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顯示器

第 4 代 4K QD-OLED,ROG Swift OLED PG27UCDM 電競螢幕開箱

Labbie by Labbie
2025-04-28
in 顯示器,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7 吋 4K QD-OLED,ROG Swift OLED PG27UCDM 電競螢幕開箱

ROG Swift OLED PG27UCDM 是我們近期測試過的第三台掛上 ROG 稱號的 OLED 電競顯示器,第一台是 ROG Swift OLED PG34WCDM 34 吋超曲面 800R 的 OLED,第二台是 ROG Strix OLED XG27AQDMG 27 吋鏡面 WOLED 面板,這次會有什麼感受,我們十分期待。

前兩台開箱的螢幕都是 1440 解析度,更新率是 240Hz、反應時間 0.03ms,這一次我們終於升級到 4K 2160P QD-OLED 面板啦!其他的像是 OLED Care Pro 技術,新增了 Neo 近接感測器,替大家最害怕的烙印問題再多加了一層保障。話說 OLED 顯示器越出越多,大家都有找到心愛的那一台了嗎?如果還沒,就繼續看下去吧~

  • PG27UCDM 包裝與配件
  • 本體介紹
    • I/O 連接埠
    • RGB 燈效
    • QD-OLED 顯示效果
  • OSD 功能介紹
  • ASUS DisplayWidget Center
  • 結論

PG27UCDM 包裝與配件

這次同樣是熟悉的 ROG 風格黑紅配色包裝,也是華碩愛用的包裝設計風格,正面有著產品照片,結構色標示出產品名稱,色彩預校正報告也貼在一旁。包裝上方有 QR CODE 讓你能上網看更多資料,側面可以見到 4K 的標示,以及這次新的技術 OLED Care Pro、等特點圖示。包裝也是一樣的用心,分層保護好所有的配件,拆裝顯示器的方式同樣也很清楚。

支援 Dolby Vision,Dolby 實驗室的 HDR 標準認證,讓你觀看電影會有更好的 HDR 效果,當然也支援標準的 HDR 10,遊戲或是其他顯示都沒有問題。

另外提到一個相近的機種 ROG Strix OLED XG27UCDMG,主要差異螢幕支撐架不同,也就是腳架不同,面板基本上相同,但 PG27UCDM 系列多了 Dolby Vision HDR 認證。

配件包含快速入門手冊、ROG 貼紙、能耗比安規證書、保證卡、擦拭布、ROG POUCH 收納包等等,收納包裡裝著 DisplayPort 2.1 傳輸線、HDMI 高速傳輸線 (HDMI Ultra High Speed Cable)、USB 3.2 cable、和 USB-C cable,電源線有提供兩種。

其他還有三腳底座、支撐臂、VESA mount kit (100 x 100 mm),ROG 透光罩,同樣是另外提供一個 ROG 的,以及三個透明的。顯示器不含腳座體積約為 610 x 369 x 70 mm,包含腳座約為 610 x 550 x 219 mm,包含腳座重量約為 7.6 kg,不含約為 5 kg。

ROG Swift OLED PG27UCDM 面板詳細規格:

面板尺寸

26.5

長寬比

16:9

色彩飽和度 (DCI-P3)

99%

色彩飽和度 (sRGB)

145%

面板類型

QD-OLED

真實解析度

3840×2160

顯示畫面尺寸 (HxV)

589.97 x 332.93 mm

顯示表面

Anti-Reflection

畫素點距

0.15525 mm

Brightness (Max)

450cd/㎡

亮度 (HDR, Peak)

1,000 cd/㎡

Brightness (100% APL)

250 cd/㎡

對比率

1,500,000:1

可視角度 (CR≧10)

178°/ 178°

反應時間

0.03ms (GTG)

顯示色彩

1073.7M (10 bit)

不閃屏

Yes

HDR 支援

HDR10、Dolby Vision

畫面更新率 (最大值)

240 Hz

ASUS OLED Care

Yes

色彩準確度

△E< 2

GamePlus (電競模式)

Yes

低藍光模式

Yes (Hardware Solution)

支援 HDCP

Yes, 2.2

Game Visual

Yes

支援 VRR

FreeSync Premium Pro & G-SYNC Compatible

HDR Mode

Yes

Shadow Boost

Yes

Display Widget

Yes

PIP (PBP) Technology

Yes

Aspect Control

Yes

KVM Switch

Yes

I/O 連接埠

DisplayPort 2.1 x 1
HDMI (v2.1) x 2 USB-C x 1 (DP Alt Mode)
耳機插孔 : Yes
USB Hub : 3x USB 3.2 Gen 1 Type-A
USB-C Power Delivery : 90W

Speaker

No

訊號頻率

HDMI : 30KHz~590Hz (H) / 48~240Hz (V)
DP/Type-C : 30K~590kHz (H) / 48~240Hz (V)

耗電量

Power Consumption : <80W
Power Saving Mode : <0.5W
Power Off Mode : <0.3W
Voltage : 100-240V, 50/60Hz

機構設計

1/4″ Tripod Socket : Yes
前後傾斜 : Yes (+20° ~ -5°)
左右旋轉 : Yes (+30° ~ -30°)
Pivot : Yes (+90° ~ -90°)
高度調整 : 0~110 mm
VESA 牆掛 : 100×100 mm
燈光效果 (Aura) : Aura Sync
Proximity Sensor : Neo Proximity Sensor
Kensington 防盜鎖孔 : Yes

產品尺寸

Phys. Dimension with stand (W x H x D) : 61.03 x 54.95 x 21.88 cm
Phys. Dimension without Stand (W x H x D) : 61.03 x 36.92 x 7.05 cm
Box Dimension (W x H x D) : 89.60 x 49.00 x 18.8 cm

重量

Net Weight with Stand : 7.62 kg
Net Weight without Stand : 4.97 kg
Gross Weight : 12.40 kg

配件

DisplayPort cable
DisplayPort 2.1 (DP80) cable
HDMI Ultra High Speed Cable
Microfiber cloth
Power cord
Quick start guide
ROG pouch
ROG sticker
USB 3.2 cable
USB-C cable
VESA mount kit
Warranty Card

Warranty

3 years (including panel burn-in)

本體介紹

與之前開箱曲面那台相同是三腳底座與支撐臂的組合,底部的透光設計的確能狠狠抓住 ROG 粉絲的心,全新第四代 QD-OLED 面板,根據資料說明不但能提供更清晰銳利的影像 / 文字,全新 OLED 防閃爍 2.0 技術有著更新的亮度補償演算法,讓你觀看體驗更好。

另外,ASUS OLED Care Pro 技術因為搭配了 Neo 近接感測器,如果你離開座位到達設定的時間,會自行切換黑畫面,偵測到回來座位會立即恢復,這些都是更進一步保護螢幕烙印風險的措施。

解析度 3840 x 2160 完整支援 HDR 10 和 Dolby Vision,240Hz 更新率搭配 0.03ms 反應時間,色域 99% DCI-P3 和 DELTA E < 2 的優秀規格,高達 166PPI 像素密度,讓整體視覺呈現更細緻。

顯示器前後可傾斜 +20° ~ -5°,左右可旋轉 +30° ~ -30°,高度可調整 0 ~ 110 mm,支撐臂頂部有支援 1/4″ Tripod Socket 連接,可以安裝麥克風支架或是其他視訊裝置,燈效呈現方式與先前開箱的曲面那一台相同,熟悉的 /206 儲值了 ROG 粉絲的信仰之力。

支撐臂底下有透光設計,可以透過 AURA SYNC 控制,同樣也是有壁掛或是懸臂用套件。

畫面傳輸連接除了 DP、HDMI、USB-C (DP ALT),變壓器採用內建設計,直接連接電源線即可。

I/O 連接埠

最左方是電源線接頭,然後有 3 個 3.2 Gen 1 Type-A、USB HUB、Kensington 防盜鎖孔、、HDMI 2.1 x2、DisplayPort 2.1 x1、USB-C (90W PD、DP ALT) x1、3.5 min jack 耳機輸出。

顯示器下方有 NAVI 控制按鍵,一樣是左右兩側為按鍵,以中間搖桿確認。

RGB 燈效

ARGB 燈效表現燈效表現一如既往亮眼,螢幕背後 ROG 大眼、支架上的 Swift、底下的 ROG 投影,對!就是這個勾人敗家之眼,一直讓我們把錢掏出來 XD。

QD-OLED 顯示效果

這邊是以 ISO 500 直出沒有修改的單眼翻拍照片,HDR 效能令人相當驚艷,細節滿檔。

OSD 功能介紹

OSD 功能齊全,GAME VISUAL 模式選擇、OLED 專用的像素清理、GAMEPLUS 功能、遊戲選單、影像選單、色彩選單、輸入選擇、PIP /PBP、燈光效果選單、MY FAVORITE 我的最愛、系統設定選單。

ASUS DisplayWidget Center

ASUS DisplayWidget Center 直接在 WINDOWS 系統內控制所有功能,不需要透過顯示器內建的 OSD,只要動動滑鼠輕鬆就可以完成設定。

結論

ROG Swift OLED PG27UCDM 電競顯示器雖然只是 27 吋,卻有著第 4 代 QD-OLED 面板,還有 OLED 防閃爍 2.0 技術能動態調整亮度,看起來一整個就是舒服。

ASUS 也替大家擔心把 OLED 烙印問題升級更多保護技術,除了原有的 OLED Care Pro 功能,也新增了 Neo 近接感測器,只要沒偵測到你坐在座位達到設定的時間,就會自動切換成黑畫面,以此降低風險,這下就不用再一直開開關關,也能延長螢幕的壽命了!

如果你信仰足夠、鈔能力許可、需要 4K OLED 240Hz、想要一台幾乎完美的 OLED 電競螢幕,ROG Swift OLED PG27UCDM 會是一個好選擇。台灣官方建議售價為 NT$ 39,900,保固 3 年。

ROG Swift OLED PG27UCDM

延伸閱讀

看過回不去了!ROG Swift OLED PG34WCDM 電競顯示器開箱

首款鏡面 WOLED ! ROG Strix OLED XG27AQDMG 電競顯示器開箱

一條 USB-C 馬上連接! ASUS ZenScreen MB166CR USB 可攜式螢幕開箱

UH獎牌

ROG Swift OLED PG27UCDM 產品獲得 UH 編輯推薦獎。

Tags: ROG顯示器評測開箱OLED
Previous Post

英特爾宣布新任業務行銷事業群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由莊蓓瑜擔任

Next Post

爆料指出 NVIDIA 似乎在準備 RTX 5080 Super,配備 24GB GDDR7 VRAM?

Labbie

Labbie

UNIKO's Hardware 網站總編輯,深愛 PC 文化、電腦相關資訊、專注於創作優質評測文章。 掉進電腦世界的兔子麻麻,沒有放棄人生的車手,永遠的光之戰士。 車車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初音是我老婆,主推瑪琳,偽娘最高。 每天都要摸各種電腦零組件、看動畫、蒐集老婆、玩 Final Fantasy XIV。

Next Post
爆料指出 NVIDIA 似乎在準備 RTX 5080 Super,配備 24GB GDDR7 VRAM?

爆料指出 NVIDIA 似乎在準備 RTX 5080 Super,配備 24GB GDDR7 VRAM?

2025 曜越模擬賽車極速爭霸聯賽春季聯賽第四分站排名揭曉

2025 曜越模擬賽車極速爭霸聯賽春季聯賽第四分站排名揭曉

NEW LOOK!ROG Strix RTX 5070 Ti 16GB OC 超頻版顯示卡評測

NEW LOOK!ROG Strix RTX 5070 Ti 16GB OC 超頻版顯示卡評測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7) 新聞稿 (1548)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8) 軟體 (516)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