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被傳出會在 2023 下半年推出 RAPTOR LAKE REFRESH,CPU 很大可能相容於現行的 LGA1700 主機板。這次 UH 為大家帶來微星在 INTEL 平台上的頂級主機板主機開箱,那就是 MEG Z790 ACE。這片 INTEL 主機板充滿了之前 MEG X670E ACE 的味道,因為 MEG Z790 ACE 就是沿用了他的設計語言,想要享受 INTEL 的穩定性和新世代 MEG ACE 的外觀?看下去就對了。
INTEL Z790 晶片組
新晶片組 Z790 只是 Z690 的完全版,不論是 PCI-e 通道總數量還是 USB 總數量都不變,但是 INTEL 將部份通道升級,同時將部份通道降級以維持總數量不變。
Z690 | Z790 | X670E | |
---|---|---|---|
晶片組至 CPU | PCIe 4.0 X8 | PCIe 4.0 X8 | PCIe 4.0 X4 |
PCIe 通道總數量 | 28 | 28 | 20 |
PCIe 3.0 通道 | 16 | 8 | 8 |
PCIe 4.0 通道 | 12 | 20 | 12 |
SATA 數量 | 8 | 8 | 8 |
USB 10Gbps 總數量 | 10 | 10 | 12 |
USB 20Gbps 總數量* | 4 | 5 | 2 |
包裝與配件介紹
MEG Z790 ACE 與 MEG X670E ACE 包裝採用相同設計元素,都以黑色作為主色營造質感,正面有大大的主機板的照片,背景搭配 MEG 系列三角形與圖騰的要素,底部位置再印上名稱。
相對於 AMD 晶片組橘色與紅色的主題色,INTEL 平台主色當然就是白色與藍色,晶片組與 THUNDERBOLT 4 標誌印在盒子的右上方,INTEL 平台的 MEG ACE 繼續支援 INTEL THUNDERBOLT 4,這也是這兩塊主機板中最明顯的差異。
外盒背面的介紹極為豐富,包含供電用料、供電散熱、DDR5、高速傳輸、M.2 擴充都是主要的特色。其中,恐怖的 24 + 1 + 2 供電設計成功使 MEG Z790 ACE 在同級競品中脫穎而出。
規格介紹中可看到支援 PCI-E 5.0 M.2 設計,而且還用上支援 DISPLAY PORT 輸出的 TYPE-C 設計,像極了 MEG X670E ACE。在 Z790 的首發階段,重視用戶體驗的微星只定出 7600 MHz + 的 DDR5 規格,在這大半年經過微星工程師不斷努力改進 BIOS 支援,現在微星官網已將 DDR5 支援從 7600 MHz 提升至 7800 MHz。另外一提我們也成功挑戰了 DDR5-8000 的成績。
有興趣的使用者可以掃瞄在右下方的 QR CODE 獲得最新的資訊 (GAMER MANUAL)。
配件中最顯眼的自然是 THUNDERBOLT 4 的 DP IN 轉接線材。
小配件有快速安裝指南、歐盟安規聲明、信仰貼紙、Wi-Fi 6E 延長式天線、M.2 (背板) 螺絲、驅動程式和工具軟體 USB 隨身碟。
線材則包含溫度感測線材、JARGB 延長線、JRGB 1 對 2 延長線、SATA 連接線、系統面板連接線和剛剛提到的 MINI DP IN 轉接線。
主機板外觀介紹
MEG Z790 ACE 主機板不發亮時,從外觀看其實與 MEG X670E ACE 相當類似,最能辨識的差異應該只有 CPU 插座,與有 ACE 磁吸式免螺絲拆卸設計的散熱片位置了;點亮後最明顯的差異則是 INTEL 晶片組上散熱器圖騰發光面積較大,AMD 平台僅有三角形標誌處會發光。
就算主機板 PCB 是 E-ATX 尺寸,微星也使用了足夠多的金屬散熱片和塑膠裝甲覆蓋整塊 PCB,讓主機板看起來更平衡。暗黑風格與 M.2 散熱片上的髮絲紋使 MEG Z790 ACE 變得更有質感,與供電散熱片上發會光的龍騰圖案及金色的 MEG 字樣及線條形成鮮明對比。
外觀與競品 Z790 最大不同之處便是 CPU EPS 8-PIN 輸入的位置,從傳統的左上角移至 DDR5 插槽的上方。大面積金屬背板,增強 PCB 的堅固度,同時為 CPU 供電區域散熱。
微星應該是唯一在 PCB 金屬背板裡加入軟墊保護 DDR5 插槽的廠商。
供電散熱
雖然用料已經提供 24 + 1 + 2 105A 供電設計,但是微星沒有因此而自滿,利用鰭片散熱器替本來已經嚴重超規格的供電用料散熱。整體結構是直觸式熱導管透過 7W/MK 高規格導熱貼直觸供電模組,然後直接傳導至鰭片之中。
使用鰭片散熱器對於廠商來說成本遠比一般鋁擠散熱設計高,而且外觀上也較顯樸實且厚重,微星便運用了塑膠搭配金屬板裝飾鰭片散熱片的頂部。左邊的鰭片散熱器頂部則是有一塊塑膠板,上方的微星龍會發光。
I/O 背後輸出
- 1 個智能按鍵
- 1 個 BIOS 更新按鍵
- 1 個 CLEAR CMOS 按鍵
- 1 組 USB 3.2 Gen 2X1 Type-C 10 Gbps,內建 DISPLAYPORT ALT MODE 影像輸出 (IGPU 2160P 60Hz)
- 7 組 USB 3.2 Gen 2X1 TYPE-A 10 Gbps
- 1 對 INTEL THUNDERBOLT 4 TYPE-C 40 Gbps
- 1 對 INTEL THUNDERBOLT 4 MINI DP IN
- 2 組有線網路連接埠 (2.5G)
- 1 組 Wi-Fi 6E 無線網路天線連接埠
- 5 組鍍金音源孔
- Optical S/PDIF 輸出音源孔
LGA 1700
INTEL LGA 1700 CPU 插座支援自家第 12 代和第 13 代 CPU,提供 DDR5 和 DDR4 支援以及多達 28 組 PCI-E 通道 (PCI-E 5.0 X16 + PCI-E 4.0 X4 + DMI 4.0 PCI-E 4.0 X8)。下半年上市的 RAPTOR LAKE REFRESH 很可能相容於 Z790 主機板。
DDR5
DDR5 SMD 貼片式插槽支援高達 192 GB 容量 (4*48GB),1DPC 7800 MHz +。插槽背板有軟墊保護,增強整體結構保護較為脆弱的 SMD 插槽,且因應 CPU EPS 8-PIN 移至 DDR5 插槽上方,改用下方單邊卡扣插槽。
小工具
- PCB 右上方有一些 LED,包括 EPS 8-PIN 的 LED、EZ DEBUG LED (四色)、DEBUG CODE LED (雙位),用於查找問題。
- DEBUG CODE LED 下方有 4 個電壓測量點,包含 VCC (核心 VCC SENSE)、GND、VCCIN AUX、CPU_VDD2 (IMC)。
- LED_SW1 實體切換鍵用於快速開關主機板上所有 LED。
- BIOS_SW1 實體切換鍵用於切換 BIOS 晶片 (MEG Z790 ACE 支援雙 BIOS 設計)。
- BIOS_SW1 上方有 1 顆 LED 作 BIOS 識別。
- PCB 右下角有 2 個實體插鈕,分別是 RESET 重啟和 POWER 開關。
- 8 層伺服器等級 PCB (加入 2OZ 厚度銅)。
MEG Z790 ACE 提供了多款特別的接頭,有助使用者在不同場景時使用。
另外,主機板上的 PWM 4-PIN 大致分為兩種,CPU 和 PUMP 支援 3A 輸出和自動偵測裝置種類功能,其餘所有 SYSTEM FAN 只支援 2A 輸出和使用預設 DC 電壓控速模式 (也支援 PWM 模式但須自行在 BIOS 內切換)。
- JDASH1 13-PIN 用於 MSI TUNING CONTROLLER 的連接。
- JOC_FS1 2-PIN 用於 SAFE BOOT 安全模式啟動和 CPU。
- PCI-E X16 降速 (3.0),方便使用者在超頻失敗時使用以保存 BIOS 設定,以及針對 PCI-E 延長線使用者提供更好的 PCI-E 裝置相容性。
- JLN1 和 JLN2 (2-PIN) 用於低溫啟動 (LN2 模式)。
- JSLOW1 (2-PIN) 用於低速啟動 (LN2 模式)。
- JOC_RT1 (2-PIN) 用於不停嘗試超頻設定直至成功啟動為止。
- T_SEN1 和 T_SEN 2 (2PIN) 用於連接配件中包含的溫度感測線材,讓使用者自行決定機殼內部哪一處需要額外的溫度監控。
- 1 個 W_FLOW1 (3-PIN),配合 T_SEN 設計有利自組水使用者監控自組水運作情況。
由此可見 MEG Z790 ACE 在一般超頻和極限超頻上做好充足準備,也為垂直安裝顯示卡的愛好者提供降速設計確保順利開機,是一塊全方位的頂級主機板。
雙前置 20 Gbps TYPE-C
除了在 I/O 後方提供電雷 4 設計外,在前置 USB 上也提供了 2 個由 Z790 晶片組原生提供的 20 Gbps TYPE-C,其中一個 (JUSB6) 更支援 60W PD 快充設計 (須接上一旁的 PCI-E 6-PIN)。另外,相信由於 Z790 晶片組的 USB 2.0 數量限制問題 (已用盡),該 JUSB6 (20 Gbps TYPE-C) 不支援 USB 2.0 裝置。
比較可惜的一點是在於高階機殼也甚少提供雙 TYPE-C 連接,更別說支援 USB 3.2 GEN2X2 即 20 Gbps,除了 MSI MEG PROSPECT 700R。
SATA
- 6 個 SATA 6 Gbps 連接埠當中有 4 個是 Z790 晶片組原生提供,其餘 2 個由第三方晶片提供。
- SATA 7 在 M2_5 被安裝 SATA M.2 時會被禁用。
- 除了 TYPE-C,微星也提供了雙前置 USB 3.2 GEN 1X1 5Gbps 19-PIN,期待微星推出支援 6 個高速 USB 的機殼。
- 在組裝時使用者須留意由於 PCB 是 E-ATX 尺寸,使用橫向的 USB 19-PIN 勢將再佔用更多空間。
PCI Express
MEG Z790 ACE 提供 3 根 PCI-E X16 插槽,規格如下:
- PCI_E1 (第 1 根) 最大支援 PCI-E 5.0 X16 或 X8,通道由 CPU 提供 (非獨佔),SMD 貼片式金屬強化插槽背後有 2 點 DIP 穿孔式銲接,卡扣是 XL-CLIP 特大設計。
- PCI_E2 (第 2 根) 最大支援 PCI-E 5.0 X8,通道由 CPU 提供 (非獨佔),SMD 貼片式金屬強化插槽背後有 2 點 DIP 穿孔式銲接,卡扣是一般設計。
- PCI_E3 (第 3 根) 最大支援 PCI-E 4.0 X4,通道由 Z790 晶片組提供,DIP 穿孔式金屬強化插槽,卡扣是一般設計。
由於 CPU PCI-E 5.0 X16 同時被分配至 PCI_E1 和 PCI_E2 以及 M2_4,它們的 PCI-E 可用通道數量受其餘 2 根插槽影響。
M.2
第一根 M.2 插槽使用磁吸式免螺絲拆卸設計,從左邊按壓該彈片則可輕易拆卸散熱片。該散熱片也使用了無線材連接設計,為散熱片表面的 ACE 字樣提供燈效控制和供電。
MEG Z790 ACE 提供 5 根 PCI-E X4 M.2 插槽,規格如下:
- M2_1 (第 1 根) 支援 PCI-E 4.0 X4 NVME SSD (22110 / 2280 / 2260),通道由 CPU 提供,獨享正面散熱片 (快拆設計) 和背面散熱片,NVME M.2 SSD 固定方式是 EZ-CLIP 免螺絲設計。
- M2_2 (第 2 根) 支援 PCI-E 4.0 X4 NVME SSD (2280 / 2260),通道由 Z790 晶片組提供,共享一片正面散熱片和獨立背面散熱片,NVME M.2 SSD 固定方式是 EZ-CLIP 免螺絲設計。
- M2_3 (第 3 根) 支援 PCI-E 4.0 X4 NVME SSD 和 SATA SSD (2280 / 2260),通道由 Z790 晶片組提供,共享一片正面散熱片和獨立背面散熱片,NVME M.2 SSD 固定方式是 EZ-CLIP 免螺絲設計。
- M2_4 (第 4 根) 支援 PCI-E 5.0 X4 NVME SSD (2280),通道由 CPU 提供 (非獨享),共享一片正面散熱片和背面散熱片,NVME M.2 SSD 固定方式是 EZ-CLIP 免螺絲設計。
- M2_5 (第 5 根) 支援 PCI-E 4.0 X4 NVME SSD 和 SATA SSD (22110 / 2280 / 2260),通道由 Z790 晶片組提供,共享一片正面散熱片和獨立背面散熱片,NVME M.2 SSD 固定方式是 EZ-CLIP 免螺絲設計。
由於 CPU PCI-E 5.0 X16 同時被分配至 PCI_E1 和 PCI_E2 以及 M2_4,它們的 PCI-E 可用通道數量受其餘 2 根插槽影響。
SATA 7 與 M2_5 的 SATA M.2 共享同一控制器,相互衝突。
主機板拆解介紹
內部構造
- CPU 供電散熱鰭片規模非常大,黑色鰭片配合主題色設計。
- 供電散熱器上方的 I/O 塑膠上蓋除了蓋住樸實的鰭片外,亦有一塊電路板能秀出 MSI 龍騰燈效。該 I/O 上蓋的垂直固定部份改用金屬設計,凸顯微星有意使用全金屬設計,成本不菲。
- I/O 檔板背面有軟墊緩衝。
- CPU 供電散熱器用上 2 根熱導管,直接將供電模組的散熱快速傳遞至鰭片之中。微星的做法比競品更合理,因為微星的熱導管直接穿入鰭片。
- 巨大的晶片組散熱片是另一賣點,散熱片上亦有電路板設計控制燈效。
- 第 1 根 M.2 散熱片使用無線材設計為表面的 ACE 字樣供電和控制燈效。
- 位於 DDR5 插槽右邊的金屬片和位於 PCB 右下方的金屬片,同樣用作裝飾 PCB 之用,本身沒有任何實際功能。其實金屬設計成本更高,可感受到微星想提升外觀質感的用心。
- CMOS 電池不是常見的板載設計,而是掛在 I/O 上並利用引線連接至 PCB。
- 大面積金屬背板覆蓋主機板背面,凹陷設計可降低導熱貼厚度,增強供電被動散熱。
- 2 塊黑色軟墊保護 DDR5 插槽較為脆弱的針腳。
PCB
將所有散熱片和擋板拆卸後,便露出 MEG Z790 ACE 的廬山真面目。雖然用到達 277 MM 的 E-ATX PCB,不過 PCB 空間佈局仍然相當緊湊,滿佈不同的晶片用料。
24 + 1 + 2 供電設計
- 24 + 1 + 2,雙 EPS 8-PIN 輸入 (旁邊有 1 顆輸入電感),日系固態電容 (270uF 16V) 作輸入電容;日系固態電容 (560uF 6.3V) 作輸出電容。
- VCCGT 使用 1 顆 RENESAS RAA220075 75A SPS 一體式供電模組。
- VCORE 使用 24 顆 RENESAS RAA22010540 105A SPS 一體式供電模組。
- MPS SEMICONDUCTOR M2940A 2 相 PWM 控制器以 2+0 模式控制 VCCAUX_IN 共 2 顆 MPS MP87670 80A SPS 一體式供電模組。
- RENESAS RAA229131 20 相 PWM 控制器,以 12 + 1 模式控制 24 顆 RAA22010540 (VCORE) 和 1 顆 RAA220075 (VCCGT)。
- RICHTEK RT8125E (8Y=) PWM 控制器直連 1 上 1 下 (ON-SEMI 4C029 和 ON-SEMI 4C024),為 Z790 晶片組供電。
USB 與影像輸出
- REALTEK RTS5450 是 1 顆 USB TYPE-C 控制器,負責 CC 邏輯處理等等,也支援 PD 快充控制以及提供 DP ALT MODE (切換至 IGPU 影像輸出)。
- DIODES PI3EQX1004E 是 1 顆雙 10Gbps USB 的 REDRIVER 中繼器,負責增強訊號。
- GENESYS GL3590 是 1 顆 10Gbps USB HUB,支援以 1 個上行 USB 10Gbps 擴展最多 4 個下行 USB 10Gbps。
- DIODES PI3EQX1004E 是 1 顆雙 10Gbps USB 的 REDRIVER 中繼器,負責增強訊號。
- DIODES PI3EQX1002E 是 1 顆單 10Gbps USB 的 REDRIVER 中繼器,負責增強訊號。
- INTEL JHL8540 THUNDERBOLT 4 40Gbps 控制器,提供 2 個 THUNDERBOLT 4 TYPE-C 40Gbps。
- TEXAS INSTRUMENTS TPD6S300A 是 1 顆 USB TYPE-C 保護晶片。
未見有 TB4 相關的獨立 PD 快充晶片。
- GENESYS GL850G USB 2.0 HUB 晶片,以 1 個上行 USB 2.0 擴展最多 4 個下行 USB 2.0。
- GENESYS GL3523 是 1 顆 5Gbps USB HUB,支援以 1 個上行 USB 5Gbps 擴展最多 4 個下行 USB 5Gbps。
- DIODES PI3EQX2004 是 1 顆單 20Gbps USB 的 REDRIVER 中繼器,負責增強訊號。
- ITE IT8856FN 是 1 顆 USB TYPE-C PD3.0 控制器,負責 JUSB6 60W PD。
- GENESYS GL9905V 是 1 顆單 20Gbps USB 的 REDRIVER 中繼器,負責增強訊號。
- ITE IT8851FN 是 1 顆 USB TYPE-C PD3.0 控制器,負責 JUSB5。
網路
- 2 顆 INTEL I226-V 2.5Gbps 有線網路控制器 (SRKTU),共提供 2 個 2.5Gbps RJ45 連接埠。
- INTEL AX211 CNVIO2 Wi-Fi 6E 無線網路模組 (支援 BT 5.3),提供 3 個頻段 (2.4G / 5G / 6G),最大支援 2.4Gbps 速度 (160 MHz)。
音效
- 完整的音效線路獨立區域分割線,有效隔離不受其他區域干擾。
- 多顆 MOSFET 作用 DE-POP 保護機制,減低爆音機會。
- 多顆日系 NIPPON 音效電容,提供純淨音色。
- REALTEK ALC 4082 CODEC 音效編碼解碼晶片是微星 AUDIO BOOST 5 HD 的靈魂晶片。
- ESS ES9280AQ DAC,輔助 ALC 4082 CODEC 提供最完美逼真的聲音。
PCI-e 通道晶片
- 2 顆 LERAIN JYS13008 PCI-E 5.0 X2 通道切換晶片,提供 M2_4 PCI-E 5.0 X4 支援。
- RENESAS RC26008 PCI-E 5.0 BCLK 外置時脈產生器,提供外置控制 BCLK 功能。
- 4 顆 LERAIN JYS13008 PCI-E 5.0 X2 通道切換晶片,提供 PCI_E2 PCI-E 5.0 X8 支援。
- ASMEDIA ASM1468 PCI-E 3.0 X2 中繼器晶片,輔助 INTEL JHL8540 晶片。
- ASMEIDA ASM2480B PCI-E 4.0 X2 通道切換晶片,為 M2_5 提供 SATA SSD 支援 (禁用 SATA_7)。
Z790
INTEL Z790 晶片組 (SRM8P),支援 8 組 PCI-E 3.0 通道和 20 組 PCI-E 4.0 通道,另提供 10 組 USB 10Gbps 通道。MEG Z790 ACE 沒有浪費任何 HSIO 通道:
- 3 組 M.2 和 THUNDERBOLT 4 和 PCI-E 插槽佔據 20 組 PCI-E 通道。
- 4 個 SATA (原生) 和 ASM1061 和 2 顆 I226-V 及 WIFI 插槽佔據 8 組 PCI-E 通道。
- 2 個前置 20Gbps USB (原生) 佔據 4 個 USB 3 通道;2 個前置 5Gbps 19-PIN (GL3523) 佔據 1 個 USB 3 通道;4 個 10Gbps TYPE-A (原生) 佔據 4 個 USB 3 通道;4 個 USB 10Gbps TYPE-A (GL3590) 佔用 1 個 USB 3 通道。
微處理器
- NUVOTON NCT7802Y 是硬體監控晶片,輔助 SUPER I/O 晶片監控電壓和溫度和風扇管理。
- NUVOTON NUC126NE4AE 處理 RGB 輸出。
- NUVOTON NCT6687D-M 是 SUPER I/O 監控晶片,主要負責管理電壓和溫度和風扇。
- 504AN 晶片,FINTEK F75504A,處理 FLASH BIOS (免 CPU 免開機)。
其他晶片
- 2 顆 MXIC MX25L25673G BIOS 晶片。
- ASMEDIA ASM1061 SATA 晶片,以 PCI-E 2.0 X1 提供 2 個 SATA 6Gbps 連接埠。
性能測試
測試平台室溫控制在 26 度,無輔助風扇直吹測試平台,測試中關閉 Windows 內建防毒、關閉休眠設定,無更動電源計畫。
- Windows 11 Professional 22H2
- 開啟 XMP DDR5-8000
- 散熱器 PL1 水冷散熱器設定
關於在 BIOS CPU Cooler Tuning 設定,設定水冷散熱器 ” Water Cooler (PL1:4096W),意味沒有限制功耗的意思。
種類 | 型號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9-13900K |
主機板 | MSI MEG Z790 ACE | 7D86v13 |
記憶體 | Geil POLARIS RGB DDR5-8000 16GB x 2 |
顯示卡 | N/A |
儲存 | XPG GAMMIX S70 PRO 2TB |
機殼 | STREACOM BC1 |
電源 | Seasonic Vertex GX-850 ATX 3.0 |
散熱器 | MSI MEG CORELIQUID S280 |
顯示器 | GIGABYTE M32UC |
- BIOS 設定套用 DDR5-XMP 8000,其他選項都沒有更動。
- AIDA 64 的處理器和記憶體快取相關資料,處理器 i9-13900K 核心組成是 8 P-Core,16 E-Core,24C / 32T,記憶體頻率是 8000 MHz,讀取 119.15 GB/s、寫入 100106 MB/s、複製 103.55 GB/s,延遲是 61.8 ns。
- CPU-Z 單核心分數為 895.2、多核心分數為 17013.9。
- Cinebench R23 是一個使用 CPU 做渲染的測試軟體,有單核心和多核心的測試,分數愈高越強。CINEBENCH R23 跑分成績為,單核心 2236,多核心 40083。
結論
微星 MEG Z790 ACE 是一款全方位的高階主機板,輕鬆滿足遊戲玩家的需求和的創作者對擴充高速傳輸的需求。冠絕同級競品的 24 + 1 + 2 供電設計以及其內含雙熱導管的散熱鰭片設計,加上不少實用的超頻接頭,對超頻玩家極其友善。
PCI-E 擴充方面提供 3 組組態,包括 PCI-E 5.0 X16、雙 PCI-E 5.0 X8、以及 PCI-E 5.0 X4 M.2,完美支援 PCI-E 5.0 裝置。玩家等待許久的 PCI-E 5.0 M.2 終於上市,提供的 PCI-E 5.0 X4 M.2 插槽讓先行者一嘗極速傳輸體驗。
USB 除了提供 2 個前置 20Gbps TYPE-C (其中一個更支援 60W PD 快充),更有 THUNDERBOLT 4 設計和 7 個 10Gbps TYPE-A,過份豐富和強大的 USB 連接甚至容易引起選擇困難。現在 M.2 SSD 價格不斷下探,支援多達 5 組 M.2 插槽,還有 6 個 SATA 6Gbps 連接埠,有助資料整理愛好者好好分配儲存裝置。其中 M2_5 支援 SATA SSD 的做法是利用額外的 ASM2480B 達成,反映出微星盡可能滿足不同儲存裝置。
實用的按鍵 (SMART BUTTON) 和多個實用的接頭 (JOC_FS1) 照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更大的 PCI-E 相容性。影像輸出設計除了 THUNDERBOLT 4 外接 DP IN,也提供 USB TYPE-C (DP ALT MODE) 輸出,證明 MEG Z790 ACE 不甘平凡。
假設微星提供 USB TYPE-C 轉 DP / HDMI 的轉接線,和提供微星超頻神器 MSI TUNING CONTROLLER,MEG Z790 ACE 想必會來到競品望塵莫及的境界。期待微星繼續改進 BIOS 使 MEG Z790 ACE DDR5 超頻變得更強更穩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