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5090 非公型號相關的 NDA 正式終結,網路上開始出現各式非公開箱和測試。不過就筆者觀察,台灣以及外國的 RTX 5090 非公開箱數量,好像還是遠比中國區的 RTX 5090D 少。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不好說,也不是本文的重點。台灣媒體滄者極限是少數有在 24 號開箱和測試非公 RTX 5090 的媒體 (連結),其中滄者更開箱了以全球來說非常稀奇的技嘉 AORUS MASTER。顯然技嘉並沒有像微星 SUPRIM 和華碩 ROG STRIX ASTRAL 那樣廣發 SAMPLE 給全球媒體。但有時候中了就是中了,貴精不貴多。滄者的開箱文章中有提供 PCB、散熱器圖片和少見的伺服器級別導熱材料 THERMAL CONDUCTIVE GEL,讓我們從滄者的圖片解開了數個關鍵疑雲。
看來一切為核心服務 THERMAL CONDUCTIVE GEL
顯然技嘉已完全改用 NICKEL PLATED 工藝。除了跟外觀有關 (ICE),可能也跟技嘉所採用的 GPU 導熱物料有關。因為按技嘉官網介紹,那種所謂的複合物料,應該是一種具導電性的導熱膏。從實物圖片來看,導熱材料所呈現的外觀,應該不是純液金,而是傳統而且很老的那一種導熱膏。近年大行其道的導熱膏,都不含導電性,導電性的設計在十多年前比較受注目。不過技嘉在官網中有提到 AORUS MASTER 上這一種 COMPOSITE METAL GREASE,還是含有 LIQUID METAL 液金成分 (連結)。
NICKEL PLATED 處理相比起原生純銅表面,對於液金這種物料有着更強大的抵抗能力,降低化學反應帶來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液金吃銅 (變黑) 的問題。
另一方面,各供電模組、供電電感、供電電容 (MLCC 和固態),還有 GDDR7 記憶體晶片上的導熱材料,技嘉在官網所指的 THERMAL CONDUCTIVE GEL,外觀上跟我們在筆電上常見的 THERMAL PUTTY 差不多。
由於這種獨特的導熱膏具導電性,所以防漏防短路的設計變得很重要。技嘉特別在核心四周加上一種透明的膠,完整覆蓋所有 MLCC 小電容,所以就算具導電性的導熱膏溢出核心表面,也不會出現短路情況。
從以上實物拆解圖片來看,只能說能不拆就不要拆開顯示卡。光是 THERMAL PUTTY 就很難處理,要是想更換回導熱貼,關於厚度和下壓力等關鍵參數技嘉好像也沒有提供任何官方建議。使用 THERMAL PUTTY 這種材質的物料,可避開核心以外的元件影響核心下壓力,所以筆電上會看到這樣材料。尤其是筆電的體積關係其散熱器設計的螺柱和螺絲都很短,難以提供絕佳的下壓力,要是還被其他元件頂起來就麻煩了。由此可見技嘉在設計 RTX 50 系時,是以核心溫度作為首要目標,盡量為使用者提供更低溫的運行效果,提升核心頻率 (GPU BO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