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主機板

映泰文書入門板新成員!BIOSTAR B650MT 主機板開箱評測 Ft. Ryzen 3 8300G

支援高達 96 GB 容量 DDR5

JC by JC
2024-03-21
in 主機板,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映泰文書入門板新成員!BIOSTAR B650MT 主機板開箱評測 Ft. Ryzen 3 8300G

BIOSTAR 映泰於去年宣布將推出 B650MT 和 B650MS2 兩張主機板,兩者同為 M-ATX 尺寸,最大差異為前者多了一組 USB 3.2 Gen2 Type-C,後者的有線網路為 2.5GbE LAN,兩相比較下,前者更適合入門玩家,或是企業文書辦公使用。

這次筆者開箱的 B650MT 主機板,整體設計就是以滿足基本需求為導向,記憶體插槽採 2 槽設計,最高支援 DDR5-6000+ 與 96 GB (48 GB x 2) 容量,可搭配 AMD Ryzen 7000 / 8000 系列處理器,顯示輸出介面有 HDMI 和 DisplayPort,接下來筆者將帶大家看看更多細節。

  • BIOSTAR B650MT 包裝配件
  • 本體外觀
  • 主機板用料一覽
  • 上機測試
    • 測試平台
    • 性能測試
  • 總結

BIOSTAR B650MT 包裝配件

包裝有著 BIOSTAR 一貫的設計語言,不放產品彩圖,正面可以辨識出晶片組系列,背面額外有標註重點特色。

盒裝內配件包含說明書、SATA 線材、I/O 擋板和額外一組 M.2 固定扣。

本體外觀

主機板採 M-ATX 尺寸布局,對應 AMD AM5 腳位,支援 Ryzen 7000 和 Ryzen 8000G 處理器,處理器插槽有預裝塑料保護蓋保護針腳,I/O 旁可見散熱片輔助 MOSFET 散熱,後方處理器供電提供單一 8pin 連接器。

記憶體插槽為兩組 DDR5,預設可在 OC 下達 6000+MHz 的 DDR5,單條容量最大支援到 48 GB,兩條最大支援到 96 GB,若有 4 槽或對記憶體容量有更大需求的話,可參考映泰另一款 B650MT-E PRO 主機板,記憶體插槽上方與右方提供 CPU_FAN 和 CPU_OPT 風扇針腳各一組。

PCB 右方有主機板 24pin 供電、前置的 USB 3.2 Gen 2 Type-C (10Gbps)、以及兩組 SATA 6Gbps 連接埠,Debug LED 指示燈也位於此處。

來到主機板下半部,在 PCIe 擴充方面提供 PCIe 4.0 x16 (x16、x8 / x8) 和 PCIe 3.0 x1 插槽各一組,算是提供基本的擴充彈性。

儲存空間方面則是一組 NVMe PCIe 4.0 x4 M.2 SSD 插槽,能支援到 Type-2280 尺寸,SSD 固定處採免螺絲設計,直接將卡榫拔起後固定 SSD 即可。

AMD B650 晶片組,上方有一塊小型散熱片輔助散熱,右下角另有兩組 SATA 6Gbps 連接埠,F_PANEL 針腳位置也位於此處,並且已預先做好對應針腳標記。

PCB 下方 I/O 包含前置 USB 3.2 Gen 1 Type-A、USB 2.0 9pin 針腳兩組、還有 SYS_FAN 等。

後 I/O 提供 HDMI 1.4 和 DP 1.2 各一作為處理器內顯輸出,另有獨立 BIOS Update 按鈕、四組 USB 3.2 Gen 1 Type-A、GbE LAN、USB 2.0 Type-A 兩組、和三組音訊孔。

主機板用料一覽

快速查看主機板相關用料,本身設計相當簡約,多數晶片幾乎都可直接查看。

  • 主機板整體供電 9 相,VCORE 5 + VSOC 2 + VMSIC 1 + VCCIO MEM 1。
  • Richtek RT9624F MOFET。
  • Sinopower SM4377 MOSFET 50A。
  • Realtek RT3678BE PWM 控制器 (8 + 2)。
  • Realtek RT3672EE PWM 控制器 (2)。

  • ASMedia ASM1543 USB 3.1 Type-C 晶片。
  • Winbond 250256JWEQ BIOS 晶片。
  • ITE IT8613E 環控晶片。
  • Realtek ALC897 音效編碼解碼處理器。

上機測試

作為入門級主機板定位,我們也找了手邊的 AMD Ryzen 3 8300G 處理器搭配測試,這顆處理器為 4C8T,基礎時脈 3.4GHz、最高加速時脈 4.9GHz,預設 65W TDP。

測試平台

處理器 AMD Ryzen 3 8300G
主機板 BIOSTAR B650MT
記憶體 Crucial Pro DDR5-5600 16GB x2
散熱器 ROG Strix LC III 360 ARGB
儲存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電源供應器 Corsair RM1000x SHIFT 80 PLUS Gold

性能測試

從 CPU-Z 資訊中可確認處理器型號為 Ryzen 3 8300G、Phoenix 2 系列,預設 TDP 65W,記憶體使用 DDR5-5600 16GB x2、共 32GB 容量,開機 BIOS 設定 AMD EXPO 開啟後即可使用。

主機板搭配 R3 8300G 處理器於 CPU-Z 跑分中獲得單核 615.4、多核 2934.4 的成績,優於 Core i7-7700K。

Cinebench R23 測試多核總分 7324 分、單核 1732 分。

AIDA64 Extreme 記憶體測試讀寫複製速度分別達到 62038 MB/s、86634 MB/s 和 66724 MB/s,延遲時間則是 79.3 ns。

總結

B650 晶片在定位上是為了滿足大部分需求而設計的,但 BIOSTAR B650MT 在規格定位相對偏入門,以 M-ATX 主機板來說,只給一組 PCIe x16 插槽給顯示卡使用屬合理操作,但只給到一組 M.2 SSD 插槽比較可惜,若有額外儲存需求就必須依靠 4 組 SATA 6Gbps。

筆者建議搭配 Ryzen 5 及以下處理器 (如 R5 7600 / R5 7500F),或是 Ryzen 8000G APU,整體發揮會更加穩定。以中階入門級主機板來說,具備前置 USB 3.2 Gen 2 Type-C 這點,對於一般使用者是比較加分的選項,若能將有線網路升級至 2.5GbE LAN,再多給一個 M.2 SSD 插槽產品競爭力會更高。目前亞洲區韓國已開賣,價格為 108,900 韓元起,定價相當實惠,台灣與其他國家已在陸續規劃中,有興趣的玩家要再耐心等待一下。

BIOSTAR B650MT

延伸閱讀

實惠的入門裝機板!BIOSTAR A620MP-E PRO 主機板開箱評測

終極商務解決方案!BIOSTAR B650MT 主機板搭配 AMD Ryzen 5 PRO 7645 處理器組合

Tags: 評測開箱BIOSTAR主機板
Previous Post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551.86 WHQL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Next Post

AMD 在 GDC 2024 上發表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3.1,帶來更好的視覺提升

JC

JC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關心3C科技天下事,平時喜歡評測和開箱,也是個愛打電動的宅宅

Next Post
AMD 在 GDC 2024 上發表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3.1,帶來更好的視覺提升

AMD 在 GDC 2024 上發表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3.1,帶來更好的視覺提升

Meta 成首家採購 NVIDIA Blackwell B200 AI GPU 的大型科技公司

Meta 成首家採購 NVIDIA Blackwell B200 AI GPU 的大型科技公司

Unreal Engine 5.4 帶來巨大性能提升,City Sample 測試 GPU 時間縮短 25%

Unreal Engine 5.4 帶來巨大性能提升,City Sample 測試 GPU 時間縮短 25%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omputex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920) 新聞稿 (1586)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7)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10) 軟體 (516) 顯示卡 (197)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