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散熱裝置 / 機殼 / 電源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手機 / 平板 / 網通
    • 驅動相關
    • 其他
  • NEWS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APP
  •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AMD獨家內幕: Navi GPU產品路線圖以及玩家的損失!!

intern by intern
2018-06-19
in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16年,AMD 發表了包括 Navi GPU 的第一個產品路線圖 (roadmap)。排程在 7奈米 Vega 後的次世代圖形處理器並盡快推出,並計畫在2018年左右上市!最近 AMD 在 Computex 2018 發表會上取得很大的迴響;不過有一件事情讓筆者很擔心 -缺少了新的家用遊戲顯示卡…

        Navi GPU 已默默的至少延後一年,發表的產品路線圖變成一個暫定的計畫。2018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上,筆者和一些熟悉整個產業狀況的消息人士交談,並且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 一個讓所有謎題都解開的關鍵!
        在談到細節之前,首先我先帶大家來了解 AMD 超微公司的相關背景 -不管是人才和財務面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影響。AMD 市值為 152.5億美元,近幾年都一直想辦法轉虧為盈!相比之下 NVIDIA 和 Intel 等競爭對手市值分別為 1582億美元和 2541億美元,淨收入也高達數十億美元!人才庫上也是如此,AMD 與競爭對手相比,旗下可以在特定專案項目上研發的菁英級工程師,相較起來少了很多!
 
AMD
CEO Lisa
目前的困境:GPU以半客製化為中心的路線圖來做重整;或是以遊戲玩家為主,保持高單價的遊戲顯卡保持市場領先優勢!
        一直關注 AMD這家公司的專家們幾乎都異口同聲認同一件事: AMD 是家缺乏金錢上資源的公司。資源有限,所以他們必須要小心翼翼來分配他們寶貴的研發資源,並且它通常將決定公司未來幾年的營運表現。
        這也是這故事的開端,HardOCP 的 Kyle Bennett 首先報導現在 RTG事業群與 AMD CEO  Lisa蘇這段時間前的意見分歧。問題很簡單 Raja Koduri 想要更多自主權,還有傳言他們想徹底分割圖形處理部門。現在掌握了整個的全因後果,我們來進一步切入問題核心。
        事實證明 Lisa蘇首重先取回 CPU 方面的失土,並建立強大的半客製化 GPU 這塊領域的業務!要保持在獨立顯卡市場 (遊戲玩家)的領先地位,是項成本非常昂貴的業務; AMD旗下的資源有限,為此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蘇博士將圖形處理部門整合成 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
-RTG
事業群,並將其控制權交給 Raja Koduri,但同時也為 RTG事業群提供 2/3的現有人力來投入開發次世代半客製化解決方案
-Navi for Sony。 RTG事業群的損益管理 (P&L)也沒下放給事業群的領導者,這意味者他們實際上只剩 1/3的技術人才專為遊戲玩家開發顯卡,並且幾乎不控管自己的財務狀況!
 
        此舉使得 AMD 在 x86處理器市場的復出取得驚人的成功,並且在半客製化領域上也鎖定了 Apple 蘋果和另一個客戶;然而這一切的成本是遊戲玩家支付的。對 AMD 來說幸運的是,這幾年加密貨幣挖礦的市場的蓬勃發展,當 Vega GPU 成為最好的礦卡並且熱銷,它開始變成意外收穫!
 
AMD 為蘋果電腦研發 Vega ;並正為了 Sony PS5 架構  Navi GPU -預計2020年推出
        蘇博士之所以這樣操作很容易理解:半客製化產品應用是項收益不錯的業務;毛利雖然低,但銷售量多且淨收入穩定。只迎合 PC遊戲玩家需求並不是目前的經營之道;先讓 AMD 超微可以財務穩定健全、成為永續發展的公司。來看一件有趣的事實: Vega 是為蘋果電腦而設計,並且正為了 Sony
PS5
研發 Navi  -這是很明確的策略!
        這表示圖形處理部門必須直接與這些半客製化產品路線圖相互連結,由於 Sony 需要 Navi GPU 在 PS5 發表時就準備就緒 (預定2020年左右),這是 AMD 完成這項專案的最後期限。同樣的對 Vega 而言,Apple 產品發表的時間表決定了GPU的發布排程,而不是其他的因素。 AMD 的 Radeon 顯示卡透過研發設計,與其他產業半客製化產品路線圖錯綜複雜地緊密連結,很多人對此無法認同! 筆者懷疑這也是包括 RTG事業群的頭頭 -Raja Koduri 在內的高層求去的主要原因。
        蘇博士他對圖形處理部門有不同的看法 -以專業的面向看待這明星商品;家用遊戲市場獲利低且需要更高的成本取得領先地位,他不僅要讓顯卡效能每年都要有跳躍性的進步,銷售上還必須到達一定的規模數量,成本才能壓低到讓遊戲玩家購買他們可負擔的顯示卡 -這只有你的目標收益完全達到時才可以實現。7奈米工藝製程是最大優勢,他大約等於英特爾的10奈米製程,當然不用多說目前這製程節點的良率並不理想。
        AMD 在 Computex 上已經展示了全球首款7奈米製程 GPU 樣品,意味者他們一直專注在專業圖形處理器市場而非遊戲玩家。這能使同一個品項 (SKU)的產品提供給能負擔更高單價的市場,讓 AMD 能在利潤較低的狀況下推出新品。Lisa 蘇也表示: 7奈米製程 GPU 正在向遊戲玩家推出,所以我們明年某時間將會看到 7奈米的 Vega顯卡吧?! 事實證明這不是他的想法。 
 
 
產品路線圖: AMD Navi 10 將在 2018年底到貨,並成為第一款非 GCN 架構的圖形處理器,遊戲玩家將跳過 7奈米  Vega
        或許各位在這篇文章的最大啟示之一就是: 7奈米 Vega 顯卡永遠不會到玩家手上。正如筆者前面提到的那樣,AMD 正為 SONY PS5 架構 Navi GPU,目前對 Lisa蘇最重要的就是完成的最後期限,沒有別的了!這也是為什麼 AMD 將他的官方產品路線圖更改為一個暫時性的結構 -和以前具體以及量化的結構相差很多。另外也請各位記住,所有產品路線圖都是針對 Radeon 的,Instinct 加速器也是 Radeon 系列家族的一分子,你不能把遊戲使用和專業領域分開來!
 
以下是筆者得到的關鍵重點:
  • 7奈米 Vega 顯卡永遠不會到玩家手上
  • Navi 10 將成為 Navi GPU 的一部分,將在 2019年下半年度或是 2020年某時間點發布;關鍵在幾個因素:圖形性能表現大約和 Vega 相同,他基於 7奈米工藝將是顆較小的 GPU
  • Navi 14 將追隨在 Navi 10 後發表
  • Navi 20 將是在 7奈米工藝製程下,真正的高階圖形處理器。現在看來,暫定在 2020 – 2021年左右,你會看到它正式公布
  • Navi GPU 將是第一個由 GCN 轉變的圖形處理架構( uArch的 4096 串流處理器和 64 CU運算元件的固有限制下)
  • Next-Gen 次世代架構是之前代號的 KUMA,AMD 並不喜歡這個代號; AMD 將基於與Navi GPU相同的全新主流架構推出新品!

 

        記得 Lisa曾說: 7奈米製程 GPU 將會向遊戲玩家推出嗎? 好的,注意他從沒說過 7奈米  Vega 顯卡將會到玩家頭中 -問題是 Navi GPU !更具體的說,據筆者所知 Navi 10 不會是高階產品。這樣看來 NVIDIA 就算在 2019年,遊戲市場上也不會面臨 Radeon顯卡太大的競爭! Navi 14 會銜接 Navi 10 ;除了它會在 Navi 10 之後發表之外,還未透露太多這部分的內容。
        Navi 20 是玩家所期待的圖形處理器,它將成為 AMD 7奈米工藝製程中真正的高階遊戲顯卡。可惜的是它不會太快到來!事實上消息來源表示,可能在2021年才會迎接它的曙光。
為股東創造價值 VS. 玩家價值
        雖然筆者明白 AMD CEO Lisa為了穩定且可靠的收入,帶領公司深耕半客製化產品市場,並優先考慮RTG事業群 CPU方面的需求,為股東創造價值並不是一件壞事!為了 x86處理器市場的復出犧牲了一些遊戲因子,並在主流與半客製化 GPU 市場上得到緩慢但穩健的收入,這是權衡考量下所做的決策。雖然沒有實際數字來證實這些陳述,但這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Lisa 蘇可能剝奪了 Radeon 遊戲玩家的權益,但它可能也挽救了 AMD 整間公司!

消息來源:Wccftech

想問想測試的,可以到FB粉絲團留言歐☆ヾ(*´・∀・)ノヾ(・∀・`*)ノ☆

 

UH = UNIKO's HARDWARE
https://www.facebook.com/unikoshardware/
https://www.unikoshardware.com/
Tags: News 新聞顯示卡
Previous Post

AMD 想要用 Threadripper1950X 跟你換 8086K 哇!

Next Post

INTEL 贈送 8086K 的活動小編與 AMD 交換 1950X 活動小編隔空喊話懶人包~

intern

intern

最強最正的實習編輯!!

Next Post

INTEL 贈送 8086K 的活動小編與 AMD 交換 1950X 活動小編隔空喊話懶人包~

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90X 規格曝光

AMD RYZEN5 2600X 與 ASUS ROG STRIX X470-I 迷你輕開箱~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推薦文章

  • ryzen-ram-overclocking-teaching

    第一次超頻就上手! 老羊 Ryzen 平台記憶體超頻詳細教學

    7468 shares
    Share 2987 Tweet 1867
  • 重灌時出現 Windows 無法安裝至此磁碟。選取的磁碟屬於 GPT 磁碟分割樣式訊息怎麼辦?

    6868 shares
    Share 2882 Tweet 1661
  • 英雄落幕,Windows 7 SP1 2020 年 1 月更新集合包下載

    5621 shares
    Share 2401 Tweet 1342
  • IPC 大勝!AMD Ryzen 9 5900X、Ryzen 5 5600X 處理器評測開箱

    4667 shares
    Share 1867 Tweet 1167
  • WIN 10 終極效能揭開封印!!!!!!! 教學

    4645 shares
    Share 2066 Tweet 1075
  • R5 3600X & R5 3600 評測輕開箱,對決 i5-9600K 實測!

    3671 shares
    Share 1468 Tweet 918
MASTERLIQUID PL240 FLUX
The Tower 100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數據與體驗! 電腦軟硬體、電競周邊,輕開箱、專業評測、業界新聞、RGB 改裝、專題評測、水冷改裝!

熱門標籤

AIDA64 CES 2019 COMPUTEX 2018 CRYORIG EKWB FSR G.SKILL H370 LGA 1700 LIAN LI Macbook Mercusys Patriot R7 5700G Rembrandt ROCCAT RTX 2070 SUPER RX 6600 XT Scythe Sharkoon VALKYRIE WIN11 XIAOMI Z690 隨身碟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開箱
  • NEWS 新聞
  • 軟體 & APP
  • 關於 & 聯繫

© 2023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散熱裝置 / 機殼 / 電源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手機 / 平板 / 網通
    • 驅動相關
    • 其他
  • NEWS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APP
  •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 2023 UNIKO's Hardware | 網頁設計: 網站帶路姬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