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處理器

來自 MSI 的 CPU 及記憶體超頻指南

Rrr... by Rrr...
2018-11-14
in 處理器, 記憶體,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こんばんは、UNIKO's hardware です!!
MSI 針對喜歡超頻的玩家製作了一份超頻教學,內容包含使用 Z390主機板搭配 Intel 9 代 CPU 與記憶體超頻,圖文逐步教學,UH 也有幫大家將重點整理出來歐~

何謂超頻

CPU 處理器推出時,官方會對每個 CPU 型號制定規格,其中一項為基礎頻率,因此透過手動方式調整 CPU 頻率讓其超過官方預設值,即為所謂的超頻。現今 Intel CPU turbo Boost 渦輪加速技術,可稱為官方自動超頻,根據 CPU Loading 不同改變處理器頻率,讓功耗與效能獲得一個平衡,而現在我們要說明的超頻方式將會突破這個限制,讓 CPU 效能更好,亦是超頻的目的,當然超頻是有風險的,這點使用者需要注意。

免責聲明:超頻風險自負!
超頻若操作不當將有可能損壞零組件。
BIOS 版本為 E7B10IMS.100,記憶體為 DDR4-2133MHz X2 跑雙通道,散熱器為 DIY 水冷。BIOS 版本不同數據與功能會有差異,且設備差異將有可能影響散熱與效能,玩家們需要注意。

微星 Z390 DDR4 超頻指南

MSI Z390 全系列導入最新世代的 DDR4 Boost,全新的 PCB 線路訊號設計及 BIOS 的調教,除了支持 XMP 超頻外也導入支援更高頻率的 Memory try it !目的讓使用者更簡易建立超頻系統。

1.XMP ( Intel Extreme Profile )  Z390 全系列支援 XMP 4400MHz ~ 4800MHz

透過啟動 XMP 將系統從原本的 SPD 2133MHz O.C 至 XMP 3600MHz

 

2. Memory try it ! 自動判斷記憶體模組的 IC 並提供適合的超頻 Profile,目前已優化 Samsung、Hynix、Micron、Spectek、Nanya、PSC 等 IC。
Memory try it! 與 XMP 效能比對

 

3.手動超頻
最後則是手動調整,這部分是最困難但可玩性也是最高的方法
圖一部分,是記憶體的四個主要時序值,尤其以 tCL 是記憶體中最為重要的時序值,大部分的時候大家都只看 CL 值和頻率。
圖二部分則是其餘的時序值,記憶體的穩定度都需要透過此處時序調整。
手動超頻的部分可以透過四個主要的時序和記憶體、CPU 的 SA & IO 電壓調整,將頻率往上提高。CPU_SA、CPU_IO 這兩個是 CPU 電壓裡對記憶體超頻有直接影響的電壓,所以 MSI Z390 BIOS 有導入自動加壓機制,會依照不同頻率和容量有不同的電壓設定。將 CL 調整為 19-19-19-39 並加壓記憶體電壓至 1.45v,頻率就由原本的 XMP 3600 超頻至 4000MHz。

 

 

微星 Z390 主機板搭配 Intel 9 代 CPU 超頻指南

Intel Z 系列搭配 K 系列處理器能夠體驗完整超頻樂趣,因為 CPU 和 DRAM 皆可進行超頻,這次 Z390 系列主機板搭配發表的三款處理器分別為 9600K、9700K 和 9900K,MSI 亦同時推出九款 Z390 主機板。因此這篇文章將會簡單介紹 CPU 超頻,內容能適用於 MSI Z390 各主機板,讓不熟超頻玩家的使用者可動手體驗超頻樂趣,並獲得更佳的 CPU 效能。

Intel Z390 Chipset Block Diagram

Z390 適用 8th 和 9th 世代處理器,與 Z370 Chipset 相比,Z390 Chipset 多了 Intel Wireless-AC 無線網路模組與原生 USB 3.1 Gen 2。

Intel 9th CPU spec
這次發表的 Intel 9th CPU 共有三款,分別為 i5-9600K、i7-9700K 和 i9-9900K,其中僅有 i9-9900K 具有 HT,另外兩款無 HT 設計,i5-9600K 為六核心,i7-9700K 和 i9-9900K 則為八核心,TDP 皆為 95W,皆有支援 Intel Turbo Boost 2.0,其中 i9-9900K turbo 後可達 5.0GHz。另外改用 STIM 材質作為晶片與外蓋 ( 鐵蓋 ) 導熱材質,導熱效果會比過去的散熱膏更好,亦可提升超頻能力。

CPU 體質分析公開
超頻並非想超多高就超多高,主機板供電與散熱設計、散熱器散熱能力與 CPU 處理器體質皆會影響到超頻結果,當然超頻設定方式亦要納入考量,因此超頻要納入考量的點是多面向的。下方我們將會公布我們 CPU 體質篩選結果,供玩家了解 i5-9600K、i7-9700K 和 i9-9900K 體質分占比率,當然該數據僅供參考,實際體質可能會因為週期不同而有差異。

P.S: CPU 體質我們大致分為 A、B、C 三個等級,A 屬於最佳、B 則居中、C 則較弱。

i9-9900K 體質分析圓餅圖

i7-9700K 體質分析圓餅圖
I5-9600K 體質分析圓餅圖
i5-9600K、i7-9700K 和i9-9900K 平均電壓分析公開
透過體質分析結果,我們做出三顆 CPU 各頻率所需平均電壓,玩家自行超頻可手動填入該電壓嘗試,之後透過測試穩定度,來了解該電壓是否適用你的處理器,若不適用在進行微調,可簡化超頻摸索時間。
如何超頻 Iniel i5-9600K、i7-9700K 與 i9-9900K CPU
現在超頻的方式有很多方式,像是進入 BIOS 超頻、系統內使用軟體超頻,或是透過主機板一鍵超頻設計等。這次我們介紹的超頻方式為透過BIOS設定超頻。
步驟 1:進入BIOS
進入 BIOS 的方式為開啟主機電腦後,按鍵盤 del 鍵即可進入。
步驟 2:進入簡易模式。
BIOS 進入為簡易模式,按 F7 可進入進階模式,通常超頻建議使用進階模式。

進階模式中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三個分頁可選,Overclocking setting 超頻選項集中於 OC 頁面內,故進入該頁面

OC 選項中集合豐富的超頻選項,像是 CPU、DRAM 相關超頻設定皆有涵蓋,另外電源設定或 CPU 功能亦集中於此

 

 

 

 

首先調整 CPU Ratio 和 Ring Ratio,前者調整的為 CPU 頻率,後者則是調整 CPU 緩存,內存控制器等非核心頻率。9900K Ring Ratio 建議設定 47、9700K Ring Ratio 建議設定 46、9600K Ring Ratio 建議設定 43,當然使用者可以嘗試其他設定。

CPU Ratio mode 分為 Fixed mode 和 Dynamic mode,若是設定 Fixed mode,CPU 頻率永久鎖定設定的頻率,Dynamic mode 進入待機將會將頻率下修,最低為 0.8GHz,玩家可以依據喜好改變。筆者偏好設定 Fixed mode。

再來調整 CPU Core Voltage 電壓,9900K 5G 建議 1.32V,9700K 5G 建議 1.37V,9600K 5G 建議 1.43V。
P.S:不同的 CPU 所需電壓不同

CPU Core Voltage mode 共有五種,筆者超頻多使用 Override Mode,不論待機或是負載電壓多會維持設定值,Adaptive Mode 則會升降電壓,因此待機與負載時電壓會改變。後方三個則是加入 Offset Mode,Offset Mode 是透過預設電壓再去增減電壓,玩家可以設定增或減的 Offset電壓值,相對的 Override+ Offset  Mode和Adaptive+ Offset Mode 則是設定一個 CPU 電壓值和一個增或減 CPU Offset 電壓值。

CPU Loadline Calibration Control
在 CPU 負載增加時造成 CPU 微量掉壓。由於系統無法維持設定的核心電壓 ( vCore ),連帶導致超頻設定也不穩定。CPU 電壓會下降至低於系統負載,此時很容易造成藍色當機畫面 ( BSOD ) 或當機問題。透過 CPU Loadline Calibration Control 可以改善此問題,超頻時建議設定 mode 3。

超頻時省電模式可能會影響穩定性,因此建議會建議關閉 Intel C-State 和 C1E Support。當然玩家亦可嘗試開啟省電選項。

F10 存檔和離開
當你設定好就可按下 F10 存檔離開,離開前會詢問你 YES or NO,同時可以看到你剛剛調整過那些選項,玩家們可以在此做二次確認。

CPU 自動帶入適當電壓功能
MSI Z390 主機板 CPU Voltage 目前具有自動帶入電壓功能,當使用者在 BIOS 僅有填 CPU Ratio 時,我們會根據不同 CPU 型號與 CPU 體質給予一個適當的電壓。因此使用者放上新的 CPU 不知道電壓如何摸索也沒關係?玩家可以先填入 CPU Ratio,按下 F10 存檔離開,之後重新進入 BIOS,即可看到你的 CPU 跑填入的頻率大約需要多少電壓。因此玩家得看電壓值之後可以進行微調動作,然後再自己手填超頻進行超頻體驗。
PS:雖然 MSI Z390 主機板會自動帶入適當電壓,不過玩家使用的散熱器,或是記憶體超頻也會連帶影響超頻結果,因此並不代表給予的電壓值會百分之百適用。
如下圖,兩張圖片使用的 CPU 雖然都是 i9-9900K,不過超頻 5GHz 所需要的電壓即不同。一顆需要 1.345V 左右,而另一顆則要 1.38V 上下。

 

i5-9600K、i7-9700K 和 i9-9900K Cinebench R15 各頻率效能參考
以下圖表是測試時期整理的數據,使用者可以參考效能做為比對,不過可能會因為系統與設定不同而有效能差異。
i5-9600K Cinebench R15 效能數據
i7-9700K Cinebench R15 效能數據
i9-9900K Cinebench R15 效能數據
UH = UNIKO's HARDWARE
https://www.unikoshardware.com/
https://www.facebook.com/unikoshardware/
Tags: 超頻主機板MSI
Previous Post

為專業工作人士設計之高效能系統解決方案,技嘉推出兩張高擴充性伺服器等級主機板

Next Post

電競手機 Razer Phone 2 發佈

Rrr...

Rrr...

UNIKO's Hardware 協槓編輯,IT、PC、3C 專業評論,喜愛偏門產品。

Next Post

電競手機 Razer Phone 2 發佈

Kingston 推出全新升級 IronKey D300S 加密隨身碟

i7-9700K 與 GIGABYTE Z390 AORUS MASTER 輕開箱!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7) 新聞稿 (1543)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8) 軟體 (515)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