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新聞

AMD 全新 Zen 架構 Athlon 處理器與二代 Ryzen PRO 正式推出

Labbie by Labbie
2018-09-07
in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こんばんは、UNIKO's hardware です!!
就在今天,AMD 果然一起發表了 Athlon PRO 和第二代 Ryzen PRO,就市場定位來看,與 INTEL G5400 PK 意味十足!9 月 18 日即將推出,全新的雙核心四執行緒 Athlon 200GE 處理器,售價只要 55 美元,台灣訂價尚未露出,UH 日後也將帶來 Athlon 200GE 的測試,可以先期待一下歐~

以下是由廠商整理的完整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D 推出全新「Zen」架構 Athlon™ 桌上型處理器重塑日常運算面貌
新款第 2 代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擴大商用客戶端產品陣容
新款 Athlon 處理器、Athlon PRO 處理器與第 2 代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為企業日常工作負載提供跨世代的效能躍升註1、2 和統一的 AM4 插槽架構

 

    台北—2018 年 9 月 7 日—AMD(NASDAQ:AMD)發表新版 AMD Athlo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內建 Radeon Vega 顯示核心,針對 PC 使用者的日常作業進行優化,新成員包括 AMD Athlon 200GE、Athlon 220GE 以及 Athlon 240GE 處理器。Athlon 桌上型處理器結合高效能 x86「Zen」註3核心與「Vega」註3顯示架構於多功能的系統單晶片(SoC)設計,提供反應快速且可靠的運算能力,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體驗,從網頁瀏覽與串流影片等日常需求,並涵蓋到高解析度 PC 遊戲等進階的工作負載。同時,AMD 發表商用級的 Athlon PRO 200GE 桌上型處理器與 3 款第 2 代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型號,包括 Ryzen 7 PRO 2700X、Ryzen 7 PRO 2700 以及 Ryzen 5 PRO 2600 處理器,瞄準商用、企業以及公部門機構等市場。隨著推出這些新產品,AMD 為優質內容創作、多工處理、商業辦公等應用體驗提供範圍廣泛的全系列專業級運算解決方案。
    AMD 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客戶端運算事業群總經理 Saeid Moshkelani 表示,透過推出 AMD Athlon、AMD Athlon PRO 以及 AMD 第 2 代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我們對於擴展戰功輝煌的「Zen」核心消費與商用產品系列深感自豪。新款 Athlon 桌上型處理器現在納入先進「Zen」註3核心以及「Vega」註3顯示架構,讓傳奇的 AMD Athlon 處理器品牌更上一層樓。此品牌歷經近 20 年的創新研發,持續廣受消費者與狂熱級 PC 玩家的愛戴。我們更持續為商用 PC 使用者提供超越以往的處理效能,將第 2 代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推入商務市場。
AMD Athlon™ 200GE 處理器內建 Radeon™ Vega 顯示核心
    超高效率的「Zen」架構讓 AMD Athlon 200GE 處理器在運算時維持靜音註4與低溫,提供可靠的運算體驗,而「Zen」處理器與顯示核心不僅加速 PC 反應效能,還為遊戲與高解析度電影呈現流暢體驗。此外,AMD Athlon 200GE 處理器還有 AMD AM4 插槽基礎架構的支援,藉此建構出一個完整平台,帶來許多最新的 PC 功能,包括 DDR4 記憶體、NVMe 儲存、4K 解析度螢幕以及 USB 3.1 Gen 2 介面支援,這為 AMD Ryzen™ 處理器以及獨立顯示卡提供更簡單的升級途徑,達到更高效能。
AMD Athlon 200GE 桌上型處理器帶來:
o     比 AMD 前一代 AMD A6-9500E註1高達 169% 的運算反應速度
o     比對手高達 67% 的 GPU 效能以及高達 2 倍的用電效率註4
o     比對手高達 84% 的高解析 PC 遊戲速度註5
AMD Athlon™ 桌上型處理器內建 Radeon™ Vega 顯示核心
型號
CPU
核心數
執行緒
處理器頻率
繪圖運算單元註6
TDP (瓦)
建議售價(美元)
AMD Athlon™ 200GE
2
4
3.2 GHz
3
35瓦
55美元
AMD Athlon™ 220GE
詳情將於2018年第4季公佈
AMD Athlon™ 240GE
詳情將於2018年第4季公佈

AMD Athlon™ PRO 與 AMD 第 2 代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 

AMD PRO 處理器專為企業量身設計,帶來優異的可靠度、安全性以及效能,滿足現今各種運算密集的企業工作負載需求。各產品線的 AMD PRO 處理器都提供商業級的品質與可靠度,協助確保平台的週期,並支援開放標準的管理功能,讓企業用戶以易於負擔的價位,在眾多廠商客戶端產品的環境中發揮更高的管理彈性。此外,AMD GuardMI 技術造就頂尖的晶片層級安全性,有助於抵禦越來越多的威脅。

基於x86「Zen」註3核心的 Athlon PRO 200GE 以及第 2 代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為要求最嚴苛的企業級應用及多工作業,提供突破性的反應速度。
Athlon PRO 200GE 處理器帶來

o 比對手高達 19% 的系統效能反應速度註7
o 比對手高達 67% 的繪圖效能反應速度註7 


Ryzen 7 PRO 2700X 處理器帶來

 

o 比第 1 代 Ryzen 7 PRO 1700X 高達 10% 的多工處理效能註2
o 比對手高達 24% 的 CPU 效能註8
o 比對手高達 18% 的效能註9

AMD Athlon PRO 桌上型處理器與第 2 代 AMD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產品陣容
型號
核心數
執行緒
最大時脈/基本時脈(GHz)
快取
TDP (瓦)
繪圖運算單元
AMD Athlon™ PRO 200GE
2
4
3.2 GHz
5 MB
35瓦
3
AMD Ryzen 7 PRO 2700X
8
16
4.1/3.6 GHz
20 MB
105瓦
N/A
AMD Ryzen 7 PRO 2700
8
16
4.1/3.2 GHz
20 MB
65瓦
N/A
AMD Ryzen 5 PRO 2600
6
12
3.9/3.4 GHz
19 MB
65瓦
N/A
 
▲市場定位大概是這樣
 
供應時程
AMD Athlon 200GE 處理器將於 2018 年 9 月 18 日起在全球零售商與系統整合廠商開始供應,而 Athlon 220GE 與2 40GE 處理器則預計在 2018 年第 4 季問市。AMD Athlon PRO 200GE 與 第 2 代 Ryzen PRO 桌上型處理器將透過全球各大 OEM 廠商供應,包括戴爾、惠普、聯想等大廠都將推出搭載新款處理器的系統,產品上市時間視各家 OEM 廠商的時程而定。參與零售商的完整清單以及產品上市資訊,敬請參閱官網。
資料來源:AMD 新聞稿、wccftech
UH = UNIKO's HARDWARE
https://www.unikoshardware.com/
https://www.facebook.com/unikoshardware/

註1: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在2018年8月23日執行。以下效能數據依序為Pentium G4560(100%基準)對比AMD A6-9500E(%差異)對比AMD Athlon 200GE(%差異)。在Cinebench R15 nT測得跑分:368分(100%)對比144分(慢61%)對比357分(慢了3%)。在PassMark CPU Test測得跑分:5183分(100%)對比2974分(慢43%)對比5084分(慢1%)。在PCMark 10 Extended測得跑分:2142分(100%) 對比1919分(慢10%)對比2546分(快19%)。在Blender軟體測的速度(單位為秒): 132(100%)對比275(慢52%)對比109(快21%)。在Handbrake測得速度(單位為秒):2202(100%)對比5093(慢57%)對比2369(慢7%)。TrueCrypt程式(單位為GB/s):2.25(100%)對比1.1(慢53%)對比2.23(慢1%)。Kraken(單位為秒):1315(100%)對比2371(慢44%)對比1349(慢2%)。Adobe Photoshop程式(單位為秒):91(100%)對比199(慢54%)對比90(快1%)。AMD Office + Excel + 7Zip Script(單位為秒):148(100%)對比276(慢46%)對比148(100%)。AMD受測系統組態:AMD Athlon 200GE與AMD A6-9500E處理器;微星B450 Tomahawk主機板(BIOS版本1.00);2x8GB DDR4-2667記憶體(此平台支援最快的官方時脈速度);三星850 Pro固態硬碟;GeForce GTX 1050顯示晶片(驅動程式版本398.82);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RS4。英特爾受測系統組態:Pentium G4560處理器;微星B250 Gaming M3主機板(BIOS版本3.60);2x8GB DDR4-2400記憶體(此平台支援最快的官方時脈速度);三星850 Pro固態硬碟;GeForce GTX 1050顯示晶片(驅動程式版本398.82);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RS4。測得效能可能因使用不同驅動程式、韌體、或軟體而有所差異。


註2: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18年8月24日在以下系統進行。各家PC製造商產品組態各異,測得結果也可能有所不同。量測結果可能因使用驅動程式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AMD第2代Ryzen PRO系統組態:AMD Ryzen 7 PRO 2700X、2700、Ryzen 5 PRO 2600 「Turpan」公板主機板;16GB的雙通道DDR4-3200記憶體;GeForce GTX 1080繪圖卡;繪圖趨動程式版本390.7;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使用Windows 10 RS3作業系統。AMD第1代Ryzen PRO系統組態;AMD Ryzen 7 PRO 1700X、1700、Ryzen 5 PRO 1600處理器;X3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主機板;16GB雙通道DDR4-3200記憶體;GeForce GTX 1080繪圖卡;繪圖趨動程式版本390.77;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使用Windows 10 RS3作業系統。多重處理效能的數據是代表在Cinebench R15 nT測得的多重處理效能。系統效能的數據代表PCMark10 extended量測的結果。每個處理器測得以下跑分:AMD Ryzen 7 PRO 2700X處理器,1720與7607;AMD Ryzen 7 PRO 2700處理器,1577與7472;AMD Ryzen 5 PRO 2600處理器,1311與7758;AMD Ryzen 7 PRO 1700X處理器,1557與7290;AMD Ryzen 7 PRO 1700處理器,1355與7123;AMD Ryzen 5 1600處理器,1153與7143。Ryzen 7 PRO 2700X測得多重處理效能跑分為1720(1720/1557=比Ryzen 7 PRO 1700X快10%)。Ryzen 7 PRO 2700測得多重處理效能跑分為1577分(1577/1355=比Ryzen 7 PRO 1700快16%)。Ryzen 2 PRO 2600測得多重處理效能跑分為1311(1311/1153=比Ryzen 5 PRO 1600快14%)。Ryzen 7 PRO 2700X測得系統跑分為7607(7607/7290=比Ryzen 7 PRO 1700X快4%。Ryzen 7 PRO 2700測得系統跑分為7472分=(7472/7123=比Ryzen 7 PRO 1700快5%)。Ryzen 5 PRO 2600測得系統跑分為7756(7756/7143=比Ryzen 5 PRO 1600快9%)。RZP-31


註3:文中提及資訊僅供參考之用,日後可能有所異動,恕不另行通知。文中提及時程、藍圖、與/或產品發表日期僅反映當前的計畫,日後可能有所異動。「Zen」與「Vega」係AMD架構的代號,並非產品名稱。GD-122


註4: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18年8月23日執行。文中提及效能依序為Pentium G4560對比Athlon 200GE(%提升)。3DMark(2011) Performance(「GPU 效能」)測得跑分:1221分對比2039分(快67%)。Cinebench r15 nT(「CPU 效能」): 368分對比357分(慢了3%)。效率計算方法如下:1)將每個處理器在3D Mark 2011與Cinebench R15 nT的跑分除以各自的TDP功耗:在3DMark 2011程式,Athlon 200GE為2039/35W=58.26 perf/W,Pentium G4560為1221.8/54W=22.63 perf/W;在Cinebench R15程式中,Athlon 200GE為357/35W=10.2 perf/W,Pentium G4560為368/54W=6.81 perf/W。2)計算相對的改進幅度:在3DMark中58.26對比22.63 perf/W = 比Athlon 200GE高出157%(2.57倍);在Cinebench R15 nT中,10.2 對比6.81 perf/W =比Athlon 200GE高出49.77%(1.4977X)。取50:50加權平均,Athlon 200G的CPU與GPU領先優勢:(2.57*.5)+(1.4977*.5)=2.033X,Athlon 200GE擁有更高的每瓦效能。AMD受測系統組態:AMD Athlon 200GE處理器;微星B450 Tomahawk(BIOS 版本1.00);2x8GBDDR4-2677記憶體(此平台官方公布最快的時脈規格);三星850 Pro固態硬碟;Radeon™ Vega 3 繪圖卡(驅動程式版本18.30.01.01);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RS4。英特爾受測系統組態:Pentium G4560處理器;微星B250 Gaming M3主機(BIOS 版本3.60);2x8GBDDR4-2400記憶體(此平台官方公布最快的時脈規格);Samsung 850 Pro固態硬碟;HD Graphics 610(驅動程式版本24.20.100.6194);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RS4。測得效能可能因使用不同驅動程式、韌體、或軟體而有所差異。ATG-01


註5: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18年8月26日執行。各家PC製造商產品組態各異,測得結果也可能有所不同。測得效能可能因使用不同驅動程式、韌體、或軟體而有所差異。Socket AM4 受測系統組態:華擎A320M-HDV主機板,2x8GB DDR4-2667記憶體(此平台官方公布最快的時脈規格);AMD Athlon™ 200GE與A10-9700處理器;繪圖趨動程式版本18.30.01.01-180802a-331834E。Socket 1151受測系統組態:微星B250 Gaming M3主機板;Pentium G4560 處理器;2x8GBDDR4-2400記憶體(此平台官方公布最快的時脈規格);繪圖趨動程式版本24.20.100.6194。所有系統皆配備: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Pro(RS3)。效能(fps平均值)依序為Pentium G4560對比A6-9500(%差異)對比Athlon 200GE(%差異)。3DMark(2011)Performance測得跑分:1221 分對比1682(快37%)對比2039(快67%)/《DOTA 2》遊戲(720p Low模式):58 FPS對比38 FPS(慢34%)對比65 FPS(快12%)/《絕對武力:全球攻勢》(720p Ultra模式):45 FPS對比53 FPS(快17%)對比71 FPS(快58%)/《要塞英雄》(720p Low模式):28 FPS對比36 FPS(快28%)對比49 FPS(快75%)/《英雄聯盟》(720p Ultra模式):67 FPS 對比91 FPS(快35%)對比111 FPS(快66%)/《火箭聯盟》(720p Medium模式):40 FPS對比55 FPS(快37%)對比67 FPS(快68%)/《鬥陣特攻》(720p Low模式):32 FPS 對比25 FPS(慢22%)對比59 FPS(快84%)。ATG-04


註6:AMD Radeon™與FirePro™ GPU採用次世代繪圖核心架構,內含多個分立執行引擎,名為運算單元(「CU」)。每個CU含有64個著色器(「串流處理器」)協同執行運算。GD-78


註7: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18年8月24日在以下系統進行。各家PC製造商產品組態各異,測得結果也可能有所不同。量測結果可能因使用驅動程式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AMD受測系統組態:AMD Athlon PRO 200GE處理器;微星B450 Tomahawk主機板;16GB雙通道DDR4-2666記憶體;Radeon Vega 3繪圖晶片;繪圖趨動程式版本AMD Software 18.7.1版;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使用Windows 10 Pro作業系統。英特爾受測系統組態:Intel Pentium G4560處理器;微星B250 Gaming M3主機板;16GB雙通道DDR4-2400記憶體;Intel HD Graphics 610;繪圖趨動程式版本24.20.100.6194;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使用Windows 10 Pro作業系統;使用的效能量測程式:Cinebench R15 nT (多重處理效能);PCMark10 Extended(系統效能);3DMark11 Performance(繪圖效能)。每個處理器測得以下跑分:Athlon PRO 200GE:357、2547、2039;Pentium G4560:368、2143、1222(357/368=慢3%,Pentium G4560的多重處理效能高過Athlon PRO 200GE);(2547/2143=快19%,Pentium G4560的系統效能高過Athlon PRO 200GE)(2039/1222=快67%,Pentium G4560系統效能高過Athlon PRO 200GE)。RZP-35


註8: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18年8月24日在以下系統進行。各家PC製造商產品組態各異,測得結果也可能有所不同。量測結果可能因使用驅動程式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AMD受測系統組態:AMD Ryzen 7 PRO 2700X處理器;Ryzen 5 PRO 2600「Turpan」公板主機板;16GB雙通道DDR4-3200記憶體; GeForce GTX 1080繪圖卡;繪圖趨動程式版本390.77;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使用Windows 10 RS3作業系統。英特爾受測系統組態:Intel Core i7-8700與i5-8600 處理器;技嘉Z370 AORUS Gaming5主機板;16GB雙通道DDR4-3200記憶體;GeForce GTX 1080 繪圖卡;繪圖趨動程式版本390.77;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使用Windows 10 RS3作業系統。效能量測程式使用:Cinebench R15 nT(多重處理效能);PCMark10 Extended(系統效能)。每個處理器測出以下跑分:Ryzen 7 PRO 2700X:1720分與7607分;Ryzen 5 PRO 2600:1311與7758分;Core i7-8700:1393與8581分;i5-8600: 1024與7733分(1720/1393=多重處理效能快24%,Ryzen 7 PRO 2700X勝過Core i7-8700);(7607/8581=系統效能慢11%,Ryzen 7 PRO 2700X對比Core i7-8700)。RZP-32


註9: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18年8月24日執行。影像編輯效能採用Adobe Photoshop CC程式進行量測,由CPU運算濾鏡效果,結果呈現在AMD Red Button Demo展示片。影片編輯效能則使用Adobe Premiere Pro CC的編碼運算,結果呈現在AMD Red Button Demo展示片。3D著色則是使用POV-Ray 3.7光跡追蹤程式。Handbrake 1.0.7版轉檔程式用來代表編碼效能。以下結果依序為Core i7-8700 對比Ryzen™ 7 PRO 2700X。Adobe Photoshop CC程式:31秒對比27秒(快16%)。Adobe Premiere Pro CC程式:53秒對比45秒(快17%)。POV-Ray 3.7程式:3005分對比3539分(快18%)。Handbrake 1.0.7程式:605秒對比547秒(快11%)。受測系統組態:AMD系統組態:AMD Ryzen 7 PRO 2700X處理器;Ryzen 5 PRO 2600「Turpan」公板主機板;16GB雙通道DDR4-3200記憶體;GeForce GTX 1080繪圖卡;繪圖趨動程式版本390.7;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使用Windows 10 RS3作業系統。英特爾系統組態Intel Core i7-8700與i5-8600處理器,技嘉Z370 AORUS Gaming5主機板;16GB雙通道DDR4-3200記憶體; GeForce GTX 1080 繪圖卡;繪圖趨動程式390.77;三星850 PRO 512GB固態硬碟;使用Windows 10 RS3作業系統。各家PC製造商產品組態各異,測得結果也可能有所不同。量測結果可能因使用驅動程式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RZP-34

Tags: AMDNews 新聞
Previous Post

沒有腰斬!AMD X499 晶片組預計在明年 1月發布

Next Post

八代 Intel Core 酷睿處理器短期間價格飆升!

Labbie

Labbie

UNIKO's Hardware 網站總編輯,深愛 PC 文化、電腦相關資訊、專注於創作優質評測文章。 掉進電腦世界的兔子麻麻,沒有放棄人生的車手,永遠的光之戰士。 車車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初音是我老婆,主推瑪琳,偽娘最高。 每天都要摸各種電腦零組件、看動畫、蒐集老婆、玩 Final Fantasy XIV。

Next Post

八代 Intel Core 酷睿處理器短期間價格飆升!

初音 X Thermaltake 鍵盤及滑鼠日本 9 月 10 日正式發售

INTEL i7-9700K 評測流出?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2)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4) 新聞稿 (1522)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7) 軟體 (512)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3)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