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 今年度與 Fnatic 戰隊合作開發推出的一系列 INZONE 電競產品,這次開箱輪到 INZONE H9 II 無線降噪電競耳機、與 INZONE E9 入耳式電競耳機!我們在之前的報導中曾提到,Sony 這波推出的產品線包含 9/17 在台上市的入耳式耳機、鍵盤、滑鼠、滑鼠墊,至於更久之前推出的 INZONE H9 順勢更新推出第 2 代,也在 10/21 推出升級版的 INZONE H9 II,相信不少熱愛 Sony 產品的粉絲已經感到躍躍欲試了吧!還在觀望猶豫的你,不如一起來看看這兩組電競耳機的更多細節吧~
Sony INZONE 系列耳機
H9 II 應該算是 Sony INZONE 系列第二次推出頭戴式的電競耳機,過去我們在使用 INZONE H9 時,印象和感受都還不錯,所以對於新升級版本有相當大的期待。我們這次動手試用的兩組耳機都是白色版本,但要說成黑白配色版本好像也沒問題,兩款產品線同時都有推出純黑色的版本,玩家都能依自己喜好配色來選擇。
INZONE H9 II 頭戴式電競耳機
我們先從頭戴式的 INZONE H9 II 包裝看起,整體包裝以藍到紫漸變色作為主要形象色,下方區塊由正面到側面,以白底與紫色背景呈現產品名稱,識別度很好。INZONE H9 II 可支援 PC、PS5、與手機,背面特色說明直接給你一個產品圖,搭配文字介紹"可調整頭帶、可拆卸麥克風桿、靜音快速紐"等細節,也有 INZONE Hub、Smartphone App 的軟體簡介。
包裝盒頂部標示著 Made for iPhone,耳機類型產品常見的認證,另外也對應 Android 手機。
打開外盒後,步驟 1 是一組 QR Code,這是耳機的說明指南,讓你輕鬆照著步驟開始使用 INZONE H9 II,步驟 2 是提醒使用不同設備要切換開關,步驟 3 是連接麥克風與調整位置的圖片說明,步驟 4 是電源開關圖示。一旁則是指引你 INZONE Hub 的下載位置,以及導引掃描安裝手機版本的 APP Sony | Sound Connect。
包裝另一側可以先看到放置著耳機本體、可拆卸式麥克風桿、收納袋,取出全配件還會看到 mini jack 3.5mm 耳麥線 (三環)、USB-A to USB-C 連接線、USB-C 接收器、紙本文件、與兩張不同顏色的 INZONE 信仰貼紙。
配件我們最感興趣的就是那個可攜帶的收納軟袋!小小的 INZONE 布標、隱藏拉鍊、內層跳紫色拉鍊等設計都讓其質感度提升。線材方面不只有妥善捆好,耳機線還做了圖示,讓使用者能辨別插上耳機線材的方向。可拆卸式麥克風收音區塊比起市面常見的電競耳機更大!
頭戴設計與以往常見的競品都不同,雖然內側不是軟軟的頭帶,但以極簡化的風格來看,頭頂好像也不需要使用這個材質。頭帶使用編織材質包覆調整用的調整帶,調整頭部可戴空間的方式,是透過按下左右側的滑動旋紐,再延伸或縮短頭頂位置的長度,從內側可以看到有一格一格的固定處。
整體重量含麥克風僅有 273g,拆掉後甚至只有 260g,比起前一代輕巧約 17%,驅動單體採用 SONY 受到玩家好評的 WH-1000XM6 驅動單體,呈現全頻段清晰音質。組隊中最需要跟隊友保持好默契,心型指向式麥克風結合 AI 降噪功能,即使一旁有風扇在吹,甚至周遭環境比較吵雜,雙噪訊感測技術登能消除,讓使用者在使用中保持專注,談話聲音也清晰。
左邊耳罩下方依序設有吊桿麥克風插孔、3.5 mm jack 插孔 (三環)、充電指示燈、USB-C 連接埠、NC / AMB (噪音消除 / 環境音效模式) 切換按鈕、音量調整滾輪,上方還有一顆能快速切換耳機靜音的按鈕。
右邊耳罩設有電源紐、電源指示燈 (白光)、藍牙按鈕、藍牙指示燈 (藍色)、GAME / CHAT 遊戲與聊天平衡按鈕。
關於耳罩,由於 SONY 說明指南 (放連結) 中有提及,除非必要請勿移除,我們就不取下給大家看了,若有需要拆裝的朋友,可以至官方連結中查詢相關注意事項。
其他說明
關於電源指示燈,長按電源案紐 2 秒以上,可以開關機,但我個人是覺得有點難辨識狀態啦!耳機上不同燈號代表不同意思,USB-C 接收器基本上有很多燈號都是與其對應的,下面列出官方提供資訊,方便大家日後查找使用
- 白燈閃爍兩次:耳機開啟
- 白燈亮起約 2 秒鐘:耳機關閉
- 白燈閃爍 4 次:初始化程序完成。
- 白燈以 1 秒鐘的間隔,重複閃約 30 秒:尚未建立無線 2.4 GHz 連線
- 白光快速閃爍約 5 秒鐘:無線 2.4 GHz 連線程序完成
- 白燈以 5 秒鐘的間隔,重複閃約 30 秒鐘:建立無線 2.4 GHz 連線時
- 重複閃爍兩次白燈,最長持續 5 分鐘:無線 2.4 GHz 連線啟動時
- 重複緩慢閃爍白光:軟體更新進行中
- 以 5 秒鐘間隔,重複閃爍約 30 秒的白燈:當耳機線連接時開啟耳機
藍牙指示燈的情況也有點類似,一樣列在下方給大家參考:
- 藍燈閃爍 2 次:開啟藍牙模式
- 藍燈亮起約 2 秒鐘:關閉藍牙模式
- 重複閃爍兩次藍燈,最長持續 5 分鐘:開始配對藍牙連線
- 藍燈以1 秒鐘間隔重複閃爍,持續約 30 秒:藍牙連線未建立
- 藍燈重複快速閃爍 5 秒鐘:藍牙連線程序完成
- 藍燈以 5 秒鐘間隔,重複閃爍約 30 秒鐘:建立藍牙連線時
- 重複快速閃爍藍燈:來電時
關於充電的提示:
- 以 1.5 秒的間隔,閃爍 10 次橘燈:耳機剩餘電力偏低
- 亮起橘燈約 1 分鐘,然後熄滅:電池已充滿電
- 橘色燈長亮:耳機充電中 (充滿電且充電完成燈號會熄滅)
- 重複閃爍兩次橘燈:耳機電池溫度異常
- 重複緩慢閃爍橘燈:充電發生錯誤,且耳機未充電時
無線模式使用下,連續使用的時間,依據文件所示,在僅進行遊戲,不使用降噪、聊天、藍牙等功能可長達 40 小時,如果僅加入聊天,最多可使用 30 小時。如果什麼功能都想要用,那就最多可使用 18 小時,臨時有使用需求但耳機電力不足的情況下,充電 5 分鐘後,約可使用 1 小時。
可以在耳機開啟狀態下按下電源按鈕,聽到大概剩餘電量的語音提示,用看的是白燈閃兩次表示有足夠電量,剩餘 20% 或更低電量時,會亮橘燈大概 15 秒,戴上耳機也會聽到語音告訴你"Low Battery",指南中表示完全沒電會引導說"Battery is empty"並自動關閉耳機。
另一個檢查方式是透過 INZONE Hub,可以看到 100%、70%、50%、20% 四種剩餘電量圖示。
官方產品規格
耳機類型:封閉式、動態
驅動單體:30 mm
阻抗 (ohm):440 ohm (1 kHz) (透過耳機線連接至已開啟的裝置)
21 ohm (1 kHz) (透過耳機線連接至未開啟的裝置)
振膜:碳纖維複合材料
感光度 (DB/MW):111dB (1kHz) / mW (透過耳機線連接至已開啟的裝置)
100dB / mW(1kHz) (透過耳機線連接至未開啟的裝置)
音量控制:有
穿戴方式:耳罩式
遊戲專屬的 360 空間音效:是 (註:空間音效必須透過 INZONE Hub PC 軟體開啟)
麥克風方向:心型
麥克風靜音:按鈕電池充電時間:約 3.5 小時
快速充電:充電 5 分鐘可播放 1 小時
電池續航力:最長 30 小時 (關閉降噪功能)
更多產品規格可至產品官網查詢
INZONE E9 入耳式電競耳機
入耳式電競耳機市場上較少見,不習慣的玩家在配戴時,一定要確認是否有正確戴好,而 Sony 是採用無麥克風設計,有對話需求則需另備麥克風設備。如果與 INZONE H9 II 相比,INZONE E9 對我而言,比較像是為了外出攜帶方便而使用的產品,而且由於他能自由改線,使用不同的線材還能呈現出不同的聲音特性,也是個十分迷人的選擇。
一樣先看包裝,相較於 INZONE H9 II,整體雖說也是漸變色系,但主形象色會更偏向於藍色,下方同樣採用 INZONE 同系列設計,來呈現 INZONE LOGO 與 E9 的型號名稱,不過 INZONE E9 只能給 PC 與 PS5 使用。外盒背面可能是因為攜帶盒太有特色了,是連同耳機照片一起呈現,另外也有軟體與配件的說明。

打開外盒,同樣有使用步驟說明,步驟 1 是說明指南 QR Code、步驟 2 是連接 PS5 與 PC 的圖示教學,步驟 3 是教你怎麼戴上入耳式耳機,最後的角落空間是用來指引你 INZONE Hub 的下載位置。往另一側看,會看到一個硬殼攜行包,取出配件會看到各式耳塞、文件、與 INZONE 信仰貼紙。


打開硬殼攜行包後,裡面可以收納 INZONE E9 本體、以及 USB-C 連接器,細看這個連接裝置,可以發現另一端可連接 L 型迷你插頭使用,而且硬殼攜行包內是以磁吸方式固定,SONY 果然巧思滿滿。







INZONE E9 本體左右耳有分別使用紅色與黑色作明顯區隔識別,採用 MMCX 可換線設計,這點給讚!可以自行換線材就代表,喜歡不同聲音特性的玩家,後續還可以依自己喜好替換線材。


不含耳機線重量約為 4.7 g,採用 5mm 動圈單體,全封閉式設計,可以藉由使用隔音耳塞或混合式耳塞,得到不同的沉浸式體驗,虛擬 7.1 聲道環繞音效,搭配 FNATIC 選手聲音調整技術,再透過 USB-C 連接器,INZONE Hub 進行 EQ 調整,讓你在遊戲中更能集中精神挑戰強敵。

官方產品規格
耳機類型:封閉式
驅動單體:5mm 動圈單元
阻抗 (ohm):16 歐姆 (1 kHz)
感光度 (DB/MW):101 dB / mW
電線類型:可拆卸 Y 型耳機線
線長:約 1.8 m
插頭:鍍金 L 型立體聲迷你插頭
INZONE Hub 軟體
連接裝置後可以在左上角看到對應的產品名稱、連接狀態、電量等資訊。聲音設定頁,可以設定等化器、空間音效、降噪、音量、麥克風等細項設定。
裝置設定頁,可快速切換一些基礎設定。例如自動關閉電源可設定 5 分鐘、15 分鐘、30分鐘、1小時、3小時,語音有英語、日語、中文可切換。
至於 INZONE E9 的頁面就比較簡單,一頁搞定,選擇你想要的設定即可。
Sony Sound Connet 軟體
手機版本介面更為簡單直覺,聲音頁籤的等化器,還有多了"軟 / 硬 / 清晰 / 厚重"可選。

結論

在以使用過 Sony INZONE H9,以及有段時間較少使用入耳式耳機,長時間在 PC 環境,並且使用到麥克風的前提下,我們決定優先使用 Sony INZONE H9 II 作為主要體驗的耳機。
在遊戲音樂表現方面,FFXIV 本身就有許多好聽的背景音樂,在巡禮者之道 (妖宮) 爬樓過程中,INZONE H9 II 在中高音表現不凡,低音表現的確比過去的 INZONE H9 少了些。
在開啟降噪功能後,少了環境音干擾,讓我更能專注在遊戲中,溝通上,隊友也能更清楚地聽到我的聲音。遊戲中對於音效等細節的表現不錯,但遇到像是 24 人副本,或像護鎖刃龍這類音效較多的場景,就需要另外調整等化器設定,才不會讓我被過多的細節音效影響。
關於 Sony INZONE E9,便攜這個優點是無庸置疑的,如果你是喜歡使用入耳式耳機的玩家,應該更能感受到其細節表現的優勢。雖說受限於本身體積,能呈現的空間感與 INZONE H9 II 相比當然比較小,長時間使用帶來的疲勞不適感也比較高,但對於喜愛入耳式耳機的玩家來說,能避開漏音問題,降噪效果是優於頭戴式耳機的,就比較看人使用啦。
如果看完以上我們的體驗分享,發現你可能喜歡 INZONE E9,但又不確定入耳式耳機是否適合你,就可以找看看體驗店體驗一番再下決定;如果你跟我們一樣愛上 INZONE H9 II 頭戴式電競耳機,記得加快腳步,11/23 前一定要買起來啊!並且要完成註冊與填寫問卷,在 Sony 審核流程通過後,還能獲得 NT$ 500 的好禮即享券 2.0,別猶豫了,快拿出你的魔法小卡,點擊下方購買連結買下去吧!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