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碩為慶祝 30TH 周年,推出 ROG MATRIX PLATINUM RTX 5090。產品早已於德國 GAMESCOM 2025 展出,現在官網產品頁面也準備好了 (連結),相信即將正式發售。這張卡有很多新的設計,既然大家都買不起,那就一起看一下官方介紹。
ROG MATRIX PLATINUM RTX 5090 要來了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從圖片可見,這又是一款 ASUS ADVANCED BTF 顯示卡,而且跟進最新一代設計提供可拆除式 GC_HPWR 連接,同時保留原有的 16PIN 連接。
MATRIX PLATINUM 在 ADVANCED BTF 2.5 上更為進取,首度正式開放雙連接設計。在搭配 ADVANCED BTF 主機板後,即可解鎖 16PIN + GC_HPWR 雙連接所帶來的 800W 功率模式,官方稱聲性能提升多達 10 % (超頻後),也就是接近 NVIDIA RTX PRO 6000 的性能了,雖然那是 800W VS 600W。
雖然華碩並沒有在安全性上著墨,但顯然 800W 在雙連接的情況下必然有有攤分開來,因為無論是 16PIN 還是 ASUS GC_HPWR,都同樣有 600W 的規格限制。這將會是繼 GALAX HOF XOC 5090D 後,又一張做到雙連接的頂級 RTX 50 非公,更是完整版 RTX 5090。
官方建議使用的電供額定功率由 ROG ASTRAL 的 1000W 提高至 1200W。
散熱設計上華碩轉用另一款均熱板,再沒有使用在 ROG ASTRAL 上那一種專利均熱板,也就是弧形表面來切合每根未被壓扁的熱導管。散熱物料也從相變片改為液態金屬,那個 GIF 好好笑。
與上代 ROG MATRIX PLATINUM 比較,這次華碩在功率更大的情況下,卻選用風冷而非一體式水冷。顯然成本在這個定位沒太大關係,所以華碩跟酷碼到底藏了什麼?至於液金,上代就有在用了,似是 ROG MATRIX PLATINUM 所標配的材料。
關於極限超頻,上一代的 ROG MATRIX PLATINUM 在官網介紹中其實並沒有涉獵。這次 RTX 5090 版本重新引進在 GTX 980 TI MATRIX 上主打的極限超頻功能,令筆者感到非常意外。3OZ COPPER 也不常見,似是針對大電流而設計,應該也有降低 16PIN 壓力的功用。
由 GTX 1000 至這張卡之前,華碩對於 LN2 顯示卡超頻的態度頗為曖昧。ROG STRIX PCB 設計有加入不少超頻設計,解鎖功率的 BIOS 滿天飛 (1000W / 1200W)。所以從這張卡來看,RTX 5090 的解鎖 BIOS 很大可能會被流出了。這當然是好事啊!
對了,之前那個 5090 ROG ASTRAL 的 2001W BIOS,據說是假的。倒不是說用不了,只是 GPUZ 誤讀成 2001W,實際是 1200W,另外好像還有 1600W 的版本。
精彩囉,華碩終於正式官宣那個檢測 GPU 下垂的功能 (連結),不過好像由 ROG MATRIX PLATINUM 獨佔。當然這筆者並不關心,因為我沒有。
出廠頻率方面,OC MODE 的核心頻率 ROG MATRIX PLATINUM 高 ROG ASTRAL 150 MHz,似乎有進一步調校 BIOS 電壓頻率曲線和篩選核心體質。新增的配件方面除了 BTF ADAPTER,還有 ASUS Graphics Card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Playing Cards,筆者終於看到買得起的部份。尺寸也有變化,就是厚一點長一點高一點。
人生沒多少個三十年,恭喜華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