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新聞

INTEL 開始關注 CPU 過熱問題?Multi-Core Enhancement?

一招搞定全網暴動

Ben by Ben
2024-03-11
in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INTEL 開始關注 CPU 過熱問題?Multi-Core Enhancement?在 2024 年,INTEL 為一些 LGA 1700 CPU 釋出最新 CPU MICROCODE,好讓使用者在更新相關 BIOS 後能自行選擇關閉 CEP 功能使 CPU 溫度下降同時性能不變,真的可以改善 CPU 過熱?可是能受惠的 CPU 型號不多,也就是 14 代的一些 NON K CPU,這還要看 STEPPING 步進的版本,例如 14TH I5 的 B0 STEPPING 版本才可以,C0 STEPPING 的版本就無法降溫而不使性能下降了。與此同時,原來 INTEL 也在自家的官網上,解答了關於 INTEL CPU 高溫的提問,給出一個直接了當的解釋,以筆者拙劣的理解力,那就是:關我 (INTEL) 什麼事?

CPU 過熱是?溫度、功率、電壓、性能、認知

INTEL 在名為"High Temperature Ranges Encountered on Intel Processors Multi-Core Enhancement Is Enabled"的 Troubleshooting (故障排除) 解答中,提到當主機板 BIOS 裡一個名為 Multi-Core Enhancement (MCE) 的功能被啟動時,或導致 CPU 溫度上升。使用者可在 BIOS 裡手動關閉這一項功能 (MCE)。

要是有人 / 媒體看到這裡便大寫一篇文章講述 INTEL 如何控訴板廠在預設情況下把 MCE 功能自行啟動,而且背後所聯動的設定不符 INTEL 指定的官方規格,最終使 CPU 溫度暴增,那筆者也不感到奇怪,甚至覺得也合理,可是背後真的那麼簡單嗎?


這讓筆者想起 INTEL 也曾回應過關於 CPU IHS 頂蓋在安裝後或出現凹陷現象。當時 INTEL 提到一個頗受爭議的部份,那就是"running outside of specifications"。筆者中英文不太好,隨便翻成"逾越規定"好了。值得探討的自然是,原來的規定是什麼,規定了什麼 / 多少?回到 MCE 功能的部份,MCE 是什麼,背後動了些什麼,又動了多少;INTEL 官方規定又是多少?

We have not received reports of 12th Gen Intel Core processors running outside of specifications due to changes to the integrated heat spreader (IHS).
(INTEL TO TOMSHARDWARE)


此時筆者再查找一些資料,發現在 UH 的 ASUS ROG STRIX Z790-A II 文章裡,ASUS 的 BIOS 截圖有顯示"ASUS MULTICORE ENHANCEMENT"。在針對 CORE I9-14900KF 時 ASUS MCE 的預設狀態為"AUTO",而相應的 CPU 功耗設定同樣在預設狀態下已是 511.75A / 253W(LONG) / 4095W(SHORT) / 96S。


YOUTUBE 頻道 JAYZTWOCENTS 近日發佈名為"Motherboard Default settings could be COOKING your CPU!"的影片,以 CORE I9-13900K 和 ASUS ROG FORMULA 展示了華碩在 ASUS MCE 功能上的處理。JAY 即席示範如果華碩主機板的使用者自行到 BIOS 把 ASUS MCE 從預設狀態的"AUTO - LET BIOS OPTIMIZED "調整為"DISABLED - ENFORCE ALL LIMITS",便可執行 INTEL 所定下的規格 (360A / 154W(LONG) / 253W(SHORT) / 56S)。這與 ASUS MCE 在 AUTO 時也就是預設狀態下華碩自行設定的 511.75A / 253W(LONG) / 4095W(SHORT) / 96S 要保守許多。JAY 對於 ASUS 在預設狀態下沒有跟隨 INTEL 所定出的規定 / 限制,更自行解鎖所有限制,感到非常不滿,並認為這就是 INTEL CPU 溫度過高 (100°C) 的原兇。

JAY 這影片深入淺出介紹如何調整 ASUS MCE 功能的選項來控制溫度和性能,後半的實測部份也有水準,非常值得一看。

左 INTEL / 右 ASUS MCE AUTO = LET ASUS BIOS OPTIMIZED

整理以上的資料,關於這個問題,結論明顯是板廠的 MCE 功能在預設狀態下已有不小的機會導致 CPU 過熱,所以若遇到 CPU 過熱,使用者可自行到 BIOS 裡確保 MCE 功能有被關閉。這是因為板廠們在出廠時,已自行打開 MCE 功能,且把一些 CPU 相關的功率設計大幅調高,遠超出 INTEL 指定的規格範圍,因而導致 CPU 溫度或經常頂到 100°C。使用者的確需要自行到 BIOS 把 MCE 功能關閉,以減少 CPU 頂到 100°C 的機會。在這一刻各位讀者會把手指指向哪一方?

ACTUALLY HARDCORE OVERCLOCKING 的 BUILDZOID 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在 JAY 的影片留下下面這一段,意思大概是 INTEL CPU 其實存有一組關於電壓和頻率的資料,也就是超頻玩家所看重的 VF (VOLTAGE FREQUENCY) CURVE。在板廠自行破除所有 CPU 功率限制後,主機板 BIOS 將按 INTEL 早已存入的 VF CURVE 資料來提供電壓。換句話說,不是板廠偷加壓,而是因為板廠自行解開一些本來用以壓制 VF CURVE 的功率限制,導致 CPU 可自由取得 INTEL 所寫入的電壓值。剛好,INTEL 所寫入的電壓值,高得恐佈。

So the thing is intel programs a voltage frequency curve into the CPU. When the motherboard removes the power and current limits. The CPU will request insane voltages because it's not hitting the power or current limits. So technically the motherboard isn't feeding more voltage than the CPU is requesting. However if the power limits were being properly enforced the CPU wouldn't be able to request insane voltages.   (ACTUALLY HARDCORE OVERCLOCKING BUILDZOID)


事實上,INTEL 在這個議題上,在筆者看來其實早就宣示立場了。INTEL 首先認為 INTEL 為 CPU 設計的溫度保護機制非常強大,就算頂到 100°C (TJMAX) 也不大可能損壞 CPU。由於使用場境多變且複雜,CPU 溫度或高或低是正常的,所以 INTEL 沒有為 CPU 定出合理的運作溫度範圍。其實就算 CPU 頂到 TJMAX 100°C 也不是什麼壞事,這只是 INTEL TURBO BOOST TECHNOLOGY 的一部份,即使是頂到 100°C 也不必太過擔心 ("isn't necessarily cause for concern") 。加上 INTEL 散熱工程師也曾表示,就算 INTEL CPU 長時間達 100°C,其實也是設計的一部份,這跟 AMD RYZEN 95°C 是刻意設計的概念是非常類似的,本質上就是透過一些高階的算法,在情況容許時把頻率推高,直至頂到限制值,那就降壓降壓處理,以此機制不斷循環。

INTEL - Information about Temperature for Intel® Processors

雖然多年來筆者一直看不懂為什麼 RYZEN 95°C 是完美而 INTEL 100°C 是過熱,可是網路上挺 AMD 罵 INTEL / NVIDIA 的風氣盛行而久,也就不便多說什麼。還值得多說一點的,是 INTEL 在 CPU 電壓上其實也有一些實質的規定,例如 13TH CPU,1.72V 以內都是還好。INTEL 在"NOTES"的部份也有提到 INTEL 早把 VID 寫進每一顆 CPU 內,這部份是連板廠都動不了。這引證了 BZ 的看法,不是板廠偷加壓,是板廠任由 CPU 取用 INTEL 已寫好的電壓。不過即便如此,只要電壓有在 INTEL 的最大值以內,加上 INTEL 對 CPU 功率的限制有被妥善執行,無須擔心 CPU 的長期壽命。


所以這話題很難以三言兩句總結,如果擔心出問題,那就根據 INTEL 的指定預設,若認為 CPU 縮了那就 RMA 好了。

再回到 INTEL 回應 MCE 設定的解說,其實 INTEL 明確寫出就算打開 MCE,CPU 溫度也不一定會很高,只是 MAY (可能) 而已。這好比說如果使用者已用上頂級的散熱系統,例如搭配 INTEL CRYO COOLING TECHNOLOGY 的散熱器,不就沒事了?就算 INTEL 已停止研發 CRYO COOLING。

High temperature ranges may be encountered when Multi-Core Enhancement is enabled in BIOS. (INTEL)

如果嘴秋的代價是被打燒掉 / 縮掉活該,那筆者願意為各位臥薪嘗 U,快點寄 14900KS 給我!我操 CPU 的原則就是 XXX 的拉爆,管你什麼 INTEL 預設 253W TJMAX 100°C,通通 4095W 115°C 處理。那天代理商問我 CPU 怎麼了,我 XXX 怎麼知道,我都預設值在用啊!

 

資料來源 1

資料來源 2

資料來源 3

資料來源 4

資料來源 5

延伸閱讀

INTEL 官方正式回應 12 代 ALDER LAKE S CPU 頂蓋 IHS 彎曲的情況

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 II 主機板開箱評測

INTEL 工程師講解 CPU DIE 的高度是如何決定

Tags: IntelNews 新聞CPU
Previous Post

華碩技嘉都準備好 2DIMM DDR5-8000 QVL 的 INTEL B760 主機板了

Next Post

MSI MAG CORELIQUID E 系列一體式水冷榮獲 2024 德國 iF 設計奬殊榮

Ben

Ben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MSI MAG CORELIQUID E 系列一體式水冷榮獲 2024 德國 iF 設計奬殊榮

MSI MAG CORELIQUID E 系列一體式水冷榮獲 2024 德國 iF 設計奬殊榮

NVIDIA RTX 20 和 GTX 16 顯示卡非官方支援 Resizable BAR 有解!

NVIDIA RTX 20 和 GTX 16 顯示卡非官方支援 Resizable BAR 有解!

要發威了嗎?Intel Gaudi 2 加速器於 Stable Diffusion 比 NVIDIA H100 快 55%

要發威了嗎?Intel Gaudi 2 加速器於 Stable Diffusion 比 NVIDIA H100 快 55%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computex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919) 新聞稿 (1579)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7)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10) 軟體 (516) 顯示卡 (197)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