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AMD 新平台處理器與主機板等售價資訊不斷流出,想購入新平台該怎麼規劃預算呢?日前流出的入門 X670 主機板售價換算看來約在 NT$ 9,000 起跳,目前市面上 AMD 較受歡迎的 B550 型號有微星 MORTAR、華碩 TUF、技嘉 AORUS PRO / ELITE、映泰 SILVER、華擎 STEEL LEGEND 等等,售價大概從 NT$ 3,500 至 NT$ 4,500 不等,對 X670 望塵莫及的消費者來說,B650 看起來似乎是不錯的選擇,但值得探討的另一個問題是夠用嗎?
X670 還是 B650 全看荷包行不行
國外線上購物網站再度流出 AMD AM5 ZEN4 CPU 的預售價:R5 7600X USD 330 / R7 7700X US$ 480 / R9 7900X US$ 608 / R9 7950X US$ 892。以 DDR5 16G*2 4800MHz 大概是 US$ 200 來計算,選購 RYZEN 5 7600X 和 DDR5 16G*2 4800MHz 的成本約在 US$ 550,這代表 AMD 粉絲須先在 CPU 和 DDR5 的部份花掉約 NT$ 17,000。
再者,如果想選再好一點的主機板和 DDR5 成本會衝到三四萬,那 B650 賣貴一點點不算過份,所以升級到 AMD AM5 平台的最低消費至少是 NT$ 20,000。
在決定購買 X670 / X670E 還是 B650 / B650E 的主機板之前,消費者應該先了解這些晶片組 / 主機板的差異,從而選出適合自己的主機板。這裡先比較雙晶片組設計 (X670 / X670E) 與單晶片組設計 (B650E / B650) 的規格。
在 PCI-E 擴充性的層面,據了解雙晶片組設計如 X670 主機板一共有 20 根 PCI-E 通道 (12 * PCI-E 4.0 通道和 8 * PCI-E 3.0 通道 / 8 個 SATA);單晶片組設計如 B650 主機板一共有 12 根 PCI-E 通道 (8 * PCI-E 4.0 通道和 4 * PCI-E 3.0 通道 / 4 個 SATA)。
在 AM5 的晶片組內,SATA 和 PCI-E 3.0 通道是二選一,所以不難理解板廠大多會在 B650 主機板上直接選用晶片組所內建的 SATA 以節省成本。剩下的 8 組 PCI-E 4.0 通道一般來說會被 LAN 有線網路、WIFI 6E 無線網路、M.2 SSD、PCI-E 插槽等等瓜分,重視 M.2 SSD 支援數量的使用者應該將目標放在 ATX 尺寸的 B650 上。
受限於 M-ATX 的標準尺寸大小,板廠在先塞進 CPU 提供的兩組 M.2 SSD 後,可能不太願意在 B650 M-ATX 的 PCB 上再加入第三根 M.2 SSD 插槽 (由晶片組 B650 提供)。
USB 方面,據了解 X670 主機板因為使用雙 B650 晶片組的設計,USB 數量倍增,所以 B650 主機板的晶片組所能夠原生提供的 USB 數量僅有 X670 主機板雙晶片組設計的一半。每顆 B650 晶片組能夠提供最多 6 個 10Gbps USB (可選提供 1 個 20Gbps + 4 個 10Gbps),和 6 個 USB 2.0。
為提供一定數量的 USB,相信板廠會在 B650 主機板上使用 USB HUB 以擴充更多向下相容的 USB。
有別於 INTEL,AMD AM5 CPU 能夠提供高達五個 USB,那三個 10Gbps USB TYPE C 同時支援 DP2.0 ALT 模式以輸出影像。不過當這三個 USB 10Gbps TYPE C 被用作提供 DP 或 HDMI 時,則無法再提供 USB 10Gbps TYPE C。
假設那 3 個 USB 10Gbps TYPE C 之中有 2 個被用作提供 HDMI,AM5 CPU 所能提供的 USB 10Gbps 數量便由 4 減至 2。
以上就是單雙晶片組兩種設計所弄出四種主機板在擴充性方面的差距,嚴格來說雙晶片組的優勢就是雙倍擴充,所以在 B650 主機板上 USB 和 PCI-E 的擴充性接近腰斬,但因為 AM5 CPU 在顯示卡以外還能夠提供 8 根 PCI-E 5.0 通道作一般用途,例如提供 M.2 SSD 插槽或是 PCI-E X4 插槽,B650 的 PCI-E 擴充性相信能夠滿足大部份主流使用者。
售價近 US$ 300 的技嘉 X670 AORUS ELITE AX 提供多達 22 個 USB,相信全是原生的設計,B650 主機板只能透過 USB HUB 晶片或 USB HOST 晶片 (須佔用 PCI-E 通道) 來提供更多 USB。
當包含 AM5 CPU 的 PCI-E 通道數量和 USB 數量時,單晶片組設計的 B650 或 B650E 主機板其實仍然能夠提供不俗的擴充性以滿足大部份主流使用者的需求,如果用不到這麼多主機板所提供的擴充性,其實可以考慮售價更為親民的 B650 主機板。
有部份高階的 B650 主機板會以 B650E 自居,不單支援部份 X670 沒有做到的 GEN5 PCI-E 插槽和 GEN5 M.2 插槽,更有可能同時提供 USB4。這種 B650E 的售價並不便宜,有可能接近甚至超過入門級的 X670 (US$ 300)。
從下圖可見,在已公佈的主機板型號中,有無提供 GEN5 PCI-E 插槽或 GEN5 M.2 SSD 插槽與主機板的晶片組命名基本上無關,多寡則按主機板售價和定位而定。
據了解將會有不少入門級的 B650 主機板採用無 GEN5 設計,不提供任何 GEN5 PCI-E 插槽或 GEN5 M.2 SSD 插槽,亦有部份中階 B650 將提供 GEN5 M.2 SSD 插槽而不提供 GEN5 PCI-E 插槽。
在 X670 方面,目前還沒有打聽到出現不提供任何 GEN5 PCI-E 插槽或 GEN5 M.2 SSD 插槽的 X670,實際的分類命名意義簡單總結如下:
- "E"的真正含意是雙 GEN5 (PCI-E 插槽和 M.2 插槽),與數量無關。
- 沒有"E"的真正含意是不一定有 GEN5,有的話只會是 M.2 SSD。
- "X"的真正含意是雙晶片組設計,不一定更高級,不一定更好超,入門級超貴。
- "B"的真正含意是單晶片組設計,有可能比 X670 更貴,有可能提供 X670E 都沒有的 USB4,也有可能不提供任何 GEN5 插槽,有可能很便宜。
- 據了解若主機板使用 4 層板設計,將使 AM5 CPU 的 PCI-E 5.0 通道數從 24 減少到 20。
關於 AMD 的主機板定位目標,大概只有 X670E 擴充性更強和 X670 支援 GEN5 SSD 那兩句是對的 / 被實現了。
- X670 Extreme: Bringing the most connectivity and extreme overclocking capabilities with PCIe 5.0 support for two graphics slots and one storage slot.
- X670: Supporting enthusiast overclocking with PCIe 5.0 support on one storage slot with graphics support optional.
- B650: Designed for performance users with PCIe 5.0 storage support.
據了解,B650 主機板在供電設計上傾向保守,可能從 16 顆核心供電模組至 8 顆核心供電模組不等 (16 / 14 / 12 / 10 / 8),用料上我們可能難以再看到獨立上下橋的設計。所以只要供電散熱片的表面積夠大,PCB 散熱良好 (例如兩倍銅六層板),12 顆 ~ 60A 的一體式供電模組相信能夠滿足大部份主流使用者的需求。
DDR5 目前的消息是 ZEN4 CPU 3000MHz 1:1,在 INTEL B660 和 Z690 上使用六層板的四槽主機板一般都能夠跑滿 6000MHz,所以六層板的 B650 四槽主機板應該能夠支援 6000MHz DDR5。
由此可見,B650 主機板理論上同樣能夠滿足 ZEN4 CPU 的供電要求和支援 DDR5 1:1 模式,以獲得最大效能,超頻方面未見有任何限制。據了解 B650 的售價範圍或從 US$ 120 至 US$ 350 不等,也許未來會有更多比 US$ 300 更便宜的入門級 X670 主機板型號問世,但在 CPU 沒非 X 的產品型號和 16G 起跳的 DDR5 面前 (8G DDR5 效能....),等等黨不妨再等到據說是明年上市的 B650 主機板。
最後,不管什麼雙 B650 晶片組的成本比 X570 晶片組便宜,不管技嘉 BIOS RGB 什麼的,至少技嘉為對效能不太敏感和對手動超頻不太熟悉的使用者提供更為便宜的產品。相信繼華碩和微星的主機板被不小心上架後,這兩家板廠會在收到全球消費者一致的回饋後,再重新調整最終售價。期待板廠在 B650 平台上血流成河,為預算不高的消費者長回一點韭菜。AM5 ZEN4 發佈至今驚喜處處,板廠不受制約創意無限,真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