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對 AORUS STEALTH 的執著絕對是另一個層次。從 RTX 30 改用 1X8 外接供電 + 轉接,到 RTX 40 和 RTX 50 保留第 2 個 16PIN 焊接位置,AORUS STEALTH 基因早已刻進 PCB。近月有使用者自行改裝技嘉 RTX 5090 GAMING OC (連接),補上 PCB 上預留的第 2 個 16PIN 連接,成功觸發隱藏狀態,順利由 GAMING OC 升級至 AORUS MASTER 都沒有的雙 16PIN 狀態。
技嘉 RTX 5090 顯示卡真好玩
可惜原裝風冷散熱器不相容
YOUTUBE 頻道 Yugimuru 近月上傳兩支影片,記錄自行改裝 RTX 5090 GAMING OC,焊接第 2 個 16PIN。
改裝可行緣於技嘉早在 PCB 上預留第 2 個 16PIN 連接。顯然這是為 AORUS STEALTH 所準備,而 PCB 佈局設計打從一開始就有加入 AORUS STEALTH 方案。GAMING OC PCB 上第 2 個 16PIN 的位置也對應 RTX 5090 AORUS STEALTH 的 16PIN 位置,意味 2 個 16PIN 基本上為同一 12V POWER PLANE,也就是互通的意思。
散熱器方面,技嘉倒沒有那麼大方,又或是沒那麼小氣。因為 GAMING OC 的散熱器與 AORUS STEALTH 的散熱器完全不一樣,技嘉並沒有在 AORUS STEALTH 以外的型號上,預留充足空間讓使用者連接第 2 個 16PIN。在 GAMING OC 和 AORUS MASTER 上 PCB 以外的空間,技嘉把散熱鰭片堆好堆滿,基本上封死所有空間。
Yugimuru 是換上水冷,WATER BLOCK 才沒擋到 PCB 以外的空間,因而真正實現雙 16PIN 設計。
關於實際測試,可看第二支影片 (連結)。Yugimuru 表示,雖然他並沒有相關設備測量 2 個 16PIN 的電流負載情況,但有用上紅外線熱感器查看兩個 16PIN 連接的溫度。Yugimuru 確認兩者都有熱起來,意味雙 16IPN 是同時供電,而且溫度大致一樣。
@Yugimuru
I didn't measure current/power drain directly, however both of the connectors are connected fully in parallel before the shunt resistors, so the power draw of both should be almost even and card works fine on any of them. But as of curiosity I watched how they warm up with thermal camera and both were close cold
Yugimuru 的 SHUNT MOD 更把這張 RTX 5090 由原來的 575W 上限推至 800W,CORSAIR HX1500I 電供顯示 12V 輸出最高達 975W (CPU 285K)。
從 Yugimuru 的改裝我們可以了解到幾件事:
- 技嘉 PCB 雙 16PIN 應該是處於同一 12V POWER PLANE。
- PCB 預留第 2 組 16PIN 也可作為替代,同時共用也可以,BIOS 原生支援。
- 要用上技嘉第 2 個 16PIN 連接,無須焊接其他元件例如電阻 / MLCC。
關於 RTX 50,技嘉聲譽好壞參半。壞的部份包括 THERMAL GEL 問題和 METAL GREASE 問題,好的部份有良好 PCB 設計和用料、積極的 POWER LIMIT 和電壓頻率調校 (很多人刷技嘉 BIOS)、PCB 預留第 2 個 16PIN、價格相對合理等等,不過這都與筆者無關,因為我也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