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近期針對旗下 MAG 電源供應器產品線推出全新的 MAG AGLS PCIE5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效率認證,產品線囊括 650W、750W、850W 和 1000W 四個級距,能提供原生 12V-2x6 電源輸出,為 RTX 50 系列顯示卡使用者帶來穩定供電。這次筆者收到的是 MAG A750GLS PCIE5,接下來就帶大家進一步來看看這顆電供。
MSI MAG A750GLS PCIE5 包裝配件
其實先前微星同系列電源供應器中,已經有 MAG AGL PCIE5 這項產品線, 現在產品名 GL 後方多加上 S,作為升級版辨識方式。AGLS PCIE5 系列轉換效率維持 80 PLUS 金牌等級、支援 ATX 3.1 和 PCIe 5.1 兩大標準,規格亦有多處提升,像是模組化線材改採用壓花編織設計、配置的風扇變為 135 mm ...... 等等。
外包裝部分是採用灰黑黃搭配顏色,正面放上電供的正面彩圖,採用低調的全黑色系,左方印有 MAG A750GLS PCIE5 字樣標明型號,下方標示配有 12V-2x6 雙色連接埠、壓花編織線材、80 PLUS GOLD、CYBENETICS GOLD 和 PPLP.INFO GOLD 三重效率認證標章,另一側則印有 CYBENETICS ATX 3.1 和 PPLP.INFO ATX 3 標章。
包裝背面除了正面提過的一些重點之外,還額外標示了電供的其他特點,包含支援原生 12V-2x6、噪音最佳化、液態動力軸承風扇、和 105°C 主電容等。
掀開包裝就會看到 MSI 的歡迎字卡,線材和電供也左右放置妥當。
隨附的線材和配件不少,首先是電源線和額外線扣夾。
主機板 ATX 24pin 線材一組、CPU / PCIe 8pin 一組,另有額外的兩條 CPU / PCIe 線材,總計會有 4 組 PCIe 8pin 連接埠可彈性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電源線外,其餘模組線都採用高品質的柔軟壓花編織模組線材,流線啞光黑的設計不僅外型好看,在整理線材也相對輕鬆。線材內部銅線和外部高密度編織包覆都通過 UL 認證,連接埠內部採用銅合金端子,可確保電流激增時提供安全電源供應。
16pin 線材提供原生 12V-2x6 以及 12V-2x6 轉雙 8pin 兩種選項,在 16pin 接頭處特別以亮黃色作為標示,方便使用者確認線材是否完整插入。
另外,MAG A750GLS PCIE5 的原生 12V-2x6 線材僅支援至 450W 的功率,而 A850GLS PCIE5 和 A1000GLS PCIE5 兩者的線材則支援到 600W 功率。
最後是兩條 SATA / Peripheral 線材,總計提供 5 組 SATA、4 組 MOLEX、和一組 FDD 的供電組合。
本體外觀
電供實際尺寸為 150 x 150 x 86 mm,體積部分比先前版本的 140 x 150 x 86 mm 略大,但仍屬於相對小巧的行列。主視覺上有著顯眼但不狂放的線條點綴,中央則是有六角形風扇遮罩保護。
搭載 IC 控制 PFC 和 LLC,大幅提升精確度,此架構可動態調整管理,提供穩定高效的電力輸出,本身具備承受高達 2 倍總功率峰值和 3 倍 GPU 功率峰值的能力。
配置 135 mm 液態動力軸承風扇,耐用度更高,可長達 60,000 小時,並且維持低噪音運轉狀態。
背面簡單標示輸出規格,+12V、62.5A 最高可達 750W 總功率。
電供左右兩側皆採用 MAG 字樣搭配線條和格飾作為點綴。
電源開關面有大範圍的六角形網孔,讓機身熱氣能快速排出。
另一面則是模組化線材連接埠所在,主要包含兩組 SATA / Peripheral、一組 12V-2x6、主機板 ATX 供電、以及總計三組的 CPU / PCIe 8pin 連接埠。
上機測試
把電供簡單搭配一些零件進行實測,測試平台硬體規格如下:
處理器 | AMD Ryzen 9 9950X |
---|---|
主機板 | AMD X870E |
記憶體 | CORSAIR DOMINATOR TATANIUM DDR5-7200 16GB x2 |
儲存 | Crucial T700 2TB PCIe 5.0 NVMe SSD |
顯示卡 |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ANGUARD SOC |
以下藉由 OCCT 軟體做穩定度測試,搭配其預設的 PSU 模式,針對整體進行功耗壓力測試,主要的核心硬體 CPU 和顯示卡兩者在測試期間總功耗來到約 500W 上下,電供輸出線圖相當平穩,過程中未出現任何錯誤,作為日常娛樂及辦公使用毫無問題。
總結
作為 MSI 原先 AGL 系列升級版概念的入門款 MAG A750GLS PCIE5,外觀仍維持原先簡單低調的氣息,但加上線條和立體格紋作為點綴,且內部搭載 IC 控制 PFC 和 LLC,進一步提升精確度,模組線材也改為柔軟壓花編織線,方便玩家整線,更貼近 MSI 的 EZ DIY 產品設計理念。
目前電供有四種瓦數可供選擇,650W 實體通路售價 NT$ 3,390、750W 為 NT$ 3,690、850W 是 NT$ 4,090、1000W 則來到 NT$ 5,190。筆者評測的 750W 是相對適合入門到中階顯示卡的版本,若使用更高功耗的零組件,可進一步選擇 850W 或 1000W 的品項,如果你對產品的選購方向是買新不買舊,升級版本想必會更符合你的需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