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新聞

華擎最新幻作 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 主機板

以下犯上的最佳例子?

Ben by Ben
2024-04-07
in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華擎最新幻作 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 主機板除了微星的 Z790MPOWER,在 2024 年仍然願意推出以 DDR5 超頻為目標的主機板的板廠,應該只有華擎了。華擎最新作品 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 和 PHANTOM GAMING B760I LIGHTNING WIFI,很可能就是 LGA 1700 平台的 1DPC 最後絕唱!

華擎在 2023 年中,決定重新塑造 PHANTOM GAMING 系列,不再單以"PG"作為產品簡稱,而是強調"PHANTOM GAMING"全稱之餘再提升 PHANTOM GAMING 的定位。後來的 Z790 REFRESH 型號中,華擎便創造出 PHANTOM GAMING Z790 NOVA WIFI 等高水平作品,深受超頻玩家推崇。ITX 向來是小眾,而華擎的 ITX 作品一向受到市場追捧,因為華擎的 ITX 定價非常親民。

這次華擎一口氣推出兩款 LGA 1700 的 PHANTOM GAMING ITX 主機板,據說均以 CP 值作為主要賣點,定價非常具吸引力!DDR5 8600+ 的恐怖超頻能力更是冠絕所有板廠,例如華碩的 APEX ENCORE 也只標 8400+;技嘉的 Z790 AORUS TACHYON X 雖然標稱 8700+,但 QVL 卻只是 8266 封頂,且 8700 也是動用 BCLK 超頻達成的,真正出現 8600 QVL 的,就只有華擎。更離譜的是,就連 PHANTOM GAMING B760I,也是 8600+!另外,在 ITX 主機板上,你有看過 14 + 1 + 1 的供電設計嗎?

扭曲空間的 PHANTOM GAMING ITX!

1DPC / 2DIMM 雙記憶體插槽是 ITX 的宿命,8 層低損耗 PCB、2 倍銅、20K 固態電容等,都不算特別,因為在 LGA 1700 平台上也不是沒出現過。華擎真正特別的地方,在於其不正常的 VRM 設計。這兩款 PHANTOM GAMING ITX 主機板都配備 14 + 1 + 1 共 16 組供電模組的設計,Vcore 和 VccGT 的部份更用上 110A 等級的 SPS 一體式供電模組。要知道很多 ATX 和 MATX 主機板也沒有做到 14 組 Vcore,在 ITX 上更是瘋狂。LGA 1700 平台在 PHANTOM GAMING ITX 之前,ITX 型號中就只有最高 10 組 Vcore 的設計 (Z790)。簡單來說,要在 ITX PCB 上塞進 14 組 Vcore,且還使用固態電容這種佔用不小正面 PCB 面積的電容,作為輸入和輸出之用,在 PHANTOM GAMING ITX 之前這是難以想像的,空間利用的極致作品。


PHANTOM GAMING Z790I 比較搞笑的地方是 VRM 固態電容的選擇,輸出電容中華擎的選擇也是異於常人,因為華擎同時使用兩種不同規格的固態電容,作為 Vcore 的輸出電容。如官網圖片所示,頂部的 VRM 全面採用 20K 版本 (20000小時) 的固態電容,左則的 VRM 固態電容則是常見的 5K 版本。一般來說板廠都會採用同一款電容作為輸出電容,反正筆者是沒看過混合型號的設計,除了為節省空間而同時選用高聚合物貼片電容如 SP-CAP 和固態電容的設計。如查看 PHANTOM GAMING B760I 的圖片,便會發現華擎把頂部的 VRM 輸出電容換為 5K 版本,工作小時的規格與左則的輸出電容一模一樣。

從另一個角度看,華擎整體的做法,更似是先設計出 B760I 的藍圖,然後再切出 Z790I 的版本。這種做法也有別於常見的做法,一般板廠都是先設計更高階的型號,再砍掉一些設計和功能弄出較便宜的版本。


回頭再說 VRM 的設計,散熱上 ITX 所面對的困難遠超於 ATX / MATX,華擎也沒有因為用上恐怖的 14 組 110A SPS 而放軟手腳。PHANTOM GAMING ITX 的 VRM 供電散熱設計就好像不用錢地狂堆,堆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什麼巨大延伸式散熱片、多重切割、熱導管、散熱背板、小風扇等通通塞爆,再加上本體使用 8 層 2 倍銅的 PCB,筆者嚴重懷疑這款 PHANTOM GAMING ITX 可帶滿 i9-14900KS。也許是不小心做得太滿,華擎沒有 / 未能在 PHANTOM GAMING B760I 之上再弄出更強大的設計。不論是供電用料還是供電散熱,兩款 PHANTOM GAMING ITX 都一樣。


USB 的部份筆者一開始也是一頭霧水,看不懂為什麼 PHANTOM GAMING Z790I,需利用 ASM1074 5 Gbps USB HUB 提供 4 個後置的 USB TYPE-A。因為 Z790 晶片組其實足以提供 10 個 10 Gbps 或 5 Gbps 的 USB,而 B760 晶片組只能提供最多 6 個 5 Gbps USB 或 4 個 10 Gbps +  2 個 5 Gbps 的 USB。PHANTOM GAMING Z790I 或 B760I,就只有一共 9 個 5 Gbps / 10 Gbps 的 USB,故 B760 須用上 ASM1074 等 USB HUB,以提供多於 6 個 5 Gbps 的 USB (B760 PCH)。由這一部份也可看到華擎的確是先設計出 B760I 的版本,再直接複製貼上至 Z790I 上。


M.2 的部份,筆者一開始也在想為什麼 PHANTOM GAMING Z790I 不支援 SATA M.2 SSD,後來也明白了這也是 B760 晶片組的限制 (須利用額外的通道切換晶片),Z790 PCH 則可提供 4 個原生 SATA 之餘,再提供 1 組支援 SATA M.2 SSD 的 M.2 (X4) 插槽,而不須加入通道切換晶片來禁用那 4 個 SATA 埠。

由 14 + 1 + 1 到 DDR5 8600+ 再看 Z790I 版本竟是由 B760I 演變而來,華擎的做法再度刷新筆者的認知,驚喜不斷。筆者是沒想到繼 TAICHI LITE 和 NOVA 等好像造主機板不計成本的市場定價後,再能看到 PHANTOM GAMING ITX 此等作品,B760I 版本除了部份 VRM 輸出電容外,基本上與 Z790I 版本一模一樣 (除了 DMI)。

如果你以為 DDR5 8600 QVL 是神經病,那麼你便看不到完整的大局了,因為在筆者看來 ASROCK 真正想表達的是,DDR5 8200 或以下我通吃!

ASROCK:*Actual support may vary by CPU.
Z790

其實這塊板子筆者早在外國論壇上看到,OVERCLOCK.NET 網友 owikh84 很早就曝光這款 ITX 主機板了。他更跑出 DDR5 8800 TM5 ABSOLUTE 3 CYCLES 過測的成績,這已是 APEX (ENCORE) 的水平。說到這裡筆者只能說,我願意加錢換 EXTERNAL CLOCK GENERATOR IC 和 BIOSFLASHBACK IC,還有那個 DEBUG 卡,沒想到華擎還是塞進 UART PORT 80 接頭,補上 ITX 的終極短板。扯什麼 ALC897 太弱 / 沒有 20 Gbps TYPE-C / 前置 TYPE-C 只是 5 Gbps / 不是 Wi-Fi 7 / Wi-Fi 天線不是延伸式,都是見樹不見林的天才。ASROCK PHANTOM GAMING,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OVERCLOCK.NET owikh84
OVERCLOCK.NET owikh84

 

資料來源 1

資料來源 2

資料來源 3

延伸閱讀

主打高性價比!華擎 Z790 TAICHI LITE 主機板的啟示

華擎大爆走!PHANTOM GAMING 系列創造性價比最高的 Z790 主機板?!

Tags: News 新聞ASROCK
Previous Post

FurMark 2.2 正式發佈,新增 NVIDIA GPU 熱點溫度監控功能

Next Post

AMD Zen 5 Ryzen 筆電版 APU 系列配置曝光,Strix 系列最高配備 12 核心

Ben

Ben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AMD Zen 5 Ryzen 筆電版 APU 系列配置曝光,Strix 系列最高配備 12 核心

AMD Zen 5 Ryzen 筆電版 APU 系列配置曝光,Strix 系列最高配備 12 核心

安耐美發布全新現代化 ATX 中塔型機殼 ENERMAXK8

安耐美發布全新現代化 ATX 中塔型機殼 ENERMAXK8

CHERRY 電競幼幼節開跑,邀你一起體驗 K5V2 電競鍵盤的獨特魅力

CHERRY 電競幼幼節開跑,邀你一起體驗 K5V2 電競鍵盤的獨特魅力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7) 新聞稿 (1548)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8) 軟體 (516)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