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而來,CPU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長期使用後,都容易出現性能衰弱的問題,這往往緣於冷頭銅底的微水道出現堵塞所致。至於為何會堵,依筆者理解,是由於冷排在製造過程中,使用了助焊劑焊接水道和鰭片,而完成製造後冷排內部殘留太多助焊劑。這些助焊劑在遇上高溫液體後,會形成一些物體,最終堵在銅底的微水道上。微水道有極多片細小的銅鰭片組成,透過幫浦驅使液體流過這些微水道,從而帶走 CPU 熱量。所以當微水道堵塞,AIO 的液體無法流經全部微水道,能有效帶走的 CPU 熱力便下降,最終體現於 AIO 性能衰減。另一個堵塞源頭,是冷頭銅底微水道四周的 ORING 密封圈,在遇上高溫液體後,也有可能產生一些物體,繼而堵塞微水道。
BILIBILI 51972 近年跟進 CPU AIO 性能問題,特別重視長期使用及或工況極差的環境中,對於 CPU AIO 的性能 / 壽命影響。他的持續跟進最終推動行業發展,走向低助焊劑冷排的工藝,迫使廠商重視使用壽命的問題,最終大幅改進 AIO 使用壽命。以下讓筆者帶大家看一遍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經過。
51972 就是要橫評
大概在一年前,VK AIO 的使用者於 CHIPHELL 論壇,發文控訴 VK AIO 冷頭堵塞導致散熱性能變差。該位網友把 VK 冷頭銅底拆出來,發現微水道滿佈藍色物體。筆者也有寫過一篇報導 (連結)。這帖文引起 BILIBILI 頻道 51972 注意,51972 決定深入調查 (連結),走訪各品牌和工廠,要求他們解釋為何 AIO 會堵。最後 51972 查到各家品牌所使用的冷排,均來自同一家冷排製造商梅記。梅記確認就是冷排助焊劑引起一系列問題。而這是製造工藝的問題,意味就算品牌方在收到冷排後自行沖刷冷排,也不太可能完全清理掉內部所有殘留助焊劑。當時梅記提到,最近已升級製造工藝,引入低助焊劑冷排製造技術,可大幅改善 AIO 堵塞問題。
51972 以極為苛刻的老化測試條件 (90 度、72 小時),作為水冷橫評的標準 (連結)。在 2025 橫評中,也確認不少 AIO 品牌已轉用新一代冷排。
近日 51972 再發佈影片 对话VK:如何解决水冷堵塞与性能衰减问题?VK N360前瞻测试 (連結),VK 除了使用新一代冷排外,原來 VK 直接在新型號 AIO 的冷排水艙裡,加入一塊濾網,嘗試隔絕堵塞物,降低堵在銅底微水道的風險。
除此以外,VK 採用更高的冷排檢驗標準,每當冷排到貨後,都會進行百分百的檢測。影片中可看到即便全是新一代冷排,VK 在工廠來料檢測中,還是有篩出不少 VK 認為不合格的冷排。VK 檢測的方式,是利用內視鏡檢查冷排水艙的內部情況,確認 VK 新型號使用的冷排必然真正低助焊。
關於濾網,VK 提到把濾網放在冷排水艙,是因為水艙的空間相對較大。筆者猜測濾網遠離冷頭的話,也可避免影響幫浦驅動液體沖刷微水道帶走 CPU 熱量的效率。VK 也指出這項設計已研發約一年,濾網的密度和液體流通之間的比例有控制好,不太會出現濾網堵死而大幅影響 CPU 溫度的情況。
VK 好像仍未交待該新 AIO 型號的保固年限,以上所指的濾網不太會影響 CPU AIO 性能的說法,應該會跟保固年限掛鉤。
由此看來 VK 是下定決心改進產品品質,這一切顯然跟 51972 有關。一家媒體不計成本付出心血和資源,持續追蹤產品發展,也不懼怕廠商威脅甚至封殺,筆者敬佩。
橫評的重要性在於公平公正展示產品特點,而不是操弄媒體在產品不好的時候說不支持橫評,又在產品相對較好的時候鼓勵媒體針對某部份作測試。橫評是為了消費者認識產品,而不是為了廠商多賺錢。由 51972 找出華碩龍王 4 AIO 的問題 (連結),而工廠查封大量龍王 4 AIO 存貨來看,51972 作為媒體堪為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