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er Master VERTICAL GRAPHICS CARD HOLDER KIT V3 是酷碼最新推出的一款通用型垂直顯卡支架,除了與 V2 版本相同能左右調整顯卡 X 軸位置外,V3 版本再增加能調整 Z 軸的縱向位置,不只相容 E-ATX 和 ATX 機殼,M-ATX 機殼也能夠使用。另外,內附的 PCIe GEN4 延長線採用特殊抗電磁干擾設計,確保顯示卡 PCIe 訊號穩定,傳輸效率不減。
通用型垂直顯卡支架 V3 包裝與外觀
包裝採用酷碼新世代繽紛紫色設計,規格說明可以支援 E-ATX、ATX、M-ATX 機殼 (M-ATX 有一些限制,後面會說明),內附的排線跟 V2 版本一樣,都是支援 PCIe 4.0 的排線。
包裝內容物有,垂直支架本體、長度 165mm PCIe 4.0 延長排線、說明書、螺絲。
VERTICAL GRAPHICS CARD HOLDER KIT V3
本體由兩塊結構組成,分別是結構本體的"垂直支架"(左),與固定顯示卡用的"顯卡固定架"(右),固定架上鏤空出 DESIGNED BY COOLER MASTER 字樣。
V3 和 V2 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能調整 Z 軸縱向 (直立顯卡與主機板) 距離,未展開體積為 249 x 148.1 x 141.8mm,完全展開則為 305 x 178.1 x 141.8mm,重量約在 810g。
使用方式簡單說,就是把顯卡裝進垂直顯卡支架套件後,再將它插到主機板,以及機殼後方的介面卡槽上。
如果跟我們一樣想安裝在 M-ATX 機殼,需將支架上介面卡插板移除掉一部分,對應到機殼的使用限制,就是後方介面卡槽最低需要 4 組才可使用;如果想安裝 E-ATX 和 ATX 機殼則無需移除支架上介面卡插板。
分離出的顯卡固定架方便你安裝顯卡,組合後就能調整 X 軸位置,垂直支架則是能調整 Z 軸縱向距離,方便裝機時連接你的 DP 或 HDMI 視訊線材。
扳動垂直支架上的 2 組灰色塑膠把手就可以固定、鬆開、或拆下顯卡固定架。
記得要將 PCIe 4.0 排線鎖上顯卡固定架,再把顯示卡安裝上去。
RISER CABLE PCIE 4.0
向下相容 PCIe 3.0,最大雙向傳輸速率超過 64Gb/s,完全支援 PCIe 4.0 的 16GT/s 位元速率。
兩端連接埠載體電路板,採用多層板 PCB,耐高溫兼具韌性、同時也抗潮濕增加耐用度,另外在 PCIe 腳位插頭、插槽,使用 ABS 保護套,拔插安裝可以更可靠耐用,針對 PCIe 插頭金手指部位,透過化鎳浸金工藝技術,電導率最大化,確保資料傳輸完整性。
線材內部也不馬虎,全覆蓋 30 AWG 銅線 EMI 抗電磁干擾設計,共採用 96 條接地線,減低電磁波干擾。提高訊號穩定傳輸。
M-ATX 機殼實際安裝
我們隨手拿了全漢 CST130 Basic M-ATX 機殼、MSI MAG B660M MORTAR MAX WIFI DDR4 主機板、INTEL ARC A380 顯示卡示範安裝,實驗看看酷碼的直立套件是不是真的很通用,並在反覆試裝幾次後,找出比較順手的流程分享給大家。
第一階段,在安裝垂直支架前,要將機殼後方的介面卡擋板移除,也可以先把支架的 PCIe 排線連接到主機板上。
TIPS:安裝垂直支架到機殼時候,要注意支架上的介面卡插點,不要弄到主機板上的電子元件。
第二階段,先拆下顯卡固定架,把顯示卡裝到固定架上。
第三階段,把顯卡固定架裝回垂直支架,這時候可以調整 X 軸左右位置,或是 Z 軸顯示卡和主機板的距離。
如果使用 M-ATX 機殼,建議使用 70mm 高度以下的散熱器,所以使用 AIO 水冷散熱器會比較方便。
小提醒,建議先插上螢幕的 DP 或是 HDMI 線材後,再關上機殼側板,不然線材接頭有可能無法直接從機殼後方插上。
結論
Cooler Master 通用型垂直顯卡支架套件 V3 的優點是可相容不限品牌的 E-ATX、ATX、M-ATX 機殼,只要確認機殼後方有 4 組介面卡槽就可以安裝,內附的 PCIe 4.0 排線品質優良,性價比還不錯。雖說 M-ATX 機殼也可使用,但因為 M-ATX 空間較小,安裝過程要小心會不會弄傷主機板,散熱器的限制也會多一點,PCIe 4.0 排線比較硬,就需要多花一點耐心去處理好位置,對於常常需要拔插 DP、HDMI 的使用者比較不友善,但這也是礙於通用性的妥協,目前台灣通路已經鋪貨,建議售價為 NT$ 2,590,有直立顯卡需求的玩家可以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