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機殼在經過這麼多年的金屬黑與白雙色組合後,終於在近年來逐漸走出新高度,廠商們無不在視覺質感上多下不少功夫,當中又以「木紋」、「皮革」這類組合更有看頭。
MONTECH Heritage Pro 即是其中的一種嘗試,主打金屬與皮革的不同材質結合,此外機身順應小型化潮流,採 Micro-ATX 規格配置,它也為玩家設計了專屬的皮革提帶,方便隨時移動或參加 LAN Party。
值得一提的是,MONOTECH 其實另有 Heritage 機殼,與 Pro 版本之間的差異,在於 Pro 預先安裝了一組後置 PWM 風扇,並隨附三顆 PWM 反扇葉風扇給你,另外還多了實用的耳機掛架,整體配備完整許多。
MONTECH Heritage Pro 包裝配件
先直接來看隨附的配件盒吧!簡約盒裝印有自家 LOGO,上方標明內含三組 120 PWM 反扇葉風扇、皮革提帶、耳機掛架、SFX PSU 轉接板和螺絲包。
其中,螺絲包已分門別類放在專屬收納盒內。而三顆反扇葉風扇本身也自帶串接線材,若要在 360 mm 散熱空間使用的話,可直接串接讓裝機更容易。
本體外觀
MONTECH Heritage Pro 機殼實際尺寸為 480 x 235 x 368 mm,配色上有黑、白雙色可選,我們此次拿到黑色版本,其視覺上給人一種復古結合現代的時尚感,尤其在皮革的配色上更是相對沉穩優雅。斜切面的透側玻璃設計,若隱若現的效果非常吸睛。
兩側面板的皮革上半部都有圓形卡扣可以手轉卸下,用於接上隨附的皮革提帶或是額外加上耳機掛架使用。
下半部則是有 MONTECH 字樣用於強化形象和視覺點綴。
上下皮革之間的透側面板視覺表現相當不錯,讓使用者能直接看到顯示卡的安裝位置。
前面板部分為大面積的網狀散熱孔,最下排則是支援的前置 I/O。
I/O 部分除了電源和重啟外,另外也有基本的 3.5 mm 耳麥孔、兩組 USB Type-A 5Gbps 和一組 Type-C 20Gbps。
另外,電源鍵在開機後會有 LED 指示燈亮起。
機殼頂部則同樣是整片的網狀散熱孔,可藉由後方的手轉螺絲將其抽出。
其下方則是有最大 360 mm 的散熱空間可供利用。
後方位置則是主機板 I/O、後置 120 mm 風扇位置和總計五組的 PCIe 槽位,從這邊也可看出左右兩側面板上下和頂蓋後方都有手轉螺絲。
至於另一側面板則同樣是採上下皮革布局,但中央位置改為大面積的散熱孔。
機殼底部的部分則是四角橡膠防滑墊,中間提供 360 mm 散熱空間的進氣處,此處一樣有可拆卸式的防塵濾網,官方建議此處直接搭配隨附的 3 組 PWM 反扇葉風扇使用。
回過頭來,透側面板部分可藉由手轉螺絲卸除,打開後內部裝機空間即映入眼簾。
內部結構
主機板部分支援 Mini-ITX 和 Micro-ATX 兩種尺寸,端看玩家的組合搭配,上下和右側都有做好線材出入槽。此處 CPU 散熱器支援 170 mm 高,市售塔型風冷散熱器應都能輕鬆相容。
底部為前文所提 360 mm 散熱空間,也可見前面板 I/O 線材。前置開關機配線已預先整合成單一連接線材,方便安裝。另外,顯示卡的長度支援至 400 mm,搭配 5 槽的 PCIe 厚度空間,即使用上市售高階 RTX 50 系列顯示卡一樣沒問題。
此處可發現預先走線裝好的 90° 轉角電源線,使用時記得讓 PSU 安裝位置朝上。
前方部分是 PSU 壁掛位置,它預設相容 ATX 尺寸,最長可支援 160 mm,亦能藉由隨附轉接板使用 SFX 規格。安裝時只須略為施力就能將機殼前面板取下 (無螺絲),而側邊則是有 240 mm 的風扇散熱空間可使用。
如果想把整塊前面板拆除,下方 I/O 線材要跟著一起移動,才可整片取出。
前面板內部可見左右螺絲固定的 PSU 壁掛架,架上提供三組安裝位置,能視安裝所需自行調整。
這邊用 ATX 電源做示範展示,固定完支架後將其掛回並鎖上螺絲即可。
後方則是 Pro 版本預裝的 120 mm PWM 排氣風扇。
最後來看看機殼另一側的內部空間擺設,電源線的部分已經做好基本整線,整體主幹道的空間相當寬廣,也有多處束帶口位置可固定線材。
主機板位置後方有提供硬碟安裝空間支援,最大可安裝一顆 3.5” HDD 或兩顆 2.5” SSD。
規格
型號 | Heritage PRO |
顏色 | 黑 / 白 |
尺寸 (長*寬*高) | 480*235*368 mm (機殼) / 558*318*448 mm (外箱) |
主機板相容性 | Micro-ATX / Mini-ITX (支援背插板) |
I/O 介面 | 電源鍵 / 重開機鍵 / 耳麥二合一孔*1 / USB3.0*2 / Type-C (20G)*1 |
PCIe 擴充槽 | 5 |
CPU 散熱器預留安裝空間 | 170 mm |
顯示卡預留安裝空間 | 400 mm |
電源供應器預留安裝空間 | 165 mm ATX / SFX |
3.5” HDD 硬碟支援 (最大安裝數) | 1 |
2.5” SSD 硬碟支援 (最大安裝數) | 2 |
底部預裝風扇 | 120 mm*3 (反葉無光 PWM 風扇) |
後方預裝風扇 | 120 mm*1 (無光 PWM 風扇) |
頂部風扇支援 | 120 mm*3 / 140 mm*2 |
側邊風扇支援 | 120 mm*2 |
底部風扇支援 | 120 mm*3 |
後方風扇支援 | 120 mm*1 |
頂部水冷支援 | 120 / 140 / 240 / 280 / 360 mm |
後方水冷支援 | 120 mm |
防塵濾網 | 頂部 / 底部 |
裝機示範
簡單用手邊的零組件快速裝機,整理如下:
處理器 | Intel Core Ultra 7 265K |
---|---|
散熱器 | CORSAIR iCUE H100i ELITE CAPELLIX XT |
主機板 |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 |
記憶體 | Crucial Pro DDR5-6000 16GB x2 |
儲存 |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2TB |
顯示卡 | 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4080 SUPER |
電源供應器 | FSP VITA GM 850W |
整個裝機過程相當輕鬆,由於內部支援到 M-ATX 尺寸主機板,因此我們選用 Mini-ITX 主機板作為示範時,線材走線會更加愜意。若想要營造出內部零件塞滿的感覺,建議搭配 M-ATX 主機板,會讓觀感上更為飽滿一點。
狹縫的透側中看到能見到顯示卡和主機板,這樣的設計同時遮掩了部分線材,在簡約 RGB 燈效和外部皮革搭配下,起到良好的展示效果。
機殼如果用久了累積灰塵,前面板網孔部分並沒有透過螺絲固定,可單獨卸下清理。
值得注意的是,要安裝皮革提帶的話,只需將兩側面板的手轉鈕扣取下,再重新接上就好。
這邊小編建議自行安裝時,將皮革提帶留到最後才安裝。假設一開始趁著新奇直接裝好的話,雖然官方提到該提帶最大可承重 40 公斤,但心裡為求平安,勢必會在安裝時將扣環鎖緊,由於其施力空間較小 (扣環本身高度不高),此時若有需要調整內部零組件的話,兩側面板會需要同時移除,進而增加裝機時的困擾。
接著快速看看背面線材空間佈局,因僅作為裝機示範,就不刻意將線材以束帶綁緊,畢竟機殼留給線材走線的寬度也足夠,即便是懶人黨想簡單將線材塞在凹槽內,來個「眼不見為淨」的話同樣綽綽有餘。
總結
整體來說,MONTECH Heritage Pro 因為加入了皮革材質,使得外觀呈現相比純粹的金屬更為柔和些,加上黑色版本略帶復古風的配色,在視覺上第一眼就感覺相當搶眼,也非常有質感。其內部空間控制得宜,保留高階顯示卡安裝所需支援彈性,且走線位置和整體佈局規劃具備合理性,使裝機過程格外舒服。
目前機殼在通路上的售價,黑色版為 NT$ 2,990、白色版則是 NT$ 3,090,以其外型和內部提供的配置而言,依舊是個有 CP 值的選項,適合想要來點不同風格、展現個性品味的 DIY 玩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