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主機板

MSI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主機板輕鬆玩,CPU 和記憶體 BIOS 超頻設定教學

弄懂 XMP 和 PBO 的設定,BIOS 調整輕鬆上手!

Labbie by Labbie
2021-11-26
in 主機板, 評測開箱, 處理器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MSI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主機板輕鬆玩,CPU 和 記憶體 BIOS 超頻設定教學

大家買到心愛的電腦或是自組電腦後,對於主機板 BIOS 設定有沒有疑問呢?記憶體要如何套用 XMP 或是超頻?AMD PBO 自動超頻是否要開啟呢?記憶體頻率愈高越好嗎?FCLK 需要 1:1 嗎?不用擔心,UH 帶給大家 AMD BIOS 設定教學,也會結合實際測試數據,這次使用 AMD R7 5800X 和 MSI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主機板進行實際操作,跟著做也能讓你成為 AMD BIOS 大師,或是升級成高級工具人,讓我們看看更多教學吧。

  •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特色介紹
  • 測試平台相關資料
  • BIOS XMP 和 PBO 設定教學和實際測試數據
    • 處理器超頻設定與 PBO 相關設定
    • 記憶體不同頻率下的測試數據
    • CPU BIOS 超頻與 PBO 設定
  • 結論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特色介紹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主機板簡單說是一張加強版,外型已經跟之前推出的 MPG X570 Gaming Pro Carbon 系列外觀大不相同,設計理念還是黑色的 PCB 電路板,搭配上鈦金屬護甲,以及運用少量的 RGB 燈效,堆積出低調層次質感。

至於 X570 和 X570S 主機板的到底差在哪裡呢?其實就 X570S 晶片組,理論上跟 X570 晶片組相同,但是晶片組的電壓和調橋改變了!以往 X570 主機板都需要透過被動式散熱,也就是在晶片組的散熱器加上風扇,但是 X570S 就移除了這個配置,X570S 升級了主機板相關的用料,例如提升處理器供電用料、外觀設計、BIOS 更優化,所以 X570S 可說是代表 X570 AM4 主機板進化後的一個名稱。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正面有許多的護甲包覆,是一張標準的 ATX 主機板,PCB 電路板使用 6 層 PCB,使用 2oz 厚度銅以及伺服器等級料件,整體來說外觀和功能性都相當完美。

處理器支援 AMD Ryzen 5000 系列、5000 G 系列、 4000 G 系列、3000 系列、 3000 G 系列、 2000 系列和 2000 G 系列。

記憶體有 4 組 DDR4 DIMM 插槽,支援雙通道,最高可支援 128GB 容量,超頻最高可達 5300 頻率。

主要的供電 VRM 設計,採用完整的 14 + 2 Duet rail ( 7 + 1 mode ),由 Vcore 14 相和 SOC 2 相組成,使用 Intersil ISL69247 PWM 控制器 ( X + Y = 8 ),搭配 14 顆 Renesas RAA220075 SPS MOSFET,足夠使用在 R9 5950X 或是超頻。

預裝 I/O 上蓋,方便使用者安裝減少步驟,背板連接埠上的 Clear CMOS 按鈕可以直接清除 BIOS,方便超頻或是快速清除 BIOS 產生的錯誤,也有 Flash BIOS 按鈕方便免 CPU 刷 BIOS。

  • Clear CMOS 按鈕
  • PS/2 連接埠
  • 2.5G 網路連接埠
  • 音效連接埠
  • Flash BIOS 按鈕
  • USB 2.0
  • HDMI 2.1
  • 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 Wi-Fi / Bluetooth
  •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C
  • Optical S/PDIF Out

除了 24 Pin 連接器以外,8 + 4 pin ATX 12V 電源接頭,可以完全滿足電力功耗,主機板背面沒有護甲。

PCIe X16 插槽和 PCIe X1 插槽各 2 組,支援 PCIe 4.0,SATA 儲存擴充有 8 組,M.2 SSD 插槽最大可以安裝 4 組,支援 PCIe 4.0 ,實際模式支援要看說明書或是主機板上的標示,另外,主機板上也內建了 2 位數數位除錯燈,方便快速找到問題點。

主機板主要的燈效只有在 I/O 護甲上,和 X570 晶片組護甲上,都支援 ARGB 數位燈效,透過 Mystic Light RGB 軟體能控制 1680 萬種顏色和 29 種效果。

這次使用的 AMD R7 5800X 處理器,具有 8 核心 16 執行緒,記憶體以 Geil EVO X DDR4 4000 套組進行測試,處理器散熱器搭配了 MSI MEG CORELIQUID S28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超頻也能有較好的解熱能力。由於 R7 5800X 沒有內顯,所以測試中搭配 MSI RTX 3070 SUPRIM X 8G LHR x GODZILLA 顯示卡,這是一張相當哥吉拉風格的卡,散熱採用 SUPRIM 架構,溫度控制表現亮眼。

測試平台相關資料

這次 R7 5800X 測試平台的設定,室溫控制在 28 度,無輔助風扇直吹測試平台,測試中關閉 Windows 內建防毒、關閉休眠設定,無更動電源計畫。

種類型號
處理器:AMD Ryzen 7 5800X
主機板:MSI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記憶體:Geil EVO X DDR4 4000 16GB *2 CL16
顯示卡:MSI RTX 3070 SUPRIM X 8G LHR x GODZILLA
儲存:KLEVV CRAS C920 Gen4x4 2TB
機殼:STREACOM BC1
電源供應器:DARK POWER 12 1000W
散熱器:MSI MEG CORELIQUID S280
顯示器:VG289Q
  • Windows 11 專業版 21H2,OS 組建 22000.282
  • AMD Chipset Drivers 3.10.08.506

BIOS XMP 和 PBO 設定教學和實際測試數據

處理器超頻設定與 PBO 相關設定

首先超頻設定之前,要注意散熱器安裝,確保你的散熱器運作正常,另外,也需要確定你的電源供應器瓦數足夠,讓處理器和顯示卡同時保持充足供電。記憶體請安裝在正確位置,說明書中都會註明,記得先去確認,如果是 2 支記憶體,大部分都是安裝在 2 和 4 位置。


進入 BIOS 有兩個方式,一個是未安裝系統會自動進入,或是按下鍵盤的 DEL,進入後會到 MSI BIOS 簡易模式

從簡易模式的 BIOS 畫面中可以看到,左上角有一個 GAME BOOST 區塊,你可以快速套用 CPU 超頻和記憶體 XMP 設定,這就是最基本的超頻,還不熟悉的你可以跟著我們繼續做。

首先利用鍵盤的上下左右鍵,或是利用滑鼠,選取 GAME BOOST 區塊中的 CPU 按鍵,按下 Enter 讓他由白變紅之後,就暫時完成 CPU 頻率的設定了。再來往旁邊看,A-XMP 就是 MSI BIOS 中的 XMP,因為有加入 MSI 獨家的一些設定,所以名稱有點不同,而這次教學中的記憶體有兩種 XMP 可以選擇,我們會建議以同樣操作方式,選取 Profile 1 的按鍵暫時完成設定。最後,記得要按下 F10 存檔,重新開機才會正式完成設定。

設定完成後,重新進入 BIOS 就能看到處理器頻率從 3.8 GHz 變成 4.27 GHz,記憶體從 2666 MHz 變成 4000 MHz。

如果簡易 BIOS 已經滿足不了你,還可以按下 F7 進入進階模式,進入之後,記得選到 BIOS 畫面左邊的 OC,才可以進行更多超頻設定。

進入 OC 選單後,記得打開 OC Explore Mode,可以看到全部的選項和功能。

我們先說明記憶體方面,進階模式中也可以套用 XMP,讓記憶體跑到你記憶體的規格速度,BIOS 畫面中是套用 XMP 第 1 組,調整頻率到 3600 MHz,並且將 FCLK 頻率調整成 1800 MHz,做這些是有理由的,等等還會展示各種設定下的測試數據。

記憶體不同頻率下的測試數據

預設記憶體頻率是 2666 MHz,所以速度一定是最慢的,大家要記得去套用 XMP,讓記憶體跑在正確的頻率。測試使用的 Geil EVO X 是一組頻率 4000 MHz 的記憶體 ,所以只要套用 XMP 後就可以得到 4000 MHz 的頻率,測試數據以 Read 讀取和 Latency 延遲為主,讀取數字越大越好,延遲數字越小越好。

  • 2666 MHz 的數據讀取是 38256 MB/s、延遲 82.7 ns,FCLK 1333.4 MHz。
  • 4000 MHz 的數據讀取是 49474 MB/s、延遲 73.3 ns,FCLK 1000 MHz。
  • 3600 MHz 的數據讀取是 51113 MB/s、延遲 63.8 ns,FCLK 1800 MHz。

由上面的數據可以得知,AMD 平台記憶體的頻率並不是重點,反而在 FCLK 頻率和延遲對效能更有影響,如果 FCLK 頻率和記憶體實際頻率變成 1:1,反而會得到更好的效能。

本次測試的處理器是 R7 5800X,他的 FCLK 頻率普遍都落在 1800 ~1900 MHz 之間,盡量達成記憶體 BUS 頻率和 FCLK 相同,所以建議目前使用 Ryzen 3000X 和 Ryzen 5000X 的使用者,可以購入 3600、3800 MHz 的記憶體就夠用了,如果你的記憶體是 4000 MHz,目前 Ryzen 3000X 和 Ryzen 5000X 的 FCLK 很難突破 2000 MHz,所以只要記憶體 BUS 和 FCLK 頻率達成 1:1,效能就會更好。

如果你是使用 Ryzen 4000G 或 5000G APU 處理器,由於 FCLK 頻率普遍都是 1900~2000+ MHz,所以記憶體可以挑選更高的頻率,例如 DDR4 3800 或是 DDR4 4000。

2666 MHz,預設無套用 XMP
2666 MHz,預設無套用 XMP
4000 MHz,套用 XMP
4000 MHz,套用 XMP
3600 MHz,套用 XMP I 並設定 FCLK 頻率 1600 MHz
3600 MHz,套用 XMP I 並設定 FCLK 頻率 1600 MHz

CPU BIOS 超頻與 PBO 設定

出了前面提到的簡易 CPU 超頻 ” GAME BOOST “,他所設定的方式是全核心超頻,但是目前 Zen 3 架構處理器建議使用 PBO 會比較有效率,接下來介紹的是 PBO 自動超頻的設定。CPU 超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CPU 電壓,MSI BIOS 有很多種電壓設定,今天我們用簡單的方式,請大家設置在 AUTO 自動就可以了。

*記憶體參數設定 XMP I、頻率調整 3600 MHz、FCLK 頻率調整 1800 MHz。

AMD PBO 自動超頻的設定頁面可以在,Overclocking\Advanced CPU configuration\AMD Overclocking 裡面,預設就是 AUTO 自動。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其實選入後有很多選項,分別是自動、關閉、開啟、Enhance Mode 1 ~4、Eco-Mode (45W / 65W / 95W)、Advanced 進階。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選擇進階之後,可以手動去調整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Scalar,例如設定 10X 也就是 10 倍,其他選項可以更進一步調整。

使用測試軟體 – Cinebench R23 進行測試,觀察多核心的數據變化,分數愈高越好,測試條件有下列幾種,分別是 PBO 的不同設定,AUTO (預設)、GAME BOOST、PBO 開啟、Enhance Mode 4、手動更改 10X,分數分別為 15462、14266、14981、15405、14731,所以其實使用 AUTO 自動就可以了,或者使用 Enhance Mode 4 模式即可。

預設模式
預設模式
MSI GAME BOOST 模式
MSI GAME BOOST 模式
PBO 開啟
PBO 開啟
Enhance Mode 4 模式
Enhance Mode 4 模式
手動 10X 模式
手動 10X 模式

結論

MSI 的 BIOS 其實很好上手,依照你要的需求去切換簡易模式或是進階模式,目前 MSI AM4 平台的 BIOS 幾乎都差不多,效能提升方面,記得讓滿足記憶體 BUS 和 FCLK 頻率達到 1:1,不要一昧追求記憶體高頻率,頻率數字好看實際效能卻很差,所以也不用特意購入超高頻率記憶體,滿足 DDR4 3600~DDR4 3800,盡量購入低 CL 數值為主,例如 CL 14、CL16 等等。另外一提,Ryzen 4000G 和 5000G APU 處理器,因為 FCLK 頻率較高,大多數可達到 1900~2000 MHz,所以能選擇 DDR4-3800 ~ DDR4-4000 記憶體。

目前 MSI AMD 平台的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設定,如果不熟悉操作建議預設即可,也就是 AUTO 自動,如果散熱器解熱能力更好,可以直接 Enhance Mode 4 模式,可以達到最簡易的最佳化設定,如果有更多問題可以留言詢問我們歐。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Tags: 評測開箱R9 5950XRyzenMSI
Previous Post

ASUS ExpertBook 商務筆電與 ExpertCenter 系列桌機市佔雙冠王

Next Post

[限時免費] 磁碟分割管理軟體 – AOMEI Partition Assistant Professional

Labbie

Labbie

UNIKO's Hardware 網站總編輯,深愛 PC 文化、電腦相關資訊、專注於創作優質評測文章。 掉進電腦世界的兔子麻麻,沒有放棄人生的車手,永遠的光之戰士。 車車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初音是我老婆,主推瑪琳,偽娘最高。 每天都要摸各種電腦零組件、看動畫、蒐集老婆、玩 Final Fantasy XIV。

Next Post
[限時免費] 磁碟分割管理軟體 - AOMEI Partition Assistant Professional

[限時免費] 磁碟分割管理軟體 - AOMEI Partition Assistant Professional

邁入醫療關鍵十年,Microsoft 攜產官學推動台灣成未來醫療示範場域

邁入醫療關鍵十年,Microsoft 攜產官學推動台灣成未來醫療示範場域

疑似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 晶片跑分洩漏,同樣超過百萬分

疑似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 晶片跑分洩漏,超越聯發科天璣 9000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2)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4) 新聞稿 (1530)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7) 軟體 (514)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5)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