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機殼 | 電源 | 配件

終極全塔機殼!Cooler Master HAF 700 開箱

大容量滿足玩家塞好塞滿的需求

Louis by Louis
2022-10-26
in 機殼 | 電源 | 配件,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終極全塔機殼!Cooler Master HAF 700 開箱測試

Cooler Master 推出全塔型機殼 HAF 700,捨棄了 EVO 版本的華麗造型,保留了強大的散熱氣流設計以及誇張的內部空間,以當今所有機殼產品來看,本系列無疑是屬於金字塔頂端群中,是頂級玩家的選項之一。接下來筆者會針對外觀、內部構造等進行詳細的說明,請接著看下去吧!

  • HAF 700 霸氣外觀
    • 前面板設計與雙 200mm 超大風扇
    • 可容納雙 360mm 的頂部空間
    • 強化散熱的底部與背部
    • 高人一等的機殼後方
    • 官方規格
  • 內部空間
    • 超大主機板艙空間
    • 機關重重的背部空間
    • 背部的硬碟安裝
  • 裝機體驗
  • 使用心得

HAF 700 霸氣外觀

前面板設計與雙 200mm 超大風扇

在 2010 年左右 Cooler Master 曾推出多款 HAF 系列機殼,HAF 意味著 High Airflow,極致的氣流設計是主打特點。身為全塔型機殼,HAF 700 外觀體積達到 666 x 291 x 626mm,彷彿一座巨型堡壘。


前方使用 2 顆極致性能版 200mm SickleFlow ARGB PWM 風扇,在低轉靜音的情境下仍有大風量輸出。面板則採用超大面積沖孔設計,與雙 200mm 大風扇相互照應,提供大量冷空氣注入機殼內,此外,前面板與機殼並無線材連接,可直接拆下。

機殼 I/O 部分支援 1x USB 3.2 Gen2 Type-C、4x USB 3.2 Gen1,與電源開關等按鍵分布於左右兩側排列。

可容納雙 360mm 的頂部空間

經過多年的進化,中塔型機殼頂部空間支援到 3 顆 120mm 風扇或是 360mm 水冷排是很常見的。全塔旗艦級更可支援 6 x 120mm / 3 x 140mm / 2 x 200mm 風扇或 2 x 360mm / 1 x 420mm水冷排,與市面上的產品有明顯的差距。

為了強化對流,頂蓋也是採用大面積沖孔設計,無須工具可輕鬆拆除;頂部的機殼框架部分也可以移除,只要卸下 2 顆螺絲即可,這對安裝 6 顆風扇或是水冷排的玩家來說會方便許多。

強化散熱的底部與背部

底部支援 3 x 120mm 風扇、冷排,也一樣擁有大面積沖孔以利於對流。此設計也凸顯了全塔型機殼在空間上的優勢,較小的機殼很難有這樣的配置。底部配有抽取式防塵網,以免過多粉塵從底部吸入主機內。


背部並沒有使用強化玻璃側板,但依舊有大範圍沖孔,到目前為止機殼到處可見大範圍沖孔,代表對散熱有很高的要求。背板處的沖孔配的是磁吸式防塵網,拆裝非常輕鬆。

高人一等的機殼後方

高度達到 626mm,比起普通機殼高很多,原廠設計充分利用了這優勢,讓後方支援 2 x 120mm 風扇及水冷排,出廠即附 2 顆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風扇。除了雙 120mm 風扇之外,後方仍有大範圍的網孔,包含 8 槽的 PCIe 檔板,PCIe 卡槽採免工具式固定,快拆模組的手感也相當好。

官方規格

產品型號 H700-IGNN-S00
外觀顏色 鈦灰
材質 - 外部 金屬、塑膠
材質 - 左側板 鋼化玻璃、金屬、Plastic
尺寸 (長x寬x高) 556 x 279 x 540mm (本體)、666 x 291 x 626mm (包含突出部位)
主機板支援 Mini ITX、Micro ATX、ATX、E-ATX、SSI CEB、SSI EEB
PCI 擴充槽 8
2.5"/3.5" 硬碟架 (複合式) 9 (4*HDD bracket、5*Screw+Rubber)
I/O 面板 - USB 埠 1x USB 3.2 Gen2 Type-C、4x USB 3.2 Gen1 (3.0)
I/O 面板 - 音效輸入/輸出 1x 3.5mm 4 極音訊插孔、1x 3.5mm 麥克風插孔
預裝風扇 - 前方 2x SickleFlow 200 ARGB PWM
預裝風扇 - 後方 2x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預裝風扇 - 底部 1x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風扇支援 - 上方 2x 200mm、3x 140mm、6x 120mm (需移除 480mm 支架)
風扇支援 - 前方 2x 200mm
風扇支援 - 後方 2x 120mm
風扇支援 - 底部 3x 120 / 140mm
風扇支援 - 側面 4x 120mm / 3x 140mm
水冷支援 - 上方 最高可支援 2x 360mm / 1x 420mm
水冷支援 - 後方 最高可支援 240mm
水冷支援 - 底部 最高可支援 420 / 360mm
水冷支援 - 側面 最高可支援 480 / 420 / 360mm
預留安裝空間 - CPU 散熱器 166mm
預留安裝空間 - 電源供應器 200mm
預留安裝空間 - 顯示卡 490mm
電纜佈線 - 主板托盤後面 90-101mm
包含配件 1x 可旋轉水冷排支架、1x LED Controller A1 (ARGB Gen2)、1x ARGB / PWM Hub
防塵濾網 底部、右方
電源供應器類型 下置式、ATX
保固 2 年
系列 HAF 系列
尺寸 高直立式
備註 * 支援一般 30mm 厚度水冷排、如使用加厚的水冷排、請參考相容性清單

內部空間

超大主機板艙空間

接下來要開始介紹內部,空間除了大又寬敞之外,也有很多機關及模組化設計,讓空間得以充分利用。主機板支援 Mini ITX、Micro ATX、ATX、E-ATX、SSI CEB、SSI EEB 等多種規格。主機板上方至機殼頂部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可安裝 40mm 厚度以上的水冷排,這對 DIY 水冷玩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空間。

主機板艙配置了多個帶有橡膠軟墊的走線穿孔,而靠側邊的穿孔是 90 度彎折設計,讓在安裝不同尺寸的主機板時,都可有對應使用的走線穿孔。


下方有一個可裝 3 x 120mm / 140mm或 360 / 420mm 的風扇或水冷排的支架,原廠內建了 1 顆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風扇在裡面,此處為模組化設計,可輕易地免工具移除。移除下來的支架設計可向上稍微翻起,這功能以展示為主,可擺放各種風騷的風扇、水冷排或是水箱等,留給 DIY 玩家發揮。


主機板旁邊可安裝側邊風扇或是水冷排,支援 4 x 120mm、3 x 140mm、360 / 420 / 480mm水冷排,強大的風扇、水冷排支援度讓 DIY 水冷玩家有更多的空間可使用,這對此類型玩家會有很大的購買誘因。

機關重重的背部空間

打開背部側板,大致上可分為 4 個區域,左邊免工具多功能配件支架、中間的線材檔板兼硬碟架、右側上方的免工具 3.5 吋免工具硬碟架、右側下方的免工具電源艙,接著筆者將各部份單獨介紹。


首先看中間線材檔板區域,移除檔板後可見到兩個 HUB,其中一個 Port 數量較多,包含整合 PWM、ARGB 連接埠,另一個是 2 代 ARGB HUB,透過 USB 連線至主機板,整合另一個 HUB 同時支援 MasterPlus+ 軟體。另外,這兩個 HUB 都需要 SATA 供電才能正常使用。連接線部分共有 2 x USB 3.0、1 x USB Type–E、1 x HD Audio 及主機板跳線等。


拆除檔板後,右側上方的免工具硬碟架即可取出,可安裝 4 顆 3.5 吋硬碟,若沒有這麼多硬碟可移除,增加空間。理線空間相當大,有約 90 至 100mm,即使沒有頂尖的整線技術也不用苦惱,靠近上方還有更多的穿孔可以利用。


右側下方是電源艙的位置,可安裝 200mm 長度以內的電源供應器。採用免工具螺絲固定,雖然機殼的機關多,但幾乎都是免工具設計,對於安裝來說相當友善便利。

左側為免工具多功能配件支架,可用來固定 2.5 / 3.5 吋硬碟以及開放式水冷水箱,若用不到此模組也可輕鬆移除,強化此處的通風性。

背部的硬碟安裝

從開始介紹背部空間起,提到多處皆可安裝 2.5 / 3.5 吋硬碟,雖然 HAF 700 不算是為了裝硬碟而生的機殼,但原廠設計幾乎是用盡所有能放得下硬碟的位置,若玩家恰巧有這樣的需求,那更不能錯過他。右側上方的免工具硬碟架可安裝 4 顆 2.5 / 3.5 吋硬碟,3.5 吋硬碟可直接固定在拖架上。


線材擋板除了外觀美化之外,也作為硬碟架使用,空間利用的非常巧妙。預先安裝上的減震墊,也有固定的功能。先將手轉螺絲柱裝上,再將對應孔位裝上減震墊及可,此處支援 2 顆 2.5 / 3.5 吋硬碟。左側的免工具多功能配件支架,使用方式與線材擋板類似。一樣是將硬碟對應的孔位上安裝減震墊即可,此處支援 3 顆 2.5 / 3.5 吋硬碟。

裝機體驗

在介紹完外觀、內部結構以及各種機關之後,筆者要開始進行實際安裝。本次使用 MSI MEG Z590 UNIFY 主機板、 GIGABYTE GeForce RTX 3060 Ti EAGLE 中階顯示卡以及 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PL360 FLUX 一體式水冷。

首先看原廠配件,隨附螺絲有使用工具盒做分類,這也是一款高階機殼應該注意的細節。


由於主機板艙實在太大了,裝進 ATX 主機板後還有非常多的空間,線材穿孔的位置十分符合實際安裝情形。360 一體式水冷選擇安裝在側邊,主機板上方仍保有非常大的空間,可讓 DIY 水冷玩家安裝好好發揮。底部原廠附了 1 顆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風扇,視覺上較為空洞,若使用者是安裝高階獨立顯示卡,建議可將底部風扇補滿,加強進氣效率。

使用心得

與 EVO 版本不同,HAF 700 保留了主要結構設計,讓只專注於擴充與散熱的玩家有更多的選擇,雖然多數人不會以全塔型機殼為首選,但別忘了在金字塔頂端群發燒級玩家的存在。筆者認為他非常適合做客製化水冷,有足夠的空間安裝超厚水冷排、大容量水箱以及展現走管的美感。此外,內部能用的空間幾乎都支援硬碟安裝,雖然 2.5 / 3.5 吋硬碟已經不是市場上主流,也只有 Cooler Master 這樣的老品牌,才會在這需求上著墨。筆者推薦兩種消費者適合擁有,一是有 E-ATX 規格以上、高階硬體、大量儲存設備的 PC 重度使用者,二是想組客製化水冷的玩家,這款機殼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Cooler Master HAF 700

Tags: CoolerMaster機殼評測開箱
Previous Post

AMD 將在 “together we advance_data centers” 發表會發布全新 EPYC 處理器

Next Post

12VHPWR 16Pin 電源接頭真的有這麼脆弱嗎?

Louis

Louis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組裝電腦大約 20 年了,DIY 零件起起落落來來去去,最喜歡散熱周邊,總之我告訴你,直接上水。如果還有機會,我想當個吉他手!

Next Post
12VHPWR 16Pin 電源接頭真的有這麼脆弱嗎?

12VHPWR 16Pin 電源接頭真的有這麼脆弱嗎?

ADATA LEGEND 710 PCIe Gen3 x4 M.2 SSD 評測開箱

ADATA LEGEND 710 PCIe Gen3 x4 M.2 SSD 評測開箱

HyperX 1111 爆殺狂歡,最低 37 折起回饋玩家!

HyperX 1111 爆殺狂歡,最低 37 折起回饋玩家!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2)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4) 新聞稿 (1527)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7) 軟體 (513)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3)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