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8A 製程與 Panther Lake 平台是前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留下的技術遺產。這兩項關鍵計畫奠定了 Intel 在製程轉型與晶圓代工事業的根基,也讓現任執行長 Lip-Bu Tan 接手後能延續其願景,邁向全新的晶片製造時代。
Pat Gelsinger 最後藍圖 18A 與 Panther Lake
在 Intel 最近的產品展示中,Panther Lake 行動處理器平台與18A 製程節點成為焦點。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專案其實都是由前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在任內規劃與推動的。雖然 Gelsinger 已於去年底卸任,但他為 Intel 奠定的技術基礎,如今仍持續發揮影響力。
根據報導,Intel 近期發表的多項技術成果,包括 Clearwater Forest Xeon 處理器以及位於亞利桑那州 Fab 52 晶圓廠的最新進展,都是 Gelsinger 時期的長期投資成果。
Pat Gelsinger 在 2021 年回任 Intel 執行長時,公司正陷入方向不明的困境。為了重振競爭力,他提出了兩項關鍵策略:
-
「IDM 2.0」(整合製造與代工雙軌並行)
-
「5N4Y」(5 nodes in 4 years,四年完成五代製程)
他曾在接受 Stratechery 訪問時明言:
「我把所有產品的賭注都押在 18A 上。晶體管不會說謊,我們會用事實證明它的實力。」
這句話充分體現他對 18A 的信心。該節點結合 RibbonFET 晶體管架構與 PowerVia 背面供電技術,能顯著提升功率效率與晶體密度。Gelsinger 當時甚至預言,18A 將超越台積電的 N3P 製程。
Gelsinger 不僅投注心力在製程,也親自關注 Panther Lake 的開發。他曾多次公開表示,Panther Lake 是 18A 成功的直接產物。在離開 Intel 前,他甚至親手將 Panther Lake 樣品交給 Lenovo 測試,象徵這款產品的成熟度已達量產水準。
如今外界所看到的 Panther Lake 效能與能效表現,正是 Gelsinger 時期團隊努力的成果。現任執行長陳立武及其團隊,則在此基礎上持續推進 Intel 的產品佈局。
在 Gelsinger 的藍圖之後,Intel 現正計畫推出 14A 製程節點,這將是新任執行長主導下的代表作。未來幾年,Intel 將推出 Nova Lake 與後續架構,這些產品都將反映現任管理層的技術方向。然而,外界普遍認為,沒有 Gelsinger 奠定的基礎,就不會有 Intel 現在的復甦跡象。
Pat Gelsinger 或許無法親眼見證 18A 與 Panther Lake 的全面問世,但他的願景已深深影響 Intel 的命脈。
這位前執行長為公司留下的不僅是技術成果,更是一種重回製程領先地位的信念。如今,Intel 正在以 Gelsinger 的藍圖為起點,向更高能效、更智慧運算的未來邁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