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新聞

微星開誠布公 Z790 INTEL DEFAULT 設定

太狠了!

Ben by Ben
2024-05-23
in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微星開誠布公 Z790 INTEL DEFAULT 設定

近日微星在官方 YOUTUBE 頻道 (MSI GAMING) 上直播,標題為"Fine-tuning the BIOS for your CPU"(連結),歷時約 2 小時。直播內容非常豐富,更深入探討這幾個月的大話題 (INTEL 13/14TH I9 K 系列 CPU 不穩),MSI 更公開自家設定和現場測試各項設定。MSI 也成為第四家板廠公開表示 CPU 沒事不用開 INTEL DEFAULT (BASELINE) 模式。板廠的態度很明顯,就如 INTEL 第一個回應 (IGORSLAB) 一樣,我沒說這是板廠造成的,但你可以從中推敲我的意思;微星跟華碩、技嘉、華擎等板廠一致,我不是說我的預設能用在所有 CPU,但不穩也許跟 CPU 體質異差太大有關。換言之,這源頭好像跟板廠關係不大。

  • 微星大方公開自家 INTEL DEFAULT 設定
    • 沒事放 AUTO 的終極含意

微星大方公開自家 INTEL DEFAULT 設定

沒事放 AUTO 的終極含意

由於直播時長達 134 分鐘,以下筆者整理後的內容重點 (筆者理解可能有錯,以下僅作參考,以原片為準):

  • INTEL 平台沒有強行限制板廠預設 (NO RULES),AMD 平台有,問題伴隨出現。
    • INTEL 平台的高階主機板預設出廠就是降壓;AMD 平台主機板則需手動降壓 (預設遵從 AMD 規定)。
    • INTEL 平台比較自由 (VERY FREE),AMD 平台的規定清晰明確 (VERY CLEARLY)。
      • 所以各家板廠在 INTEL 平台上的實際預設做法各有不同。

 

  • 微星 (在 INTEL 平台) 一直希望榨取所有 CPU 性能 (日常使用和媒體評測),所以微星決定預設降壓 (UNDERVOLT),使 CPU 性能完全釋放。
    • 電壓低、溫度低,BOOST 更高,換來更強性能。
      • 也有部份使用者在板廠預設降壓的基礎下再自行手動降壓。
      • CPU 不穩其中一個主因是降壓幅度太大,該 CPU 體質無法承受。

 

  • 但不是所有 (出廠的) CPU (體質) 都一樣,有些能吃微星預設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只是不是所有 CPU 都能穩定以微星預設值運作。

 

  • INTEL 一開始也沒講清楚發生什麼事、問題在哪、要如何解決,板廠唯有自行猜測和嘗試。
    • 一些奇怪的設定 (WIRED PROFILES) 開始出現,例如"BASELINE PROFILE"冒出 (CAME UP),還有 INTEL 規格被錯誤解讀 (THE DATASHEET WAS MISREAD。
      • 某家拿出錯誤的 AC LOADLINE  (THEY PUT THE WRONG AC LOADLINE SETTING)。

 

  • INTEL 的供電規格 (VRM SPEC) 有提及 BASELINE,旨在要求主機板至少能做到的供電水平,也是 188W (PL2) 的出處。
    • BASELINE 規格主要為低階主機板而設,就是那些供電設計不強的主機板,例如 H610。
      • 微星不會在這種供電水平不夠強的主機板上預設降壓。

 

  • INTEL 以前不允許 B760 B660 等晶片組關閉 INTEL IA CEP,但最近開放了 (新 MICROCODE 版本),真奇怪。
    • 當 CEP 開啟,在 CPU 偵測電壓不夠高 / 被拉太低時,便會自行暗地裡降低實際頻率 (EFFECTIVE CLOCK),使 CPU 性能大幅下降,這現象被稱之 PHANTOM THROTTLING。
    • 微星在 Z790 的預設是關閉 CEP。

 

  • 當 CPU 出現不穩,未必與 INTEL CPU 不穩的本質問題有關,或許是記憶體的部份所導致,散熱安裝問題也有可能導致 CPU 不穩定。
    • INTEL CPU 不穩的原因可以是 INTEL CPU 體質差距太大,加上板廠預設降壓太激進所導致 (BUT THIS SPECIFIC PART ... IS TO BLAME ON CPU QUALITY VARIATIONS AND MOTHERBOARD VENDORS PUSHING THE UNDERVOLT A LITTE BIT TOO FAR)。
      • 這不代表是 CPU 或主機板有缺憾 (DEFECT),使用者可手動調整 BIOS 設定解決不穩問題,問題出在 CPU 體質與板廠預設不匹配 (MISMATCH),也不是所有 CPU 都不能用板廠的預設。
        • 微星不認為 CPU 不穩問題與所謂的 CPU 縮缸一說 (CPU DEGRADATION) 有關,因為微星預設做法是降壓而不是預設加壓。
          • 使用者看到預設 CPU 電壓太高,那是 INTEL TVB 的機制,為某幾個核心提高頻率,只適用於低負載場景調用特定某幾個核心,而不是所有核心同時衝上 6 GHz 並伴隨極高 CPU 電壓。

 

  • 微星坦承公開以往的 (MSI) AUTO 設定 (預設載入 WATER COOLER 模式),以及最新的 INTEL DEFAULT SETTINGS。
    • 以往的 MSI AUTO,除了沒限制 POWER 和 CURRENT 和預設降壓 (AC_LL < 1.1),在 CEP 和 TVB 的部份,都是預設關閉。
    • 最新的 INTEL DEFAULT SETTINGS,已聯動 CEP 和 TVB,跟從 INTEL 最新建議 / 指示,把 CEP 和 TVB 開啟。

 

  • 微星最新的 INTEL DEFAULT SETTINGS 針對 I9 K 和 KF 系列 CPU,把 PL1 和 ICCMAX 設定為 125W 和 307A,也就是 INTEL 的 PERFORMANCE PROFILE 建議。
    • 使用者可以自行手動增加 PL1 至 253W 和 400A,換取更高性能。
      • PL1 非常重要,因為這是長期運作的功率目標,與 253W PL1 比較,R23 MULTI 跑 2 輪後的成績有大概 7000 分之差。

 

  • INTEL 的最新建議設定 (INTEL DEFAULT SETTINGS),不單要求板廠為 K 系列 CPU 預設載入,板廠也要為非 K 系列 CPU 預設載入 INTEL DEFAULT SETTINGS。
    • 13/14 代並不差 (NOT AWFUL),遇上問題使用者只需動動手改變一些 BIOS 設定。

 

  • 直播主持之一提到他在組裝電腦時,會先嘗試使用 MSI 的水冷散熱模式,以獲取 MSI 調校帶來的最大性能,沒事不用動它 (SET IT TO WATER COOLER (4095 512A 0.4) IF IT RUNS STABLE, LEAVE IT BE)。
    • ICCMAX 400A 其實是為 KS CPU 而設,K 和 KF CPU 的使用者也可以嘗試手動調整為 ICCMAX 400A,不超出 INTEL 最新建議就好。

微星在直播中大談自家的看法和設定,公開透明,非常勇敢。微星甚至自行使用 HWINFO 等第三方軟體抓取功率、電流等 BIOS 設定,沒在怕的。筆者非常欣賞微星敞開心胸與觀眾直接交流,沒隱藏任何設定。只是筆者沒想到微星也在直播裡提到某家帶出 BASELINE 設定,和某家錯誤設定 AC LOADLINE,剛好與筆者之前的報導不謀而合啊。關於 CPU 不穩的原因,微星也沒有閃躲,直指是 CPU 體質與板廠預設不匹配的結果。總而言之,微星 BIOS 都準備好,要是使用者遇上不穩問題,可到 BIOS 自行調整某些選項;要是使用者不滿意預設性能低落,也可以到 BIOS 調整一些選項換來更強性能。這是一場非常有誠意的直播,冠絕業界。

沒事放 AUTO、不懂就放 AUTO,這在以前也就是板廠任意放飛自我 / 細心調校性能的時代,並沒有太大問題。INTEL 現在強行要求板廠改變預設,跟從 INTEL 最新指引。事實上,也不是所有 13/14TH K 系列 CPU 都出現不穩問題。舊 AUTO 就算帶來不穩定,也是用性能提高來換取,對使用者來說也不是什麼利益都沒有。新 AUTO 要是再不穩,尷尬的可能不再只是板廠了。

Tags: News 新聞MSI
Previous Post

AMD Radeon Anti-Lag 2 技術為絕對武力 2 提供支援

Next Post

海韻電子宣布將於 COMPUTEX 2024 展出自家先進的電源產品

Ben

Ben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海韻電子宣布將於 COMPUTEX 2024 展出自家先進的電源產品

海韻電子宣布將於 COMPUTEX 2024 展出自家先進的電源產品

華碩攜手生態鏈,與產業夥伴共創智慧製造新紀元

華碩攜手生態鏈,與產業夥伴共創智慧製造新紀元

8TB 的桌上型大容量高速外接 SSD!SanDisk Desk Drive 開箱評測

8TB 大容量高速外接 SSD!WD SanDisk Desk Drive 開箱評測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2)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4) 新聞稿 (1522)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7) 軟體 (512)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3)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