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頻道 THE CIRCUIT 在 2025/4/7 上傳影片 Talking x86 and Intel's Future With Intel Product CEO Michelle Johnston (來源)。他們在 INTEL VISION 活動邀請了 INTEL PRODUCT CEO MICHELLE JOHNSTON,介紹 INTEL 最新策略和末來發展方向。MICHELLE JOHNSTON 也就是那位 THANKS STEVE 的女士,之前還暫任 INTEL CEO 直至 LIP BU TAN 直式上任。原來她現在改擔任產品 CEO,之前好像是 VICE PREDISENT,由 SALES 出身。訪談中她提到 INTEL 現在要多聽少說,要多照顧客戶需求,也有談及 TSMC 跟 INTEL FOUNDRY。
INTEL 傾聽客戶需求力求改變
簡單來說,整場訪談未有確認任何新產品新規格,只是聊一下 INTEL 最近的心態改變。她也提到一家那麼大的公司有着那麼久遠的歷史,要一下子大改公司文化和方向真的不容易。她認承 INTEL 正在失去 DATA CENTER 的市佔率,INTEL 必須多聆聽客戶的需求,而不要再以自家 ROADMAP 為出發點只告訴客戶我們末來怎樣怎樣。她表示過去的做法甚至令到一些客戶不再跟她說話,因為 INTEL 根本不鳥他們要什麼。
她現在意識到 INTEL 必須多聽少說,徹底改變過往做法,擁抱客戶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意見。INTEL 現在需要客戶給予機會,和探索如何在大規模生產的目標中盡量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為他們設計出客製產品。她認為目前 INTEL 的產品與市場脫節,因為 INTEL 的工程師們不太理會客戶的需要。這是她目前遇到最大的難題之一,如何驅使自家工程師解決客戶問題。她直接點出 INTEL ROADMAP 太複雜太宏大,客戶無法理解也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包括規格和價格)。所以,INTEL 現在不再反駁客戶需求,如果不以客戶需求為優先,那 INTEL 為何存在。要改變這種文化,她指出應由高層開始,領導團隊迎合市場需要。
And if we're not willing to bulid that, then why are we here?
主持人問道 INTEL 以往能夠在短時間作出反應推出新產品,可是現在 INTEL FOUNDRY 被切出去,這種改變如何影響 INTEL 末來發展。MICHELLE JOHNSTON 回應指出形式上現在的 INTEL 產品開發跟產品製造之間的溝通和合作的確有改變,但她強調 INTEL 有一種 MAGIC 讓這兩個群體繼續互相合作和調整。她認為 INTEL 的目標仍然是把最適合的產品型號提供給客戶,所以在生產選擇上,哪家合適就用哪一家。INTEL FOUNDRY 跟 TSMC 都很好,但顯然各有所長,YEILD CURVE 跟生產速度是重要的考量。她也提到希望可以協助 INTEL FOUNDRY 改善 YEILD CURVE。她的團隊經常討論到底某產品該由哪一家生產,內部有很多聲音表示 ITNEL 應多用自家工廠生產。她正承受這些壓力,並且需要向 INTEL FOUNDRY 團隊解釋為什麼這次未選用 INTEL FOUNDRY。她大讚 TSMC 真的很強大很成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INTEL FOUNDRY 該了解為何市場 (包括 INTEL 自己) 選擇 TSMC。當 INTEL 選用 TSMC,其實 INTEL 也是 INTEL FOUNDRY 的潛在客戶。要以客戶身分跟 INTEL FOUNDRY 反映市場需求其實很不容易,她末來將視之為自己職責,協助 INTEL FOUNDRY 迎合市場。
Whereas my mass products, I'd want to land on an Intel Foundry because I want to help them get throught that performance in the yeild curve...Obviously a pretty distinct cost advantage when it comes to that.
關於 INTEL X86 ARCHITECTURE,她知道市場客戶正在建立自己的 ARM 架構產品,客戶有說 X86 以及整個生態環境其實很好,只是 INTEL 的東西不符合他們的需要。所以當 INTEL 推動 X86 CONSORTIUM,客戶感到非常驚訝,原來 INTEL 願意客製產品。她認為 INTEL 未來的挑戰是到底 INTEL 可否變得更具彈性提供更深入的客製化產品,以及對 X86 發展變得更開放。當 INTEL 足以滿足客戶需要,X86 將變得更強大,畢竟 X86 這東西各家都有份,也有在用。
customer point is, it wasn't perfectly packaged for me.... I (customers) was against the fact that you (Intel) wouldn't build me something that allowed me to differentiate myself.
And so for me, I look at it as we can reinvigorate x86, because isnt like they (customers) left x86, we (Intel) left them. We didn't give them the optionality to deliver what they needed for their customers.
當主持人提到 CHIPLET 設計是 INTEL 的重大優勢,MICHELLE JOHNSTON 非常認同。她解釋要客製整顆 MONOLITHIC DIE,每一次都是全新設計,但是如果利用 CHIPLET,要客製化就容易許多了。她希望讓客戶知道 INTEL 是一個好選擇,INTEL 不會再叫他們買 INTEL ROADMAP 上的東西,而是跟客戶說我們 INTEL 有一些很好的 CHIPLET,你要不要把你的 CHIPLET 也加進來組合而成一款貼合你需求的產品。INTEL 的強項仍然是設計能力、封裝能力和製造能力。她了解客戶有建立自己東西的需求,她不認為客戶須放棄自己的東西,她只是希望當客戶設計東西是,INTEL 可以成為一份子。
That is much easier to said than done. But that's really our idea which is we need to be part of the solution.
在提到 AIPC 的時候,MICHELLE JOHNSTON 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她指出 AI 市場變化很大,一兩年前的東西在今天或許已經不適合。但她認為 INTEL 不應害怕投入,她舉例自家顯示卡 ALCHEMIST 在推出時非常失敗 (DISASTER),一堆客戶投訴東西很差。當 BATTLEMAGE 出來後,馬上賣光。這一年半的經歷令她認為 INTEL 必須敢於踏出第一步,不然不可能設計出最佳的產品。
Like I keep telling my engineering team, even if it's not the perfect spec, bulid it.
整場訪問 MICHELLE JOHNSTON 不斷提及 LEARN、PIVOT、SHIFT、LISTEN、DISRUPT 等等,指出要改變其實很難。要 INTEL 放棄自己認為最好的設計,迎合市場需求,便是她接下來的工作。三十分鐘看下來,筆者認為 INTEL 深知問題在哪,但要改真的不容易,也需要時間。那個在 INTEL 中國推動的 IPO (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本質上也是很大膽的舉動。筆者期待 INTEL 重返遊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