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星 B850MPOWER 在台灣上市。首批預購中,出現線材遺漏的問題,微星已作交待 (連結) 和提供補償方案 (連結)。在巴哈的討論中 (連結),有一個問題問得很好,就連筆者都想知道。
"雖然我也很想問開箱的人說:為什麼你配件沒缺線?"
廠商有權決定送測開箱樣品是什麼版本
以筆者所知,在產品開發中,一般有三個階段。這有 EVT、DVT,與 PVT,之後便是量產零售版了。EVT / DVT / PVT 所生產的,一般稱之為工程版。據了解,廠商可能會在 PVT 階段寄送產品至相熟的外部測試人員,一同改善產品體驗。這種階段的出品,一般只有板子本身,配件 / 正規零售包裝盒子比較不完整。
那媒體開箱測試的版本,屬 EVT / DVT / PVT 之一,還是零售版?筆者可以從以往開箱的經驗說一下,但筆者的答案是不知道,也管不了。
在 INTEL 板子上,好像比較容易看到一些端倪。關於 INTEL 晶片組,INTEL 往往會在基板上印上一組代碼作為識別,INTEL 稱之為 SPEC CODE。以 Z890 晶片組為例,SPEC CODE 是 SRPEZ (連結)。B860、H810 等不同的晶片組,各有自己的 SPEC CODE。
從我們開箱過的 Z890 主機板來看,晶片組的部份,SPEC CODE 有的是 SRPEZ (連結一),有的是 Q5SZ (連結二) (連結三)。SRPEZ 自然是 Z890,但 Q5SZ 是什麼筆者說實話也不了解。不過 INTEL 好像愛用 Q 開首的 CODE 代表 ES 工程版,所以筆者在開箱中也有提到這些 Q 開首的晶片組是工程版本。
我們也曾開箱過微星 MEG Z790 ACE,那是正規的 SPEC CODE SRM8P (連結)。
筆者從技嘉官網下載的文件,裡面提到的 Q-SPEC,據了解是 QS CPU 的 CODE。
所以微星提供給我們媒體的樣品中,以我們自家為例,好像有不同的晶片組版本,或可借此作為工程版與零售版之分。
AMD 那邊的晶片組,筆者就不太會判斷了。以我們曾開箱過的 ROG B850I 為例 (連結),據了解:
- 0GA2:0 是 BONDING VERSION、G 是 VENDOR CODE、A2 是 REVISION CODE,0GA2 也是我們常說的 PROM21 晶片組
- 2427:24 是年份,27 是週
- MADE IN TAIWAN:生產地
- TRBK10.00:WAFER LOT NUMBER
- 218-0891024:AMD MANUFACTURING PART NUMBER,PROM21 共有 7 種 218-089XXXX。
筆者猜測 WAFER LOT NUMBER 是關鍵,但無法理解 TRBK10.00 含什麼訊息。基板上也未見有任何 CODE。
以上的介紹,希望各位了解到我們作為媒體所收到的"樣品",似乎存在工程版和零售版。我們無法控制廠商送測的樣品,也未必能夠分辨樣品是否必然屬於零售版。關於"樣品"一詞,據筆者了解,其實廠商也可以是從零售版中取出,又或拿產品開發那三階段的產出送測。
在 X 上,WCCFTECH 編輯 Hassan Mujtaba@hms1193 有提到,他所收到的樣品裡也缺少那條 JDASH1 線材 (連結)。在 WCCFTECH 的開箱文章 (連結) 中,好像還真的看不到 JDASH1 線材。
有時候,在媒體樣品中出現的小問題,如果媒體確信在產品正式上市前已被修正,也許未必會主動提出來。有線沒線,媒體是被動的那一方。筆者也認為微星不至於要吃掉線材,畢竟 EZ DASHBOARD 是 MPOWER 重要的一環。
至於作為消費者,據微星於說明書的說明,若發現產品配件有缺件或損毀,請聯繫店家。
媒體開箱也是盡力介紹產品各種細節,廠商偶有錯漏在筆者來看也不是帶惡意 / 存心弄消費者。希望這次的事件各位受影響的台灣消費者有跟廠商達到共識,盡早享受 MPOWER 強大超頻潛能。
最後關於本文一開始的那個問題,也許,只有微星自己知道。
同樣,MPOWER 最終何時正式大量出貨面向全球,也只有微星知道。針對美國的 ETA,繼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後,最新 ETA 為 2026 年 1 月,老外苦笑道但願比 GTA6 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