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顯示卡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顯示卡評測開箱

R7 5800X3D + Radeon RX 6950 XT AMD 最強遊戲平台

PJ-Lab by PJ-Lab
2022-06-15
in 顯示卡,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顯示卡評測開箱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使用 18Gbps 的 GDDR6 顯示記憶體,GPU 遊戲頻率達到 2495 MHz,GPU 供電用上 21 相供電,搭配 OC Formula X3 散熱器,讓顯示卡的效能發揮到極致。AMD Radeon RX 6950 XT 作為 Radeon RX 6900 XT 的升級版,沿用 RDNA 2 架構,TSMC 7nm 製程,不過擁有更高的核心頻率、記憶體速度以及更高的電源限制,讓作為 RDNA2 架構的旗艦顯示卡效能更上一層,讓我們來看看開箱和測試吧。

  • 開箱
    •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外觀簡介
    • 散熱器拆解
    • 顯示卡 PCB 分析
  • 測試平台、設定、測試數據
    • 功耗溫度測試
    • 3D MARK / 光線追蹤測試
    • 遊戲測試
  • 結論

開箱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外觀簡介

顯示卡本體長 33.2 公分,寬 13.7 公分,厚 6.1 公分,為 3 槽設計。使用 3 顆 10 公分條紋環形扇,使用全金屬罩子設計,風扇有 ASROCK 和 OC Formula 貼紙。上側邊有 Radeon LOGO,還有支援 Polychrome SYNC 的 RGB 燈條,使用 3 * 8pin 供電。

顯示卡正面。

顯示卡側面。

顯示卡底部。


背面有金屬背板,背板上有挖孔設計,且看得到 BIOS 切換開關和 RGB LED 燈開關。I/O 擋板為金屬擋板,擋板處可以看到一個 HDMI 2.1 VRR,以及三個 DisplayPort 1.4 with DSC 輸出,右上有 ASROCK LOGO。顯示卡角落為圓角設計,兩個角落還有金屬蜂巢狀的網格遮罩。

顯示卡背面。

顯示卡 I/O 擋板。

BIOS 切換開關和 RGB LED 開關。

顯示卡左上角。

顯示卡右下角。

散熱器拆解

使用 3 顆 10 公分條紋環形扇,採用 OC Formula X3 散熱器,具備 8 根 6mm 導熱管,使用獨家 V 形切角和 V 形氣孔,引導氣流更規律、更快速地流動,提高冷卻效率。

散熱器底部使用鍍鎳銅底均熱板,同時覆蓋 GDDR6 記憶體顆粒和 VRM 供電。散熱器背板有開孔,可以讓氣流垂直向上離開顯示卡,並貼有散熱墊,將顯示卡記憶體和 VRM 焊盤背面的熱量導至背板上幫助散熱。

散熱風扇背面。

散熱器頂部。

散熱器底部。

顯示卡背板、I/O 擋板焊顯示卡扣具。

顯示卡 PCB 分析

PCB 上有 Navi 21 KXTX 核心,8 顆 SAMSUNG K4ZAF325BM-HC18 GDDR6 顯示記憶體,共使用 21 相供電,3 組 8pin 電源,PCIe 連接介面採用 PCIe 4.0 x16。使用 2oz 銅箔,可以提供更低的溫度和更高的能效。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PCB 正面。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PCB 背面。

GPU 核心。

SAMSUNG K4ZAF325BM-HC18 記憶體顆粒。


供電部分,使用 Infineon XDPE132G5D (右) 和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IR35217 (左) 數位多相控制器。供電總共 21 相,分別為 14 相 VGFX、2 相 VSOC、3 相 VMEM、2 相 VDDCI,VGFX 和 VSOC 使用 Infineon TDA21490 90A 的 Dr.MOS 晶片,VMEM 和 VDDCI 採用 Infineon TDA21472 70A 的 Dr.MOS 晶片。GPU 供電也使用 90A 高效電感和 Nichicon 12,000 小時的黑金電容。

Infineon XDPE132G5D (右) 和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IR35217 (左) 數位多相控制器。

Infineon TDA21490 (左) 和 Infineon TDA21472 (右) Dr.MOS 晶片。

Nichicon 電容 (第一排)、Infineon Dr.MOS (第二排) 和 90A (第三排) 電感。

測試平台、設定、測試數據

本次測試使用 AMD R7 5800X3D,以及 MSI MEG X570 ACE 主機板,顯示卡超頻設定如後述,BIOS 的功率限制為 346W,可設定 -10% ~ + 20% 限制,頻率設定上限和以往的 RX 6000 系列不同,這次可以拉到 5000 MHz,電壓限制為 1200 mV,記憶體設定上限為 3000 MHz,風扇轉速設定採用針對平均溫度做控制。微調設定一樣有靜音、平衡還有 Rage Mode。

處理器 AMD Ryzen 7 5800X3D
主機板 MSI MEG X570 ACE (7C35v1I ComboAM4PIV2 1.2.0.7)
記憶體 Gskill Flare X DDR4 3200 8G*4 (XMP 3600 CL16)
顯示卡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儲存 WD SN750 500 GB
Kingston A2000 1TB
機殼 STREACOM BC1
電源供應器 CORSAIR AX1000
散熱器 G.SKILL ENKI 360 AIO
顯示器 PHILIPS 276E8VJSB
  • OS:Windows 10 21H2
  • 顯示卡驅動程式:Radeon Software 22.5.2
  • Chipset Driver:4.03.03.431
  • 電源計畫:終極效能
  • PBO:不支援
  • Smart Access Memory:開啟
  • 室溫:攝氏 32 度
  • 增強同步:關閉
  • FreeSync:關閉
  • HDR:關閉
  • 測試數據擷取軟體:CapFrameX 1.6.8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GPU-Z 資訊。

備註

本次測試的顯示卡已拆解過,並更換成 Cooler Master MasterGel Maker 散熱膏。

免責聲明  以下測試所使用的設定皆可能造成系統不穩定甚至顯示卡體質變化,過高或過低的電壓、過高的頻率都可能造成顯示卡損毀,若使用非官方設定造成損壞導致廠商拒絕保固,UH 和 PJ 皆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測試設定

  • 預設:預設。
  • 超頻:功率限制 + 20% / 最大頻率 2690 MHz / 最小頻率 2590 MHz / 電壓設定 1200 mV (不變) / 記憶體超頻 2400 MHz (19.2 Gbps) / 風扇設定 61 度 80%、72 度 100%、80 度 100%。。
  • 降壓:電壓設定 1130 mV / 其他設定皆不更動。

功耗溫度測試

使用 3D Mark Port Royal Stress Test 20 圈,使用 AMD 效能擷取最後一圈之平均值,整機功耗為平均值之時間點整機功耗。使用降壓設定後顯示卡仍然會碰到功率限制,不過溫度有低一些。若有做任何高於預設頻率、電源限制的更動,請務必調整風扇設定,顯示卡接面溫度很容易達到關機溫度 (118 度)。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溫度、接面溫度、風扇轉速、GPU 功耗和整機功耗平均值。

3D MARK / 光線追蹤測試

3D MARK 測試中,超頻後獲得了一定比例的效能提升,不過降壓超頻後,分數和超頻後的分數相差不遠。

3D MARK 測試,顯示卡預設設定。

3D MARK 測試,顯示卡超頻設定。

3D MARK 測試,顯示卡降壓設定。

遊戲測試

遊戲設定以 4K 解析度最高設定為主,動態模糊全部關閉,測試數據擷取 AVG Fps 平均幀率、1% Low Fps。PJ 測試日期為 2022/6/5,遊戲、驅動程式更新可能會導致結果有所變化。

大地長征 5 ,測試範圍為內建校能測試。光線追蹤關閉,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1.9% 和 4.3%。光線追蹤開啟,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3% 和 6.2%。

古墓奇兵:暗影,測試範圍為科蘇梅爾島村部分場景。光線追蹤關閉,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2.6% 和 3%。光線追蹤開啟,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4.1% 和 2.5%。

Dirt 5 (大地長征 5) 和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 遊戲效能。


惡靈古堡:村莊,測試範圍為村莊 – 教會,尋找蘿絲,教會附近場景。光線追蹤關閉,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20% 和 17.5%。光線追蹤開啟,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6% 和 2.4%。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解析度設定為 4K,測試範圍為內建校能測試。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2.9% 和 2.4%。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測試範圍為內建校能測試。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2.1% 和 0.4%。

Resident Evil Village (惡靈古堡:村莊) 遊戲效能。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解析度設定為 4K,測試範圍為內建校能測試。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2.9% 和 2.4%。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測試範圍為內建校能測試。相比預設,超頻和降壓效能分別提升了 2.1% 和 0.4%。

結論

AMD Radeon RX 6950 XT 顯示卡,作為提供終極 4K 遊戲體驗的顯示卡來說,4K 特效全開的設定下都能流暢的執行遊戲,開啟光線追蹤後也能保持順暢的遊戲體驗,搭配 Ryzen 7 5800X3D CPU 可以說是現在 AMD 平台頂級遊戲配備。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16GB 預設功率限制給到 346W,PJ 在測試中注意到顯示卡幾乎都是被功率限制限制住了,打開功率限制 +20% 後就比較不會受到限制。不過增加功率限制後,需要調整風扇轉速,預設的風扇很容易撞到關機溫度,在超頻設定中風扇 100% 才讓溫度回到預設的水平。

至於這張 RX 6950 XT 超頻的幅度並不大,手動微調開啟自訂後,預設最大頻率設定為 2629 MHz,PJ 只能超頻到 2690 MHz,同時最小頻率提升到 2590 MHz 燒機穩定。降壓超頻 GPU 頻率在壓力測試中平均可以達到 2494.17 MHz,超頻則是 2525.71 MHz 提升幅度並不大,預設模式為 2385.13 MHz。可以看出是溫度和功耗限制了 RX 6950 XT 的頻率效能。

記憶體部分體質非常不錯,預設 2248 MHz (18 Gbps) 超頻可以輕鬆超到 2400 Gbps (19.2 Gbps),不過測試下來,效能提升幅度並沒有很大,超頻記憶體很容易影響體質,大家可以自行斟酌是否超頻。

總結來說,RX 6950 XT 預設下效能就已經接近最大了,超頻主要往降低功耗以及加強散熱能提升更多的效能,PJ 建議可以降壓超頻,調整功率限制和風扇就能最大化 RX 6950 XT 的效能。

ASROCK Radeon RX 6950 XT OC Formula

Tags: 評測開箱RX 6950 XT顯示卡ASROCK
Previous Post

AMD 釋出最新版 AMD Software : PRO Edition for Enterprise 專業級繪圖驅動軟體

Next Post

ASUS 榮獲 2022 亞太氣候領袖排放減量第一名

PJ-Lab

PJ-Lab

UNIKO's Hardware 專屬編輯,主要負責顯示卡測試和相關文章,超頻就是風扇全速轉起來!休閒時看看動漫小說,遊戲沒有特定喜歡的類型。

Next Post
ASUS 榮獲 2022 亞太氣候領袖排放減量第一名

ASUS 榮獲 2022 亞太氣候領袖排放減量第一名

GIGABYTE RTX 3090 顯示卡維修命運大逆轉 背後原因令人暖芯

顯示卡維修命運大逆轉 背後原因令人暖芯

精巧時尚!ASUS Prime AP201 機殼新上市

精巧時尚!ASUS Prime AP201 機殼新上市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7) 新聞稿 (1548)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8) 軟體 (516)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