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雙頻 Wi-Fi 7 軍規電競路由器!ASUS TUF Gaming BE3600 開箱評測

獨特無人機造型設計概念

JC by JC
2024-10-23
in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雙頻 Wi-Fi 7 軍規電競路由器!ASUS TUF Gaming BE3600 開箱評測

Wi-Fi 7 路由器自台灣 NCC 開放後,各家產品已陸續到位,中高階以上產品多半主打三頻 (2.4GHz、5GHz、6GHz) 體驗,部分入門級產品仍以 2.4GHz + 5GHz 頻道推出雙頻產品,本次開箱的即是其中之一的 ASUS TUF Gaming BE3600。

Wi-Fi 7 本身有著 4K-QAM 調變技術,全新 4096-QAM 傳輸速度可比上代提升 1.2 倍,另外也有 MLO 多重連結技術可偕同多頻道為支援裝置加快網速,因此 TUF Gaming BE3600 路由器雖說僅有雙頻,仍可利用新標準所帶來的技術為產品加持。

此外,這款機器內建為電競玩家設計的專用功能,並能與其他華碩路由器透過 AiMesh 達成全屋無縫網路,加上和趨勢合作的 AiProtection 網路安全防護,是一台全方位的 Wi-Fi 7 路由器。

  • ASUS TUF Gaming BE3600 包裝配件
  • 外觀介紹
  • APP 操作
  • 效能測試
  • 總結

ASUS TUF Gaming BE3600 包裝配件

產品外包裝部分放上路由器本體彩圖,並且標明產品名稱,同時備註具備電競加速、AiProtection 安全防護、2.5G 連接埠和 3 年保固等特色。至於包裝背面則是額外標明搭載 2.0 GHz 四核心 CPU,具備 20K DMIPS 算力,另外也可建立 AiMesh 全屋 Wi-Fi 網狀網路。

包裝內容物相當簡約,有路由器本體、說明書、一條 RJ-45 網路線和變壓器。

外觀介紹

外觀造型主打「敏捷如翼」的精巧設計,靈感來自獨特無人機設計與動力機翼,全黑配色搭配正面的 TUF Gaming LOGO 和字樣。周圍則是稜角分明的線條,相當符合 TUF Gaming 系列一貫的硬朗風格。

機身左右兩側鏤空設計能提升散熱,搭配奈米碳表面塗層及 5 面通風的鋁製散熱器,確保全天候穩定運作。

從側邊也能發現鏤空處內部有著散熱開口。

LED 狀態指示燈位於正面下方位置,如果做在偏上一些會比較容易了解網路狀態。

機身後方有著四根預先安裝的外置天線,可簡單調整角度,確保涵蓋大範圍網路。

連接埠部分集中在機身後方,後方同樣可見面積不小的散熱孔。

網路連接埠總計有 5 個,其中 LAN1 / WAN 埠能自動切換,藍色的 WAN 埠設計上具有 2.5Gbps 的傳輸速度,可依需求分配給需要較高網速的內網裝置使用。其餘連接埠則皆為 1GbE,而 LAN4 預設為電競連接埠,連線後遊戲裝置會優先進行資料傳輸。另外在右側則是有一組 USB 3.2 Gen 1x1 連接埠,可供外部儲存裝置使用,或連接 USB 4G LTE / 5G 行動裝置共享網路,最後則是 DC-IN、電源開關、WPS 和 Reset 按鈕。

至於機身底部則是可見大面積網孔提供給內部進氣使用,另外中央也可見 SSID 相關資訊以及給設定使用的 QR-Code。

APP 操作

路由器設定部分仍是交由華碩路由器 App 處理,筆者也提供 Google Play 商店和 Apple App Store 上各自的下載連接供使用,接下來將使用 iOS 裝置設定做為示範。下載 App 開啟後,選定華碩無線路由器並掃描 QR-Code 準備設定。

  • 待 App 設定跑完以後,將詢問是否要設定 PPPoE 帳戶或手動設定,這邊我們為方便測試手動選擇 DHCP 模式。
  • 緊接著設定 Wi-Fi 7 網路和 IoT 網路名稱,此處的 Wi-Fi 7 網路設定完成後不會開啟 MLO 模式 (需後續手動開啟調整),但會自動啟用 Smart Connect 模式,根據連線產品自動選用最佳頻道。接著設定本地端登入帳戶名稱和密碼,並等待路由器做最後設定即可,過程中也會詢問是否要更新韌體,初次設定時建議直接更新。
  • 等到網路最佳化完成後,就會通知網路運作良好,並且詢問是否要與帳戶綁定,可視使用需求而定,綁定的話可將設定轉移至其他手機。

App 首頁提供即時流量、無線網路名稱、CPU & RAM 使用率和已連線裝置等畫面可切換,最上方則是路由器 IP 和網路名稱。

  • 最上方裝置資訊點擊可查看當前連接埠狀態,右側則是可以自由選擇要優先處理的應用程式。另外若有建立 AiMesh 網路的話也可在下方中央選項中查看。
  • 裝置資訊旁邊的儀表板按鈕為手機遊戲模式啟用開關,開啟後可確保手機獲得最低延遲特性,確保遊戲體驗。
  • 其他底部頁籤功能部份,「裝置」內能查看目前所有連線裝置名稱、IP 以及 AiMesh 布局;「提示」內則是 App 針對目前網路和設定提供相關建議,使用者依需求斟酌使用;「家庭」則是可以自由建立設定檔來管理網路活動,也就是家長監控功能。
  • 「設定」頁籤中有著更多細部設定,比如「網路設定精靈」就是重新設定無線網路、「AiMesh」處可開始建立 Mesh 網路。
    • 「訪客網路」提供包含一次性存取網路、兒童網路、IoT 網路和 VPN 網路等選項,此處也可選擇是否建立 MLO 多重連接模式網路;而「AiProtection 智慧安全防護」裡能查看免訂閱的防護功能作用。
    • 「診斷」選項中有網路硬體診斷建議、網路流量統計。
    • 「家長電腦控制程式」內具備即時或排程讓所有裝置斷網的功能,前文所提的「家庭」選單中可額外針對不同設定檔細部調整排程;「遊戲」設定中則是提供包含「Open NAT」的設定和手機遊戲模式開關。
    • 「頻寬管理 (QoS)」設定中可針對不同用途封包調整優先順序,系統會自動最佳化傳輸效能,另外也能測試外部網路的連線速度,小編目前網路是中華電信 500M/500M,測速顯示速度有達到水準。
    • 「USB」讓使用者方便在此設定外接裝置開啟 FTP 連線或網路芳鄰功能。
    • 想快速分享無線網路密碼或名稱的話,可藉由「無線網路分享」提供 QR-Code 給其他人連線;「無線網路設定」裡則是有更細部的進階設定。
      • 此處可以調整是否開啟 MLO 模式,預設已將 Smart Connect 功能開啟,5GHz 網路部分也自動開啟 160MHz 頻寬。其他功能還包括 Wi-Fi 黑名單和無線節能模式。
    • 「區域網路 (LAN)」設定裡提供 IP 綁定功能,使用者可此處直接幫連線裝置固定 IP。
    • 「外部網路 (WAN)」內容提供存取類型調整、通訊埠轉發、DNS 設定、雙 WAN、4G / 5G 自動共享行動網路和 ASUS DDNS 功能;「VPN」選項裡則是能調整伺服器設定,包含 PPTP、OpenVPN、IPSec VPN、WireGuard VPN 等選項,另外還可建立 VPN Fusion 設定檔。
    • 「Instant Guard」內有在公用 IP 下透過通訊埠轉送設定 VPN 功能;「路由器資訊」裡包含基本路由器設定跟系統監控。
      • 韌體更新和系統設定同樣位於此處,使用者依情況自行調整;另外還支援 Alexa 語音助理,App 通知與系統通知部分可在「訊息設定」中啟用。
    • 「網路工具」中有區域網路喚醒 WOL 功能,以及把帳號跟機器綁定。

效能測試

以下我們簡單進行網路測速,一開始先將無線網路選項中的 Smart Connect 功能關閉,並確保對 2.4GHz 和 5GHz 設定各自獨立的網路 SSID,再用配備 Wi-Fi 7 網路卡的筆電進行測試。由於外部網路測速部分端看各使用者建構的網速不同,因此測試部分主要針對內網傳輸,由數據機拉網路線到 Lan1 (此時當 Wan 使用),再從 Wan (代替 Lan1) 連接到具備 2.5GbE LAN 的 PC 作為伺服器,搭配 OpenSpeedTest 做測試。

首先在 MediaTek Wi-Fi 7 MT7925 晶片下,連線 2.4GHz 頻道時,偵測到總連接速度為 344Mbps,而 5GHz 時則為 2882 Mbps。測試筆電位置距離路由器約 1 公尺,系統為 Windows 11 24H2。

於 2.4GHz 連線下進行內網傳輸測試,測得下載和上傳速率分別是 183.7 MB/s 和 132.7 MB/s。

而 5GHz 連線則達到 984.3 MB/s 和 964.9 MB/s,雖說實際連線體驗會因不同環境和網速有所差異,但以 5GHz 無線網路來說約 1Gbps 的上傳下載速度來說,算不錯的成績。

總結

整體來說,ASUS TUF Gaming BE3600 在獨特硬派外型下,其實針對散熱做了不少強化,稜線分明的外觀相當符合該系列產品一貫設計。硬體規格方面,雖然僅有雙頻頻寬配置,但最高可達 3600 Mbps 的總理論傳輸速度,加上彈性的 2.5Gbps 網路連接埠,以本身的產品定位和使用情境來說,小編認為已足夠應付大多數使用情境。

華碩 App 提供豐富的控制選項,無論是對網路沒那麼熟悉、或了解各種網路設定的進階使用者,App 基本都能滿足需求。目前 TUF Gaming BE3600 通路售價約為 NT$ 4,599,推薦給追求多功能和高速無線網路環境,同時又有預算考量的玩家。

ASUS TUF Gaming BE3600

延伸閱讀

ROG Rapture GT6 WiFi 6 Mesh 三頻無線路由器開箱,最高涵蓋 165 坪大空間!

Tags: 路由器ASUS無線網路評測開箱
Previous Post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566.03 WHQL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Next Post

X870E AORUS MASTER 主機板深度拆解評測

JC

JC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關心3C科技天下事,平時喜歡評測和開箱,也是個愛打電動的宅宅

Next Post
X870E AORUS MASTER 主機板深度拆解評測

X870E AORUS MASTER 主機板深度拆解評測

關於 INTEL Z890 主機板的事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關於 INTEL Z890 主機板的事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Intel Core Ultra 9 285K、Ultra 5 245K 處理器評測開箱

Intel Core Ultra 9 285K、Ultra 5 245K 處理器評測開箱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7) 新聞稿 (1548)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8) 軟體 (516)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