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O's Hardware
  • 評測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 ZH-TW
    • ZH-TW
    • ZH-CN
    • EN
    • JA
    • KO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UNIKO's Hardware
Home 新聞

CAMM2 在消費級電競與超頻主機板上前途不明?

COMPUTEX 2025 跟 2024 廠商態度大不同!

Ben by Ben
2025-07-01
in 新聞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CAMM2 在消費級電競與超頻主機板上前途不明?說實話筆者並不清楚為什麼國外玩家那麼愛 CAMM2 這種東西,X (TWITTER) 隨便貼一張 CAMM2 模組 VIEWS 跟 LIKES 都表現不錯。關於 CAMM2,COMPUTEX 2024 上華碩、微星和華擎分別都有展出支援 CAMM2 的概念主機板,大多以當時的高階主機板改過來,例如華碩是用 Z790 HERO 改 CAMM2。有意思的是在 COMPUTEX 2025,這三家都沒有在自家展區放出任何 CAMM2 主機板,反而技嘉有在自家的 VIP 區展示 Z890 AORUS TACHYON ICE CAMM2 實物,也有在實機運行 (KINGSTON 同樣有展)。華碩其實不是沒有,只是自己沒展,交由 GSKILL、SAMA、TEAMGROUP 等作展示。一時間 CAMM2 這東西好像變得不如以前熱烈受廠商追捧,這引起筆者注意,並在 COMPUTEX 期間走訪某家廠商查詢所謂何事,沒想到得出驚人答案。

  • CAMM2 到底何時要登陸桌上型平台
    • 一翻兩瞪眼

CAMM2 到底何時要登陸桌上型平台

一翻兩瞪眼

如果按照 GSKILL 和 GIGABYTE 的實機展出,其實 CAMM2 好像並沒有在頻率 / 電壓 / 時序上有重大突破。GIGABYTE 跟 ASUS 已升級主機板至 Z890,分別用上 AORUS TACHYON 和 ROG HERO 等高階系列來改。所以要麼 CAMM2 需要完全重新開案,要麼 INTEL Z890 / CORE ULTRA 200S 還沒能發揮 CAMM2 實力,尤其是那個什麼走線較短的優勢。

GSKILL 展區那邊更殘酷,因為在 CAMM2 Z890 HERO 旁邊,還擺放許多 Z890 平台的超頻結果。其中 CAMM2 10000 MHz 其實是最低的那一個,遠低於 MSI UNIFYX、GIGABYTE AORUS TACHYON、ASUS ROG APEX 等以 UDIMM / CUDIMM 跑的頻率。


在 COMPUTEX 2025 上一位不願意透露身分的工程師指出 (依筆者理解),CAMM2 這東西目前測起來,沒有什麼突破。反之就連 UDIMM 只需稍為挑一下,都能做到 CAMM2 的水平甚至更強。而 CUDIMM 其實跟 CAMM2 很相似,也就是 UDIMM 都做得到,為何要搞 CUDIMM 跟 CAMM2。CUDIMM 跟 CAMM2 均使用 CKD 設計,CKD 原意是 JEDEC 當年擔心顆粒上不去而加入的設計,為"高頻"而設。

JEDEC 最初制定 6400 MHz 起標準品 (1.1V) 須使用 CKD。現實中 DDR5 顆粒三大原廠現在都做得出 6400 無須 CKD 的顆粒。有留意新興的 NANYA 和 CXMT 的話,它們的第一代 D5 顆粒要跑 6000 都不難。另一方面 CKD 這東西有時候反成 CUDIMM 的負累,因為 CKD 在 BUFFER 頻率,而 CKD 有其支援頻率上限,體質有差。所以很多時候超頻玩家在超 CUDIMM 的時候都走 BYPASS MODE 把 CKD 關掉,也就是變回 UDIMM 模式。

簡單來說,UDIMM 已足夠,CUDIMM / CAMM2 這種既增加製造成本,也不見得對超頻有重大幫助。所以其實 CUDIMM 的產品也沒有大量上市,因為還要面對 UDIMM 的競爭。既然 CUDIMM 都沒有看頭,CAMM2 就更慘了。板廠方面據說也有一直研究,只是也沒看到有什麼突破。目前市場處於沒 CAMM2 測試和沒 CAMM2 板子測試的尷尬局面,你看我我看你。這代表就算真的有 CAMM2 模組和 CAMM2 主機板在 2025 2H / 2026 正式上市,可能只是個別廠商個別型號試試水而已。

另一個有點尷尬的問題還是主機板 ATX PCB 的處境,CAMM2 在 Z890 HERO 上還是凸出來一點點。這意味 CPU SOCKET 要再往左邊壓,散熱器和 IO 那邊的電路必受影響。所以 CAMM2 這東西在我們常用的主機板上是否真的合適,很難說,CAMM2 畢竟是 MOBILE 平台的東西。而且 CAMM2 有多種模組尺寸,據說 JEDEC 都還沒制定好所有尺寸的公版走線方案,CAMM2 自身的發展仍然處於初階狀態。


在 COMPUTEX 上有展 4GB 顆粒 DDR5 的廠商不多,筆者有看到 GSKILL 跟 BIWIN 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 GSKILL 所展的是 CAMM2。

最後筆者感激工程師解答!以上只是筆者的理解,有錯自然是筆者聽錯、理解錯、想錯或寫錯。

Tags: News 新聞
Previous Post

ROG Astral RTX 5090 OC 超頻打破世界紀錄!Port Royal 測試狂飆 47375 分

Next Post

全景與背插一次滿足!DeepCool CG530 4F WH 機殼評測

Ben

Ben

UNIKO’s Hardware 網站編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多年寫文章的宗旨就是"錢來就幹"!

Next Post
全景與背插一次滿足!DeepCool CG530 4F WH 機殼評測

全景與背插一次滿足!DeepCool CG530 4F WH 機殼評測

炎炎夏日 16PIN 也沒閒著!

炎炎夏日 16PIN 也沒閒著!

2025 下半年竟有 B850 GEN4X16 設計出現?

2025 下半年竟有 B850 GEN4X16 設計出現?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ROG-玩家共和國專頁
Cloudways 主機computex

關於我們

UNIKO’s Hardware Follow us for the latest PC hardware news, unboxing, reviews and everything in-between!

UNIKO’s Hardware 玩家觀點看產品,真實呈現! 華人圈最可愛的電腦硬體評測開箱、3C業界新聞、電腦改裝、遊戲電競!

熱門標籤

主機板 (213)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69) 其他硬體 (7)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100)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45) 新聞 (3997) 新聞稿 (1644) 機殼 | 電源 | 配件 (126)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113)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47) 處理器 (117) 記憶體 (60) 評測開箱 (1514) 軟體 (522) 顯示卡 (199)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351) 顯示器 (10)

熱門架站軟體教學

  • 什麼是 WordPress?
  • WordPress 架站的五大步驟
  • WordPress 三大新手主機完整比較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部落格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形象官網
  • 如何用 WordPress 自架型錄購物網站
  • 評測
  • 新聞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評測 & 開箱
    • 處理器
    • 主機板
    • 顯示卡
    • 記憶體
    • 儲存 | SSD | HDD | 外接盒
    • 水冷散熱器 | 空冷散熱器 | 風扇
    • 機殼 | 電源 | 配件
    • 顯示器
    • 周邊 | 鍵盤 | 滑鼠 | 耳機 | 麥克風
    • 筆記型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電競掌機
    • 手機 | 分享器 | 無線網路
    • 顯示卡驅動 | 晶片組驅動
    • 其他硬體
  • 新聞
  • 新聞稿
  • 軟體
  • 聯絡

Copyright © © 2025 UNIKO's Hardwa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設計: 帶路姬數位科技有限公司.