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新聞

AMD AM5 平台正式加入 PRO 600 與 PRO 665 晶片組

AMD 的規格越來越深奧

Ben by Ben
2024-08-27
in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AMD AM5 平台正式加入 PRO 600 與 PRO 665 晶片組DER8AUER 曾於 2023 年 4 月介紹神秘的 AM5 伺服器主機板 (來源),華碩的 PRO WS 665-ACE 主機板和華擎的 B665D4U-1L。當時影片並沒有提及確切的晶片組資訊,如今 AMD 正式把這類型晶片組加入 AM5 大家庭,原來就是 PRO 600 系列。據 AMD 官網介紹,目前 AMD 已準備 PRO 600 和 PRO 665 兩款晶片組。AMD 明言這種晶片組只會經 SYSTEM SUPPLIERS 出現,也簡單列出這兩款晶片組的規格資訊,並與其他 AM5 晶片組例如 X870E 等比較。筆者近日看完四集 TOY STORY,沒想到它們還真的會動。

  • PRO 600 與 PRO 665 晶片組相當奇妙
    • 看不懂

PRO 600 與 PRO 665 晶片組相當奇妙

看不懂

比較有趣的是 AMD 把 PRO 600 和 PRO 665 歸類為 A620 / A620A,並提到兩款 PRO 晶片組並非為消費市場而設,主打簡單和細小。可是從 DER8AUER 的影片可看到那兩款 665 並不小,都是標準的九孔 ATX 和 八孔 MATX。

PRO 600 and PRO 665 are geared toward practical consumer and commercial users who need a simple, small solution. They are available through business system suppliers. Check with your manufacturer for details.


筆者到華擎 (永擎) 和華碩的官網尋找這兩片主機板的身影,只找到華碩的 (來源),華擎的卻找不到。華碩也沒有給出 PRO WS 665-ACE 的規格,缺少介紹和使用手冊。粗略估計 PRO 665 應該還是 PROM21,也就是 B650 單晶片組。I/O 有 6 個 USB 3 TYPE-A,前置有 2 組 USB 3.0 19-PIN 合共 4 個 USB 3 TYPE-A,也對應 CPU I/O DIE 和 B650 晶片組合共 10 個 USB 3 的輸出。AMD 將其歸類為 A620 / A620A 令人摸不着頭腦。


按 AMD 官網給出的規格,PRO 665 與 B650E / X870 / B650 等單 PROM21 晶片組在 PCI-E 通道和 USB 數量上一致,平台總可用通道數量 (USABLE PCIE LANES) 都是 36。


長久以來筆者對於閱讀 AMD 的圖片和表格,都有困難,以下向各位請益。

首先是 SUPERSPEED USB 5Gbps (UP TO) 的部份,筆者就未曾看過這東西,它就像突然冒出來一樣。實際上如果 PROM21 除了那 6 個 10 Gbps USB 原來還有隱藏已久的 1 個 5 Gbps USB,那筆者只能砍掉所有文章重寫。A620 的部份它有 2 個 5 Gbps USB,其實更像是一開始就有 4 個 10 Gbps USB,只是其中 2 個最終被砍成 5 Gbps。

一般來說,10 Gbps USB 應該可以降為 5 Gbps;另一方面 20 Gbps USB 是由 2 個 10 Gbps 合併而成。X870E 等雙 PROM21 晶片組要是真的提供了 2 個 20 Gbps USB,雙晶片組頂多只剩 8 個 10 Gbps,因為本身就有 12 個 10 Gbps。所以 12 個 10 Gbps 其實是包含 2 個 20 Gbps,但不知何故在 AMD 在最新表格裡,想要呈現 PROM21 有獨立的 2 個 5 Gbps,也就是獨立於原來的 12 個 10 Gbps,一共 14 個 USB 3 // 那 12 個 10 Gbps 卻只能有 2 個能降成 5 Gbps,其餘板廠必須做成 10 Gbps 的樣子。


實際上在 800 系出來之前,由 AMD 提供的相關表格,5 Gbps USB 的部份是直接不寫。


另一個問題是 A620 和 B650 平台的 PCI-E 可用通道數量 (USABLE PCIE LANES),AMD在 CPU 那邊的 NVME (+PCIE GPP) (UP TO),只寫了 1X4 PCIE 4.0,並沒有 + 4X PCIE GPP,這意味 CPU 在這 A620 和 B650 上僅能輸出 X16 + X4 = X20,不像 X670E / X670 / B650E 那樣有 X16 + X4 + X4 = X24。可是在計算平台總 PCI-E 可用通道數量 (USABLE PCIE LANES) 時,A620 和 B650 的部份卻會重新加入 CPU 的 4X PCIE GPP,使 A620 享有 X16 + X4 + X4 + X8 = X32 (CPU 24 + PCH 8),B650 的總可用 PCIE 通道數量亦然。

實際上 CPU 是 20 還是 24 組 PCIE 可用通道,看的是主機板 PCB 板層數量。A620 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既有 6 層板設計的型號也有 4 層板設計的型號,前者便支援 2 組由 CPU 提供的獨立 GEN4X4 M.2 插槽,後者只有一組 GEN4X4 M.2 插槽。


最後一點是 AMD 把 X870E 和 X670E 的平台 TOTAL USABLE LANES 算成 44,卻忽略 USB4 ASM4242 需要 GEN4X4。更重要的是 USB4 是 X870E 和 X870 的先決條件,MANDATORY 是也,而這是 AMD 自己訂立的規矩。怎麼看 X870E 和 X870 都應該只是 40 (CPU 24 + PCH 16 或 CPU 20 + PCH 20)。個人認為 AMD 是認為 USB4 也就是 GEN4X4,搭配轉接裝置還是可以隨你所想轉成 PCI-E 插槽或是 M.2 插槽,也就是仍然 USABLE 的意思。


回頭看那顆 PRO 600,只能說 AMD 做表格做圖表做晶片組都有一手,太狠了連 1 個 USB 都不給。


什麼是 MANDTORY,使用者的主流需要又算不算得上是另類 MANDTORY,這好像真的很難說。有人說 RJ45 LAN 就算不是 CPU 廠商定下的條件,可是所有主機板都有 RJ45。筆者認為在 Pro WS 665-ACE 上,我們可以看到是有主機板缺少 AUDIO 音效輸出。而從 AMD PRO 600 晶片組上,我們可以看到是有晶片組本身不提供任何 USB 和 SATA。雖然筆者印象中好像沒看過沒有板載 RJ45 有線網路的主機板,但如果有筆者也不感到奇怪。重點是 AMD 既然說 USB4 是 STANDARD 又或是 MANDATORY,欠缺 USB4 自然不成立,除非板廠又暴動起來。

當年正式發佈 X670E,AMD 訂明必須提供至少 2 組 GEN5 PCI-E 插槽,意味必須支援 X8 + X8 雙 GEN5 插槽的組態,最後板廠是成功革命 (來源),X670E 連 ITX 都有啊。看來當年就是板廠先用 GEN5X4 M.2 插槽當顯示卡連接這招來對付 AMD。近日有媒體爆料 X870E 的 NDA 是 9 月 30 號 (來源),雖然技嘉和華碩已公開自家 X870E / X870 規格,USB4 是跑不掉,可是正式發售日期推得那麼後面,似是有暗湧啊,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


從 AMD 仍然列出 CPU 可用 PCI-E 通道為 24 來看,AMD 似乎在建議 ASM4242 USB4 該以 PCH 連接,而非 CPU。筆者倒有一個有趣的設想:

  • 據說下一代的 INTEL DESKTOP CPU 就沒有 24 組可用的 PCI-E 5.0 通道,只有 20 組 PCI-E 5.0 通道和 4 組 PCI-E 4.0 通道
  • 那麼 AMD RYZEN CPU I/O DIE 的 24 組 PCI-E 5.0 通道就明顯比 INTEL 優勝。

可是,INTEL 下一代 INTEL DESKTOP CPU,據說還有 TUNDERBOLT 4 TYPE-C 啊,更不影響 CPU 的 16 + 4 + 4 = 24 組可用通道。反正我們十月就能知道誰沒穿褲子了。

延伸閱讀

X870E 和 X870 主機板雙 / 三 GEN 5 SSD 支援的由來

AMD AM5 X870E / X870 的 USB 2.0 好像更難懂?

Tags: AMDNews 新聞
Previous Post

Kingston XS1000 外接式固態硬碟新色「星曜紅」正式上市

Next Post

透視系列最新力作!曜越推出 Tower 600 中直立式機殼

Ben

Ben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透視系列最新力作!曜越推出 Tower 600 中直立式機殼

透視系列最新力作!曜越推出 Tower 600 中直立式機殼

英特爾於 Hot Chips 2024 介紹新一代 AI PC 處理器 Lunar Lake

英特爾於 Hot Chips 2024 介紹新一代 AI PC 處理器 Lunar Lake

AMD Ryzen 9000 系列如何發揮預期遊戲效能

AMD Ryzen 9000 系列如何發揮預期遊戲效能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2)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4) 新聞稿 (1526)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7) 軟體 (513)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3)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