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多 USB 孔需求的使用者來說,一款穩定且能額外供電的 USB 集線器是有其必要性的,筆者先前用的便宜貨 USB 3.0 Hub 最近壞掉了,於是入手這款 UGREEN USB Hub 並分享一些測試數據給大家參考。
外觀
▲綠聯有推出不少款線材,我身邊有朋友相當喜歡他們家的 Lightning 傳輸線,本次開箱的型號為 40850,是一款線長 1 公尺的 4 孔 USB 3.0 集線器,支援 OTG。
▲背面標示產品規格與公司資訊。
▲盒內僅有集線器與簡易說明書。
▲USB Type-C 接頭出廠就有防塵蓋,與 Type-A 接頭之間有防脫落設計,相當重視細節。
▲集線器前方有 3 個 USB Type-A 孔,另一個在上面。
▲後方有 MicroUSB 外部供電孔,可以避免多裝置連接時因供電不足,導致裝置運作不穩定。
▲線身標示 AWM STYLE 20276,線徑看起來比不少 USB Hub 粗,相對傳輸也會比較穩定。
測試
筆者測試環境的 CPU 是 AMD Ryzen 3300X,主機板是只要插入可開機 USB 隨身碟就會自動引導令我困擾不已的 ASRock B450M 鋼鐵傳奇,記憶體美光 Ballistix Sport LT 8G*2 雙通道版,DiskMark 版本 7.0.0h。
測試一:3.1 Gen 2 Type-A 直連傳輸測試
▲測試對象一是神翼碟 2020 年 128G 版,使用銀燦 IS903 控制器搭 MLC 顆粒,插在主機板後面的 USB 3.1 Gen2 Type-A 進行測試。
▲實際從我的硬碟(ST1000LM024)以 FastCopy 複製 Windows 10 19H2 ISO 進去的寫入數據,耗時 43.2 秒。
▲測試對象二是 Sandisk Extreme Go 3.1 64GB,插在主機板後面的 USB 3.1 Gen2 Type-A 進行測試。
▲從我的硬碟以 FastCopy 複製 Windows 10 19H2 ISO 進去的寫入數據,耗時一樣 43.2 秒。
測試二:集線器單獨裝置傳輸測試
▲神翼碟單獨插在 Hub 上,Hub 則接在 USB 3.1 Type-A 進行測試,數據如上。
▲從我的硬碟以 FastCopy 複製 Windows 10 19H2 ISO 進去的寫入數據,耗時還是 43.2 秒。
▲Sandisk Extreme Go 3.1 單獨插在 Hub 上,Hub 則接在 USB 3.1 Type-A 進行測試,數據如上。
▲從我的硬碟以 FastCopy 複製 Windows 10 19H2 ISO 進去的寫入數據,耗時依舊 43.2 秒。
測試三:雙裝置同時傳輸測試
▲兩支隨身碟都接在 Hub 上,然後開啟兩個 DiskMark 視窗進行測試,快速按下 All 讓它們能一同測試讀寫效能,筆者是先按神翼碟再按 Sandisk Extreme Go 3.1,兩者啟動間隔時間約 2 秒。
▲來到寫入效能測試環節,由於筆者只裝一顆硬碟,而 FastCopy 無法在相同來源磁碟底下同時對兩支隨身碟進行檔案複製,所以就分別對兩支雖身碟進行測試,當其中一支隨身碟以 FastCopy 寫入檔案時,另一支會同時以 Windows 檔案總管的複製貼上檔案方式進行寫入,且因 FastCopy 寫入效率較快,所以會先進行複製貼上讓另一支先進行寫入,再執行 FastCopy 檔案複製。
▲神翼碟寫入效能無受到影響,耗時 42.8 秒。
▲Sandisk Extreme Go 3.1 寫入效能略受到影響,寫入耗時 48.8 秒。
總結
綠聯 4Port USB3.0 OTG 集線器本體採用塑料外殼算是本者認為的唯一缺點,長時間進行讀寫操作溫度會悶在裡面,筆者為避免影響效能測試結果,每個測試跑完都會讓集線器跟隨身碟冷卻幾分鐘再繼續進行。
傳輸效能表現上,單一裝置傳輸效能堪比直連,多裝置傳輸損耗在可接受程度,推薦給有需求的讀者。
Day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