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正式推出 MAG B650M MORTAR WIFI,皇牌系列 MORTAR 歷經多代,由 B150 開始深耕,到了 B360 / B450 逐漸受到廣大使用者認同,在 AM4 B550 平台上,B550M MORTAR 憑藉出色的供電設計和強大的記憶體超頻實力,與競品鬥得難分難解。
本次的 MORTAR 以全 GEN4 的設計為預算不高的使用者提供多一個選擇,對比上代最明顯的升級是在 I/O 上提供更多 USB,微星還有做什麼實用的設計?讓我們一探究竟。
AMD B650 晶片組
X670E 和 X670 主機板都是配置 2 顆 B650 晶片組,全部的 AM5 主機板都是用單一設計的 B650 晶片組,只在於數量差異,每 1 顆 B650 晶片組都支援 12 組 PCIE 通道,但在串連雙晶片組的時候須留有 PCIE 4.0 X4 連接下一顆晶片組。
PCIE 5.0 由原生 CPU 控制,像是 PCIE 5.0 顯示卡和 SSD,由於晶片組不支援 PCIE 5.0 通道,只能運行 PCIE 4.0 X4。
AM5 全系列主機板都是用 B650 晶片組,只在於數量差異,重點來了,玩家最在意的主機板售價和定位,PCIE 5.0 對 PCB 板層數、板層物料級數、和中繼器晶片成本有相當高的要求,例如 X670E 有 24 組 PCIE 5.0,但須搭配 6 層含以上層數的 PCB,在 4 層 PCB 將只支援 20 組的 CPU PCIE 5.0 通道,所以支援 20 組 CPU PCIE 5.0 通道的就可能是 B650 主機板。
PCIe 5.0 | DOWNLINK | USB3 | 影像輸出 | USB 2.0 | |
---|---|---|---|---|---|
X670E | 16+4+4 = 24 | 4.0 X4 | 10Gbps *4 | 4 | 1 |
X670 | 16+4+4 = 24 | 4.0 X4 | 10Gbps *4 | 4 | 1 |
B650E | 16+4+4 = 24 | 4.0 X4 | 10Gbps *4 | 4 | 1 |
B650 | 16+4+4 = 24 | 4.0 X4 | 10Gbps *4 | 4 | 1 |
B550 (AM4) | 16+4 = 20 (PCIe 4.0) | 3.0 X4 | 10Gbps *4 | 0 | 0 |
B650 | 晶片組間串連 | 總 PCIe | PCIe 3.0 | PCIe 4.0 | 獨立 SATA | 共享 SATA | |
---|---|---|---|---|---|---|---|
X670E | 2 顆 | 4.0 X4 | 8+12 = 20 | 8 | 12 | 0 | 8 |
X670 | 2 顆 | 4.0 X4 | 8+12 = 20 | 8 | 12 | 0 | 8 |
B650E | 1 顆 | N/A | 4+8 = 12 | 4 | 8 | 0 | 4 |
B650 | 1 顆 | N/A | 4+8 = 12 | 4 | 8 | 0 | 4 |
B550 (AM4) | 1 顆 | N/A | 10 | 10 | 0 | 4 | 2 |
USB 5Gbps | USB 10Gbps | 共享 USB 20G | USB 2.0 | |
---|---|---|---|---|
X670E | 0 | 6+6 = 12 | 2 | 6+6 = 12 |
X670 | 0 | 6+6 = 12 | 2 | 6+6 = 12 |
B650E | 0 | 6 | 1 | 6 |
B650 | 0 | 6 | 1 | 6 |
B550 (AM4) | 2 | 2 | 0 | 6 |
包裝與配件介紹
MAG B650M MORTAR 的外盒主設計與 MAG B660M MORTAR WIFI MAX 相同,都是軍規風格,中間印有一個類似金屬裝甲的圖案,上面印著一顆迫擊炮。
正面右下方印有晶片組的名稱 B650,但沒有像 X670 或 X670E 般提及 PCI-E 5.0 READY,僅標示支援 DDR5。背面印有多項功能和規格的介紹,全新的升級包括供電設計至 12 顆 80A SPS、支援 DDR5、20Gbps USB、WIFI 6E 等等。從中間的主機板實物圖片可見,微星不再採用銀白色的外觀設計作 WIFI 版本的識別。
配件較為精簡,包含 2 根 SATA 線、1 對 WIFI 天線、1 張貼紙、1 張快速安裝介紹、1 張歐盟規管通知、2 顆螺絲。這次不再附送一整本的使用手冊,這年頭當媒體真慘,規格全得自己看。
主機板外觀介紹
主機板的配色為特別深的黑色調,M.2 散熱片和晶片組散熱片和供電散熱片的表面均使用髮絲紋處理,在暗黑中帶點微光,整體看起來與上代有明顯差異。
由 B360 / B450 奠定的巨大延伸式供電散熱片壓制多顆高規格 SPS,在 CPU 上方的供電模組亦採用更大型的散熱片設計。
- 所有 M.2 插槽均配有專屬的散熱片。
- 2 個 EPS 8-PIN 輸入。
- PCB 背面的右下方標示 6 層 PCB。
CPU 供電散熱片上方有 4 個螺絲孔,這種設計曾在 MSI MAG Z690 TORPEDO EK X 上看到。不直觸供電模組的 MONOBLOCK 水冷頭更有效降低因供電模組發熱而導致 CPU 溫度急升的現像,因為原來的鋁擠散熱片已經分擔了不少來自供電模組的熱力。
AM5 CPU 插座
LOTES LGA 1718 插座,取代 AM4 的 PGA 1331 設計。
DDR5
支援自家 MEMORY BOOST 技術的 DDR5 插槽,全黑化設設,不使用任何金屬裝甲。
小工具
- EZ DEBUG LED 位於 24-PIN 的上方,有助快速排查故障。
- 沒有 DEBUG LED 雙位除錯燈,亦沒有 CLEAR CMOS 的實體按鈕。
儲存裝置
- 配有 6 個 SATA 6G 埠,4 個為晶片組原生提供,其餘 2 個 (A1、A2) 由 ASM1061 提供。
- 板載 2 根 M.2 插槽均由 CPU 提供,最高支援 PCI-E 4.0 X4,並配備獨立的散熱片。
- 第 1 根 M.2 插槽被放置在 CPU 插槽與第 1 根 PCI-E X16 插槽之中,能夠避開顯示卡熱力。
PCI Express 插槽
3 根 PCI-E 插槽分別為 PCI_E1 與 PCI_E2 和 PCI_E3。由於 CPU 上方的供電設計有一定規模,佔用了不少空間,所以當在 CPU 插座的下方設有 1 根 M.2 插槽時,便會將第 1 根 PCI-E X16 插槽向下移。故使用 2.5 至 3.5 槽厚的顯示卡時,PCI_E2 與 PCI_E3 很有可能被擋住而無法使用。
- PCI_E1 由 CPU 提供,最高支援 PCI-E 4.0 X16,使用貼片式的金屬裝甲插槽。
- PCI_E2 由 晶片組提供,最高支援 PCI-E 3.0 X1,使用穿孔式的普通插槽。
- PCI_E2 由 晶片組提供,最高支援 PCI-E 4.0 X4,使用穿孔式的普通插槽。
按 B650 晶片組的設計,當 4 根 PCI-E 3.0 通道被用作提供原生 SATA 後,晶片組便只剩下 8 根 PCI-E 4.0 通道。故此 PCI_E2 所佔用的 X1 通道好像佔用了晶片組內 PCI-E 4.0 的通道。
前置 USB
前置 TYPE C 10Gbps,由於 B650 主機板只使用 1 顆晶片組,USB 10Gbps 的數量大減,所以甚少 B650 主機板提供雙 20Gbps TYPE C。
- 水平式 USB 19PIN 5Gbps,提供 2 個 5Gbps TYPE A。
- 2 個 USB 9 PIN,共提供 4 個 USB 2.0 TYPE A。
I/O 背後輸出
預先安裝好的 I/O 擋板提高組裝便利性。
- 1 個 BIOS 更新按鍵
- 1 個 HDMI 2.1
- 1 個 DP 1.4
- 1 組 USB 3.2 Gen 2X2 Type-C 20 Gpbs
- 3 組 USB 3.2 Gen 2 Type-A 10 Gpbs (其中一個被指定為 FLASH BIOS 專用埠)
- 4 組 USB 3.2 Gen 1 Type-A 5 Gpbs
- 1 組有線網路連接埠 (2.5G)
- 無線網路天線連接埠
- 5 組音源孔
- Optical S/PDIF 輸出音源孔
主機板拆解介紹
拆開所有裝甲後,一片 MATX MAG B650M MOATAR WIFI 的 PCB 滿載各種好料。供電散熱片的散熱表面積足夠地大,同時與底下的供電模組和電感接觸,提升散熱性能。
供電設計
- 雙 EPS 8-PIN 輸入,有 1 顆電感輔助。
- CPU 的供電規模是 12 + 2 + 1。
- PWM 供電控制器晶片是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MP2857,相信以 6+2 PWM 模式控制 12 + 2。
- 2 顆 SOC MOSFET 由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MP87670 80A SPS 提供 VSOC。
- 12 顆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MP87670 80A SPS 提供 VCORE。
- 1 顆 MAXLINEAR MXL7630S 30A 供電連降壓控制的一體式模組提供 VMISC。
- 單相降壓轉換晶片 RICHTEK RT8125H (QZ=),直連控制 SINOPOWER SM4503 和 SM4337,提供 VCCIO (MEM)。
USB
- 2 個前置 USB 2.0 9-PIN 由 GENESYS GL850G USB2.0 HUB 晶片擴展出來。
- 前置 20Gbps TYPE C 使用 ASMEDIA ASM1543 晶片處理 CC LOGIC 正反盲插,並由 DIODES PI3EQX1002E 晶片確保訊號穩定和完整。
- DIODES PI3EQX1004E 晶片為 2 個 10Gbps USB 提供中繼功能確保訊號完整。
- DIODES PI3EQX1002E 晶片為 1 個 10Gbps USB 提供中繼功能確保訊號完整。
- DIODES PI3EQX2024 晶片為 1 個 20Gbps USB 提供中繼功能確保訊號完整。
- ASMEDIA ASM1074 USB 5Gbps HUB 晶片以 1 個上行 5Gbps 擴展出 4 個下行 5Gbps。
音效
- 採用 REALTEK ALC 4080 CODEC 晶片負責音效編碼解碼處理,配有多顆日系音效電容和防爆音 MOSFET,但沒有任何 AMP 放大器晶片。
晶片組
AMD AM5 B650 晶片組。
影像輸出
- 微星為 DP1.4 使用了 DIODES PI3DPX1207C 晶片作中繼器,確保訊號穩定,在 MEG X670E ACE 上 PI3DPX1207C 被用以提供 USB TYPE C ALT DP1.4。
- ITE IT66318FN RETIMING BUFFER 晶片輔助提供 HDMI 2.1。
網路
- REALTEK RTL8125BG 晶片,提供 1 個 2.5Gbps 有線網路連接埠。
- WIFI 6E 由 AMD RZ616 模組提供,支援 3 頻段 (2.4GHz / 5GHz / 6GHz) 最高 2.4Gbps 和 BT5.2。
其他晶片
- SUPER I/O 監控晶片 NUVOTON NCT6687D-R,管理多個電壓偵測和風扇控速。
- 504AN 晶片,FINTEK F75504A,提供免 CPU 更新 BIOS 的功能。
- BIOS 晶片是 WINBOND W25Q256JW。
- 風扇驅動器晶片有 2 款,分別是 NUVOTON NCT3961S 和 NCT3947SA,對應不同的風扇接頭提供不同的電流上限。
- 額外的 2 個 SATA 6G 埠由 ASMEDIA ASM1061 PCI-E 2.0 X1 晶片提供。
- RGB 控制器是 NUVOTON NUC1261NE4AE 微處理器晶片,支援 GEN2 ARGB 功能。
結論
作為微星 B650 的皇牌系列,微星回應了多處在上代被指責的地方,例如提供了更多 USB。硬體設計包括增強供電設計、使用 6 層 PCB、為所有 M.2 插槽提供專屬散熱片、提供 WIFI 6E、使用 ALC4080 CODEC 等等,在各方面均領先上代。另一方面,可以再進一步的地方包括使用頻寬更高的 ASM1064 而非 ASM1061、提供雙位除錯燈、提供一鍵清除 CMOS 的實體按鈕等等。
關於 PCI Express 插槽的佈局,MATX 板型不利板廠使用過多的供電模組,除非決定將 M.2 插槽塞進插槽之間。由於 B650 晶片組的通道不多,採用 ATX 板型更為合理,PCI-E 4.0 X4 插槽要是用上 PCIe 切換晶片換取多 1 根 PCI-E 4.0 X4 M.2 插槽,通道被使用的機會更高。
AMD AM5 高階平台 X670 的主機板據說因為售價高昂賣得不怎麼好,不少玩家還在等中階平台 B650 上市後再作決定,不過按目前流出的 B650 售價來看,各家的售價還是有略高,但如果以 B660 晶片組的定位前例來看,全 PCI-E 4.0 的設計仍然導致整體售價急劇上升,看來 AMD 粉絲仍需要有足夠強大的信仰來跨過 AM5 的門檻。
延伸閱讀
B650″晶片組”不支援Gen5 M.2 SSD,可是可以用CPU支援,所以他牌的丐版B650,是支援Gen5 M.2 SSD的。只有微星這次B650全線不支援PCIe Gen5 M.2 SSD,操作令人錯愕。
B650 就算是 CPU 有支援 PCIe 5.0,但是 B650 主機板定位就是不支援,您提到的 B650 支援 PCIe 5.0 M.2 SSD,其實是我們覺得也是可以下放,但是礙於目前 PCIe 5.0 SSD 太少,可能 MSI 想讓 B650E 和 B650 有所區隔吧,感謝您閱讀我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