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新聞

X670 SATA 是如何變出來的?4 個 SATA 的 X670 主機板型號一覽

你還用 SATA 嗎?

Ben by Ben
2022-08-22
in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X670 SATA 是如何變出來的?4 個 SATA 的 X670 主機板型號一覽

SATA 即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想必各位電腦玩家都看過用過。由十年前興起 SATA SSD 2.5",到近年 NVMe SSD 湧現,主機板上 SATA 好像變得不再重要,甚至有人要求把 SATA 拿掉。不過,亦有部份使用者仍然大量使用 SATA 設備,希望主機板廠商盡量保留更多 SATA。在主機板上,所謂原生 SATA 是指主機板直接透過晶片組內的 SATA 控制器以提供 SATA。

近代 INTEL 將主流級高階晶片組 (Z690) 的 SATA 控制器由以往六個 (Z590) 增至八個,而 AMD 卻在 X670 SATA 上將原來的十二個 SATA 控制器 (X570) 減至八個。這種晶片組的設計變化令不少主機板 (例如部份 Z690) 開始從提供六個原生 SATA (一般標準) ,改為只提供四個原生 SATA,或再透過額外的晶片,利用晶片組內的 PCI-E 通道來提供額外 2 至 4 個 SATA。

  • X670 SATA 只給 4 個夠用嗎?
    • 提供 SATA 的代價
  • 主機板,就是欠罵 ( ´•̥̥̥ω•̥̥̥` )

X670 SATA 只給 4 個夠用嗎?

提供 SATA 的代價

在 INTEL 主流級的高階平台上例如 Z690,SATA 的"位置"一直與 PCI-E 通道重疊。所以與其說 AMD 從 X570 上的 12 個 SATA (及 16 根 PCI-E 通道) 拿掉 4 個,倒不如看為 X670 = 20 根 PCI-E 通道及 8 個 SATA。兩家的設計雷同,當 SATA 和 PCI-E 重疊時,便是二選其一的情況。反之,當選擇使用該 PCI-E 通道而不使用該內建的 SATA 控制器時,其實板廠可以透過第三方晶片來提供 SATA,數量上更為驚人。

在目前已公佈的 X670 主機板型號之中,除了技嘉 X670 AORUS ELITE AX 和華擎 X670(E?) PG LIGHTING 僅提供 4 個 SATA,華碩部份 X670 主機板好像也只提供 4 個 SATA:ROG STRIX X670(E?)-E WIFI GAMING、PRIME X670E-PRO WIFI 和 PROART X670(E?)-CREATOR WIFI,還有 TUF GAMING X670-PLUS WIFI 的渲染圖均顯示只有 4 個 SATA。


事實上板廠常常使用第三方晶片來增加主機板所提供的 SATA 數量,從微星 MEG X670E GODLIKE 被流出的規格表中更可知道微星在這片主機板上採用兩顆 PCI-E 轉 SATA 控制器的晶片"ASM1061"及"ASM1064",8 個 SATA 之中只有其中 2 個是由晶片組 (X670) 直接提供的原生設計。

ASMEDIA 的晶片產品早已佔據各家板廠的 PCB,由 USB 晶片到 SATA 晶片都能看得到 ASMEDIA 的身影,SATA 晶片 ASM1061 更是板廠的常客。其他型號的 ASMEDIA SATA 晶片很少被用到,近年除了映泰 Z690 VALKYRIE 採用 ASM1064 外,便是微星 MEG X670E GODLIKE。

這種晶片就是利用 PCI-E 通道的數量來提供二至四個甚至是六個 SATA,在晶片組的設計中,使用四個內建 SATA 控制器便是放棄使用該四根 PCI-E 通道,但若使用該四根 PCI-E 通道接上四顆 ASMEIDA SATA 晶片,便能提供四個以上的 SATA,只是晶片組本身對整體 ROOT PORT 數量有所限制。

PS. 這種第三方的 SATA 晶片往往能夠更順利地支援古老的系統,例如 WINDOWS 7,所以 ASM1061 常常出現在頂尖的極限超頻向主機板上。


那麼有兩全其美的做法嗎?有,但這種做法成本更高,卻更容易引來爭議。華碩在 Z590 上將晶片組內 6 個可用 SATA 化整為零,假設 MAXIMUS VIII HERO 的使用者選擇在 PCIEX16_3 插槽和 M.2_4 插槽上安裝對應的硬體,這會使板上所有 SATA (共六個) 完全用不到。這種做法不免惹來一般消費者質疑主機板設計不合理或偷料,更容易被心術不正的人士拿來攻撃。

前文提及,在晶片組內 SATA 與 PCI-E 通道往往是二選一的決擇,要是全做上,也只能在同一時間內使用其中一種設備,而全做上的代價是板廠必須加入第三方晶片以切換通道,一般稱作 MUX / QUICK SWITCH / PCIe SWITCH,例如 ASMEDIA ASM2480B。

歸根究底,這個決擇是晶片組的擴充性不足所導致,板廠更要付出額外的成本採用額外的通道切換晶片來為使用者提供兩種選擇,彈性更高,最後換來的卻是一般使用者的慾求不滿。


目前已知只提供 4 個 SATA 的 X670(E) 主機板:

  • 華擎:X670 PG LIGHTING。
  • 華碩:ROG STRIX X670(E?)-E WIFI GAMING、PRIME X670E-PRO WIFI、PROART X670(E?)-CREATOR WIFI、TUF GAMING X670-PLUS WIFI。
  • 技嘉:X670 AORUS ELITE AX。
  • 微星:N/A。
  • 映泰:N/A。

板廠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妥善分配晶片組及 CPU 內的 PCI-E 通道和 USB 和 SATA 等等的控制器,讓使用者能夠接上對應的設備,如何平衡生產成本與消費者的要求以及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格,是板廠 PM 的工作。多一點體諒與智力,少一點胡亂指責,有助板廠了解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四個 SATA 或是華碩在 X570 上僅提供 2 根 M.2,與華碩本身的研發能力和賺錢能力無關,更不代表部份通道被閒置,這只代表也許這張主機板不太適合你。

至於原生 SATA 與第三方 / 非原生 SATA 的分別,目前能夠參考的測試不多,TECHPOWERUP 現在也不再詳細測試各個 SATA 源的效能差別。

ASRock X299 Taichi CLX Review
ASRock X299 Taichi CLX Review

主機板,就是欠罵 ( ´•̥̥̥ω•̥̥̥` )

廠商:給六個原生 SATA。

使用者:我要 M.2。

廠商:給 M.2。

使用者:我要 SATA。

廠商:兩種都給。

使用者:什麼爛主機板,頻寬互搶是要怎麼用。

廠商:以第三方晶片利用最少 PCI-E 通道提供最多 SATA。

使用者:不是原生的 ! 晶片組有八個只給兩個,什麼爛主機板。

廠商:只給原生 SATA。

使用者:偷料偷到 ASM1061 都沒用上,浪費通道可憐阿。

廠商:給 ASM1061。

使用者:這是 GEN2 的 ! 頻寬不夠阿。

廠商:給 ASM1064。

使用者:這是 GEN3 X1 的 ! X1 太少了,如何給滿 4 個 SATA。

廠商:只做 PCI-E 插槽。

使用者:哇 ! 什麼爛主機板 ! M.2 都不會拉,SATA 都不願給,還要消費者額外掏錢買 PCI-E 轉接卡 !。

廠商:全做 SATA 塞爆。

使用者:什麼 SATA 愛好者連一張 PCI-E SATA 擴充卡都沒有嗎?我只要能用不需要頻寬阿。

廠商:做滿 SATA 和 M.2。

BZ (bulidzord from actually hard-core overclocking 超頻使用者):我要 PCI-E 插槽阿,最通用的匯流排不是 PCI-E 嗎?做這麼多 M.2 有病阿 !

資料來源 1

資料來源 2

資料來源 3

資料來源 4

Tags: AMDNews 新聞X670EX670
Previous Post

SK HYNIX A DIE DDR5 悄然登陸!十銓 T-FORCE 首發?

Next Post

封鎖 Windows 設定頁面小工具 – Windows Settings Blocker V1.2

Ben

Ben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封鎖 Windows 設定頁面小工具 - Windows Settings Blocker V1.2

封鎖 Windows 設定頁面小工具 - Windows Settings Blocker V1.2

曜越單車 TIME ADHX 首款全內線 All Road 碳纖公路車全新登場

曜越單車 TIME ADHX 首款全內線 All Road 碳纖公路車全新登場

Intel 將於 Hot Chips 34 分享 Meteor Lake 等新處理器產品架構

Intel 將於 Hot Chips 34 分享 Meteor Lake 等新處理器產品架構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887) 新聞稿 (1551)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5)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2)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6)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08) 軟體 (516) 顯示卡 (195)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46)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