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2PIN 轉接線燒毀一文中,筆者提到 RTX 30 系列的 12V 都是電路切割處理,所以華碩 ATS RTX 3060 TI G6X 能燒起來也很誇張,除非那張 PCB 是 12V 先匯聚的設計。當然 PCIe 8PIN 也不是不能燒起來,所以 ATS RTX 3060 TI G6X 的 16PIN 和 12PIN 轉接線材燒起來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其後筆者找了一些資料,下面跟各位分享。請注意筆者只是在網路上亂找亂看,理解或有錯漏,博君一笑。
關於 RTX 30 系 16PIN 電路分割的設計
TWITTER 用戶 MEGAsizeGPU @Zed__Wang 指出 (來源) 在 RTX 30 系上 16PIN 都是假的,實際上都是 12PIN,就算首次引進 16PIN 的 RTX 3090 TI 亦然。筆者因而想要看一下 RTX 3090 TI 的 BOARDVIEW 長什麼樣。以前有看過 3090 也有看過很多 RTX 40 系,還真的沒看過 RTX 3090 TI 長怎樣。
在網路上搜一下,找到一個 RTX 3090 TI 非公的 BOARDVIEW。然後再比對 TECHPOWERUP 同一型號的開箱評測文章內裡的 PCB 圖片,整理出以下的資料。型號跟來源筆者就不引用了,以下圖片都不是源自筆者!
這款 RTX 3090 TI 非公採用一個 16PIN 作為 12V 外部輸入,當然 PEG 金手指也作為 12V 輸入的來源之一,所以這裡有兩個 12V 來源。PCB 上主供電共有 28 組 (華碩自家電感),均負責把 12V 轉換為各電路所需要的 ~1V。與 RTX 40 和 RTX 50 比較,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 RTX 3090 TI 的 16PIN 輸入源的電路也相對複雜,共有三顆 R33 輸入電感和六顆電流檢測電阻 SHUNT RESISTOR。
從背面來看,各主供電模組之前的輸入電容,都有明顯的電路切割。16PIN 那邊也顯然把 6 根 12V 切為 3 組。
筆者在觀看維修影片的時候,對於 BOARDVIEW 非常著迷。看師傅們點來點去就查到哪邊連到哪邊,原來硬體背後是那麼精密,筆者只會看表面真的很失禮。根據筆者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在軟體裡亂點一下,整理出以下的去向。這是說,雖然外部輸入只有 1 個 16PIN 而 16PIN 有 6 路 12V,但 RTX 3090 TI 的做法還是把這 6 路 12V 視為三個輸入源,各連向不同的主供電模組。換句話說,要是其中兩根 12V 針腳斷開,這卡應該不能啟動 / 正常運作。這便是 RTX 40 和 RTX 50 把六路合一的"優勢"。
這其實也對得上 PCB 背面那些電路分割的位置。
至於 RTX 40 和 RTX 50 長什麼樣,筆者只看過 RTX 4090 的,關於 RTX 50 筆者也不確定還沒找到。在 RTX 4090 上,16PIN 那邊一般會有兩大一小共三顆輸入電感,大的連向所有 NVVDD 供電模組,小的負責 FBVDDQ VRAM 那幾顆;PEG 12V 一般也會負責第四顆 FBVDDQ 供電模組。
以下的呈現只是方便理解。
分享完畢,以上只是筆者胡思亂想,切勿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