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顯示卡

入門顯示卡 RX 5500 XT 超頻效能測試

Dayking by Dayking
2020-02-04
in 顯示卡,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こんばんは、UNIKO's hardware です!
現在能滿足 1080p 60 / 75 Hz 螢幕、遊戲的顯示卡已經越來越便宜了,AMD Radeon RX 5500 XT 主要對手是 NVIDIA GTX 1650 Super,兩者比較測試參考此文,也是 Radeon RX 580 590 的接班人。這次小編用 ASUS DUAL RX 5500 XT O8G EVO 來測試超頻,此顯卡開箱文,來看看超頻能獲得多少效能提升。

測試顯示卡
▲測試使用的顯示卡。
▲顯示卡基本規格比較。
系統設置
OS:Windows 10 1909。
驅動程式:AMD Radeon Software 19.12.3。
室溫:攝氏 23.5 度。
RX 5500 XT 更換散熱膏:Cooler Master Mastergel Maker。
記憶體超頻 3600MHz (16-16-16-32-48)。
▲顯示卡測試設定。
註 1:顯示卡解鎖請參考此文中間教學, 如果 SPPT 開啟沒有任何設定,可以使用 GPU-Z 提出顯示卡 BIOS 再用 SPPT 讀取。
註 2:解鎖設定:頻率限制維持 2200MHz,電壓 1250 mV (長期使用建議不要太高),記憶體看體質,設定可以直接開 1000MHz,電源限制200W (%數限制可以不用動),核心 160A。
註 3:RX 580 限制是模擬低階的 RX 580。
註 4:後面的 Auto 自動,都是代表頻率自動、預設。
測試比較

▲Boost 頻率為功耗測試畫面數據穩定後顯示的頻率。RX 580 限制的設定因為撞到功耗牆而降頻。

▲整機功耗為功耗測試畫面數字穩定後的數據,核心功耗為 MSI Afterburner 顯示數據 (HWINFO RX 5500 XT 為 ASIC power,RX 580、RX 590 為 Chip power)。

▲功耗測試畫面 (Gears 5)。
▲溫度測試為 3D MARK Time Spy Stress Test 最後一圈所讀取的數據,溫度基本上都在 BIOS 設定的目標溫度。風扇轉速為溫度平衡時的轉速,分別為 1280、1700、2600、1570、2600 (RPM)。RX 580 限制的不列入測試。Polaris 系列沒有顯示結溫。顯示記憶體這些設定均維持在 66 ~ 70 度,不用擔心過熱問題。
跑分軟體測試
▲3D MARK Time Spy。
▲3D MARK Fire Strike。
▲Superposition。
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能開啟 DirectX 12 的都會開啟,動態模糊全部關閉。
▲戰爭機器 5 (高設定,測試 Demo) FPS。

超頻提升了 4.3%,解鎖超頻提升了 8.3%,相對 RX 580 提升了 6.9%,相較 RX 590 提升了 1.2%,解鎖超頻後相對 RX 590 提升了 9.6%。
註:後續 RX 580 限制不列入對比%數。

▲邊緣禁地 3 (高設定,測試Demo) FPS。
超頻提升了 4.4%,解鎖超頻提升了 12.4%,相對 RX 580 提升了 19.6%,相較 RX 590 提升了 12.7%,解鎖超頻後相對 RX 590 提升了 26.8%。
▲彩虹六號:圍攻 (超高設定,測試 Demo) FPS。
超頻提升了 4.8%,解鎖超頻提升了 10.3%,相對 RX 580 提升了 7.1%,相較 RX 590 落後了 1.2%,解鎖超頻後相對 RX 590 提升了 9.4%。
▲惡靈古堡 2 重製版 (高設定,警察局 / 大廳 調查東側) FPS。
超頻提升了 4.5%,解鎖超頻提升了 8.8%,相對 RX 580 提升了 1%,相較 RX 590 落後了 6.3%,解鎖超頻後相對 RX 590 提升了 2.1%。
▲古墓奇兵:暗影 (高設定,科蘇梅爾島村) FPS。
超頻提升了 3%,解鎖超頻提升了 9.8%,相對 RX 580 提升了 5.7%,相較 RX 590 落後了 1%,解鎖超頻後相對 RX 590 提升了 8.7%。
遊戲結論

RX 5500 XT 確實能取代現在的 RX 580 和 RX 590 顯示卡,能勝任 1080p 遊戲的平價顯示卡,相對 RX 580 提升 1% 甚至到 19.6%,相對改進製程的 RX 590 提升 1.2% ~ 12.7%,不過有些遊戲則是落後 1% ~ 6.3%。功耗方面則是降低了非常多。

超頻上預設的電壓限制在 1150MHz,小編手上這張的體質能超頻到 2030 MHz,記憶體則是限制在1860 MHz,實際遊戲提升在 3% ~ 4.8% 左右,解鎖後 2100 MHz 需要 1230 mV才能穩定,記憶體極限則是在 1924 MHz左右,實際遊戲測試提升在 8.3% ~ 12.4% 之間,相較原本的超頻設定提高了不少。不過和功耗、風扇之間噪音的取捨要看大家自己決定。

Frame time 比較

Frame time 幀生成時間,這個時間過長會導致畫面卡頓,時間越短延遲越低。(均為 Gears 5 測試 Demo)

▲Frame time 比較,點擊看詳細。
降壓超頻

前面測試了超頻提升的效能,這邊小編也測試了預設頻率降低電壓後能降低多少功耗。

▲降壓超頻後的功耗。

▲降壓超頻後的溫度。
風扇轉速為溫度平衡時的轉速,分別為 1280、880 (RPM)。
降壓超頻能降低功耗,溫度則是因為風扇轉速較低而高了些。

▲RX 5500 XT 自動和降壓後的 Frame time 比較。
PCIe 4.0 和 PCIe 3.0 效能比較

RX 5500 XT 是一張 PCIe 4.0 X8 的顯示卡,而大部分會選擇此顯示卡的玩家大多不會有 X570 系列價格較高但支援 PCIe 4.0 的主機板。小編這邊測試了戰爭機器5和惡靈古堡2的 PCIe 3.0 和 4.0 預設和解鎖超頻的效能差異並比較兩者的 Frame time。

戰爭機器 5。
▲PCIe 3.0 效能降低非常少,1% Low 差距也差不多。
▲預設的 Frame time 比較。
▲解鎖超頻的 Frame time 比較,可見 PCIe 3.0 Frame time 幾乎不影響。
惡靈古堡 2。
惡靈古堡 2 顯示記憶體吃接近 8G,可以考驗記憶體吃滿後因頻寬限制和系統記憶體共享是否影響到 FPS。
▲測試可見PCIe 3.0 效能降低非常少,1% Low 差距也一樣差不多。
▲預設的 Frame time 比較。
▲解鎖超頻的 Frame time 比較,可見PCIe 3.0 Frame time還是沒有太大的影響。
之前有測試指出 1. 2. PCIe 頻寬不足會導致和系統記憶體共享時延遲過高而影響 FPS,小編這編測試是沒有發生類似的問題,超頻 2100 MHz 也是。4G 版本小編沒有拿到,理論上顯示記憶體吃滿都會延遲提高而導致卡頓、掉幀等情形,若有類似狀況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總結

對於預算不多 1080p 的遊戲玩家,RX 5500 XT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 RX 580、RX 590 系列顯示卡功耗不滿意的玩家也能參考看看這張顯示卡。RX 5500 XT 4G 版本價格較為親民,8G 版本雖然貴了些但可以避免顯示記憶體吃滿導致掉幀問題,上列測試的遊戲都能流暢運行不卡頓。AMD 官方 PPT 也顯示 8G 版本效能有提升。

這張 ASUS DUAL RX 5500 XT O8G EVO 溫度控制得非常好,散熱已經足夠應付 Navi 14 核心。預設性能理論能能超過 GTX 1650 Super,超頻後幾乎都能贏過 RX 580 和 RX 590,售價是 RX 5500 XT 8G 版本次低的 (最便宜為 6790元),非常值得入手!

PJ

Tags: 顯示卡Radeon評測開箱AMD
Previous Post

Finally, a 16 Cores CPU for the Masses! Ryzen 9 3950X Processor In-Depth Review.

Next Post

AMD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0 Edition 20.2.1 重點整理

Dayking

Dayking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3C 愛好者、青學的支柱、地球的希望,太陽系的未來、宇宙的救贖。

Next Post

AMD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0 Edition 20.2.1 重點整理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442.19 WHQL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迎廣科技推出全新風扇 Jupiter AJ120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2)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4) 新聞稿 (1527)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7) 軟體 (513)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3)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