIFI 的 CPU 供電用料雖然與 MAG TOMAHAWK WIFI 非常相似,但是散熱規模更巨大,而且使用了 1 根導熱管連接上方和左方的散熱片,增強散熱效率。
即便不支援由 CPU 的 PCI-E 5.0 X16 分拆出 PCI-E 5.0 X4 的 GEN 5 SSD 設計,微星仍然為第 1 根 M.2 插槽提供底層的散熱片,可見微星在 MPG EDGE WIFI 上更重視散熱性能。
PCB
將所有散熱片拆走後,便露出黑色的 PCB,晶片用料尚算緊湊,M2_3 插槽明顯與其他的 M.2 插槽不同,但都是 GEN4 M.2。
從 PCB 背面可見,這種做法與走線有關,因為金屬的 M.2 插槽是貼片式銲接的。
CPU 供電 16 + 1 + 1 設計
雙 EPS12V 8-PIN 輸入,有 1 顆輸入電感輔助,為 16 + 1 + 1 共 18 顆供一體式供電模組提供穩定的輸入。
供電模組
- 16 顆 INTERSIL (RENESAS) ISL99390 90A 一體式供電模組供應 VCORE 電壓。
- 1 顆 RENESAS RAA220075R 75A 一體式供電模組供應 VCCGT 電壓。(左下)
- 1 顆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MP87670 80A 一體式供電模組供應 VCCAUX 電壓。(右下)
PWM 控制器
- 16 + 1 顆供電模組由 RENESAS RAA229132 PWM 控制器負責,DUET RAIL POWER SYSTEM 意味 16 顆 VCORE 的供電模組應該是由並聯方式控制。(左)
- MP87670 80A 一體式供電模組由 MPS M2940A 2 相 PWM 控制器直連控制。(右)
DUET RAIL POWER SYSTEM
- 微星在各供電模組的背面增設一共 8 顆 INTERSIL (RENESAS) ISL6617A 晶片輔助。(左上)
- ISL6617A 支援將 PWM 訊號擴展 (INTERLEAVING 是為倍相器) 以降低漣波 (RIPPLE),但亦支援 SYNCHRONOUS 即並聯模式以降低電壓因負載變化而波動的幅度,和提高電流平衡度,官網上沒有提及使用哪一種設計。(右上)
- RT8125E (8Y=) 單相 PWM 控制器,直連 1 顆 ON-SEMI 4C029 分離式供電模組和 1 顆 4C024 分離式供電模組,為晶片組 Z790 供電。(左下)
USB 與影像輸出
- ITE IT66318FN HDMI 2.0 重定時緩衝器晶片,提供穩定的 HDMI 2.1 4K 60hz 輸出。(左)
- TEXAS INSTRUMENTS TUSB1046A 晶片,可作為 DP 1.4 的中繼器,提供穩定的 DP 1.4 8K 60Hz HBR3 輸出。(右)
- ASMEDIA ASM1543 TYPE-C 控制器晶片,提供 1 個 10Gbps TYPE-C。(左)
- DIODES PI3EQX1004E 晶片是雙 1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提升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1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左)
- GENESYS GL3523 (QFN76) 晶片是 USB 5Gbps 的 HUB,支援以 1 個上行 5Gbps 擴展出 4 個下行 5Gbps USB 埠。(左)
- ITE IT8851FN 是 PD 3.0 控制器,為 20Gbps TYPE-C 提供快充功能。(左)
- GL9900N GENESYS 5Gbps USB 的中繼器。(右)
- GENESYS GL3523 (QFN48) USB 5Gbps 的 HUB,支援以 1 個上行 5Gbps 擴展出 2 個下行 5Gbps USB 埠。(左)
- DIODES PI3EQX1004E 晶片是雙 1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增強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1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右)
- ASMEDIA ASM1543 TYPE-C 控制器晶片,提供 1 個 10Gbps TYPE-C。(右)
- GENESYS GL850G USB 2.0 HUB,支援以 1 個上行 USB 2.0 擴展出 4 個下行 USB 2.0 埠。(左上)
- DIODES PI3EQX1004E 晶片是雙 1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增強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1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右)
- 2 顆 DIODES PI3EQX1002E 晶片是單 1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增強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1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右與左下)
- DIODES PI3EQX2004 晶片是單 2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增強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2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左下)
網路
- SRKTV 是 INTEL I226-V 2.5Gbps 網路控制器,提供 1 個 2.5Gbps RJ45 埠。
- INTEL AX211 CNVIO2 模組,支援 WIFI 6E 和 BT 5.3。
音效
REALTEK ALC4080 CODEC 音效編碼解碼處理器,搭配多顆日系音效電容和 1 顆微星一直以來都沒有告訴你的放大器 SAVITECH SV3H712。
PCI-E 通道晶片
- DIODES PI3EQX16012 與 DIODES PI3EQX16021,同屬 PCI-E 4.0 中繼器,合共負責 PCI-E 4.0 X4,亦具有 PCI-E 通道切換的功能。這裡應該只是為了確保從 Z790 晶片組拉至 PCI_E3 插槽的訊號維持完整。
- DIODES PI3DBS16412 是 PCI-E 4.0 X2 的通道切換晶片,
這裡應該被用以切換 SATA 控制器 / 通道至 SATA_1 或 M2_3 (為 M2_3 提供 SATA M.2 支援但須禁用 SATA_1)。筆者猜測這顆晶片實際上是把 PCI-E 通道從 M2_3 和 SATA 1 之間作實體切換,而非單單只為 M2_3 切出 SATA 控制器以支援 SATA M.2,背後原理與 INTEL Z790 HSIO 有關,簡單來說 M2_3 與 SATA 1 應該同屬同一組 PCI-E 4.0 X4 控制器 (SATA 和 PCI-E 重疊),因為微星同時將這組 PCI-E 4.0 X4 控制器以 M2_3 和 SATA 1 兩種接頭呈現出來,所以只能二選一。以往的 SATA M2 支援是指該 M.2 由於佔用同時內建 SATA 控制器的 PCI-E 控制器,而板廠未有同時引出該 PCI-E 控制器內建的 SATA 控制器作為實體 SATA 埠,所以為 M2_3 提供 SATA M2 支援時只須透過 M2 插槽的針腳定義從內部轉換為 SATA 控制器則可,另一方面使用 PCI-E NVME M.2 時便不受影響因為內部重疊的 SATA 向來沒有被引出 ,換句話說板廠不需刻意加入額外的 PCI-E 切換晶片 (2023/9更新)。
Z790 晶片組
28 組 PCI-E 通道。
- PCI-E 4.0 X4 提供 M2_2
- PCI-E 4.0 X4 提供 M2_3
- PCI-E 4.0 X4 提供 M2_4
- PCI-E 4.0 X4 提供 M2_5
- PCI-E 4.0 X4 提供 PCI_E3
- PCI-E 3.0 X4 提供 SATA_5、SATA_6、SATA_7、SATA_8
- PCI-E 3.0 X1 提供 PCI_E1
- PCI-E 3.0 X1 提供 I226-V
- PCI-E 3.0 X1 提供 WIFI 插槽
- PCI-E 3.0 X1 提供 ASM1061 提供 SATA_A1、SATA_A2
關於 SATA_1,由於 SATA_1 與 M2_3 有關,更像是由同一組 PCI-E 4.0 X4 同時供應至 M2_3 與 SATA_A1,PCB 上亦有 1 顆 PCI-E 通道切換的晶片。
其他晶片
- ASMEDIA ASM1061 晶片,以 PCI-E 2.0 X1 提供 2 個 SATA III 6G 埠 (SATA_A1 & SATA_A2)。(左上)
- BIOS 晶片 MXIC MX25U25673G。(右上)
- NUVOTON NCT6687D-M SUPER I/O 監控晶片,提供多個 4-PIN PWM 風扇支援和監控各項電壓和溫度等等。(左下)
- 504AN 晶片,FINTEK F75504A,猜測用以執行免 CPU 更新 BIOS 的功能。(左下)
- NUVOTON NUC126NE4AE 微處理器晶片,用以管理 RGB 燈效。(右下)
結論
MPG Z790 EDGE WIFI 用料不俗,透過再提升 CPU 的供電用料和散熱 / 改進 M.2 散熱 / 增設耳機放大器等等,成功確立新定位,拉開與 MAG TOMAHAWK WIFI 的距離。
擴展性則是少數在同級定位中提供多達 5 根 M.2 SSD 和 7 個 SATA 的主機板之一,I/O 後方 USB 數量亦非常充裕,而且悉數配備中繼器確保訊號傳輸穩定。
要是能夠使用自家 8 層板設計、加入 DEBUG LED,勢能成為中階中最強超頻主機板之一。
延伸閱讀
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由于M2_3和SATA_1使用相同的一组PCIe 4.0×4,感觉只要接入M2_3(无论PCIe OR SATA M.2) 都会使SATA_1失效,而手册只标注了使用SATA M.2会失效,让我有些迷惑。
有更新文章了
https://bit.ly/48BXiZe
我想問一下我是用這塊主板打算換SSD外加一個SSD散熱器(ThermalRight HR-10 2280 Pro)而呢塊板是免螺絲鎖定….那是否我不能夠使用(ThermalRight HR-10 2280 Pro)這個SSD散熱器…..謝謝🫡🫡🫡
不確定,有可能不行,建議用 PCIe 4.0 的 SSD 搭配原本的散熱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