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散熱裝置 / 機殼 / 電源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手機 / 平板 / 網通
    • 驅動相關
    • 其他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NEWS 新聞

首款 ATX 3.0 電源供應器技嘉 UD1000GM PG5 外媒評測結果出爐

TECHPOWERUP 真是太無情了

Ben by Ben
2022-05-16
in NEWS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首款 ATX 3.0 電源供應器技嘉 UD1000GM PG5 外媒評測結果出爐

技嘉的 UD1000GM PG5 電源供應器提供直出的 12VHPWR 線材,為目前極少數已經上市發售的聲稱符合 ATX 3.0 規格的電源供應器。技嘉這款電源供應器的 12VHPWR 線材更支援最高 55A / 600W 供電能力。

ATX 3.0 規格是 INTEL 近二十年來最大的改革,旨在針對電源供應器需要有足夠能力處理下代平台有機會出現極高峰值功耗的情況。當中要求 ATX 3.0 的電源供應器必需能夠同時滿足 2 倍其額定功率值的暫態功耗水平,例如 1000W ATX 3.0 電源供應器需要有能力滿足在極短時間內出現的 2000W 暫態功耗水平。

如之前 ATX 3.0 的介紹文章所述,2X 功耗水平其實未必直接從插座增加取電,因為 2X 要求的時間極短,僅為 100 微秒,基本上是連保護晶片都無法偵測和觸發保護的水平。對電源供應器來說,真正受考驗的部份是時間較為長的 1 毫秒 (指定 1.8X) 和 10 微秒 (指定 1.6X)。

UD1000GM PG5 ATX 3.0 是否名符其實呢?

TECHPOWERUP 最近測試了技嘉 UD1000GM PG5 電源供應器。在該評測文章中的第九頁"Advanced Transient Response Tests"底下有新增一項專為測試 ATX 3.0 要求而設的項目"Advanced Transient Response Tests According to ATX v3.0"。

按筆者理解,TECHPOWERUP 得出的結論是,2X 可以,1.8X、1.6X 敗下陣來。該測試樣本在較為長的時間 (1ms & 10ms) 直接斷電,不符合 ATX 3.0 在 1ms 和 10ms 底下的要求。

原文如下:

With the required capacitance of the ATX specification,the PSU passes the tests with 200% and 120% transient loads.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180% and 160%,where the transient load is applied for longer periods—1 ms and 10 ms respectively. At those values,the PSU shut down whenever I conducted the tests.
This is an issue as according to ATX v3.0,the PSU should be able to handle these transient load scenarios.

ATX 3.0 不保護笨蛋

以這款電源供應器的售價 (美金 $160) 以及 TECHPOWERUP 的拆解圖片看到的用料水準來說,技嘉的 UD1000GM PG5 嘗試以 1000W 的額定功率值來提供 600W 的 12VHPWR 外加 10 年保固是非常進取和極具自信的做法。按 INTEL ATX 3.0 的建議,1000W 的 ATX 3.0 電源供應器可搭配 450W 的 12VHPWR。

雖然 TECHPOWERUP 亦有讚賞技嘉有將保護做好做滿 ("Proper triggering points for most protection features"),筆者建議或許將 UD1000GM PG5 的標稱 600W 12VHPWR 當作大概 300W 會比較妥當。

資料來源 1

資料來源 2

延伸閱讀

迎接新世代 INTEL ATX 3.0 新電源規範 – PCIE 5.0 12VHPWR

Tags: News 新聞GIGABYTE
Previous Post

Intel 第 12 代 Alder Lake-HX 的 i7-12800HX 處理器已經有測試流出,多執行緒快 15%

Next Post

EVA 迷看過來! MSI MAG B660 TOMAHAWK EVA e-PROJECT 主機板開箱解說

Ben

Ben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福音戰士迷看過來! MSI MAG B660 TOMAHAWK EVA e-PROJECT 主機板開箱解說

EVA 迷看過來! MSI MAG B660 TOMAHAWK EVA e-PROJECT 主機板開箱解說

2021 - 2022 Intel 公司企業責任報告

2021 - 2022 Intel 公司企業責任報告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512.77WHQL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512.77WHQL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AMD RYZEN

推薦文章

  • ryzen-ram-overclocking-teaching

    第一次超頻就上手! 老羊 Ryzen 平台記憶體超頻詳細教學

    7054 shares
    Share 2822 Tweet 1764
  • 重灌時出現 Windows 無法安裝至此磁碟。選取的磁碟屬於 GPT 磁碟分割樣式訊息怎麼辦?

    6585 shares
    Share 2769 Tweet 1590
  • 英雄落幕,Windows 7 SP1 2020 年 1 月更新集合包下載

    5514 shares
    Share 2359 Tweet 1315
  • IPC 大勝!AMD Ryzen 9 5900X、Ryzen 5 5600X 處理器評測開箱

    4631 shares
    Share 1852 Tweet 1158
  • WIN 10 終極效能揭開封印!!!!!!! 教學

    4541 shares
    Share 2024 Tweet 1049
  • R5 3600X & R5 3600 評測輕開箱,對決 i5-9600K 實測!

    3641 shares
    Share 1456 Tweet 910
CHERRY AKAMSI MEG CORELIQUIDMASTERLIQUID PL240 FLUX
The Tower 100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數據與體驗! 電腦軟硬體、電競周邊,輕開箱、專業評測、業界新聞、RGB 改裝、專題評測、水冷改裝!

熱門標籤

AIDA64 AM5 AMD advantages CES 2019 COMPUTEX 2018 COMPUTEX 2021 Cruicial EKWB EPOS G.SKILL H370 LIAN LI Mercusys NEO FORZA OPPO Patriot Qualcomm RDNA 3 ROCCAT Scythe Sharkoon VMware XIAOMI 微星龍龍夏日大作戰 隨身碟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開箱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 & 聯繫

© 2022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散熱裝置 / 機殼 / 電源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手機 / 平板 / 網通
    • 驅動相關
    • 其他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 2022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