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收到一個箱子,原來是 InWin 迎廣的機殼,Case Monsters-A : Lab Series-ROBERT。筆者剛好缺一個新機殼,而且這款機殼更支援前置 USB Type-C 20 Gbps,也是筆者夢寐以求的功能。據說這是一款不尋常的機殼,需要自行把機殼組裝起來。作為社會底層筆者組裝過很多台電腦,就沒有組裝過機殼,所以值得記錄下來。筆者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組錯,事前甚至不知道這款機殼長什麼樣,以下是筆者閱讀官方組裝指南後的組裝過程。
Case Monsters-A : Lab Series-ROBERT 樂趣多
外盒包裝
打開箱子後的第一感覺是迎廣包裝做得很好,箱子內部各層的分類和零件擺放以及保護都很有心思,是 Noctua 等級。
第一步
下面筆者按官方說明書的組裝流程作介紹。第一步把四組很大的塑料支架取出,迎廣有標示為 UP 和 DOWN,各二。組裝方式為把一 UP 一 DOWM 拼起來,然後用螺絲 (S1) 固定。那些保護膜當然要撕掉。
可能由於塑料支架硬度不高,接合位置不算平整。
第二步
取出主機板盤子和 I/O 盤子 (這是唯二全金屬的組裝零件),然後用 S2 螺絲固定起來。S2 螺絲很小很短,所以鎖上後要小心放好留待使用。
說明書的主機板盤子圖示跟實物有一些差距,例如開孔的位置和形狀 / 大小,但不影響組裝指示。
主機板盤子疊在 I/O 盤子上面然後鎖上螺絲。
第三步
這部份主要分為兩大步,第一步是組裝面板,第二步是把組裝好的面板放進塑料支架。各面板和小板還是塑料,除了那兩根金屬條。實際上,由於迎廣沒有在說明書清晰標示各零件的裝組方向,所以這步驟筆者也卡了很久。下面筆者再解釋說明書的圖示。
這三大塊是機殼的面板,但迎廣並未作出任何標示。也就是說每一塊面板的前後和正反,其實都沒有任何提示。不過說明書的圖示倒有顯示一些微小的細節。總之,防塵網往外,而黑色金屬條就是防塵網的磁吸設計。
然後是那三塊塑料小板,用於連接大面板。迎廣有列出 A、B、C 三塊小板的組裝位置,加上小板本身有弧度,所以筆者只需搞清楚小板的上下。A 板跟 B 板外觀上很相似,但 A 板的螺孔只有一邊。
第四步
最後把面板跟支架組起來,要注意支架的方向。把面板卡進去支架就好。
第五步
這一步需要把金屬的主機板盤子連同 I/O 盤子放進去,再以 S2 螺絲固定。然後再套上另一個支架,用 S1 螺絲從支架外面鎖進去。之後把機殼反過來,再從支架那邊鎖絲。此時整體機殼便開始成形了,第一步所組裝的支架,實際上是機殼的兩側外框,那三塊面板就是機殼的頂部和前面和底部,那三塊小板用於連接面板。
面板卡進支架時,要注意這些設計好的凹槽。
支架有兩組螺孔,外面的鎖主機板托盤,靠近內部的鎖面板。
這是組裝好的樣子。
第六步
這一步把一些小配件裝進去就好,包含腳架、HDD 支架等等。塑料腳架要對上面板底部預留的圓孔,卡進去就好。
HDD 塑料支架也是卡進去就好。
前置面板也是卡進去就好。另外有一個接地線需要上螺絲。
補充細節
前置 I/O 面板
前置連接的面板,可以左右互換,但是那根接地的線可能不夠長接不到金屬的主機板托盤。另外,由於這塊連接面板是卡進去的,穩固感會比螺絲固定來的弱。面板本身有些許空間 (水平移動); I/O PCB 與面板並非平行固定,所以在插 USB 時插頭會往內縮一點。關於 3.5MM 連接的部份,實際上筆者須使用 MIC IN 接上耳機,才能聽得到聲音。從 REALTEK AUDIO CONSOLE 來看,面板的 MIC IN 對應主機板前置音效 9-PIN 的 LINE OUT,也就是互換了。
前面板
關於前面板的設計,INWIN 只支援 120MM 風扇,最多三顆。不過在風扇固定設計上,INWIN 有限制風扇的位置,因為 INWIN 在中間的所開出來的風扇螺絲開孔其實只是剛剛好。那些框架實際上有一定深度,所以風扇防塵網與風扇表面 (扇葉) 的距離頗大,這種設計據說對於降低噪音產生有幫助。提到防塵網,前面板的設計是 INWIN 特意改用磁吸式,加上 INWIN 有在上方和下面補上填充軟墊,所以整體前防塵網的貼合度非常好。
上面板
上面板跟前面板在結構上非常相似,例如風扇開孔的部份也是 120MM * 3,而且螺孔也是有很大的限制。在安裝冷排時 (冷排緊貼面板) 效果尤其明顯,冷排 / 風扇的前後移動彈性基本為零。INWIN 這邊並沒有改用磁吸式防塵網設計,而是使用塑料彈片的方式固定防塵網。筆者不建議直接壓下去,畢竟那只是塑料,所以還是往左水平壓再放進去比較穩妥。關於"網" 這個東西,嚴格來說,那塊在前面板的網實際上表面是一個個小圓孔,是為 MESH。反之,上面板的防塵網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網,十字交織的隔絕設計,也就是 FILTER。另外,由於上面板的防塵網沒有延伸至前後端的曲板,所以上面板與轉角的彎板之間的連接處基本上完全外露,如果能掩蓋住會比較美觀。
頂部是支援 360MM 標準冷排的,相容 25MM 厚的冷排,加上標準 25MM 風扇後跟主機板頂部還有充足空間。不過由於共同設計關係,無論是前面板還是上面板或是下面板,其實左右兩邊在 120MM 之外都有突出物,也就是不支援任何 140MM 風扇哪怕是圓框的風扇。那個凸出來的東西,其實是安裝 HDD 支架的設計。
下面板
為什麼下面板是完全中空,因為這塊面板跟上面板基本一樣,包括固定防網塵的卡榫等等,只是下面板沒有任何防塵設計。也因為中空設計,電供位置的風口完全奔放,沒有出現不少機殼大幅限制電供進風口的問題。最後筆者受不了,自己加了一片海綿。
如上面提到,在面板上突出來的方形東西,是用來卡 HDD 架。
HDD / SSD 安裝
HDD 架也是全塑料,而且裡面沒有任何托盤,所以無論是 3.5" 還是 2.5" 的裝置,都須直接鎖上 HDD 架內。這款 HDD 架是透過卡扣方式鎖進下面板,HDD 架之間也可以往上疊,不過 HDD 的位置上應該疊不到三個,因為會頂到主機板的螺柱。由於 HDD 架是卡扣式設計,HDD 架兩側下方的塑料彈片需要有一定按壓幅度來解鎖卡扣,所以 HDD / SSD 都是靠往頂部。至於為什麼 HDD 要反過來安裝,筆者猜測這是 INWIN 是有意之,為兩側底部彈片提供更大的按壓韌性。
在主機板托盤上,右邊有兩個一上一下的 2.5 吋硬碟 / SSD 安裝位置。每個位置的下方都有大面積開孔讓 SATA 傳輸線和供電線材接上,也可以作為主機板上其他線材連接所用。
機殼上有不少大面積開孔設計,防塵 / 隔絕噪音明顯不是這款機殼的首要設計考量。
INWIN 有附送一個好像在官網和說明書裡沒提到的配件,顯示卡支撐架,採金屬設計外加一顆軟墊以承托顯示卡。不過這須要用到主機板托盤上的特定螺絲槽,而這有可能被 E-ATX 主機板擋到,例如 MSI MEG Z790 ACE。
機殼後風扇安裝
由於筆者使用 MSI MEG Z790 ACE,而 ACE 的 I/O 裝甲是要高於 I/O 檔片一點點,剛好這高度差頂到風扇的安裝位置了,所以最終無法在機殼後面安裝風扇,螺孔對不上。
機殼完成組裝
機殼設計對於所有支架 / 面板的方向都有要求,不然裝不下去。機殼底部面板是完全開放式設計,沒有任何防塵網。兩側玻璃裝上後跟機殼本體間有縫隙,這算是機殼通風設計的一部份了。
整個機殼組裝過程筆者弄了兩小時,最後看到成品還是頗滿意,順利解鎖新成就,不過為方便零件拆裝測試就不安裝側板了。整個機殼塑料設計佔大半部份,機殼內部設計比較簡單,相對方便 DIY。台灣製造、組裝樂趣、外觀設計、精良包裝和保護、RGB 風扇、螺絲分類包裝、USB Type-C 20 Gbps 等等,都是這款 Case Monsters 的優勢。對於喜歡一切都自己親手組裝的重度 DIY 愛好者,若用這款機殼組裝出一台電腦的話,相信能帶來極大的組裝滿足感。
InWin Case Monsters-A : Lab Series-ROBER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