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er Master 推出全塔型機殼 HAF 700,捨棄了 EVO 版本的華麗造型,保留了強大的散熱氣流設計以及誇張的內部空間,以當今所有機殼產品來看,本系列無疑是屬於金字塔頂端群中,是頂級玩家的選項之一。接下來筆者會針對外觀、內部構造等進行詳細的說明,請接著看下去吧!
HAF 700 霸氣外觀
前面板設計與雙 200mm 超大風扇
在 2010 年左右 Cooler Master 曾推出多款 HAF 系列機殼,HAF 意味著 High Airflow,極致的氣流設計是主打特點。身為全塔型機殼,HAF 700 外觀體積達到 666 x 291 x 626mm,彷彿一座巨型堡壘。
前方使用 2 顆極致性能版 200mm SickleFlow ARGB PWM 風扇,在低轉靜音的情境下仍有大風量輸出。面板則採用超大面積沖孔設計,與雙 200mm 大風扇相互照應,提供大量冷空氣注入機殼內,此外,前面板與機殼並無線材連接,可直接拆下。
機殼 I/O 部分支援 1x USB 3.2 Gen2 Type-C、4x USB 3.2 Gen1,與電源開關等按鍵分布於左右兩側排列。
可容納雙 360mm 的頂部空間
經過多年的進化,中塔型機殼頂部空間支援到 3 顆 120mm 風扇或是 360mm 水冷排是很常見的。全塔旗艦級更可支援 6 x 120mm / 3 x 140mm / 2 x 200mm 風扇或 2 x 360mm / 1 x 420mm水冷排,與市面上的產品有明顯的差距。
為了強化對流,頂蓋也是採用大面積沖孔設計,無須工具可輕鬆拆除;頂部的機殼框架部分也可以移除,只要卸下 2 顆螺絲即可,這對安裝 6 顆風扇或是水冷排的玩家來說會方便許多。
強化散熱的底部與背部
底部支援 3 x 120mm 風扇、冷排,也一樣擁有大面積沖孔以利於對流。此設計也凸顯了全塔型機殼在空間上的優勢,較小的機殼很難有這樣的配置。底部配有抽取式防塵網,以免過多粉塵從底部吸入主機內。
背部並沒有使用強化玻璃側板,但依舊有大範圍沖孔,到目前為止機殼到處可見大範圍沖孔,代表對散熱有很高的要求。背板處的沖孔配的是磁吸式防塵網,拆裝非常輕鬆。
高人一等的機殼後方
高度達到 626mm,比起普通機殼高很多,原廠設計充分利用了這優勢,讓後方支援 2 x 120mm 風扇及水冷排,出廠即附 2 顆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風扇。除了雙 120mm 風扇之外,後方仍有大範圍的網孔,包含 8 槽的 PCIe 檔板,PCIe 卡槽採免工具式固定,快拆模組的手感也相當好。
官方規格
產品型號 | H700-IGNN-S00 |
---|---|
外觀顏色 | 鈦灰 |
材質 - 外部 | 金屬、塑膠 |
材質 - 左側板 | 鋼化玻璃、金屬、Plastic |
尺寸 (長x寬x高) | 556 x 279 x 540mm (本體)、666 x 291 x 626mm (包含突出部位) |
主機板支援 | Mini ITX、Micro ATX、ATX、E-ATX、SSI CEB、SSI EEB |
PCI 擴充槽 | 8 |
2.5"/3.5" 硬碟架 (複合式) | 9 (4*HDD bracket、5*Screw+Rubber) |
I/O 面板 - USB 埠 | 1x USB 3.2 Gen2 Type-C、4x USB 3.2 Gen1 (3.0) |
I/O 面板 - 音效輸入/輸出 | 1x 3.5mm 4 極音訊插孔、1x 3.5mm 麥克風插孔 |
預裝風扇 - 前方 | 2x SickleFlow 200 ARGB PWM |
預裝風扇 - 後方 | 2x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
預裝風扇 - 底部 | 1x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
風扇支援 - 上方 | 2x 200mm、3x 140mm、6x 120mm (需移除 480mm 支架) |
風扇支援 - 前方 | 2x 200mm |
風扇支援 - 後方 | 2x 120mm |
風扇支援 - 底部 | 3x 120 / 140mm |
風扇支援 - 側面 | 4x 120mm / 3x 140mm |
水冷支援 - 上方 | 最高可支援 2x 360mm / 1x 420mm |
水冷支援 - 後方 | 最高可支援 240mm |
水冷支援 - 底部 | 最高可支援 420 / 360mm |
水冷支援 - 側面 | 最高可支援 480 / 420 / 360mm |
預留安裝空間 - CPU 散熱器 | 166mm |
預留安裝空間 - 電源供應器 | 200mm |
預留安裝空間 - 顯示卡 | 490mm |
電纜佈線 - 主板托盤後面 | 90-101mm |
包含配件 | 1x 可旋轉水冷排支架、1x LED Controller A1 (ARGB Gen2)、1x ARGB / PWM Hub |
防塵濾網 | 底部、右方 |
電源供應器類型 | 下置式、ATX |
保固 | 2 年 |
系列 | HAF 系列 |
尺寸 | 高直立式 |
備註 | * 支援一般 30mm 厚度水冷排、如使用加厚的水冷排、請參考相容性清單 |
內部空間
超大主機板艙空間
接下來要開始介紹內部,空間除了大又寬敞之外,也有很多機關及模組化設計,讓空間得以充分利用。主機板支援 Mini ITX、Micro ATX、ATX、E-ATX、SSI CEB、SSI EEB 等多種規格。主機板上方至機殼頂部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可安裝 40mm 厚度以上的水冷排,這對 DIY 水冷玩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空間。
主機板艙配置了多個帶有橡膠軟墊的走線穿孔,而靠側邊的穿孔是 90 度彎折設計,讓在安裝不同尺寸的主機板時,都可有對應使用的走線穿孔。
下方有一個可裝 3 x 120mm / 140mm或 360 / 420mm 的風扇或水冷排的支架,原廠內建了 1 顆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風扇在裡面,此處為模組化設計,可輕易地免工具移除。移除下來的支架設計可向上稍微翻起,這功能以展示為主,可擺放各種風騷的風扇、水冷排或是水箱等,留給 DIY 玩家發揮。
主機板旁邊可安裝側邊風扇或是水冷排,支援 4 x 120mm、3 x 140mm、360 / 420 / 480mm水冷排,強大的風扇、水冷排支援度讓 DIY 水冷玩家有更多的空間可使用,這對此類型玩家會有很大的購買誘因。
機關重重的背部空間
打開背部側板,大致上可分為 4 個區域,左邊免工具多功能配件支架、中間的線材檔板兼硬碟架、右側上方的免工具 3.5 吋免工具硬碟架、右側下方的免工具電源艙,接著筆者將各部份單獨介紹。
首先看中間線材檔板區域,移除檔板後可見到兩個 HUB,其中一個 Port 數量較多,包含整合 PWM、ARGB 連接埠,另一個是 2 代 ARGB HUB,透過 USB 連線至主機板,整合另一個 HUB 同時支援 MasterPlus+ 軟體。另外,這兩個 HUB 都需要 SATA 供電才能正常使用。連接線部分共有 2 x USB 3.0、1 x USB Type–E、1 x HD Audio 及主機板跳線等。
拆除檔板後,右側上方的免工具硬碟架即可取出,可安裝 4 顆 3.5 吋硬碟,若沒有這麼多硬碟可移除,增加空間。理線空間相當大,有約 90 至 100mm,即使沒有頂尖的整線技術也不用苦惱,靠近上方還有更多的穿孔可以利用。
右側下方是電源艙的位置,可安裝 200mm 長度以內的電源供應器。採用免工具螺絲固定,雖然機殼的機關多,但幾乎都是免工具設計,對於安裝來說相當友善便利。
左側為免工具多功能配件支架,可用來固定 2.5 / 3.5 吋硬碟以及開放式水冷水箱,若用不到此模組也可輕鬆移除,強化此處的通風性。
背部的硬碟安裝
從開始介紹背部空間起,提到多處皆可安裝 2.5 / 3.5 吋硬碟,雖然 HAF 700 不算是為了裝硬碟而生的機殼,但原廠設計幾乎是用盡所有能放得下硬碟的位置,若玩家恰巧有這樣的需求,那更不能錯過他。右側上方的免工具硬碟架可安裝 4 顆 2.5 / 3.5 吋硬碟,3.5 吋硬碟可直接固定在拖架上。
線材擋板除了外觀美化之外,也作為硬碟架使用,空間利用的非常巧妙。預先安裝上的減震墊,也有固定的功能。先將手轉螺絲柱裝上,再將對應孔位裝上減震墊及可,此處支援 2 顆 2.5 / 3.5 吋硬碟。左側的免工具多功能配件支架,使用方式與線材擋板類似。一樣是將硬碟對應的孔位上安裝減震墊即可,此處支援 3 顆 2.5 / 3.5 吋硬碟。
裝機體驗
在介紹完外觀、內部結構以及各種機關之後,筆者要開始進行實際安裝。本次使用 MSI MEG Z590 UNIFY 主機板、 GIGABYTE GeForce RTX 3060 Ti EAGLE 中階顯示卡以及 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PL360 FLUX 一體式水冷。
首先看原廠配件,隨附螺絲有使用工具盒做分類,這也是一款高階機殼應該注意的細節。
由於主機板艙實在太大了,裝進 ATX 主機板後還有非常多的空間,線材穿孔的位置十分符合實際安裝情形。360 一體式水冷選擇安裝在側邊,主機板上方仍保有非常大的空間,可讓 DIY 水冷玩家安裝好好發揮。底部原廠附了 1 顆 SickleFlow 120 ARGB PWM 風扇,視覺上較為空洞,若使用者是安裝高階獨立顯示卡,建議可將底部風扇補滿,加強進氣效率。
使用心得
與 EVO 版本不同,HAF 700 保留了主要結構設計,讓只專注於擴充與散熱的玩家有更多的選擇,雖然多數人不會以全塔型機殼為首選,但別忘了在金字塔頂端群發燒級玩家的存在。筆者認為他非常適合做客製化水冷,有足夠的空間安裝超厚水冷排、大容量水箱以及展現走管的美感。此外,內部能用的空間幾乎都支援硬碟安裝,雖然 2.5 / 3.5 吋硬碟已經不是市場上主流,也只有 Cooler Master 這樣的老品牌,才會在這需求上著墨。筆者推薦兩種消費者適合擁有,一是有 E-ATX 規格以上、高階硬體、大量儲存設備的 PC 重度使用者,二是想組客製化水冷的玩家,這款機殼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