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散熱裝置 / 機殼 / 電源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手機 / 平板 / 網通
    • 驅動相關
    • 其他
  • NEWS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APP
  •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80% 全尺寸自由換~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開箱評測

RX 光軸進化加持、分離式數字鍵區彈性

JC by JC
2021-04-30
in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80% 全尺寸自由換~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開箱評測

ROG Claymore 系列電競鍵盤推出全新二代產品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延續先前的可分離式數字鍵區和多媒體滾輪,不過新加入獨立四組多媒體控制鍵,並且將鍵軸更換成自家最新 RX 光軸大幅降低延遲,但最大特色是有 2.4GHz 和 USB 有線連接模式,方便玩家不同清況下使用。

ROG Claymore II 80% vs. 全尺寸隨你換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外包裝。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外包裝。
盒內包裝。
盒內包裝。

充電線材和轉換接頭,鍵盤本體、可拆式數字鍵區、手托。
充電線材和轉換接頭,鍵盤本體、可拆式數字鍵區、手托。
說明書與內容物。
說明書與內容物。


新一代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外型上仍維持上一代的金屬機身設計,但在鍵盤左上方位置加大一排 RGB 無懼之眼燈效顯示區,視覺上搭配華碩優良髮絲紋傳統,質感晉升精品等級,同時上一代主鍵盤本體空白鍵下方的無懼之眼區塊也取消,使鍵盤下方維持一體式的流線設計,雖然少了原先的硬派形象,但也多了份簡潔典雅。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 80% 本體。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 80% 本體。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全尺寸,含手托。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全尺寸,含手托。


鍵盤正面各區簡介,左上方是無懼之眼 RGB 燈效區,鍵盤中央上方有 LED 指示燈。F5~F12 鍵搭配 Fn 鍵可組合多媒體功能、按下 Fn + F12 即可切換快速充電與 USB 連接埠功能。鍵盤左下方 Win 鍵和 Alt 鍵搭配 Fn 提供鎖定和巨集錄製功能。其他組合鍵還有像是搭配左右鍵可調整燈效,搭配上下鍵可調整燈效亮度,搭配 Esc 鍵恢復原廠設定... 等等。

無懼之眼 RGB 燈效區。
無懼之眼 RGB 燈效區。
LED 指示燈區。
LED 指示燈區。
多媒體功能、無線配對組合按鍵區。
多媒體功能、無線配對組合按鍵區。

鎖定、巨集錄製組合按鍵區。
鎖定、巨集錄製組合按鍵區。

ROG Claymore II 細節介紹

前方有 USB-C 快速充電埠、電源開關、USB PassThrough、2.4GHz 接收器磁吸式收納槽,還有 ROG 字樣的腳架能讓玩家調整想要的角度。外出時也要隨時能被認出是 ROG 粉絲,超大的無懼之眼不怕同好看不見!

充電埠、電源開關、USB PassThrough。
充電埠、電源開關、USB PassThrough。
2.4GHz 接收器磁吸式收納槽。
2.4GHz 接收器磁吸式收納槽。
鍵盤底部。
鍵盤底部。

超大無懼之眼就怕你看不見~
超大無懼之眼就怕你看不見~
腳架正面 ROG 字樣。
腳架正面 ROG 字樣。

腳架提供兩種角度。
腳架提供兩種角度。
高度示意。
高度示意。

ROG Claymore 系列最大特色可拆式數字鍵設計仍舊延續,除了維持先前的多媒體滾輪外,也在其下方新增四組多功能獨立按鍵,預設提供多媒體按鍵操作,但玩家可藉由 Armoury Crate 軟體額外自定義。

可拆式數字鍵區。
可拆式數字鍵區。
多媒體滾輪和獨立多媒體功能鍵。
多媒體滾輪和獨立多媒體功能鍵。
腳架同樣有 ROG 字樣。
腳架同樣有 ROG 字樣。

背面設計。
背面設計。


藉由磁吸式保護蓋和插拔式的組合,ROG Claymore II 可在 80% 和全尺寸鍵盤之間切換,大幅提升使用彈性。ROG Claymore II 鍵盤本體可左右開弓,除了一般日常或文書使用時能將數字鍵區至於鍵盤右側外,若是想要提供右側滑鼠更大的操作空間,也可將數字鍵區至於鍵盤左側,當然想要直接以 80% 鍵盤模式遊玩的也沒問題,不過這樣的話就無法和內附的手托墊搭配,採用磁吸式設計的手托雖然在 80% 下仍可使用,但視覺上就會讓人感到詭異~

80% 鍵盤本體左右兩側都有可拆式保護蓋。
80% 鍵盤本體左右兩側都有可拆式保護蓋。
磁吸式的設計。
磁吸式的設計。
可拆式數字鍵區左右也有。
可拆式數字鍵區左右也有。

插槽和訊號對接處。
插槽和訊號對接處。


插拔方式相當容易,以交錯滑入的方式向下插入即可,也有附上磁吸手托使用起來更舒適。

以交錯滑入的方式向下插入即可。
以交錯滑入的方式向下插入即可。
這樣訊號就接好了。
這樣訊號就接好了。
可接在鍵盤右側。
可接在鍵盤右側。

或是鍵盤左側也行。
或是鍵盤左側也行。
搭配對應的磁吸手托使用更舒適。
搭配對應的磁吸手托使用更舒適。

ROG Claymore II 全方面大升級

ROG RX 光軸軸體加持

ROG Claymore II 鍵盤軸體這次捨棄先前的 Cherry MX RGB 軸體選擇,改用新一代 RX 光軸作為核心,這款軸體在先前的 ROG STRIX SCOPE RX 電競鍵盤上已有獲得不錯評價。這次在 ROG Claymore II 上則是提供紅軸和青軸兩種線性軸選項,總鍵程都是 4mm,我們收到的是青軸版本,觸發鍵程為 1.5mm、初始阻力 65gf、觸發力 60gf,作為對比的話,紅軸的版本觸發鍵程同為 1.5mm,初始阻力 40gf、觸發力 55gf。忘了提到 ROG Claymore II 使用 ABS 鍵帽,聽說後續或許有機會推出對應 RX 光軸的 PBT 鍵帽。

採用新的 RX 光軸設計,我們收到的是青軸版本,觸發力道更高些。
採用新的 RX 光軸設計,我們收到的是青軸版本,觸發力道更高些。

2.4GHz、有線兩種連接

連線模式也是這次 ROG Claymore II 的一大升級,作為一款無線電競鍵盤,除了主流的 2.4GHz 接收器傳輸外,再加上本身就有的有線傳輸(兼充電),使用模式在彈性上比起先前單純的有線鍵盤更優秀。

具備 USB 有線、2.4GHz 兩種使用模式。
具備 USB 有線、2.4GHz 兩種使用模式。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ROG 表示在 2.4GHz 模式下,延遲時間僅在 1ms,基本可對應專業的有線電競鍵盤。再者,做為無線電競鍵盤,續航力可說是關鍵之一,ROG Claymore II 支援快充和 USB Passthrough 模式,最高續航力可達 43 小時、關閉燈效的話更可達 144 小時,續航力表現非常不錯。可以根據電量指示燈或是 Armoury Crate 軟體,查看當下電量狀態,綠燈,靜態燈效:電量高於 75%、藍燈,靜態燈效:電量 75% - 25%、紅燈,呼吸燈效:電量低於 25%。充電速度則是藉由隨附的 USB-C 充電線充電 30 分鐘可連續遊玩 18 小時,隨時讓玩家重返戰場。

及時電量指示燈。
及時電量指示燈。

Armoury Crate 全方位控制中心

軟體部分自然是交由華碩 Armoury Crate 軟體對應,初次使用時建議先將對應的韌體更新,更新過程需將有線線材和 2.4GHz 接收器同時接上。

軟體中除了基本的 ASUS Aura Sync 設定外,鍵盤左上的燈效區域也可自由設定是否要顯示電池剩餘電量指示、還是和鍵盤本身燈效同步(筆者私心認為電池模式較方便)。

另外也可以針對鍵盤所有按鍵做自訂設定,由於 ROG Claymore II 支援全鍵防鬼,各鍵之間不會衝突,在設定巨集或是自訂按鍵功能部分很方便。

Armoury Crate 軟體中可針對所有按鍵自定義。
Armoury Crate 軟體中可針對所有按鍵自定義。
獨立提供選項左上 RGB 燈效區使用模式。
獨立提供選項左上 RGB 燈效區使用模式。
整合 Aura Sync 燈效。
整合 Aura Sync 燈效。

即時顯示當前電量和設定。
即時顯示當前電量和設定。
韌體更新選項。
韌體更新選項。

客製化鍵盤新巔峰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

總結來說,誰最適合 ROG Claymore II 無線電競鍵盤?首先如果您是 ROG 粉的話就可以直接下手了(喂?!),ROG Claymore II 這次在外型質感的提升對比前代提高非常多,全金屬材質加上左上新增的透明 RGB 燈效區塊,髮絲紋質感更不用說質感絕佳,相信不會失望。

而如果您今天是想要尋找一款能打 Game 能作為日常使用的鍵盤的話,ROG Claymore II 也能輕鬆對應,實際敲打過程中,RX 光軸的敲擊手感很不錯,回饋力道優秀(本文即是搭配 ROG Claymore II 撰稿)。而在打 Game 方面,筆者整個測試過程都是以 2.4GHz 無線使用,期間並未出現任何斷線或延遲問題,每個訊號幾乎都是按下按鍵的瞬間就馬上出現在角色動作上,在 2.4GHz 無線模式中使用毫無問題,過程非常順暢,推薦給熱愛打電動的玩家。

再者,ROG Claymore II 可拆式的數字鍵區左右開弓彈性,80% 全尺寸自由切換的客製化功能也十分適合講求效率的玩家,可隨時針對使用模式轉換,切換過程也非常方便。而數字鍵區塊提供的多媒體滾輪本身就是非常方便的設計(阻尼設定滿強的,初次使用要習慣一下),新增的獨立多媒體按鍵更是提供操作彈性,也可以藉由 Armoury Crate 軟體額外自定義,客製化彈性非常高,不管是狂熱玩家還是一般玩家都非常適合。

ROG Claymore II

Tags: 評測開箱ROG電競週邊鍵盤
Previous Post

Kingston 全新入門級 NVMe SSD 產品 NV1,帶來最佳性價比

Next Post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無線電競滑鼠開箱評測

JC

JC

關心3C科技天下事,平時喜歡評測和開箱,也是個愛打電動的宅宅

Next Post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無線電競滑鼠開箱評測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無線電競滑鼠開箱評測

ROG Claymore II & Gladius III Wireless 強勢登台 !!!

ROG Claymore II & Gladius III Wireless 強勢登台 !!!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466.27 WHQL 驅動更新重點整理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推薦文章

  • ryzen-ram-overclocking-teaching

    第一次超頻就上手! 老羊 Ryzen 平台記憶體超頻詳細教學

    7451 shares
    Share 2980 Tweet 1863
  • 重灌時出現 Windows 無法安裝至此磁碟。選取的磁碟屬於 GPT 磁碟分割樣式訊息怎麼辦?

    6856 shares
    Share 2877 Tweet 1658
  • 英雄落幕,Windows 7 SP1 2020 年 1 月更新集合包下載

    5618 shares
    Share 2400 Tweet 1341
  • IPC 大勝!AMD Ryzen 9 5900X、Ryzen 5 5600X 處理器評測開箱

    4665 shares
    Share 1866 Tweet 1166
  • WIN 10 終極效能揭開封印!!!!!!! 教學

    4639 shares
    Share 2063 Tweet 1073
  • R5 3600X & R5 3600 評測輕開箱,對決 i5-9600K 實測!

    3671 shares
    Share 1468 Tweet 918
MASTERLIQUID PL240 FLUX
The Tower 100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數據與體驗! 電腦軟硬體、電競周邊,輕開箱、專業評測、業界新聞、RGB 改裝、專題評測、水冷改裝!

熱門標籤

AIDA64 CES 2019 COMPUTEX 2018 CRYORIG EKWB FSR G.SKILL H370 LGA 1700 LIAN LI Macbook Mercusys Patriot R7 5700G Rembrandt ROCCAT RTX 2070 SUPER RX 6600 XT Scythe Sharkoon VALKYRIE WIN11 XIAOMI Z690 隨身碟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開箱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 & 聯繫

© 2023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散熱裝置 / 機殼 / 電源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手機 / 平板 / 網通
    • 驅動相關
    • 其他
  • NEWS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APP
  •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 2023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