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搭建人工智慧產學合作平台的華碩 AI 研發中心 (AICS) 日前舉辦 AICS 博士生年度報告大會,除展現第一屆博士生研究成果,以及宣告第二屆計畫正式開跑,預計 10 月中旬將在台北與新竹舉辦 AI 論壇,發表現有產學研究成果,提出產業目前與未來面對的議題,並號召更多高階學術研究人才一起投入研究。
華碩全球副總裁暨 AICS 負責人黃泰一表示,「盼以『華碩 AICS 博士生計畫 (PhD Program) 』作為示範起點,從國家人才培育基本面,促進產學全新合作,打造融合學術研究與產品創新平台。」AICS 博士生計畫不僅支持優秀研究人才使其無後顧之憂,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更能專心致志,做出對世界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並開啟業界先河,以開放態度,挹注集團資源與資料,將同學拉進產業環境與產品場景,協助發掘具潛力及創新產品研發主題,與華碩 AICS 攜手定義未來,培育台灣人工智慧人才,並提升台灣在人工智慧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本屆 AICS 博士生徵選,經評審委員嚴謹審慎評估,最終錄取的五位博士生,分別為來自清大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的孫誠、臺大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的陳璽安、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的陳韋廷,以及臺大電信工程學研究所的劉廷緯與楊福恩。綜觀錄取同學的共同特質,不僅擁有出類拔萃的紮實研究底蘊,解決難題的企圖心、創新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研究成果更在頂尖會議期刊發表,或在國際重要競賽取得佳績,如 ZeroSpeech 國際語音挑戰賽、國際訊號處理會議 (ICASSP)、語音領域會議 (INTERSPEECH)、電腦視覺 (CVPR) 與影像處理會議 (ICIP) 等。
而評審委員團隊則薈萃國內人工智慧各領域先驅與頂尖學者,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台大電機工程系特聘教授與資訊工程系教授李琳山、台大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林智仁、台大電機工程系教授王鈺強、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系陳柏琳教授、華碩技術長龐台銘教授與華碩全球副總裁暨 AICS 負責人黃泰一博士。
顧問團隊歷經兩屆以來評選與指導過程,不約而同地給予 AICS 博士生計畫正面評價。李琳山教授指出,不同於一般由企業提供研究獎學金的產學合作模式,華碩 AICS 博士生計畫提供難得機會,讓電機與資訊工程領域的同學,在人生最精華且決定生涯的關鍵四年,不必外漂而離鄉背井,可在人親土親的故鄉,做出對世界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並有機會接軌華碩發展方向,達成雙贏。李教授觀察,華碩AICS去年與今年招收到的九位博士生,堪稱屬於這個領域,國內博士生最頂尖的一群,第一屆博士生也做出相當不錯的研究質量,華碩在一年之內能為台灣啟動優質的研究動能,殊為難得,也令從不為任何企業站台的李教授,願意表達肯定,期能啟發更多產學深層合作,創造更多大而深的研究。
過去在工程領域,業界較少能給予博士具競爭力的基本待遇、發展機會與舞台,博士生畢業後多留在異鄉謀求發展,回國也傾向尋求教職留在學界。林智仁教授肯定華碩 AICS 率先提供博士生計畫平台,全力支持博士生研究,為業界開啓示範作用,讓更多企業願意加入這個行列,協助培育相關領域的研究新血。林教授認為,嚴謹的審查流程,包括要求申請學生提供研究主軸方向說明或論文提案,能幫助學生提前深入思考未來的研究方向;現場報告答辯,能磨練學生組織能力與清晰表達技術資料能力。林教授也肯定華碩 AICS 持續致力投入更多的決心與耐心,促進產業與學界更有效的溝通;除了目前讓同學每周進入辦公室親身參與專案討論,幫助同學比一般博士生更接軌產業實務,定義有用的研究題目,未來期許有更多學界參與機制,讓同學研究成果與華碩團隊產生更好的互動。
王鈺強教授認為,目前產學界 AI 的合作機會很多,而華碩 AICS 博士生計畫的可貴之處,是以更開放的態度,投入決心與資源,提供同學真實而具影響力的應用題材,包括場域、使用者、情境資料,幫助博一生在研究起步階段的挑題審題,能切中核心問題、實務挑戰、與業界需求,避免跳進邊緣化或者過度執行層面的題目。加上同學與指導老師每周與華碩 AICS 團隊會議交流,能真正落實理論與實務交互驗證,甚至幫助 AICS 同仁解決問題,因此他相當肯定華碩 AICS 的投入已產生更多動能,也期許第二屆雙方有更多積極、密切互動,帶動產學合作良性循環。
[關於華碩 AI 研發中心 AICS]
AICS 致力發展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包含數據分析、語音辨識、自然語音處理以及電腦視覺,提供人工智慧雲端解決方案,協助不同領域商業客戶,驅動產業數位轉型與創新,目前於智慧醫療、安防、零售、交通領域皆有相關應用推展。官網連結 請點我。
資料來源:華碩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