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最新 Panther Lake 處理器即將在 2026 登場,雖然現在尚未有實際的測試資料,但 Intel 目前已公開許多關於 Panther Lake 的技術細節。除了新處理器之外,Intel 18A 製程也是大家所期待的焦點,接著筆者將陪著大家解讀目前 Panther Lake 的最新資訊。
結合前代產品的優點 重新定義 Panther Lake
Panther Lake 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提升,Intel 18A 製程是最關鍵的要素。其中的新的電晶體架構 RibbonFET 與晶片背部供電技術 PowerVia,比起 Intel 3 製程提高 15% 的每瓦效能,晶片密度提升 30%。
至於大家關心的良率問題,Intel 表示目前仍在這 15 年內的水準之上。
Panther Lake 技術概覽
首先,先大致看一下 Panther Lake 的整體規格,包含最多 16 核心、最高支援 96 GB LPDDR5、新世代 NPU 5、Xe3 GPU 等。主要是以 CPU 核心數搭配不同等級的 GPU,來區分產品。
CPU 由 Compute Tile、GPU Tile 以及 Platform Controller Tile 三個主要區塊構成,分別掌管 CPU 核心、GPU 以及 I/O。
目前公布有三種規格 Panther Lake,1 款 8 core 與 2 款 16 core,分別在 3 個主要 Tile 上有不同的規劃。8 cores 由 4 P-cores + 4 LP E-cores 組成,I/O 是 12 x PCIe lanes (8xGen 4 + 4xGen 5)。GPU 是 Xe3 架構,Xe-cores 與 Ray tracing units 是 4 + 4。
另外 2 款 16 core 的最大區別在 GPU 與 I/O,16 cores 均由 4 P-cores + 8 E-cores + 4 LP E-cores組成。其一的 I/O 具備 20 x PCIe lanes (8xGen 4 + 12xGen 5),搭配與 8 core 一樣規格的 GPU。另一的 I/O 是 12 x PCIe lanes (8xGen 4 + 4xGen 5),而 GPU 是最高規格,Xe -cores 與 Ray tracing units是 12 + 12,與其他兩款的 GPU 有明顯差異。
其他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這張表格,除了上述提到的部分,記憶體的支援也稍有差異,I/O的部分除了 PCIe lanes 不同之外,其他像是 USB、Wi-Fi、藍牙、Thunderbolt 等都一致。2 款 16 core 產品的定位不同,12Xe 款更適合輕薄筆電、掌機等行動裝置,另外一款適合有獨立顯示卡的設備。
更進一步看核心,採用 Cougar Cove 架構的 P-core,共享 L3 Cache 最大達 18MB,且具有 AI 電源管理。改善強化了 Memory Disambiguation 消除記憶體模糊、分支預測、TLB 轉譯後備緩衝區等,最終得以提升整體效能。
E-core 採用的是 Darkmont 架構,共享 L2 Cache 4MB,提高分支預測、Dynamic Prefetcher Control 動態預取控制、Nanocode (更多指令覆蓋範圍)、消除記憶體模糊等能力,且提高 AI 吞吐量。
我們關心的是最終可以得到多少效能提升,在 Single Thread 的部分與 Lunar Lake 和 Arrow Lake 相比,同效能之下減少超過 40% 的功耗,在同功耗之下提升超過 10% 的效能。
與 Lunar Lake 和 Arrow Lake 比較 Multi Thread 能耗,同效能之下減少超過 30% 的功耗,在同功耗之下提升超過 50% 的效能。
除了核心架構不同之外,核心的布局也有所改變。Panther Lake 已經把 E-core、LP E-core整合進 Compute Tile,提升整體溝通效率。
Cache 記憶體的佈局方面,每 1 個 P-core 享有獨立的 L2 Cache,每 4 個為 1 組的 E-core 享有共用的 4MB L2 Cache,而 P-core 與 E-core 共享 18MB L3 Cache。最後是 4 個 LP E-core 共享額外的 4MB L2 Cache,可直接存取 8MB 的 Memory-side Cache。
最後來看看關於 Panther Lake 使用體驗的部分,P-core、E-core 與 LP E-core 的調度以及電源管理是影響體驗的關鍵因素。透過 Thread Direct 智慧化管理以及 Panther Lake 天生的優勢,即使 Lunar Lake 與 Meteor Lake 也同樣是先使用 LP E-core,但因為它們的 LP E-core 在 SoC Tile 中,效率絕對不如 LP E-core 在 Compute Tile 中的 Panther Lake。
取代原有 OS 中的電源模式,Intel 新的智慧電源最佳化模式令人相當期待,期望能再次提升 PC 行動裝置的續航力。
GPU 與 NPU
Panther Lake 是全面性的改動,包含了 GPU 與 NPU。先來看看 GPU,正式邁入 Xe3 世代,採用全新的第三代 Xe-cores,不論在效能還是支援度上都有進化。
目前公布的規格,分別有 4 組 Xe-cores 與 12 組 Xe-cores 的產品規劃。Ray tracing units 的部分也是對應著 4 與 12 組。AI 算力的部分最高可達 120 TOPS。
效能目前透漏的不多,目前報告上是與 Lunar Lake (Xe2) 相比,性能提升超過 50%,與 Arrow Lake H (Xe) 相比提升 40% 的每瓦效能。
NPU 也正式邁入下一個世代來到 NPU5,最高算力 50 TOPS 雖然與前代產品差異不大,但在 TOPS / 面積的效能提升超過 40%,並導入新的數據格式 INT8 與 FP8。
結語
Panther Lake 預計於 2026/01 上市,可預期將有不少新的行動裝置登場,在追求效能的同時,行動裝置特別注重續航力,畢竟沒有 HP 的戰士是沒有輸出的。Lunar Lake 在續航力部分已有進步,筆者期待 Panther Lake 能把續航往上推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