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筆者分享過能避開 TPM 與 CPU 限制的通用 Windows 11 安裝碟製作方式,這次要把之前的技巧再度延伸,把檔案做成支援 UEFI 開機的 ISO 映像檔,方便用於 UEFI 開機模式或是安裝在使用 Intel CPU 的 Mac 電腦上。
製作支援 UEFI 開機的通用 Windows 11 ISO 映像檔
首先依照上次的教學 (按此開啟),下載 Windows 11 與 Windows 10 的 ISO 檔,存到 C 槽根目錄底下,以 7-Zip、Bandizip、PeaZip 之類壓縮 / 解壓縮軟體,分別把 ISO 檔重新命名為「Windows11.iso」與「Windows10.iso」,解壓縮到以 ISO 映像檔名稱命名的資料夾內。

然後找出 Windows 11 sources 資料夾內的 install.wim,轉移到 Windows 10 sources 資料夾內取代掉 install.wim,如果你的 Windows 10 sources 資料夾裡面只有 install.esd 沒有 install.wim,一樣丟進去,再把 install.esd 刪除,操作完成後刪除 Windows 11 資料夾,將修改後的 Windows 10 資料夾重新命名為「Windows11」。
到 github.com 下載 Bootable-Windows-ISO-Creator (按此下載),裡面有正規製作可開機 ISO 的必要元件,如果不嫌麻煩也可以下載完整的 Windows ADK,解壓縮後把 oscdimg 資料夾內的 x64 資料夾移動到 C 槽根目錄下。
接著開啟 x64 資料夾,在裡面新增一個文字檔,輸入以下內容「Oscdimg -bC:\x64\Efisys.bin -o -pEF -u1 -udfver102 C:\Windows11 D:\Windows11.iso」,另存成 xxx.bat 或 xxx.cmd 檔 (xxx 請自行命名)。
簡單講解這段指令最重要的路徑寫法,bC:\x64\Efisys.bin 這段請忽略 b,直接從 C 開始看,因為這是路徑,舉例來說,筆者把 x64 資料夾放在 C 槽根目錄底下,所以路徑是 C:\x64\Efisys.bin。
接下來是要製作 ISO 的來源資料夾路徑 C:\Windows11,C:\ 之後就是修改好的 Windows 11 所在資料夾名稱。
最後是 D:\Windows11.iso,由於權限和方便性,筆者選擇直接輸出在 D 槽根目錄底下,如果改成 C 槽根目錄下,會發現毫無反應 (筆者製作環境為 Windows 10 21H1),當然要放 C 槽也可以,只是路徑要換成桌面 (如 C:\Users\使用者名稱\Desktop) 或其它有權限存取的路徑下,Windows11.iso 是最終輸出的 ISO 完整檔名,假設電腦只有裝一顆磁碟,也可以接上外接硬碟、隨身碟之類儲存 (剩餘空間最好有 6GB 以上),然後把路徑的磁碟代號從 C 槽換成對應的代號。
完成上述步驟後,把 ISO 複製到要安裝的 Mac 電腦上,CPU 必須是使用 Intel CPU 的舊型機 (機型請按此),筆者測試的機型為 2017 的 MacBook Air,系統版本編號為 10.14 (Mojave),成功安裝 Windows 11。
只要使用 BOOTCAMP 安裝 Windows 10 的方式,就能順利安裝這個修改過的 Windows 11,若不清楚方式請按此參閱 Apple 官網的 BOOTCAMP 使用說明。
想了解語法完整意思請按此開啟微軟官方說明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分享,別忘了到 UH 粉絲專頁按讚並到追蹤設定中設為最愛,或是每天到 UH 網站逛逛,才不會錯過各種軟硬體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