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rosoft 宣布 Windows 11 將新增「主動記憶體診斷」(Proactive Memory Diagnostics) 功能,於系統重新開機時自動檢測記憶體異常,協助用戶找出導致藍屏或當機的根本原因,進一步提升系統穩定性。
微軟將為 Windows 11 加入主動記憶體診斷功能
Windows 使用者都知道,藍底白字 (BSOD) 當機往往來得突然,且難以確認真正的原因。根據 Microsoft 最新公告,Windows 11 將在重新開機時,自動執行「主動記憶體診斷」掃描 (Proactive Memory Diagnostics),協助偵測與修復記憶體相關問題。
這項新功能將在 Windows 11 Insider Preview Build 26220.6982 (Dev Channel) 版本中率先上線,但暫時不支援 Arm64 系統。作用在於當 Windows 因未知錯誤或當機重開後,系統會在下一次開機時自動執行記憶體檢測。整個過程約需五分鐘,會在 Windows 載入前完成。
此工具會檢查 RAM 是否存在錯誤、異常電壓或記憶體模組不相容等問題,並透過收集診斷數據來幫助 Microsoft 了解哪些錯誤代號 (BSOD codes) 與記憶體損毀直接相關。
初期版本中,Windows 會將所有 BSOD 當機事件視為「潛在的記憶體錯誤」,並提示使用者進行掃描。未來,系統將能更精準區分哪些錯誤真正與記憶體有關。
事實上,Windows 記憶體診斷工具 (Windows Memory Diagnostics) 早已存在於 Windows 10、Windows 8、Windows 7 甚至 Vista 之中,只是過去需要使用者手動執行。
現在的「主動記憶體診斷」則屬於自動化升級版,會在偵測到系統異常時自動啟動,使用者無需額外操作。傳統模式仍然保留兩種選項:
-
立即重新啟動並檢查問題 (Restart now and check for problems)。
-
在下次開機時檢查問題 (Check for problems the next time I start my computer)。
第一種方式會立即重開系統並執行記憶體測試,第二種則會排程至下次開機時進行。
Microsoft 指出,記憶體相關的當機問題通常由多種因素造成,例如:
-
記憶體模組不穩定或損壞。
-
不同規格的 RAM 混用。
-
XMP / EXPO 超頻設定錯誤。
-
驅動程式導致的記憶體損毀。
主動記憶體診斷的導入,能讓使用者更快速找出根本原因,避免反覆重啟或錯誤更換硬體的情況。
Microsoft 希望透過這項改進,讓 Windows 11 能更主動地協助使用者偵測記憶體異常,而不再依賴手動操作。隨著系統學習不同錯誤碼的行為模式,這項功能未來將更精準判定問題來源,減少不必要的重啟與維修成本。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