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顯示卡

AMD Radeon RX 6700 XT 12G 顯示卡評測開箱

7nm 製程,全新 Navi 22 核心的顯示卡來了

Labbie by Labbie
2021-03-17
in 顯示卡, 評測開箱
3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AMD Radeon RX 6700 XT 正式解禁,同樣使用 7nm 製程,核心改使用全新的 Navi 22,定位主要在 2K 解析度遊戲特效全開。與完全體 Navi 21 相比,只有一半的計算單元、流處理器和光線加速器,定位中階卡卻保留 12 GB GDDR6 記憶體,Infinity Cache 則是從 128 MB 降低到了 96 MB。不論是與過去自家或是與對手,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而 Anti-Lag 也終於支援 DX 12 遊戲了,測試會使用 Nvidia GeForce RTX 3070、AMD Radeon RX 6800 做數據對比。

  • Radeon RX 6700 XT 架構說明
      • Radeon RX 6700 XT 編碼解碼
      • Radeon RX 6700 XT 12 GB 記憶體讓遊戲更順暢
      • Radeon RX 6700 XT 官方測試對比
      • FidelityFX 技術、Radeon Anti-Lag、Radeon Boost 
  • Radeon RX 6700 XT 外觀介紹
  • Radeon RX 6700 XT 內部拆解說明
  • 測試平台設置和實測數據
      • 功耗溫度測試
      • UL Procyon 創作者軟體測試
      • 3DMARK 相關測試
    • AAA 遊戲 FPS 測試數據
  • Radeon RX 6700 XT 值得買嗎?

Radeon RX 6700 XT 架構說明

使用 Navi 22 的 Radeon RX 6700 XT 與使用 Navi 21 的 Radeon RX 6900 XT 相比,只有一半的計算單元 (Compute Units)、流處理器 (Stream Processors) 和光線加速器 (Ray Accelerators)。Infinity Cache 則是從 128 MB 降低到了 96 MB。與 Radeon RX 6800、Radeon RX 6900 系列顯示卡一樣,Infinity Cache 都有一個甜蜜點,Radeon RX 6700 XT 定位主要在 2K 特效全開,96 MB 的 Infinity Cache 剛好是這個定位的最佳選擇。核心面積由 519 mm^2 縮小到了 336 mm^2,電晶體從 26.8 Billion 降到 17.2 Billion (電晶體圖片單位皆有誤),同樣使用 7nm 製程,也支援 PCIe 4.0。

Radeon RX 6700 XT 與 Radeon RX 6900 XT 核心規格對比 (電晶體單位有誤)。
Radeon RX 6700 XT 與 Radeon RX 6900 XT 核心規格對比 (電晶體單位有誤)。
RDNA2 Radeon RX 6900 XT (Navi21) Radeon RX 6700 XT (Navi 22)
計算單元 (Compute Units) &

光線加速器 (Ray Accelerators)

80 40
流處理器 (Stream Processors) 5120 2560
Infinity Cache (MB) 128 96
Die Size (mm^2) 519 336
電晶體 (Transistors) 26.8B 17.2B
製程 7nm 7nm

Radeon RX 6700 XT 使用 96 MB 的 Infinity Cache,使用 192 bit 的 GDDR6 記憶體加上 Infinity Cache,在幾乎相同功耗下能得到 256 bit GDDR6 記憶體 2.5 倍的頻寬。

革命性的 infinity Cache。
革命性的 infinity Cache。

AMD Radeon RX 6700 XT 開啟 SAM 遊戲效能解放。
AMD Radeon RX 6700 XT 開啟 SAM 遊戲效能解放。
Radeon RX 6700 XT
計算單元 (Compute Units) & 光線加速器 (Ray Accelerators) 40
Game Clock (開始於) (MHz) 2424
GDDR6 Memory Size 12GB
記憶體介面 (Memory Interface) 192 bit
Infinity Cache (MB) 96
輸出介面 HDMI 4K120 DP 1.4
電源連接器 8 pin + 6 pin
TBP (W) 230
電源建議 (W) 650
MSRP $479

Radeon RX 6700 XT 編碼解碼

Radeon RX 6700 XT 編碼解碼支援方面,VP9 解碼支援 4K90P、8K24P,H.264 解碼支援 4K180P,H.265 解碼支援 4K90P、8K24P,新一點的 AV1 解碼支援 4K120P、8K30P。編碼只有 H.264 的 4K90P 和 H.265 的 4K60P、8K24P。

Radeon RX 6700 XT DXVA 資料。
Radeon RX 6700 XT DXVA 資料。
AMD 編碼解碼支援
Radeon RX 6700 XT VP9 H.264 H.265 AV1
Decode 4K90 8K24 4K180 4K90 8K24 4K120 8K30
Encode - 4K90 4K60 8K24 -
說明一下 4K90P 的涵義,4K 代表解析度,90P 代表影格

Radeon RX 6700 XT 12 GB 記憶體讓遊戲更順暢

現在遊戲 1440p 消耗的顯示記憶體基本上都超過 8GB 甚至 10 GB,但基本上不超過 12GB,Radeon RX 6700 XT 12GB 非常適合這個定位。

現在的遊戲使用越來越多的記憶體。
現在的遊戲使用越來越多的記憶體。

Radeon RX 6700 XT 官方測試對比

AMD 透過多款遊戲做測試對比,測得在 2K 解析度、特效全開情況下,不論是與自家過去推出的 Radeon Vega 64 或是 Radeon RX 5700 XT,對手早期 GTX 1070 Ti、RTX 2080 Super,抑或是近期的 RTX 3060 Ti、RTX 3070 相比,都是更好甚至更理想的選擇。光線追蹤方面,1080P 解析度、最高設定也都超過 60 FPS 的成績,還有 FidelityFX 優化效能,讓 2K 解析度下也能流暢運行。

2K 特效全開,Radeon RX 6700 XT 都有達到 60 FPS 以上的成績。
2K 特效全開,Radeon RX 6700 XT 都有達到 60 FPS 以上的成績。
2K 特效全開,Radeon RX 6700 XT 與對手早期推出的顯示卡相比是個好選擇。
2K 特效全開,Radeon RX 6700 XT 與對手早期推出的顯示卡相比是個好選擇。
2K 特效全開,Radeon RX 6700 XT 與對手近期中高階顯示卡相比絲毫不遜色。
2K 特效全開,Radeon RX 6700 XT 與對手近期中高階顯示卡相比絲毫不遜色。
開啟光線追蹤,1080p 解析度,Radeon RX 6700 XT 也都有超過 60 FPS 的效能。
開啟光線追蹤,1080p 解析度,Radeon RX 6700 XT 也都有超過 60 FPS 的效能。
AMD FidelityFX 優化了光線追蹤的效能,在 2K 的環境下也能流暢的運行。
AMD FidelityFX 優化了光線追蹤的效能,在 2K 的環境下也能流暢的運行。


FidelityFX 技術、Radeon Anti-Lag、Radeon Boost 

越來越多遊戲都支援 AMD Radeon 顯示卡的 FidelityFX 技術,Radeon Anti-Lag 也除了之前 DX 9、DX 11,在 DX 12 新增運動自適應可變速率著色 (VRS)。2K 解析度下開啟 Radeon Boost 能獲得效能提升,未開啟任何優化模式下 Radeon RX 6700 XT 都還能有超過 2K 165Hz 的表現。

目前已有超過 60 款遊戲支援 AMD FidelityFX 技術。
目前已有超過 60 款遊戲支援 AMD FidelityFX 技術。
Anti-Lag 支援 DX 12 遊戲了。
Anti-Lag 支援 DX 12 遊戲了。
Radeon Boost 在 DX 12 新增運動自適應可變速率著色 (VRS)。
Radeon Boost 在 DX 12 新增運動自適應可變速率著色 (VRS)。
在 2K 遊戲中開啟 Radeon Boost 效能有顯著提升。
在 2K 遊戲中開啟 Radeon Boost 效能有顯著提升。
Radeon RX 6700 XT 在競技類遊戲中都能有超過 2K 165Hz 的表現。
Radeon RX 6700 XT 在競技類遊戲中都能有超過 2K 165Hz 的表現。

Radeon RX 6700 XT 外觀介紹

Radeon RX 6700 XT 公版卡,包裝與先前 Radeon RX 6800 公板卡樣式完全相同,都使用黑色的盒子印刷顯示卡照片設計;但是 Radeon RX 6700 XT 是採用雙風扇散熱器,外觀上最大的差異是中間多了一個超大的金屬鏡面 R 標誌。Radeon RX 6700 XT 的尺寸大約是 28 cm x 13 cm x 4 cm,顯示卡外殼有很重的金屬質感,重量是 888 g,電源連接器 8 + 6 Pin,算起來是 230W TBP,輸出有 1 組 HDMI 2.1 和 3 組 DP 1.4。

Radeon RX 6700 XT 包裝正面。
Radeon RX 6700 XT 包裝正面。
Radeon RX 6700 XT 包裝背面。
Radeon RX 6700 XT 包裝背面。

盒子裡面蓋子。
盒子裡面蓋子。
顯示卡保護得很好。
顯示卡保護得很好。

說明文件。
說明文件。

Radeon RX 6700 XT 正面。
Radeon RX 6700 XT 正面。
Radeon RX 6700 XT 背面。
Radeon RX 6700 XT 背面。

Radeon RX 6700 XT 上方。
Radeon RX 6700 XT 上方。
Radeon RX 6700 XT 下方。
Radeon RX 6700 XT 下方。

3 組 DP、1 組 HDMI。
3 組 DP、1 組 HDMI。
顯示卡的底部。
顯示卡的底部。

紅色 LED Radeon 燈效。
紅色 LED Radeon 燈效。
全黑的狀況,Radeon 很清楚。
全黑的狀況,Radeon 很清楚。

Radeon RX 6700 XT 內部拆解說明

  • 優化的熱管和鰭片
  • 支援風扇停轉功能
  • 標準的 8 + 6 Pin 電源連接器接口和位置
  • 相變熱介面 (導熱) 材料
  • 壓鑄鋁框散熱片
  • 高效率的 9 (7+ 2)  相 GPU 供電,記憶體 2 相供電,共 11 相
  • 10 層 PCB 板其中有 2 層採用 2 oz 銅
  • HDMI 2.1 指定的 4K120 / 8K60 VRR 支援
  • DisplayPort 1.4
Radeon RX 6700 XT 公版拆解圖介紹。
Radeon RX 6700 XT 公版拆解圖介紹。
Radeon RX 6700 XT 公版 PCB。
Radeon RX 6700 XT 公版 PCB。

測試平台設置和實測數據

使用 BC1 裸測機殼進行測試,開啟 PBO 並設置記憶體套用 XMP 設定 DDR4-3600,室溫控制在 26 度,沒有風流直吹測試平台。

測試平台
處理器: AMD Ryzen 9 5900X
主機板: ROG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 BIOS 3302
記憶體: G.SKILL Trident Z Neo DDR4 3600 CL14 8GB *2
顯示卡: AMD Radeon RX 6700 XT 12 GB
儲存: P5 2 TB M.2 SSD
機殼: STREACOM BC1
電源供應器: FSP Hydro G PRO 1000W
散熱器: ARCTIC Liquid Freezer II 280
顯示器: VG289Q

Windows 10 Pro 20H2
AMD Radeon Adrenalin Software 20.50 DCH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457.30 WHQL
Smart Access Memory 開啟
關閉休眠
關閉防毒
設定高效能


功耗溫度測試

運行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60 分鐘,透過外掛的功耗表,可以看到整機滿載功耗約 341W ~ 415W 附近,溫度方面 100% 負載約 78 度附近、Hot Spot 94 度,GPU 頻率最高可以看到 2591 MHz、記憶體頻率是 1994 MHz。在 1440P 跑 AAA 等級遊戲整機功耗突破 400W+,手動超頻 GPU 頻率大約是 2700+ MHz,記憶體可以拉到 2200+ MHz。

Smart Access Memory 是否開啟,可以檢查 GPU-Z 資訊裡面的 Resizable BAR 是不是 Enabled,日後對應 AMD 或是 NVIDIA 的卡都可以看這邊做確認。

Radeon RX 6700 XT GPU-Z 資料。
Radeon RX 6700 XT GPU-Z 資料。

UL Procyon 創作者軟體測試

UL Procyon benchmark,是一套新上市的 Adobe Benchmark 標準化測試軟體,可以分成照片和影片兩方面的測試,照片影像運算方面的軟體是使用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和 Adobe Photoshop,影片運算應用是搭配 Adobe Premiere Pro。

UL Procyon benchmark 分數上差距不是很大,實際使用的體感速度都是相近,目前 Adobe 的軟體這 3 張顯示卡差異不大。

UL Procyon benchmark。
UL Procyon benchmark。

3DMARK 相關測試

3DMARK 全家餐測試,Time Spy、Time Spy Extreme、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分數越高越好。

DirectX 12 的測試有 Time Spy 支援 1440P 解析度、Time Spy Extreme 支援 2160P 解析度,DirectX 11 的測試有 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分別對應解析度是 1080P、1440P、2160P。Radeon RX 6700 XT 對比上 RTX 3070 在 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 表現比較強一點,代表就是 DirectX 11 的 1080P 和 1440P 解析度下比較強。

Time Spy Extreme。
Time Spy Extreme。
Time Spy。
Time Spy。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Ultra。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Fire Strike。


3DMark Wild Life 是適用於 Windows、Android 和 Apple iOS 系統的跨平台基本測試,使用 1440P 解析度和 Vulkan 1.1 API,分數越高越好。Radeon RX 6700 XT 對比 RTX 3070,整體分數較高。

DirectX 射線追踪功能測試,最新具有光線追蹤硬體的顯示卡可以測試。3DMark DirectX 光追功能測試可以去測出硬體的效能,與使用傳統渲染技術不同,整個場景通過光線追蹤並即時描繪,分數越高越好。這個項目測試下 RTX 3070 分數會好一點。

3DMark Port Royal 是世界上第一個針對遊戲玩家的即時光線追踪基本測試,可以使用 Port Royal 來測試和比較支援微軟 DirectX 光線追踪顯示卡的光追性能,分數高越好。這個項目測試下 RTX 3070 分數會好一點。

Wild Life。
Wild Life。
DirectX Raytracing feature test。
DirectX Raytracing feature test。
Portal Royal。
Portal Royal。

AAA 遊戲 FPS 測試數據

遊戲測試使用 2 種解析度,分別是 1080P、1440P,遊戲特效皆設定 Max Setting,會關閉 V-sync 選項,只有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會開啟 RT 光線追蹤。遊戲都是經過 5 – 10 次測試後擷取 FPS 數據,會去檢查是否有不正常數據存在,我們主要收集的數據是平均 AVG FPS 和 1% LOW FPS (min),1% LOW FPS 可以看出遊戲真實效能。

  • Assassin's Creed Valhalla,基本上都是 Radeon 家族全勝,Radeon RX 6700 XT 不管是 1080P、1440P 都超越 RTX 3070 很多。
  • DiRT 5,Radeon RX 6700 XT 不管是 1080P、1440P 都超越 RTX 3070 很多,和 Radeon RX 6800 分數也很接近。
  • Far Cry 5,Radeon RX 6700 XT 在 1440P 稍微贏過 RTX 3070,但 1080P 就輸了不少。
  • Gears 5,Radeon RX 6700 XT 在 1440P 輸了 RTX 3070 一點,1080P 反倒小贏。
  • Horizon Zero Dawn,RTX 3070 不論在 1080P、1440P 都表現好一些,但 1 % LOW 的表現令人注目,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參考這篇。
  •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開啟光線追蹤,RTX 3070 整體表現較優。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 / Assassin’s Creed Valhalla。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 / Assassin’s Creed Valhalla。
大地長征 5 / DiRT 5。
大地長征 5 / DiRT 5。
極地戰嚎 5 / Far Cry 5。
極地戰嚎 5 / Far Cry 5。

戰爭機器 5 / Gears 5。
戰爭機器 5 / Gears 5。
地平線:期待黎明 / Horizon Zero Dawn。
地平線:期待黎明 / Horizon Zero Dawn。
古墓奇兵:暗影 /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開啟光線追蹤。
古墓奇兵:暗影 /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開啟光線追蹤。

Radeon RX 6700 XT 值得買嗎?

AMD Radeon RX 6700 XT AIC 非公版顯示卡同步上市。
AMD Radeon RX 6700 XT AIC 非公版顯示卡同步上市。

AMD Radeon RX 6700 XT 目前的定位,性能超越 RTX 3060 Ti 8GB,和 RTX 3070 互有輸贏。遊戲在 1080P FPS 100+ 以上,2K 解析度特效全開表現不俗,還能開啟 Smart Access Memory 加速。顯示卡記憶體有 12 GB,所以在 2K 解析度下不用擔心記憶體不足。目前台灣市場售價約莫在 NTD16,000 ~ NTD20,000,價格面將直球對決 RTX 3060 Ti,單論價格的性價比 Radeon RX 6700 XT 比較好,加上目前挖礦的效能也不是好,遊戲玩家應該比較容易入手,顯示卡目前市場還是搭售為主,想單購玩家需要投入多一點心力去尋找。

UH 這幾天也會陸續釋出 AMD Radeon RX 6700 XT 其他非公版顯示卡的評測,敬請期待~

AMD Radeon RX 6700 XT 顯示卡

延伸閱讀

AMD RADEON RX 6900 XT 旗艦顯示卡評測開箱

AMD Radeon RX 6800 XT、RX 6800 遊戲顯示卡效能評測來了!

Tags: AMD顯示卡Radeon評測開箱RX 6700 XT
Previous Post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461.92 WHQL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Next Post

GIGABYTE Radeon RX 6700 XT GAMING OC 12G 評測開箱

Labbie

Labbie

UNIKO's Hardware 網站總編輯,深愛 PC 文化、電腦相關資訊、專注於創作優質評測文章。 掉進電腦世界的兔子麻麻,沒有放棄人生的車手,永遠的光之戰士。 車車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初音是我老婆,主推瑪琳,偽娘最高。 每天都要摸各種電腦零組件、看動畫、蒐集老婆、玩 Final Fantasy XIV。

Next Post
GIGABYTE Radeon RX 6700 XT GAMING OC 12G 評測開箱

GIGABYTE Radeon RX 6700 XT GAMING OC 12G 評測開箱

NVIDIA GeForce CMP 30HX 6GB 礦卡曝光:要價 723 鎂恐無法吸引礦工注意!

NVIDIA GeForce CMP 30HX 6GB 礦卡曝光:要價 723 鎂恐無法吸引礦工注意

為 1440p 遊戲體驗最佳化~ 華擎 AMD Radeon RX 6700 XT 系列顯示卡發佈

為 1440p 遊戲體驗最佳化~ ASRock AMD Radeon RX 6700 XT 系列顯示卡發佈

Comments 3

  1. 自動引用通知: Sulaukėme "Radeon RX 6700 XT" apžvalgų | MiTech.lt
  2. QOO says:
    4 年 ago

    ….只比前代多30%效能,但卡長度跟厚度也多不少,為什麼AMD 6000系都變這麼長又厚,你看N卡(80的除外)都還能有短卡也不過厚= =

    **希望7~8000系能改進一下長度跟厚度,不然這樣讓我感覺真的就只有效能進步了而已(還有一個主因讓我跳過5-6000系就是驅動的穩定性,希望7-8000時已經能重回北極星那雞血輝煌時期

    回覆
    • Labbie says:
      4 年 ago

      AMD 通常散熱器同一世代架構都沿用相同的散熱設計

      回覆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2)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4) 新聞稿 (1523)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7) 軟體 (512)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3)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