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評測開箱 機殼 | 電源 | 配件

全景與背插一次滿足!DeepCool CG530 4F WH 機殼評測

平價雙艙海景 BTF 機殼新選擇

JC by JC
2025-07-01
in 機殼 | 電源 | 配件, 評測開箱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全景與背插一次滿足!DeepCool CG530 4F WH 機殼評測 DeepCool 近期推出全新機殼 CG530 4F,外觀設計採目前相當熱門的海景房佈局,也支援能隱藏線材的 BTF 背插式系列主機板,且標配 3 顆反葉與 1 顆後置無限鏡風扇,提供玩家絢麗又兼顧簡潔性的視覺效果。此外,內部具備雙艙結構,使用者走線空間較為寬敞,大幅降低線材一多找不到地方藏線的困擾,接下來筆者就帶各位進一步瞧瞧機殼有哪些特色吧!

  • DeepCool CG530 4F WH 本體外觀
  • 內部結構
  • 規格
  • 裝機示範
  • 總結

DeepCool CG530 4F WH 本體外觀

我們這次評測的是白色款式,也是深受不少玩家喜歡的顏色,白色在型號尾部會加註 WH,整體視覺更簡約、乾淨。

機殼屬於 ATX 規格,實際尺寸是 440 × 285 × 399 mm,由於在電源位置導入了雙艙式設計,厚度上會比一般中塔機殼稍厚些,但能帶來更充裕的整線空間。

透側與前面玻璃間的過渡採用無立柱設計,內部零組件空間一覽無遺。另外也能發現機殼在出廠時已預先搭載 4 顆 120 mm PWM ARGB 風扇,側面風扇用上反葉風扇進氣,直接幫玩家在視覺和散熱效能上做好基本把關。

前面板下方簡單放了 DEEPCOOL 品牌 LOGO 作為形象強化。

機殼頂部提供一塊大面積的防塵濾網,採磁吸式設計,並且在尾端有一段淺藍色拉帶,方便使用者取下。

濾網下方支援最大 360 mm 的散熱空間,無論安裝風扇或水冷排都適用。

前面板 I/O 部分除了電源開關外,另有獨立的 LED 切換鍵、兩組 USB Type-A 10Gbps、一組 USB Type-C 10Gbps 以及 3.5 mm 耳麥孔。

後方可見雙艙式的設計外型,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在機殼上半部。

近一點觀察可見後方預先安裝一顆 120 mm 排氣風扇,另一側則是電源安裝位置,而下半部則是 7 組 PCIe 擋板,皆能重複使用,要移除側板之前,必須先將上下兩顆手轉螺絲卸除。

機殼另一側可見大範圍散熱網孔,主要用來提供側面風扇和後方電源艙的進氣使用。

底部四角有進行墊高,並加上橡膠墊止滑,也有提供散熱進氣的網孔和磁吸濾網。

內部結構

來看看機殼內部空間布局,由於支援背插式主機板緣故,因此像是在 CPU 8pin 供電和 24pin 主機板供電位置處都有做好預先開孔,方便線材直接走線。

主機板尺寸支援到 ATX 等級,因雙艙設計加上支援背插式主機板,CPU 散熱器高度限制來到 160 mm,對於大多數塔散來說還算足夠,而顯示卡部分最長則能支援 410 mm。

側面裝有 3 顆 120 mm PWM ARGB 無限鏡反葉風扇,後方 120 mm 風扇為 PWM ARGB 無限鏡扇,通電後加上全景設計能延伸放大視覺效果,線材部分已經貼心的幫使用者走線並整理完成。若有需要,此處可以安裝 280 mm 水冷排。

底部部分可額外提供 360 mm 的散熱空間,可視需求額外安裝風扇或是水冷排。

值得注意的是,底部區域也可依使用需求安裝 2.5" 和 3.5" 硬碟各一顆,安裝位置位在側面風扇前方;而圖示中位於主機板下方的 3.5" 硬碟安裝位置,其實並不是鎖在這一側,後文中我們會再做說明。

順帶一提,前方的玻璃面板也是可拆卸設計,只需將前後和其上下的螺絲都移除即可。不過以一般裝機的過程來說,因風扇都已預先走線,加上機殼內部空間相當充裕,即便不移除前面板仍不至於影響裝機。

緊接著來看看機身另一側,走線區域的空間布局,可發現 DeepCool 有預先做好基本的線材整理。另外隨附的配件螺絲包也位於此處,內容物為束帶、說明書、和安裝主機板、電源供應器所需的常見螺絲,前面板 I/O 所需線材可簡單使用束帶做好固定。

從走線這一側角度可看到,這塊硬碟架上可以安裝兩顆 2.5" 硬碟,其上方還有三個螺絲孔,代表這塊硬碟架的背面還能同時再安裝另一顆 3.5" 硬碟。使用者只需將一旁固定用的螺絲移除,就能輕鬆安裝三顆硬碟,也方便整理線材後再固定蓋上。

在最下方位置可見到 Hub,風扇線材一樣有幫你接好,只需將其 PWM 針腳和 3pin ARGB 針腳與主機板相連即可,另外也要記得接 SATA 供電。

後方電源艙長度支援到 210 mm,而且由於寬度足夠的關係,讓此處擁有 45 mm 長的整線空間。

規格

產品尺寸

440 x 285 x 399 mm (LxWxH)

淨重

7.1 kg

材質

ABS + SPCC + 透明玻璃

主機板支援

ITX / Micro-ATX / ATX

前置 I/O 埠口

USB3.0 x2 、Gen2 Type-C x1、Audio / Mic x1

3.5" 硬碟支援

2

2.5" 硬碟支援

2 + 1

PCIe 擴充槽

7 槽

預裝風扇

側面 : 3 x 120 mm (PWM + ARGB 反葉扇)
後方 : 1 x 120 mm (PWM + ARGB)

風扇支援

上方 : 3 x 120 mm / 2 x 140 mm
側面 : 3 x 120 mm / 2x140 mm
後面 : 1 x 120 mm
底部 : 3 x 120 mm

水冷排支援

上方 : 120 / 140 / 240 / 280 / 360 mm
側面 : 120 / 140 / 240 / 280 mm
底部 : 120 / 240 / 360 mm

CPU 散熱器高度限制

160 mm

GPU 長度限制

410 mm

電源供應器類型

ATX PS2 (最長 : 210 mm)

裝機示範

實際找了手上的零組件為大家做裝機示範,硬體規格如下:

處理器 AMD Ryzen 9 9950X
散熱器 DEEPCOOL LE360 V2
主機板 ROG STRIX X870E-E GAMING WIFI
記憶體 CORSAIR DOMINATOR TATANIUM DDR5-7200 16GB x2
儲存 Crucial T700 2TB PCIe Gen5 NVMe M.2 SSD
顯示卡 ASUS Prime GeForce RTX 5060 8GB OC
電源供應器 DEEPCOOL PN850M WH

裝機過程相當簡單,由於風扇部分都已經預先做好整線並連接完成,玩家需要做的只剩下將剩餘線材與主機板相連,額外提供 SATA 電源給 Hub 即可。

預先搭載的 PWM ARGB 風扇設計相當好看,也能和主機板進行燈效同步。

快速看看後方線材整理區域,筆者沒有特別利用束帶去固定,但雙艙結構優勢在這時候就顯現出來了,由於電源後方的線材空間相當充足,即便只是塞進去,視覺呈現依舊能看出條理,整線苦手不用擔心了。

總結

DeepCool CG530 4F 採用了時下相當流行的全景式外觀,雙艙式結構為背插式主機板提供彈性支援,具備寬敞走線空間,對於整線苦手來說絕對是福音。而玩家在意的散熱方面,機殼具備大面積網孔,也預先提供 4 顆 120 mm ARGB PWM 無限鏡風扇和對應 Hub,且上下分別都能安裝 360 mm 水冷排 / 3 組 120 mm 風扇,側面則是可以裝 280 mm 水冷排 / 3 組 120 mm 風扇,一般使用情況來說是相當足夠的。

目前機殼在實體通路上售價黑色是 NT$ 1.990、白色 NT$ 2,090,以全景加雙艙設計的機殼來說很有競爭力!如果你想入手一款高性價比的雙艙全景機殼,這會是個值得嘗試的好選擇。

DeepCool CG530 4F WH

延伸閱讀

平價雙艙海景房新作!DeepCool CG530 4F 機殼在台上市

顏質出眾!九州風神 DeepCool LE360 V2 一體式水冷開箱

Tags: 機殼評測開箱DeepCool
Previous Post

CAMM2 在消費級電競與超頻主機板上前途不明?

Next Post

炎炎夏日 16PIN 也沒閒著!

JC

JC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關心3C科技天下事,平時喜歡評測和開箱,也是個愛打電動的宅宅

Next Post
炎炎夏日 16PIN 也沒閒著!

炎炎夏日 16PIN 也沒閒著!

2025 下半年竟有 B850 GEN4X16 設計出現?

2025 下半年竟有 B850 GEN4X16 設計出現?

NVIDIA 為 GeForce RTX 5050 顯示卡推出新版 GeForce Game Ready 驅動

NVIDIA 為 GeForce RTX 5050 顯示卡推出新版 GeForce Game Ready 驅動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omputexCloudways 主機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70)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7) 新聞 (4046) 新聞稿 (1677)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7)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5)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7)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21) 軟體 (525) 顯示卡 (200)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52)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