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散熱器 | 機殼 | 電源 | 風扇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平板電腦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
  • NEWS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APP
  •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NEWS 新聞

技嘉 RTX 40 顯示卡出現 WINDFORCE 系列

還有更頂的 EAGLE REV 2.0

Ben by Ben
2023-03-24
in NEWS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技嘉 RTX 40 顯示卡出現 WINDFORCE 系列

在 2022 年 9 月的時候,外媒 VIDEOCARDZ 曾報導技嘉一口氣在 EEC 登記了 11 款 RTX 4090 型號,當中就有出現 WINDFORCE 系列。近年在技嘉的系列命名中,少有在高階顯示卡上同時出現 EAGLE 和 WINDFORCE,技嘉在 RTX 30 中也只有 RTX 3060 TI 才同時推出了 EAGLE 和 WINDORCE。近日技嘉終於推出屬於 RTX 40 系列的 WINDFORCE 版本,其中 RTX 4080 更同時出現了 EAGLE 和 WINDORCE,EAGLE 表示我才是最頂的。

EAGLE REV 2.0 較勁 WINDFORCE

WINDFORCE 系列源遠流長,一直是技嘉的入門級主力,而EAGLE 則是近年技嘉新推出的系列,特別在高階顯示卡上有取代 WINDFORCE 之勢。由於技嘉沒有推出 RTX 4090 EAGLE,所以 RTX 4090 WINDFORCE 單獨現身還好,可是從 RTX 4080 開始,EAGLE 和 WINDFORCE 同時登場,EAGLE 變相被提高一級,讓 WINDFORCE 成為入門版。


在 WINDFORCE 上場後,EAGLE 能否獨善其身?答案是總之 EAGLE 就是最頂的。筆者就以 RTX 4070 TI 為例探討技嘉的 EAGLE 和 WINDFORCE。RTX 4070 TI EAGLE 採用均熱板散熱設計,成功在競品中突圍而出。新推出的 RTX 4070 TI WINDFORCE 則大幅縮小顯示卡體積 (L=261 W=126 H=50 mm),並改用大銅片散熱設計以取代成本較高的均熱板散熱設計,風扇也從 90 mm 改至 80 mm。顯示卡做得小一點相容性更好 (PCB 尺寸縮小一點對 12VHPWR 走線更有利),只要賣得更便宜,改用銅底設計還好,反正原來的均熱版設計做得太滿了。

RTX 4070 TI WINDFORCE


命運弄人,筆者發現技嘉同時推出了新的 RTX 4070 TI EAGLE,稱之為 REV 2.0,設計改動極大,包括體積變小,散熱設計大改。原本的 RTX 4070 TI EAGLE REV 1.0 是 L=301 W=136 H=58 mm,REV 2.0 變成 L=261 W=126 H=50 mm。散熱器方面 REV 2.0 把均熱板設計改為大銅片設計,但加入更多而且更粗的導熱銅管 (目測 8~10 mm)。風扇大小亦從 90 mm 降至 80 mm。

EAGLE REV 1.0

EAGLE REV 2.0


回頭看 RTX 4070 TI WINDFORCE,EAGLE REV 2.0 其實就是 WINDFORCE 的前身,本體大小一樣,散熱設計雷同。
  • WINDFORCE 使用 8 根導熱銅管 (應該是 6 mm) 和大銅片設計,風扇 80 mm。
  • EAGLE REV 2.0 使用 8 根導熱銅管 (應該是 8~10 mm) 和大銅片設計,風扇 80 mm。
  • EAGLE REV 1.0 使用 6 根導熱銅管 (應該是 6 mm) 和均熱板設計,風扇 90 mm。

RTX 4070 TI EAGLE REV 2.0 利用更多且更粗的導熱銅管,嘗試補回均熱板的不足,但是面對規模更小的散熱鰭片設計…也許是覺得 RTX 40 系列不需要太過頭的散熱器。RTX 4070 TI EAGLE REV 2.0 散熱效果如何,真想試試看!看來 RTX 4070 TI EAGLE REV 1.0 買到就是賺到,愛超低溫的可以入手。

資料來源 1

資料來源 2

資料來源 3

Tags: News 新聞GIGABYTE
Previous Post

DELL 深耕台灣 35 周年,共創永續韌性

Next Post

ASETEK 第 8 代 AIO 一體式水冷設計介紹

Ben

Ben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ASETEK GEN 8 AIO 一體式水冷設計介紹

ASETEK 第 8 代 AIO 一體式水冷設計介紹

英特爾推出全新 13 代 Intel vPro 平台,提供更全面的安全性

英特爾推出全新 13 代 Intel vPro 平台,提供更全面的安全性

回饋海韻愛用者,新版 FOCUS GX-1000 內附 12VHPWR 模組線

回饋海韻愛用者,新版 FOCUS GX-1000 內附 12VHPWR 模組線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推薦文章

  • ryzen-ram-overclocking-teaching

    第一次超頻就上手! 老羊 Ryzen 平台記憶體超頻詳細教學

    8498 shares
    Share 3399 Tweet 2125
  • 重灌時出現 Windows 無法安裝至此磁碟。選取的磁碟屬於 GPT 磁碟分割樣式訊息怎麼辦?

    7705 shares
    Share 3217 Tweet 1870
  • 英雄落幕,Windows 7 SP1 2020 年 1 月更新集合包下載

    5973 shares
    Share 2542 Tweet 1430
  • IPC 大勝!AMD Ryzen 9 5900X、Ryzen 5 5600X 處理器評測開箱

    4742 shares
    Share 1897 Tweet 1186
  • WIN 10 終極效能揭開封印!!!!!!! 教學

    4886 shares
    Share 2162 Tweet 1135
  • [Win11 小教室] 略過安裝 Windows 11 家用版初始化的網路連線設定

    4078 shares
    Share 1631 Tweet 1020
MASTERLIQUID PL240 FLUX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數據與體驗! 電腦軟硬體、電競周邊,輕開箱、專業評測、業界新聞、RGB 改裝、專題評測、水冷改裝!

熱門標籤

AX1800 B660 Fractal i3-12100 i5-12600K i5-12600KF i7-12700KF i9-12900K LGA 1700 Macbook MediaTek Navi 31 Procyon R5 4600G Rembrandt Rocket Lake RX 6600 RX 7800 RX 7900 VALKYRIE Z690 ZEN 2 ZEN 4 戰地風雲 音效卡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開箱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 & 聯繫

© 2023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散熱器 | 機殼 | 電源 | 風扇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平板電腦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
  • NEWS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APP
  •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 2023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