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顯示卡

就是愛白色! GIGABYTE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顯示卡評測開箱

散熱表現優秀

Ben by Ben
2024-05-15
in 顯示卡,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就是愛白色! GIGABYTE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顯示卡評測開箱

技嘉主機板早先是以創作者系列 VISION,接續由 AERO 產品線推出銀白色系產品,現今似乎想擴展市場佔有,連主打電競的 AORUS 系列也加入戰局;顯示卡方面,創作者系列同樣早期先由 VISION,接續AERO 主打銀白色系,電競系列則由 EAGLE 拓展出 EAGLE ICE 系列搶占裝機玩家市場。

UH 開箱過技嘉的白色系板卡不算多,主機板一張、顯示卡是時隔三年的第一張,不過都只接觸過創作者向產品,這次收到開箱的 GIGABYTE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B 就是我們初次接觸改名 AERO 的創作者系列產品,那就讓 UH 替白色控們把關審視一番,至於遊戲裝機取向的 EAGLE ICE 系列,只能待日後再看看吧~。

  • 白色顯示卡的魅力說
  •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B 包裝配件
  •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B 外觀
    • 特色設計
  • 散熱設計拆解
    • PCB
    • 核心和記憶體
    • 10 + 2 供電設計
    • 其他設計
  • 測試數據
    • GPU 相關訊息和功耗
    • 測試設定說明
    • Blender 4.1.0 測試
    • UL Procyon 創作者軟體測試
    • 3DMARK 相關測試
    • AAA 遊戲 FPS 測試數據
  • 結論

白色顯示卡的魅力說

白色與銀白色向來都是萬年不敗的產品色系,不過在板卡產品線,這色系的產品數量通常偏少,以我們今天要開箱評測的技嘉來說,曾推出過的產品更是少之又少,對喜歡白色、亮色系,以及對於美學有堅持的創作者或玩家而言,只要廠商有推出,必定放進口袋名單!對於想鎖定全方位使用者的廠商而言,是一塊可加深鞏固的市場。

相對追求 CP 值第一的玩家,這張顯示卡勢必要更符合創作者使用需求與審美觀,畢竟想擁有高顏值的產品,總得多付出一點觀賞費 (這點雖說白色控應該習以為常了)。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B 包裝配件

有別於先前推出的 VISION 包裝正面以黑色做為背景配色、側面與背面再以白色做識別, AERO 正面與背面都採用白色做為背景底色,側面才以黑色背景搭配,其實更能讓人聯想到這是一張白色系的顯示卡。

正面設計簡潔有力,左方 GIGABYTE 與 AERO LOGO 能讓人明確看出這是技嘉創作者 AERO 系列的產品,右下方位置再標示出這是一張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顯示卡,中央的 AERO OC 16GB 似乎是為了美學,刻意將文字縮到最小。

背面維持過去創作者系列設計排版,中央左方改放上 AERO LOGO 與 AERO OC 16GB 的小小文字識別;右方由上到中分別有產品型號、重點說明文字,以往在正面擺放的重點特色小方圖現在移到其下方,更右方是本體正面與側面彩圖。

配件方面當然少不了那組 16-PIN 轉 PCI-E 8-PIN (一分二) 的線材,其餘包含 2 份文件、註冊保固的小卡,以及用來固定顯示卡尾部免於下垂和擺動的防板彎支架與螺絲包,支架表面採用磨砂設計,質感還不錯。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B 外觀

特色設計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B 整體以白色與銀色做為主設計色,並在多個位置標示上 AERO 的 LOGO 文字強化技嘉創作者 AERO 系列產品形象。正面上半部大致以白色塑膠殼包覆,與三顆白色的風扇互相呼應;下半部則以銀色磨砂金屬板,搭配大面積開口、斜紋開口幫助熱量排出。

  • 中央銀色面板以髮絲紋搭配多條灰白色斜線設計,並呼應著風扇中央貼紙的底色,設計語言更活潑了,左上方也以灰白色標示著 CREATIVITY STARTS HERE,是要讓創作者的創意能從裝上這張顯卡就開始嗎?
  • 左右兩顆風扇是最常見的橫向 AERO LOGO,中央則是與包裝正面相同的雙排式 LOGO,這些文字 LOGO 都使用了結構色設計,與背景底色做出差異性,添加不同的創意趣味。
  • 顯卡上唯一會發藍光的位置就在側邊的 AERO LOGO,其底下背景區塊採用結構色設計,一邊與風扇中央 LOGO 顏色小小呼應,也為此區不發光時,不同角度能呈現不同顏色做出小小貢獻。
  • 使用更大片扇葉的 9 公分的風扇,扇葉數量與技嘉常用的 9 公分版本不同。
  • 技嘉抗擾流 ALTERNATE SPINNING 風扇設計減少亂流提高氣流壓力,引領競品廠紛紛加入逆順逆排列風扇的世界。
  • 白色外殼的一角做了切割設計,並點綴上 8 個小方格,有點像是和尚頭頂的戒疤,是想讓創作者心無雜念,靈感就能湧現的涵意嗎?
  • 底部右邊大面積的方形切口,用作垂直風道設計,氣流經風扇穿過背板散出,不用先撞上 PCB 再轉 90 度排出,風壓要求更低。
  • 16-PIN 的附近特意清空背板空間和縮減散熱鰭片,讓使用者更容易拔插線材,以及目測是否插好了。
  • 16-PIN 的背面有一顆 LED,稱為 PCI-E 電源監控指示燈,提示使用者供電有否出現異常 (閃爍 = 異常)。
  • LED 一旁還有一個雙 BIOS 的實體切換設計,預設是 BIOS OC 檔,技嘉也提供風扇轉速曲線較保守的 BIOS SILENT 檔,讓使用者能在斷電狀態快速切換。
  • 金屬背板的特色還有 90 度延伸,以加強整體結構,抗彎能力提升。
  • 長條型的斜紋開孔,能讓氣流垂直通過和降低氣流轉向帶來的損失。
  • 顯示卡核心四周的固定螺絲,其中一顆被貼上 GIGABYTE QUALIFIED 的小貼紙,我們建議使用者要好好保護他,避免破損。
  • I/O 輸出的表面加入了鍍金,有 3 個 DP 和 1 個 HDMI,是標準設計。
  • I/O 檔板本身只是 2 槽的規格,顯示卡看來有 3 槽的厚度,而且風扇外殼與 PCB 也比檔板突出了一截。

散熱設計拆解

  • 散熱器的大銅底和熱導管 (銅) 以原色呈現,也就是不外加鍍鎳處理,據說散熱效果較好。
  • 特大銅底除了負責核心晶體,也負責所有 GDDR6X 記憶體晶片,還有部份供電模組和其電感 (GDDR6X)。
  • 大銅底一般來說意味大面積直觸散熱鰭片,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導熱方式,而技嘉也沒有因此而放棄多熱導管的設計。
  • 技嘉 RTX 40 系列,特別是 AERO 出了名就是熱導管堆好堆滿,好像不用錢一樣,這張顯示卡竟然用上 8 根之多!
  • 熱導管分佈方式主要是 6 根往向延伸,加上 2 根回插。不只如此,那 6 根往向延伸的熱導管,也有部份用作雙向延伸,使銅底上方的散熱鰭片塊其實最終被插進 6 根熱導管,只是長度不一而已。
  • 核心電壓的供電系統包括供電模組和電感和固態電容,由另一塊一體式的鋁塊壓制,因為直觸散熱鰭片那一邊的面積巨大,所以也是非常好的設計。
  • 比較可惜的是技嘉用上大銅底設計以外,沒有為 GDDR6X 記憶體晶片的位置再補上金屬片,最終使 GDDR6X 的導熱貼不得不用上比較厚的版本,降低導熱效率。
  • 可能是對於散熱器本體的效果充滿信心,就沒有在金屬背板上下功夫做被動輔助散熱,沒有看見任何導熱貼。
  • 金屬散熱片尾部的 90 度延伸,主要用來固定防板彎支架。

PCB

PCB 板型是 RTX 4070 (Ti) 等常用的設計,就是不長,也不會太高。這款板型的佈局是核心的供電模組放在核心晶體的左邊,離 I/O 比較近;核心晶體的右邊主要有 16-PIN (H++ 12V-2X6)、輸入電感、和微處理器。

核心晶體被轉 90 度放置在 PCB 上,長方形的核心晶體因而可直接享用更多橫向的熱導管,X16 的線路也因此而從核心的左邊拉出,然後轉向下方連接金手指。

  • 核心的背面有 3 顆 560 uF 的 SP-CAP,還有 2 組 MLCC 陣列。技嘉就是鍾愛使用大容量的 SP-CAP,無視競品愛用的 220 uF,技嘉隨便都 470 uF 起跳。
  • PCB 背面有 2 顆 R005 的電流檢測電阻,分別在 16-PIN 的下方和 PEG 金手指供電的上方,再被連接至 ON-SEMI 的電源管理晶片 (同樣在背面)。
  • 核心和記憶體的 PWM 供電控制器,和一些次要電路的晶片也在 PCB 背面。

核心和記憶體

  • RTX 4070 Ti SUPER 的核心晶體是 AD103-275-A1。
  • GDDR6X 記憶體一共有 8 顆,來自美光的 MT61K512M32KPA-21:U (D8BZC),單顆容量為 2 GB,原生速率 21 Gbps,共組成 16 GB GDDR6X。

10 + 2 供電設計

  • 10 顆負責核心電壓的供電模組,以 8 + 2 的方式分佈在核心的左側 (8) 和左上方 (2)。它們全是 VISHAY SIC653A 50A 一體式供電模組,並採用貼片式的 R15 電感。
  • 輸入電容全是貼片式的日系 FP5K 固態電容,輸出電容主要也是貼片式的固態電容但不同款,那 2 組供電模組的輸出電容因為位於大銅底下方而被改用 SP-CAP。
  • 核心電壓的 PWM 供電控制器是 UPI-SEMI 的 UP9512R,這是 1 顆 8 相 PWM 的控制器,在這以部份直連部份並聯的混合方式連接一共 10 組供電模組,輸出 Vcore。
  • GDDR6X 的 PWM 供電控制器由 UPI-SEMI 的 UP9529Q 負責,這是 1 顆 3 相 PWM 控制器,在此以 2 相直連的方式控制 2 組供電模組。
  • 2 顆 VISHAY SIC653A 50A 一體式供電模組,各搭配 1 顆貼片式 R15 電感,負責 GDDR6X 供電。其輸入電容採用固態電容 (貼片式日系FP5K系列),輸出電容則是 SP-CAP 470 uF。它們位置極之靠近 GDDR6X 晶片,有效提供高品質供電水平。
  • GSTEK GS9216,單相同步降壓器,負責次要電路。
  • UPI-SEMI UP8801S,3A LDO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負責次要電路。

其他設計

  • NVIDIA 的電源管理晶片,由 ON-SEMI 的 NCP45492 負責,這是 1 顆 4 路的電流和電壓監控晶片,除了連接上 PCB 背面那 2 顆 R005 電流檢測電阻外,也連接至 PCB 正面在 16-PIN 下方那 2 顆 R002 電流檢測電阻,實時執行 BIOS 預設的功率目標。
  • HOLTEK HT32F52352 是一顆微處理器,主要負責燈效控制。
  • 雙 BIOS 設計依靠 2 顆 BIOS ROM 晶片,都是 ISSI IS25WP016,分別位於核心的上方和左方,其中一顆更被大銅底照料,算是技嘉 RTX 40 系列散熱不用錢的招牌設計之一。
  • PEG 金手指供電上方,有 1 顆白色 Q 的保險,似是負責 PEG 供電電路。
  • I/O 接頭表面有鍍金處理。
  • H++ 版本的 16-PIN,即 12V-2X6,擁有更長的 12-PIN 和更短的 4-PIN,使連接更牢固和避免沒插好就通電,旁邊還有 1 顆 R22 輸入電感。

測試數據

測試平台室溫控制在 26 度,無輔助風扇直吹測試平台,測試中關閉 Windows 內建防毒、關閉休眠設定,無更動電源計畫。

  • Windows 11 Professional 24H2
  • GEFORCE 驅動:552.22_gameready_win11_win10-dch_64bit_international
  • RADEON 驅動:amd-software-adrenalin-edition-24.4.1
  • 開啟 EXPO DDR5-6000
  • 開啟 Resizable BAR
  • 對比顯示卡 RADEON RX 7900 GRE 16GB

 
種類型號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X670E AORUS MASTER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 6000 CL30 16 GB *2
顯示卡GIGABYTE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B
儲存KLEVV CRAS C930  SSD 2TB
機殼STREACOM BC1.1
電源Seasonic FOCUS GX-1000 ATX3.0
散熱器ROG Ryuo III 360 ARGB
顯示器GIGABYTE M32UC
 

GPU 相關訊息和功耗

  • 採用 AD103-275 繪圖核心、具備 8448 個 CUDA Core、66 個 RT Core 及 264 個 Tensor Core,配備 256 bit 16 GB GDDR6X 記憶體。
  • PCIe x16 4.0 介面。
  • BIOS 功耗,預設是 285 W,可以從 -65 % ~ +12 %,功耗 100 W ~ 320 W 範圍,最高溫度是 88 度。
  • 頻率是 2340 MHz,Boost 是 2655 MHz,記憶體頻率 1313 MHz
  • 透過 FURMARK 2 燒機測試,GPU 66.4 度、GPU HOT SPOT 約 78.2 度,顯示卡最高功耗 285 W。

產品

GeForce RTX 4070 Ti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GeForce RTX 4080

架構

Ada Lovelace

Ada Lovelace

Ada Lovelace

製程

TSMC N4 (5nm)

TSMC N4 (5nm)

TSMC N4 (5nm)

晶片型號

AD104-400-A1

AD103-275-A1

AD103-300-A1

L1 快取

128 KB (per SM)

128 KB (per SM)

128 KB (per SM)

L2 快取

48 MB

48 MB

64 MB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 (SM)

60

66

76

CUDA Cores

7680

8448

9728

基礎時脈

2.31 GHz

2.34 GHz

2.21 GHz

Boost 時脈

2.61 GHz

2.61 GHz

2.51 GHz

記憶體形式

12GB GDDR6X

12GB GDDR6X

16 GB GDDR6X

記憶體介面/速率

192-bit / 21 Gbps

256-bit / 21 Gbps

256-bit / 22.4 Gbps

記憶體頻寬

504 GB/s

672.3 GB/s

716.8 GB/s

TGP

285W

285W

320W

定價

US$ 799 / NT$ 28,990

US$ 799 / NT$ 28,990

US$ 1,199 / NT$ 42,990

推出 / 上市時間

2023年 1 月

2024 年 1 月

2022 年 11 月

測試設定說明

這次和 GIGABYTE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對比的顯示卡型號是由讀者選出的,來自 AMD 的 RADEON RX 7900 GRE 16GB,目前兩張卡在台灣的售價約分別是 NT$ 32,490 和 NT$ 19,000,兩張卡都是記憶體 16GB,規格上 RADEON RX 7900 GRE 16GB 略低一點,但是在價差一萬多的基礎上,在 2160P 4K 顯示器環境下,表現差距有多少呢?

補充一些 RTX 4070 Ti SUPER 其他測試數據:

  • GEEKBENCH 5.4.5 CUDA – 262599
  • 3DMAEK DLSS 3 / 2160P / PERFORMANCE,未開啟 DLSS 3 平均 FPS 40.84,開啟 DLSS 3 平均 FPS 116.43

Blender 4.1.0 測試

Blender Benchmark 是一款開放原始碼的跨平台全能 3D 動畫製作軟件,提供從建模、動畫、材質、渲染、到音源處理、影片剪輯製作解決方案。使用 Blender 官網上的 benchmark,有 3 個 3D 渲染測試場景 Monster、Junkshop、Classroom。

UL Procyon 創作者軟體測試

UL Procyon benchmark 是一套把 Adobe Benchmark 標準化測試軟體,可以分成照片和影片兩方面的測試。照片影像運算方面的軟體是使用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和 Adobe Photoshop,影片運算應用是搭配 Adobe Premiere Pro。

Windows 機器學習 (Windows ML) 是由 Microsoft 開發的 API,可以在 Windows 設備上實現高性能 AI 推理。憑藉 Windows ML,應用開發者編寫的標準代碼可以通過處理硬體抽象,在不同的硬體 (如 CPU、GPU 和 AI 加速器) 之間保證高度最佳化的 AI 推理性能。

Microsoft Windows ML 硬體加速是基於 DirectML 而構建,DirectML 是一種低級別 DirectX 12 數據庫,適合於高性能、低延遲的應用程序,例如框架、遊戲或機器學習推理工作負載。測試項目有分成 CPU 或是 GPU,可以透過 float32、float16、Integer 項目顯示分數。   

3DMARK 相關測試

3DMark 遊戲玩家的標準測試軟體,無論您是在任何電腦、平板電腦還是智慧手機上進行遊戲,3DMark 都包含專為您的硬體而設計的基本測試。

Time Spy – 是一個 DirectX 12 基準測試,支持原生新的 API 功能,如非同步計算,顯式多顯示卡適配器技術和多執行緒,Time Spy 顯示卡測試使用 2560 × 1440 渲染解析度。

Time Spy Extreme – 將渲染解析度提高到 3840 × 2160,不一定需要 4K 顯示器,但是你的顯示卡至少要有 4 GB 的記憶體。更嚴格的 CPU 測試,最適合測試於具有大量核心的處理器。

Fire Strike – 是一項適用於高性能遊戲電腦和超頻系統的 DirectX 11 基準測試,即使對於最新的顯示卡而言,Fire Strike 測試也非常嚴苛。

Fire Strike Extreme – 專為測試具有多個 GPU 的電腦而設計,它將渲染解析度從 1920 × 1080 提高到 2560 × 1440,並提升了視覺品質。

Fire Strike Ultra – 將渲染解析度提高到 3840 × 2160,每幀繪製的像素數量是 Fire Strike 的四倍。無需使用 4K 顯示器,但你的顯示卡必須至少有 3GB 記憶體。

Port Royal – 是世界上第一個針對遊戲玩家的即時光線追踪基本測試,可以使用 Port Royal 來測試和比較支援微軟 DirectX 光線追踪顯示卡的光追性能,分數越高越好。

Speed Way – 是 DirectX 12 Ultimate 基準測試,適用於執行 Windows 10 和 11 的遊戲電腦。Speed Way 的引擎組合可展現 DirectX 12 Ultimate 為光線追蹤遊戲帶來的全新性能最佳化。Speed Way 使用如 Mesh Shaders 等的全新 DirectX 12 Ultimate 性能最佳化,並搭載用於即時全域照明和即時光線追蹤反射的 DirectX Raytracing Tier 1.1。

DirectX 光線追蹤功能測試 – 即時光線追蹤的需求異常高。最新的顯示卡具有專用於光線追蹤的專用硬體。3DMark DirectX 光線追蹤功能測試可以測量此專用硬體的效能。與使用傳統的渲染技術不同,整個場景是透過光線追蹤並一次繪製的。測試的結果完全取決於光線追蹤性能。

AMD FSR 功能測試可以協助使用者對比 AMD FSR 2.2 技術與使用時間反鋸齒(Temporal Anti-Aliasing,TAA)的傳統渲染方式之間的效能與影像品質。這項功能測試也包括 3DMark 畫面檢測工具,能夠以互動對照方式對 AMD FSR 2 技術以及原生解析度渲染進行影像品質對比。

AAA 遊戲 FPS 測試數據

遊戲測試設定 2160P 解析度,遊戲特效皆設定 Max Setting,會關閉 V-Sync 選項,部分遊戲有開啟光線追蹤或是 DLSS / FSR。遊戲都是經過 5 – 10 次測試後擷取 FPS 資料,會去檢查是否有不正常資料存在,我們主要收集的資料是平均 AVG FPS 和 1% LOW FPS,1% LOW FPS 可以看出遊戲真實效能。

RTX 4070 Ti SUPER 16GB 和 RX 7900 GRE 16GB,10 組遊戲的 FPS 差異分別是:

2160P AVG FPS 23.6%,1% LOW AVG FPS 21.6%

結論

GIGABYTE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從包裝到本體外觀,都給人一種看似設計簡潔卻有豐富內涵的感覺,配色聰明沿用銀白色系搭配結構色設計,不必使用更多 RGB 也能呈現技嘉最擅長的光效巧思,用料更是主打紮實穩定性,相當符合白色愛好者與創作者的實際需求。

雖說是一張面向創作者的顯示卡,散熱系統也沒有比面向遊戲市場的 GAMING 系列縮水,強大的 NVIDIA RTX 4070 Ti SUPER 核心和 8 顆高性能的 GDDR6X,真的是該給的都有給,對於 NVIDIA CUDA 和 16 GB 21 Gbps GDDR6X 有需求的 AI 愛好者,也是個不錯的好選擇。

簡單來說,筆者認為技嘉創作者 AERO 系列顯示卡整體素質良好,也有一定的顏值在,更是個全能型選手,目前台灣售價落在 NT$ 32,490,註冊後享有五年保固,白色產品愛好者、各領域都想嘗試,不想為自己設限的使用者都適合放入購買的口袋名單。

GIGABYT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

延伸閱讀

GIGABYTE RTX 4070 SUPER GAMING OC 12G 顯示卡開箱評測

AORUS GeForce RTX 4080 SUPER MASTER 16GB 評測開箱

GIGABYTE GeForce RTX 3080 Ti VISION OC 12G 顯示卡評測開箱

GIGABYTE Z690 AERO G DDR5 主機板開箱評測

Tags: 評測開箱RTX 4070 Ti SUPER顯示卡GIGABYTE
Previous Post

大型資料集處理新利器!以 AMD Alveo V80 運算加速卡釋放運算能力

Next Post

華碩以 ROG Zephyrus G14 等產品一舉奪得 35 項紅點設計大獎

Ben

Ben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華碩以 ROG Zephyrus G14 等產品一舉奪得 35 項紅點設計大獎

華碩以 ROG Zephyrus G14 等產品一舉奪得 35 項紅點設計大獎

高通稱將致力於為 Snapdragon X Elite 系列提供穩定 Linux 支援

高通稱將致力於為 Snapdragon X Elite 系列提供穩定 Linux 支援

Intel Arc & Iris Xe Graphics Driver 31.0.101.5518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Intel Arc & Iris Xe Graphics Driver 31.0.101.5518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5) 新聞稿 (1542)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8) 軟體 (514)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