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散熱器 | 機殼 | 電源 | 風扇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平板電腦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
  • NEWS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APP
  •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主機板

MSI MPG Z790 EDGE WIFI 主機板開箱評測

Ben by Ben
2022-12-15
in 主機板,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MSI MPG Z790 EDGE WIFI 主機板開箱評測

MSI MPG Z790 EDGE WIFI 是一片屬於 MPG 系列的入門級主機板,與 MAG 系列和 PRO 系列相同,MPG Z790 EDGE WIFI 同樣有支援 DDR5 和 DDR4 的版本,這次我們開箱的是 DDR5 版本。與上一代 Z690 平台相比,Z790 再沒有 MPG FORCE,所以 MPG EDGE WIFI 上接 MPG CARBON 下壓 MAG TOMAHAWK。

新定位、新定價,光從供電散熱、儲存的擴展性、以及 M.2 的散熱設計,便能看出微星有刻意將 MPG EDGE WIFI 與 MAG TOMAHAWK 拉開距離,可惜 MPG Z790 WIFI 仍然維持與 PRO 系列和 MAG 系列相同的 6 層板設計。不是所有使用者都對超頻感興趣,甚至達到狂熱的程度,MPG Z790 EDGE WIFI 在別的地方仍然有不少改進,如果懶得找,那看下去就對了。

目錄

INTEL Z790 晶片組

新晶片組 Z790 只是 Z690 的完全版,不論是 PCI-E 通道總數量還是 USB 總數量都不變,但是 INTEL 將部份通道升級,同時將部份通道降級以維持總數量不變。

晶片組簡單比較
Z690 Z790 X670E
晶片組至 CPU PCIe 4.0 X8 PCIe 4.0 X8 PCIe 4.0 X4
PCIe 通道總數量 28 28 20
PCIe 3.0 通道 16 8 8
PCIe 4.0 通道 12 20 12
SATA 數量 8 8 8
USB 10Gbps 總數量 10 10 12
USB 20Gbps 總數量* 4 5 2
SOURCE: intel
*以 2 個 10Gbps 換取 1 個 20Gbps

總括來說,新晶片組 Z790 只是 Z690 的完全版,不論是 PCI-E 通道總數量還是 USB 總數量都不變,但是 INTEL 將部份通道升級,同時將部份通道降級以維持總數量不變。

配件介紹

配件是首個 MPG EDGE WIFI 有進步的地方,例如終於用上延伸式的 Wi-Fi 天線,而非兩根棒狀的天線。不過這一代 MSI Z790 精簡了一些小配件,例如小毛刷和小螺絲起子等等,最有用的 USB 隨身碟仍然存在。

其餘的配件還有 2 根 SATA 線、3 組 EZ M.2 CLIP、一些安裝指南和文件、以及一張信仰貼紙。

主機板外觀介紹

在上一代 Z690 平台中,MPG Z690 EDGE WIFI (不論是 DDR4 還是 DDR5 的版本) 的配色主要都是黑色,只有那一片區域限定發售的 MPG Z690 TI WIFI DDR4 使用銀灰白三色的外觀設計。應該是嘗到甜頭了,所以微星才決定為 MPG Z790 EDGE WIFI 用上新的外觀配色,又剛好補上從缺的 MPG FORCE。

在巨大的延伸式供電散熱片上有一個會發光的龍魂圖案,並印有 MSI 和 MPG 的字樣。CPU 散熱片的底部更藏有 1 根導熱管。CPU 的電源輸入端設有 2 個 8-PIN 輸入,

M.2 是另一個主要的賣點,第 1 根 M.2 插槽除了用上 MSI 最新的散熱片固定設計,免螺絲免工具!該散熱片的表面印有 EDGE 字樣,底下更配有額外的散熱背板。晶片組散熱片則印有 MPG EDGE 的主要規格,包括 4 根 DDR5 插槽、2 根 PCI-E X16 插槽、還有高達 5 根的 M.2 插槽、使用 Wi-Fi 6E 模組。

LGA 1700

LGA 1700 插座支援 INTEL 第 12 代和第 13 代桌上級 CPU,提供 X8+X8 的 PCI-E 5.0 通道支援和雙記憶體控制器,原生最高支援雙通道 DDR5 5600 / DDR4 3200。

DDR5

DAISY-CHAIN 佈線技術,貼片式銲接的 DDR5 插槽,內層走線的設計,加上微星的 BIOS 調校和 MEMORY TRY IT 等簡易的超頻功能,令微星 6 層板的設計亦能跑出高於官方 QVL 7200MHz 的上限。

I/O 背後輸出

  • 1 個更新 BIOS 的按鍵
  • 1 個清除 BIOS 設定的按鍵
  • 1 個 HDMI 2.1
  • 1 個 DISPLAY PORT 1.4
  • 4 個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
  • 1 個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
  • 1 個 USB 3.2 GEN 2X2 20Gbps TYPE-C
  • 4 個 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 1 個 2.5Gbps 有線網路埠
  • 1 組無線網路 Wi-Fi 天線
  • 5 個音效孔
  • 1 個 OPTICAL S/PDIF 輸出音源孔

EZ 設計

  • 4 顆 EZ DEBUG LED 以不同的顏色閃爍,燈珠之間的距離更寬闊,有助使用者在開機自檢的過程中快速識別故障來源。可惜微星仍然沒有為 MPG Z790 EDGE 增設 DEBUG LED 雙數位除錯燈。
  • LED_SW1 實體切換鍵控制主機板上的燈效開關。
  • 所有 M.2 插槽都支援 EZ M.2 CLIP 設計,免工具固定 M.2 SSD。

JOC_FS1 2-PIN 不屬於 MSI EZ 的設計,但能夠在開機時將 CPU 的 PCI-E 通道降速 (方便使用 PCI-E 延長線將顯示卡直立的玩家)。JOC_FS1 亦能夠觸發 SAFE BOOT 模式,以預設的組態來進入 BIOS ,又不會清掉所有的 BIOS 設定,這在超頻調試的過程中很好用。

當遇上超頻失敗而主機板未能自行進入 BIOS 的時候,除了按下 CLEAR CMOS 清除 BIOS 所有設定再開機外,亦可透過 SAFE BOOT 模式進入 BIOS 同時保留任何手動的 BIOS 設定。

MPG Z790 EDGE WIFI 使用 6 層 PCB 的設計,屬 IT-170 伺服器級別的 PCB 材質、並加入 2OZ 厚的銅箔,來增強 PCB 的訊號完整度和降低干擾,並提升散熱能力。

SATA

作為一款中階的主機板,MPG Z790 EDGE WIFI 居然提供多達 7 個 SATA III 6G 埠,當中有 5 個是由 Z790 晶片組原生提供,剩下的那 2 個由 ASMEDIA ASM1061 晶片轉換而來。

  • SATA_A1 和 SATA_A2 位於最高那兩個 SATA 埠,水平向右接出,由 ASM1061 提供。
  • SATA_8、SATA_7 和 SATA_6、SATA_5 便是其餘那 4 個水平向右接出的 SATA 埠,由 Z790 晶片組提供。
  • 最後 1 個由 Z790 晶片組提供的 SATA 埠是 SATA_1,位於 PCB 的下方。

PCI Express

  • PCI_E1:由 CPU 提供最高 PCI-E 5.0 X16,使用金屬加固的 X16 貼片式插槽。
  • PCI_E2: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3.0 X1,使用普通的穿孔式 X1 插槽。
  • PCI_E3: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使用普通的穿孔式 X16 插槽。

M.2

由於 M2_3 同時支援 SATA M.2,其 SATA 通道 / 控制器與其中一個 SATA 埠 (SATA_1) 共享。當使用者在 M2_3 上使用 SATA M.2,便會使 SATA_1 失效。

  • M2_1 由 CPU 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60 / 2280 / 22110 規格的 PCI-E M.2 ; 散熱設計使用夾層的做法,頂部 M.2 散熱片更支援免螺絲鎖定的按壓設計。
  • M2_2 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60 / 2280 規格的 PCI-E M.2 ; 散熱設計使用單層散熱的做法,與另一根 M.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 M2_3 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42 / 2260 / 2280 規格的 PCI-E M.2 和 SATA M.2 ; 散熱設計使用單層散熱的做法,與另一根 M.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 M2_4 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42 / 2260 / 2280 規格的 PCI-E M.2 ; 散熱設計使用單層散熱的做法,與另一根 M.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 M2_5 由 Z790 晶片組提供最高 PCI-E 4.0 X4 通道,支援 2260 / 2280 規格的 PCI-E M.2 ; 散熱設計使用單層散熱的做法,與另一根 M.2 共享同一塊散熱片。

*所有 M.2 插槽都支援 EZ M.2 CLIP 免螺絲固定 M.2 的設計。

主機板拆解介紹

MPG Z790 EDGE WIFI 的 CPU 供電用料雖然與 MAG TOMAHAWK WIFI 非常相似,但是散熱規模更巨大,而且使用了 1 根導熱管連接上方和左方的散熱片,增強散熱效率。

即便不支援由 CPU 的 PCI-E 5.0 X16 分拆出 PCI-E 5.0 X4 的 GEN 5 SSD 設計,微星仍然為第 1 根 M.2 插槽提供底層的散熱片,可見微星在 MPG EDGE WIFI 上更重視散熱性能。

PCB

將所有散熱片拆走後,便露出黑色的 PCB,晶片用料尚算緊湊,M2_3 插槽明顯與其他的 M.2 插槽不同,但都是 GEN4 M.2。

從 PCB 背面可見,這種做法與走線有關,因為金屬的 M.2 插槽是貼片式銲接的。

CPU 供電 16 + 1 + 1 設計

雙 EPS12V 8-PIN 輸入,有 1 顆輸入電感輔助,為 16 + 1 + 1 共 18 顆供一體式供電模組提供穩定的輸入。

供電模組

  • 16 顆 INTERSIL (RENESAS) ISL99390 90A 一體式供電模組供應 VCORE 電壓。
  • 1 顆 RENESAS RAA220075R 75A 一體式供電模組供應 VCCGT 電壓。(左下)
  • 1 顆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MP87670 80A 一體式供電模組供應 VCCAUX 電壓。(右下)

PWM 控制器

  • 16 + 1 顆供電模組由 RENESAS RAA229132 PWM 控制器負責,DUET RAIL POWER SYSTEM 意味 16 顆 VCORE 的供電模組應該是由並聯方式控制。(左)
  • MP87670 80A 一體式供電模組由 MPS M2940A 2 相 PWM 控制器直連控制。(右)

DUET RAIL POWER SYSTEM

  • 微星在各供電模組的背面增設一共 8 顆 INTERSIL (RENESAS) ISL6617A 晶片輔助。(左上)
  • ISL6617A 支援將 PWM 訊號擴展 (INTERLEAVING 是為倍相器) 以降低漣波 (RIPPLE),但亦支援 SYNCHRONOUS 即並聯模式以降低電壓因負載變化而波動的幅度,和提高電流平衡度,官網上沒有提及使用哪一種設計。(右上)
  • RT8125E (8Y=) 單相 PWM 控制器,直連 1 顆 ON-SEMI 4C029 分離式供電模組和並聯 2 顆 4C024 分離式供電模組,為晶片組 Z790 供電。(左下)

USB 與影像輸出

  • ITE IT66318FN HDMI 2.0 重定時緩衝器晶片,提供穩定的 HDMI 2.1 4K 60hz 輸出。(左)
  • TEXAS INSTRUMENTS TUSB1046A 晶片,可作為 DP 1.4 的中繼器,提供穩定的 DP 1.4 8K 60Hz HBR3 輸出。(右)
  • ASMEDIA ASM1543 TYPE-C 控制器晶片,提供 1 個 10Gbps TYPE-C。(左)
  • DIODES PI3EQX1004E 晶片是雙 1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提升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1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左)
  • GENESYS GL3523 (QFN76) 晶片是 USB 5Gbps 的 HUB,支援以 1 個上行 5Gbps 擴展出 4 個下行 5Gbps USB 埠。(左)
  • ITE IT8851FN 是 PD 3.0 控制器,為 20Gbps TYPE-C 提供快充功能。(左)
  • GL9900N GENESYS 5Gbps USB 的中繼器。(右)
  • GENESYS GL3523 (QFN48) USB 5Gbps 的 HUB,支援以 1 個上行 5Gbps 擴展出 2 個下行 5Gbps USB 埠。(左)
  • DIODES PI3EQX1004E 晶片是雙 1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增強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1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右)
  • ASMEDIA ASM1543 TYPE-C 控制器晶片,提供 1 個 10Gbps TYPE-C。(右)
  • GENESYS GL850G USB 2.0 HUB,支援以 1 個上行 USB 2.0 擴展出 4 個下行 USB 2.0 埠。(左上)
  • DIODES PI3EQX1004E 晶片是雙 1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增強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1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右)
  • 2 顆 DIODES PI3EQX1002E 晶片是單 1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增強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1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右與左下)
  • DIODES PI3EQX2004 晶片是單 20Gbps USB 的中繼器,透過增強訊號的強度確保 USB 20Gbps 的訊號不因線路長度而衰竭。(左下)

網路

  • SRKTV 是 INTEL I226-V 2.5Gbps 網路控制器,提供 1 個 2.5Gbps RJ45 埠。
  • INTEL AX211 CNVIO2 模組,支援 WIFI 6E 和 BT 5.3。

音效

REALTEK ALC4080 CODEC 音效編碼解碼處理器,搭配多顆日系音效電容和 1 顆微星一直以來都沒有告訴你的放大器 SAVITECH SV3H712。

PCI-E 通道晶片

  • DIODES PI3EQX16012 與 DIODES PI3EQX16021,同屬 PCI-E 4.0 中繼器,合共負責 PCI-E 4.0 X4,亦具有 PCI-E 通道切換的功能。這裡應該只是為了確保從 Z790 晶片組拉至 PCI_E3 插槽的訊號維持完整。
  • DIODES PI3DBS16412 是 PCI-E 4.0 X2 的通道切換晶片,這裡應該被用以切換 SATA 控制器 / 通道至 SATA_1 或 M2_3 (為 M2_3 提供 SATA M.2 支援但須禁用 SATA_1)。

Z790 晶片組

28 組 PCI-E 通道。

  • PCI-E 4.0 X4 提供 M2_2
  • PCI-E 4.0 X4 提供 M2_3
  • PCI-E 4.0 X4 提供 M2_4
  • PCI-E 4.0 X4 提供 M2_5
  • PCI-E 4.0 X4 提供 PCI_E3
  • PCI-E 3.0 X4 提供 SATA_5、SATA_6、SATA_7、SATA_8
  • PCI-E 3.0 X1 提供 PCI_E1
  • PCI-E 3.0 X1 提供 I226-V
  • PCI-E 3.0 X1 提供 WIFI 插槽
  • PCI-E 3.0 X1 提供 ASM1061 提供 SATA_A1、SATA_A2

關於 SATA_1,由於 SATA_1 與 M2_3 有關,更像是由同一組 PCI-E 4.0 X4 同時供應至 M2_3 與 SATA_A1,PCB 上亦有 1 顆 PCI-E 通道切換的晶片。

其他晶片

  • ASMEDIA ASM1061 晶片,以 PCI-E 2.0 X1 提供 2 個 SATA III 6G 埠 (SATA_A1 & SATA_A2)。(左上)
  • BIOS 晶片 MXIC MX25U25673G。(右上)
  • NUVOTON NCT6687D-M SUPER I/O 監控晶片,提供多個 4-PIN PWM 風扇支援和監控各項電壓和溫度等等。(左下)
  • 504AN 晶片,猜測用以執行免 CPU 更新 BIOS 的功能。(左下)
  • NUVOTON NUC126NE4AE 微處理器晶片,用以管理 RGB 燈效。(右下)

結論

MPG Z790 EDGE WIFI 用料不俗,透過再提升 CPU 的供電用料和散熱 / 改進 M.2 散熱 / 增設耳機放大器等等,成功確立新定位,拉開與 MAG TOMAHAWK WIFI 的距離。

擴展性則是少數在同級定位中提供多達 5 根 M.2 SSD 和 7 個 SATA 的主機板之一,I/O 後方 USB 數量亦非常充裕,而且悉數配備中繼器確保訊號傳輸穩定。

要是能夠使用自家 8 層板設計、加入 DEBUG LED,勢能成為中階中最強超頻主機板之一。

MSI MPG Z790 EDGE WIFI

延伸閱讀

MSI MPG Z790 CARBON WIFI 主機板開箱評測

Tags: MSI評測開箱Z790
Previous Post

LDS 論壇:由 eSports 電競一詞反思市場亂象

Next Post

你許願我實現!金士頓募集新年願望,美加雙人來回機票等你拿

Ben

Ben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你許願我實現!金士頓募集新年願望,美加雙人來回機票等你拿

你許願我實現!金士頓募集新年願望,美加雙人來回機票等你拿

經典再改版!Cooler Master MasterBox 520 Mesh 全面進化

經典再改版!Cooler Master MasterBox 520 Mesh 全面進化

INTEL 最新的 ATX 3.0 電源供應器驗證平台上線啦!

INTEL 最新的 ATX 3.0 電源供應器驗證平台上線啦!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推薦文章

  • ryzen-ram-overclocking-teaching

    第一次超頻就上手! 老羊 Ryzen 平台記憶體超頻詳細教學

    7922 shares
    Share 3169 Tweet 1981
  • 重灌時出現 Windows 無法安裝至此磁碟。選取的磁碟屬於 GPT 磁碟分割樣式訊息怎麼辦?

    7199 shares
    Share 3015 Tweet 1744
  • 英雄落幕,Windows 7 SP1 2020 年 1 月更新集合包下載

    5757 shares
    Share 2456 Tweet 1376
  • IPC 大勝!AMD Ryzen 9 5900X、Ryzen 5 5600X 處理器評測開箱

    4699 shares
    Share 1880 Tweet 1175
  • WIN 10 終極效能揭開封印!!!!!!! 教學

    4730 shares
    Share 2100 Tweet 1096
  • R5 3600X & R5 3600 評測輕開箱,對決 i5-9600K 實測!

    3698 shares
    Share 1479 Tweet 925
Hydro Ti PRO 1000WMASTERLIQUID PL240 FLUX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數據與體驗! 電腦軟硬體、電競周邊,輕開箱、專業評測、業界新聞、RGB 改裝、專題評測、水冷改裝!

熱門標籤

Alder Lake AX1800 B660 COMPUTEX 2018 CRYORIG EKWB Fractal FSR H370 i5-12600K i5-12600KF i9-12900K LIAN LI MediaTek Patriot R5 5600G R7 5700G ROCCAT Rocket Lake RTX 2070 SUPER RX 6600 XT WIN11 戰地風雲 隨身碟 音效卡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開箱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 & 聯繫

© 2023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散熱器 | 機殼 | 電源 | 風扇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平板電腦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
  • NEWS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APP
  •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 2023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