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散熱裝置 / 機殼 / 電源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手機 / 平板 / 網通
    • 驅動相關
    • 其他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主機板

BIOSTAR B760A-SILVER 主機板開箱評測

Ben by Ben
2023-01-03
in 主機板,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BIOSTAR B760A-SILVER 主機板開箱評測

相對於 UH 同步開箱的 MATX B760M-SILVER 主機板,BIOSTAR 刻意把 B760A-SILVER 的定位提高一個等級,聰明地利用標準 ATX PCB 更大的空間,塞進更多好料同時提供更好的物理相容性,可說專為巨型頂級顯示卡而設。

有關注的玩家應該有發現 DDR5 售價已經慢慢降下來,與去年相比可謂暴跌崩盤,要戰未來貴一點點的 DDR5 還是值得投資。BIOSTAR 這次以強大的供電設計和豐富的連接性作賣點,只要有需要用到 Wi-Fi / BT 的使用者自備 Wi-Fi 模組 / PCI-E 擴充卡應該很不錯,不信的話請看下去。

目錄

INTEL B760 晶片組

相對於 INTEL B660 晶片組,B760 晶片組規格的升級部份不大,主要集中於在總 HSIO 通道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把部份 PCI-E 3.0 通道升級為 PCI-E 4.0。

主要的規格包括與上代 (B660) 相同的 DMI PCI-E 4.0 X4、4 個內置 SATA 控制器、14 組 PCI-E 通道 (4.0+3.0)、12 個總 USB 數量 (2.0 + 3.0 + 3.1 + 3.2) 等等。B760 晶片組與 Z790 晶片組的主要分別在於 SATA 的部份,在 B760 晶片組內那 4 個 SATA 是獨立通道,並不佔用 (不能替換) 任何 PCI-E 通道。

晶片組簡單比較
B660 B760
DMI PCI-E 4.0 X4 PCI-E 4.0 X4
獨立 SATA III 4 4
PCI-E 3.0 8 4
PCI-E 4.0 6 10
總 PCI-E (3.0 + 4.0) 14 14
USB 5Gbps ** 2 2
USB 10Gbps ** 4 4
USB 2.0 ## 6 6
總 USB ## (2.0 + 5Gbps + 10Gbps + 20Gbps) 12 12
USB 20Gbps ^^ 2 2
PCI-E RAID N/A N/A
SATA RAID YES YES
SOURCE: Intel

**:總 USB3 只有 6 個,當中有 4 個能被板廠設定為 5Gbps 或 10Gbps,剩下 2 個只能被設定為 5Gbps。INTEL 官方文件以 MAX 最大數量為標示,所以 INTEL 宣稱最多有 6 個 5Gbps,最多有 4 個 10Gbps,但不代表 B660 / B760 能夠有 6 + 4 = 10 個 USB3。實際上 B660 / B760 晶片組的 5Gbps + 10Gbps 加起來只有最多 6 個,意思是 10Gbps 的能降為 5Gbps,但是 5Gbps 的不能升級到 10Gbps。

^^:每 1 個原生的 20Gbps 都是利用 2 個原生的 10Gbps 來換取,INTEL Z790 B760 晶片組內沒有不犧牲其他 USB 的獨立 / 原生 20Gbps。

##:嚴格來說 USB2.0 在 B660 / B760 晶片組內有 12 個,但是基於那些 USB3 埠大多向下支援 USB2.0,真正獨立的 USB2.0 (也就是扣除 USB3 後) 只有 6 個。

BIOSTAR B760A-SILVER 包裝與配件介紹

外盒因為同屬 SILVER 系列,正面看起來與 MATX 版的 B760M-SILVER 一模一樣,除了名稱外,就是盒子比較大而已。背面印有大量規格資訊,相對同步開箱的 MATX 版只有 12 相供電,B760A-SILVER 使用多達 17 相供電。

PS. 關於 PCI-E 5.0 X16 插槽的數目,應該只有 1 根。

配件與他廠相比較少,有 1 份說明書、1 片光碟、1 片 I/O 擋板、4 根 SATA 線材,希望未來 BIOSTAR 能跟上競品,再增加更多配件。

主機板外觀介紹

標準 ATX 呎吋,與 B760M-SILVER 相比,可明顯看到 B760A-SILVER 的散熱片上加入了更多的黑色線條和長方塊,另外 BIOSTAR 與 SILVER 字樣不再只是實心黑色字體,改以黑底鏤空出散熱片的銀色方式呈現,這看起來就是一片不尋常的 SILVER 系列主機板啊!

PCB 背部沒有任何重大的晶片,始終這只是個 SILVER。記憶體插槽和第一根 PCI-E X16 插槽的背部沒有任何穿孔針腳突出來,對應主機板的規格:DDR5 和 PCI-E 5.0 X16。

供電散熱

CPU 供電散熱片更巨大,表面加入全新的黑色元素讓 SILVER 一字在黑色背景中脱穎而出,黑色比例變多後也讓銀色本體在強一點的光線下更像白色。

I/O 背後輸出

  • 1 組 HDMI 2.1
  • 1 組 DP 1.2
  • SMART BIOS UPDATE 更新 BIOS 按鈕
  • 無線網路天線連接埠並附有 RF 天線 (與 B760M-SILVER 相同一組,沒有 Wi-Fi 模組)
  • 2 組 USB 2.0 Type-A
  • 5 組 USB 3.2 Gen 2 Type-A 10 Gpbs
  • 1 組 USB 3.2 Gen 2 Type-C 10 Gpbs
  • 1 組有線網路連接埠 (2.5G)
  • 3 組 7.1 音源孔

LGA 1700

支援 INTEL 第 12 代和第 13 代 CPU,提供 PCI-E 5.0 連接和 DDR5 支援。

DDR5

兩邊鎖定的 DDR5 記憶體插槽,使用貼片式銲接在 PCB 表面上,記憶體走線利用內層做法,PCB 表面成為阻隔干擾的防護。官方支援最高 6400MHz DDR5,比 MATX SILVER 更高。

LED ROCK ZONE

  • 位置在 PCB 右上方,提供 2 組 3-PIN ARGB 連接和 1 組 4-PIN RGB 連接。

CPU 供電輸入

  • CPU 電流輸入設計利用 8-PIN 和 4-PIN,搭配 1 個固態電容取代常見的電感輔助輸入。

前置 USB3

  • 可能是因為同屬 SILVER 系列,前置 USB 19-PIN 仍然是 5Gbps。
  • 前置 TYPE-C 是 10Gbps。

故障快速識別

  • 4 個小 LED 被放在 PCB 的右下方,若是習慣把機殼放在地上的使用者容易被顯示卡遮擋住而看不見。
  • CPU / DRAM / VGA / BOOT 分別代表不同部份的自檢過程,亮燈而不跳動代表開機失敗卡在某一處。

PCB 層數

  • 同樣採用 6 層 PCB 設計。

SATA 儲存

  • 只提供 4 個 SATA III 埠,全都是由 B760 晶片組提供。

M.2

B760A-SILVER 提供 4 根 M.2 插槽,支援 3 根 M.2 SSD 和 1 塊 Wi-Fi 模組。

  • M2E_WIFI 插槽由 B760 晶片組提供 PCI-E X1 通道,同時支援 CNVIO2 模組。
  • M2M_CPU 插槽由 CPU 提供 PCI-E 4.0 X4 通道,規格是 2280。
  • M2M_SB1 插槽由 B760 晶片組提供 PCI-E 4.0 X4 通道,規格是 2280。
  • M2M_SB2 插槽由 B760 晶片組提供 PCI-E 4.0 X4 通道,規格是 2242 / 2260 / 2280 / 22110。

以上只有 M2M_SB2 同時支援 SATA M.2,代價是 SATA_1 被禁用。

筆者估計 M2M_SB1 與 PCIEX16_2 共享頻寬。

PCI Express

  • PCIEX16_1 由 CPU 提供 PCI-E 5.0 X16 通道,金屬裝甲插槽以貼片式銲接在 PCB 表面,規格是 X16。
  • PCIEX1_1 由 B760 晶片組提供 PCI-E 3.0 X1 通道,普通的黑色插槽以穿孔式銲接在 PCB 上,規格是 X1。
  • PCIEX16_2 由 B760 晶片組提供 PCI-E 4.0 X4 通道 (與 M2M_SB1 共享通道?),普通的黑色插槽以穿孔式銲接在 PCB 上,規格是 X16。
  • PCIEX1_2 由 B760 晶片組提供 PCI-E 3.0 X1 通道,普通的黑色插槽以穿孔式銲接在 PCB 上,規格是 X1。

主機板拆解介紹

內部構造

由於採用更豪華的供電設計和更巨大的供電散熱片,沒有以導熱銅管串連兩塊散熱片亦可接受。BIOSTAR 依舊為使用者準備好 Wi-Fi 模組以外的設備,為使用者提供即插即用的付費體驗。

PCB

把所有散熱片移除後,黑色的 PCB 便露出來了。PCB 上有一些灰色斜線和橫線的塗層,主要從左上至右下延伸,使 PCB 看起來佈局更緊湊。

供電設計

  • 16 + 1 + 1,使用大量台灣鈺邦 5K 固態電容。(上)
  • 16 顆一體式供電模組 ON-SEMI FDMF5062 70A 提供 Vcore 電壓控制。(下左)
  • 1 顆一體式供電模組 ON-SEMI FDMF5062 70A 提供 VccGT 電壓控制。(下左)
  • 16 + 1 由 RENESAS RAA229131 PWM 控制器負責,使用直連架構。(下中)
  • 1 相 VccAUX 由 ON-SEMI NCP81270C 單相 PWM 控制器直連 ON-SEMI FDPC5030SG 供電模組。(下右)

供電細節

  • B760 晶片組的供電設計由 ANPEC APW8828 直連控制 ON-SEMI 4C029 和 ON-SEMI 4C028。(左)
  • ANPEC APW8863 降壓器 (同時內建 LDO 1.5A 輸出),與 DDR5 的電壓有關。(右)

影像輸出

  • ITE IT66318FN 晶片,輔助輸出 HDMI 2.1。

USB

  • GENESYS GL3590 晶片,以 1 個上行 USB 10Gbps 擴充至 4 個下行 USB 10Gbps。(左)
  • ITE IT5201FN 晶片,提供 1 個 USB 10Gbps TYPE-C 所需的控制功能。(中)
  • 2 顆 USB 中繼器 DIODES PI3EQX1004E (2-PORT) 晶片,一共確保 4 組 10Gbps 訊號傳輸穩定。(右)
  • GENESYS GL850G,以 1 個上行 USB2.0 擴充至 4 個下行 USB2.0。(左)
  • 前置的 10Gbps USB TYPE-C 採用 ITE IT5201FN 滿足 TYPE-C 控制所需,以及使用 DIODES PI3EQX1004E (2-PORT) 作為 10Gbps USB 的中繼器。(右)

網路

  • REALTEK RTL8125BG 2.5Gbps 有線網路控制器,提供 1 個 RJ45 埠。

音效

  • REALTEK ALC1220 音效編碼解碼處理器,搭配外置的 SAVITECH SV3H725 (SNR 110dB) 放大器晶片和數顆音電電容。

在 B760M-SILVER 上的 SAVITECH 放大器是 SV3H715 (SNR 105dB)。

B760 晶片組

  • INTEL Q1LX =工程版 B760 晶片組。

其他晶片

  • DIODES PI3EQX16012 和 DIODES PI3EQX16021 晶片,共同提供 PCI-E 4.0 X4 的中繼器功能,同時內建 PCI-E 通道切換功能,筆者估計用以切換來自 B760 晶片組的 PCI-E 4.0 X4 通道至 M2M_SB1 或 PCIEX16_2 上。(左)
  • ASMEDIA ASM2480B 晶片,切換 PCI-E 4.0 X2,這裡應該被用作提供 M2M_SB 的 SATA 支援。(右)
  • ITE IT8625E SUPER I/O 晶片,實時監控多項數據,包括電壓 / 風扇轉速 / 溫度等等。(左)
  • DIODES AZ75232 晶片 (232GG),提供 COM 支援。(左)
  • ASMEDIA ASM1012 微處理器晶片,實現 SMART BIOS UPDATE 功能。(中)
  • BIOS 晶片是 WINBOND W25Q257JV。(中)
  • ELAN EKTF5832 微處理器晶片負責管理 RGB 燈效。(右)

結論

B760A-SILVER 在多處有一些小升級,包括提供多一根 M.2 插槽、更多能用的 PCI-E X1 插槽、用料更豪華,16 相 70A 的供電設計應該能夠推動 I9-13900K。音效設計上的小升級 (715 -> 725) 是小確幸,欲擒故縱的 Wi-Fi 插槽設計不知何時才被劃上句號。

整體來說這張主機板能夠在 MATX 的版本上提供高一級的規格和用料,對於有需要使用 ATX 板型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塊不錯的作品。

BIOSTAR B760A SILVER

Tags: 評測開箱BIOSTARB760
Previous Post

ROG Strix Aura Edition ATX 3.0 金牌電源供應器炫酷「燈」場

Next Post

英特爾推出第 13 代 Intel Core 筆電與桌上型 65W 處理器

Ben

Ben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英特爾推出第 13 代 Intel Core 筆電與桌上型 65W 處理器

英特爾推出第 13 代 Intel Core 筆電與桌上型 65W 處理器

Intel 13 代平台來襲!MSI B760 全新系列主機板正式推出

Intel 13 代平台來襲!MSI B760 全新系列主機板正式推出

超頻潛力佳!KLEVV CRAS XR5 RGB DDR5-6200 CL40 16GB x2 記憶體評測開箱

超頻提升 10% 性能!KLEVV CRAS XR5 RGB DDR5-6200 記憶體評測開箱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AMD RYZEN

推薦文章

  • ryzen-ram-overclocking-teaching

    第一次超頻就上手! 老羊 Ryzen 平台記憶體超頻詳細教學

    7006 shares
    Share 2802 Tweet 1752
  • 重灌時出現 Windows 無法安裝至此磁碟。選取的磁碟屬於 GPT 磁碟分割樣式訊息怎麼辦?

    6535 shares
    Share 2749 Tweet 1578
  • 英雄落幕,Windows 7 SP1 2020 年 1 月更新集合包下載

    5495 shares
    Share 2351 Tweet 1310
  • IPC 大勝!AMD Ryzen 9 5900X、Ryzen 5 5600X 處理器評測開箱

    4627 shares
    Share 1851 Tweet 1157
  • WIN 10 終極效能揭開封印!!!!!!! 教學

    4529 shares
    Share 2019 Tweet 1046
  • R5 3600X & R5 3600 評測輕開箱,對決 i5-9600K 實測!

    3636 shares
    Share 1454 Tweet 909
CHERRY AKAMSI MEG CORELIQUIDMASTERLIQUID PL240 FLUX
The Tower 100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數據與體驗! 電腦軟硬體、電競周邊,輕開箱、專業評測、業界新聞、RGB 改裝、專題評測、水冷改裝!

熱門標籤

AIDA64 AM5 AMD advantages CES 2019 COMPUTEX 2018 COMPUTEX 2021 Cruicial EKWB EPOS G.SKILL H370 LIAN LI Mercusys NEO FORZA OPPO Patriot Qualcomm RDNA 3 ROCCAT Scythe Sharkoon VMware XIAOMI 微星龍龍夏日大作戰 隨身碟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開箱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 & 聯繫

© 2022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散熱裝置 / 機殼 / 電源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手機 / 平板 / 網通
    • 驅動相關
    • 其他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 2022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