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在 RTX 4000 系上開始引入均熱板設計。在頂級系列型號上例如 ROG STRIX RTX 4090 上華碩更會特別介紹自家均熱板有拿專利。這種華碩均熱板跟別家長的不太一樣,主要是跟熱導管接觸那一面的均熱板有加入高階風冷塔散常見的凹陷設計,半圓的弧度貼合本是圓形的熱導管。顯示卡上常見的銅底和均熱板,大多都是以平面來焊接已壓平的熱導管。當然實際上兩者在性能上差多少,我們不會知道,因為欠缺合適的比較對像。
近日筆者在 B 站看到有人拆散熱器,剛好有拆華碩 ROG STRIX RTX 4090 的均熱板 (來源),我們得以觀察實物長哪樣。B 站頻道 梅娃子的小跟班 專改顯示卡散熱器,常常把銅底 / 均熱板拆出來再焊接在另一款散熱器上。
分解均熱板這種事看看就好別動手操作
影片可見,成功加熱分離華碩專利均熱板後,該均熱板與熱導管焊接那一邊,是呈 U U U U 形狀,跟沒被壓平的熱導管焊接。熱導管沒被壓平,原則上不影響內部的毛細作用,導熱效能最完整。這也是為什麼高階風冷塔散基本上都採用這類型的底座焊接沒被壓平的熱導管。
剛好影片中也有展示常見的均熱板設計,那就是一塊平整的表面,跟已壓平的熱導管焊接在一起。
壓平導熱管在顯示卡散熱器上是非常普遍的操作,相信成本上也比較便宜。就算是一般的銅底,也是壓平式比 UUU 式更常見。不過均熱板上這樣操作,目前來看好像只有華碩有在做。華碩 TUF 主要採用平面做法,可是由於整體設計 (體質、熱導管數量和佈局等等) 不一致,包括因為要做到 UUU 所以均熱板整體厚度也大不少,所以無法單靠比對兩款顯示卡的溫度表現來反推這兩種做法實際上帶來的溫度影響。
該 BILIBILI 頻道也有分享加熱均熱板不當的後果 (來源),均熱板直接爆炸炸飛,非常危險。各位看看就好切勿模仿,還是付錢相信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